语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2011年6月修订)《三峡之秋》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词汇;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情感与价值: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2、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放三峡VCD。
三、新授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
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1、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
2、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