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版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2)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1
2016《教育政策法规》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练习题一、复习思考题1.P14-152.P10-143.P18-204.P20-335.P6第3段+P14-15将必要性转为有利于角度二、案例分析题1.不合法,无法律依据,违反教育法第78条,属于乱收费。
学校无罚款权。
无法律依据,学生是受教育者,应加强教育,不应罚款。
2.(1)合法。
符合教育法第77、79条,学生在国家招生考试中作弊,教师徇私舞弊、协助作弊,应追究法律责任。
(2)构成犯罪。
依照教育法第77条和刑法有关规定,刘某构成招收学生徇私舞弊罪、介绍贿赂罪。
第二章练习题一、复习思考题1.P29-312.P34-353.P31-334.P36-405.P41-426.P42-467.P47-508.P12-13(四)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原则+P45最后一段二、案例分析题1.两类法律关系,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和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主体:(1)开除、转学: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主体:杜某、甲乙两校。
(2)闯入甲校索钱打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杜某、甲校、被侵害同学。
(3)学校反映: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主体:学校、有关行政部门。
(4)退款、赔偿: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杜某、被侵害同学。
(5)责令退还、赔偿、拘留: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主体:公安局、杜某。
2.(1)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2)教育厅、李某、学校、王某。
(3)教育厅、李某。
李某为职务行政侵权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教育厅承担责任。
教育厅有权向李某追偿。
李某致王某轻伤,应负刑事责任。
第三章练习题一、复习思考题1.P53-562.P57-623.P65-694.P70-715.P736.P74-757.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保障学生的权利具有哪些作用?P77-78 变为4个有利于角度8.学生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有哪些?P78-829.结合教师工作实际,谈谈应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P82-83二、案例分析题1.(1)不合法。
贵州2016年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二)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问题2、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____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教育3、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
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
”4、一般来说,教育的影响往往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研究课题的来源?()A: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C:教学课题的提出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6、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7、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课件一小学”,搜索结果中。
A:不含关键词“课件”B:不含关键词“小学”C:既不含关键词“课件”,也不含关键词“小学”D:既含关键词“课件”,也含关键词“小学”8、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9、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是谁通过实验提出来的?()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10、在信息的各种操作中,()占有十分核心的位置。
教育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以上都是2. 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A. 公平性B. 普及性C. 多样性D. 以上都是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A. 六年B. 九年C. 十二年D. 十五年4.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实施的监督、指导和评估,应当遵循()。
A. 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B. 严格、细致、全面的原则C. 适度、灵活、有效的原则D. 以上都是5.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A. 人格尊严B. 受教育权利C. 表达意见的权利D. 以上都是6. 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A. 良好的思想品德B. 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能力C. 教育教学经验D. 以上都是7. 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A. 体育锻炼B. 健康检查C. 卫生保健D. 以上都是8. 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
A. 歧视学生B. 体罚学生C. 变相体罚学生D. 以上都是9.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A. 财务B. 资产C. 教育教学质量D. 以上都是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B. 提高劳动者素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教育法规的范畴?()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2. 教育法规对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定包括()。
A. 课程设置B. 教学方法C. 学生评价D. 教师资格13. 根据教育法规,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
湖北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3.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
A:概括B:抽象C:概念D:规则4.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5.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A:8—9岁B:9—10岁C:10一11岁D:11—12岁6. 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7.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8. 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B:难度C:努力D:运气9. 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即。
A:定势B:顺应C:变式D:同化10. 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格11.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12.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A:顺应B:反思C:同化D:观察13. 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6岁D:8岁14.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
A:客观性B:发展性C: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15.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
教育法律法规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行为。
2、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为主,做到()。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B、三至五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贵州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2.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个体自我3.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做。
A:能力B:应激C:性格D:定势4.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这说明心理发展的哪个特征?A:连续性与阶段性B:不平衡性C:定向性与顺序性D:差异性5. 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B:尝试—错误说C:认知—结构学习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6. 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
A:操作的模仿B:操作的定向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7. “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8. 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
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9.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指。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0. 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11. 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做白日梦B:回忆刚吃的东西C:穿衣服D:解出应用题12.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2016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模拟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画线、写标题、列提纲等方式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2.和小学生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记忆3.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4.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A:每天跑步B:视力下降C:装修房屋D:不怕见生人了5. 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6. 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7.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称为。
A:经验泛化说B:关系转换说C:相同要素说D:认知结构说8. 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9. 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
这种学习被称为。
A:替代学习B:潜伏学习C:试误学习D:意义学习10. 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11.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
A:客观性B:发展性C: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12. 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
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13. 因素。
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14. 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责任。
A.完全不承担B.几乎不承担C.承担部分D.承担全部2.在学校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学校,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校长B.教师C.上级主管部门D.学生本人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年年年年4.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A.学校事故B.法律救济C.法律责任D.法律义务5.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A.行政B.民事C.经济D.刑事7.1980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8.1986年颁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9.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A.学校与学生B.学校与家长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政府10.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比部门教育法低一层次的是()。
A.政府教育规章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基本法律11.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 C.过错推定 D.公平812.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确定的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实施细则》13.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A.《义务教育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______年。
81、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我省普及义务教育谁是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主管部门。
82、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的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83、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县(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什么制度,对义务教育的实施进行视察、督促和指导,并协同当地人民政府处理有关实施义务教育的各类问题?基础教育督学(视导)制度。
84、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对义务教育起始入学年龄是怎样规定的?(1)义务教育起始入学年龄为六周岁。
(2)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仍可实行七周岁入学。
(3)盲、聋、哑和弱智儿童的入学年龄,一般不得超过九周岁。
85、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确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该怎样办理程序?确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应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批准,方可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
86、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升入初级中等学校的原则?就地就近。
87、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是如何规定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交学费。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及有条件的地区,可同时减免杂费,具体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
88、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对单位和个人招用应受义务教育和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是如何规定的?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招用应受义务教育和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务农或从事其他工作。
89、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对义务教育段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教师必须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忠于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法律法规主要目的是()A. 维护教育工作者的权益B.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C. 限制学生的自由行为D. 限制学校的管理权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推行义务教育的阶段是()A. 幼儿教育阶段B. 小学阶段C. 中学阶段D. 高中阶段答案:B、C3.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是由()规定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答案:A二、判断题1.学校对学生的虐待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错误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
()答案:正确3.教师没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责任、教育质量的保证、教育的经费保障等内容。
它强调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内容、程度和保障措施。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对于不具备法定办学条件的学校,应当予以关闭或整顿。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于保障国民教育权益、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请简要阐述教育法律法规的目的和意义。
答:教育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保障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教育秩序和教育环境。
通过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可以规范教育行为,保护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权益,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益,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法律法规的意义在于,它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法律准则,使其能够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了法律依据,便于其进行监管和管理。
教育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解答题1.请简要说明学校承担的安全责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教育原则?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教育必须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D.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享有哪些基本权利?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 全部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D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得招用未满多少岁的未成年人?A. 16 岁B. 18 岁C. 14 岁D. 15 岁答案:A二、判断题1.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依照宪法制定的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
()答案:错误2.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答案:正确3.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教育教学人员和其他从事教育辅助工作人员的职务评审、工资、保险、福利、退休等事项,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自行规定。
(《教育法》第三十六条)(/)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以下基本教育原则:(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4)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中学在招生过程中,对报名的学生进行了智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依据。
1. 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分析该中学招生行为的合法性。
2.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答案:1. 该中学招生行为不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教育法律法规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哪一年颁布?2.哪个法律法规规定了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几年的义务教育?4.在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什么?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未成年人是否可以从事劳动?6.在学校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7.《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这个法律适用于哪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8.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哪个法律法规?9.学校领导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10.学生在校外组织同学会是否需要学校同意?二、教育法律法规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九年的义务教育。
4.在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未成年人可以从事轻活,但不能从事危险、有毒有害的劳动。
6.在学校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规定了0到18岁的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
8.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9.学校领导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0.学生在校外组织同学会需要学校同意。
以上是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
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学生权益- B. 管理学校教育事务- C. 提升教育质量- D. 促进教育发展- 正确答案:A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包括:- A. 幼儿园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初中教育- D. 高中教育- 正确答案:A、B、C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包括:- A. 教育教学自由- B. 薪酬待遇保障- C. 职称评定机会- D. 假期休假权利- 正确答案:A、B、C、D二、判断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从出生开始到完成初中教育结束。
- 正确答案:错误2. 学生在校期间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 正确答案:正确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学。
- 正确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保障,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该法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明确了教育机构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教师的权益和责任。
此外,该法还强调了教育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的建立。
2.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要求。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学生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再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此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
以上是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地域范围是----(B )A、只在本地区适用B、在全国范围适用C、只在本校范围适用D、在外国也适用2、非师范学校(B )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A、不应当B、应当C、需要D、不需要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C )A、国防教育B、纪律教育C、纪律和法制教育D、法制教育4、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 C )A、9月1日B、9月9日C、9月10日D、10月9日5、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为---( C )A、12年B、6年C、9年D、8年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D )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A、不许B、不应当C、允许D、应当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C )A、特殊条件B、一般条件C、必要条件D、必备条件8、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D )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AB两种责任D、民事责任9、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人,必须(C )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记过处分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承担民事责任10、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 D.14周岁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D.18周岁12、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C )。
A.合理B.合法C.不合法 D.合情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 ),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2016年北京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__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4、群体凝聚力的正性力量包括以下含义__。
A.成员间较多的情感联系B.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C.成员间彼此喜欢D.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E.调节成员的思想和行为5、学生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但是关键的因素是__A.知B.情C.意D.行6、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率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计划策略7、一个I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____A:90B:95C:IOOD:1058、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__A.记忆范围的扩大B.记忆广度的扩大C.工作记忆的出现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9、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__。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10、2012年单项选择: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A:教师促成的纪律B:群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1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__A.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B.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灵魂C.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D.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E.贯穿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12、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__。
2016山香教育教师招考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练习答案计解析第三部分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行政职权的最重要特征是强制性,它保证了行政执法的绝对权威。
2.B【解析】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14~16周岁14岁以下没有完全行为能力,不负担法律责任。
3.D【解析】民办学校实行股份制公司管理形式,由学校董事会进行学校事务的决策,由校长进行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
4.A【解析】教师有向行政机关申诉的权利。
处理教师申诉的机构应当是当地县级以上教育局。
5.A【解析】目的解释指从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上对于法律的解释。
对题干法条的解释符合立法的目的,本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
6.D【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非常具体的操作性法条一般来源于实施基本法的规定。
7.C【解析】依照我国法律,只有机构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个人不能成为被告。
8.B【解析】由于个人失职,使学校设施出现危险,造成重大损失的,该直接负责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B【解析】教育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国务院作为政府部门只能够提出教育行政法规。
10.B【解析】王某的伤害责任应该由寄宿学校承担,司机虽然也有过错,然而,学校和司机签订合同后,司机履行的行为属于公职行为,学校应该承担责任。
11.A【解析】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A【解析】该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它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教育法律,高于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13.D【解析】略。
14.C【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15.D【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对于为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6.A【解析】《义务教育法》总则规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订本法。
2016【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测试题答案第一篇:2016【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测试题答案【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测试题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o A.√o B.×√答案正确!•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o A.√√o B.×答案正确!3.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o A.√o B.×√ √ 答案正确!•4.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o A.√o B.×答案正确!•5.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除外。
o A.√ o B.×√ √ 答案正确!•6.受教育者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o A.√o B.×答案正确!•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o A.√√o B.×答案正确!•8.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o A.√√o B.×答案正确!•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退费时可以收取手续费。
o A.√o B.×√答案正确!•1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捐赠,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
o A.√√o B.× 答案正确!第二篇:教育法律法规测试题与答案教育法律法规测试题与答案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1.(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教师职务是根据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责任。
A.完全不承担B.几乎不承担C.承担部分D.承担全部2.在学校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学校,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应由( )承担赔偿责任。
A.校长B.教师C.上级主管部门D.学生本人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4.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A.学校事故B.法律救济C.法律责任D.法律义务5.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A.行政B.民事C.经济D.刑事7.1980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8.1986年颁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9.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A.学校与学生B.学校与家长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政府10.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比部门教育法低一层次的是()。
A.政府教育规章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基本法律11.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 C.过错推定 D.公平12.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确定的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实施细则》13.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A.《义务教育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教育法》 D.《教师法》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______年。
A.1980B.1986C. 1998D. 199515.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_____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A.职业教育B.专业教育C.初等教育D.中等教育16.1986年,我国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二、多项选择题1.承担教育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 )。
A.行为人已构成行政违法及部分的行政不当B.行为人须具有行政法律责任能力C.行为人须具有相应的情节D.符合社会价值取向或者特殊需要E.行为人必须是故意2.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具有的特征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合法权益B.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和物权C.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D.按过错责任追究E.受害人过错承担与加害人的责任共同分担3.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A.提起申诉的人必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B.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D.在规定的期限内E.以上说法都对4.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5.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 )A.干预与服从B.责任与义务C.教育与被教育D.管理与被管理E.监护与被监护三、名词解释1.法律责任2.学校事故3.教育国家化4. 学校事故5. 教师申诉制度6. 学生申诉制度7.法律救济四、简答1.学校事故侵权行为的特征2.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3.教师的义务4. 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
5. 学校的义务6.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7.学生的法律地位8.学校的权利9.教师的权利10.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1.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12.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CABA AAABB ABCDC D二、多选1.ABC2.ABC3.ABC4.ACE5.CD三、名词解释1.法律责任广义上的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
狭义的法律责任则专指后一种情况,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2.学校事故学校事故就其产生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意外事故,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也不是由于不可抗力。
两一类学校事故是过错事故,这类事故通常是指由一方当事人(学校)教师)的违法行为而导致另一方当事人(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件。
3.教育国家化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一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作教育的国家化。
4. 学校事故学校事故就其产生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意外事故,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也不是由于不可抗力。
两一类学校事故是过错事故,这类事故通常是指由一方当事人(学校)教师)的违法行为而导致另一方当事人(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件。
5. 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6. 学生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7.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
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经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包括物权和人身权。
四、简答题1、(1)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因为侵权行为必须是行为人通过自己实施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无实施的行为,或者只有行为而无损害都不构成侵权行为。
(2)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因为侵权行为侵害的是不是一般的权利,而是绝对权利,即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需经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包括物权和人身权。
(3)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础过错而实施的行为,因为过错是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在过错的概念中,不仅包括了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的不正当性和应受谴责性,而且也包括了客观行为的违法性。
2.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它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
教育法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
部门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主要调整各个教育部门的内外部关系。
根据规范内容的不同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需要,大致由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经费法6个部门组成,每一部门由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单行法律。
教育行政法规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三层次。
主要是为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此外,属于较为具体的问题,教育法或单行法未予规范的问题,也可由行政法规来加以规定。
属于这一层次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它应是我国教育法的主体。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四层次,它不仅数量多,而且规定的也最为具体、详细。
3.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 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在其活动时,根据条件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具有两种主体资格。
当其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取得行政上的权利和承担行政上的义务时,它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当其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时,它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5. 学校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6.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根据1993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一规定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7.学生的法律地位首先,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学生的身份是一名公家公民,其地位由我国《宪法》、《民法》及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所确认;其次,作为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的一员,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公民的地位,其地位由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所确认,这种地位体现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这一角色的本质特征;再次,对于所有未满18周岁的学生而言,因其具有“未成年人”这一特殊身份,因而还具有不同于已满18周岁的学生的法律地位,他们的这一地位已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或相关的条款所确认。
8.学校的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9.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队,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