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 格式:docx
- 大小:21.25 KB
- 文档页数:4
中职人文素养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文化、道德、精神等方面的素养。
它包括了个体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文化传统。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人文素养包括了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理解、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以及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文素养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
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有利于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其次,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让一个人拥有更高的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
此外,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塑造一个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为中职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呢?首先,中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品德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中职学生应该注重文化修养,学习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此外,中职学生还应该注重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认同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体现1. 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中职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理解他人的困难和需求,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相处。
2. 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中职学生应该了解并尊重社会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 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中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具有积极进取的人格魅力,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中职语文人物形象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及教学对策研究人文素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品质,它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多种精神的集合体。
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文化和特定环境的熏陶才能逐渐形成,并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包括高尚的情怀、对他人及社会的关怀和敬畏以及善于反思自己的精神等。
所谓语文,就是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学问,而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教授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和文字,通过听说读写来满足自己日常的精神文化交流和审美需求。
语文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人物形象,则是最能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
因此,通过语文文学人物形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一、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提高的必要性1.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人文素养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尽管它有时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但却是人们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文素养培养情况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水平较低,人文知识不足。
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比普通高中学生薄弱,一些中职学校也不注重文化课程。
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往往对教师所讲内容理解不足,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便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第二,认识不到位。
一些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认真对待学校的教学内容,往往在课堂上走神、玩手机等。
他们认为,文化课程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学生不仅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而且连掌握课堂知识这最基本的要求都难以做到。
第三,缺乏理想信念,自我定位较低。
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最大动力,理想的高低往往影响着一个人对自我的定位和未来的方向。
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就认为自己的理想破灭了,心中只想着专业技能学习,对于其他文化课程则敷衍了事。
殊不知,这样态度会导致自己缺乏了上升的勇气,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失去了长远的目光。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分析中职教育的德育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对道德、伦理、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符合国家需求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代化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尊重、和谐、爱心为核心,注重人的社会性、人类性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统称,也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职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通过班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使中职生在班级中学会礼貌待人、友好相处,在文化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高修养,在学习中注重创新、思考与分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与品格。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保障。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目的,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自我肯定感。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开设非遗文化、书法、诗词等课程,让中职生在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中体验到美好的人生感受,增强价值感和生命意义。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现代化公民,中职生应该切实担当起社会责任和义务。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中职生爱岗敬业、尊重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实践等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弱势群体、提高公共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对社会的忠诚和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中职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中职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
对中职生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主要对策【摘要】中职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对人文方面的知识学习重视不够,课外阅读数量少,人文知识欠缺,导致思想狭隘、偏执、自我中心、鲁莽冒失,不能正确理解人生和生活的意义,缺乏进取心。
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后,应及时强化这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又很烦老师父母的说教,所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引导阅读来加强他们的人文知识修养,达到内心醒悟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以利于她们更好的成人成才。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文教育;读书1. 对中职生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1人文素养教育是教育的根基。
人文的核心是人,是以人为本,人文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因此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宗旨在于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但不能片面地强调专业技能教育,而要把专业教育和人的教育整合起来,并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孔子早在《大学》里就为中国书生指出了一生的坐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终其一生的课,读书识字掌握各种技艺,只是小学问,而教育一个人如何成为治国之材才是大学问,所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是每个教育者和为人父母者都应恪守的原则。
1.2人文教育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智慧,从而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中职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普遍追求升学率,加之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本身在中考时所占分值也比较小,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种默契,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主要课程学习上,学生们对文史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基本上都是抱着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的目的在读书,而且课外阅读也极为有限,人文知识欠缺,知识面窄,思想狭隘,限制了他们正确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同时中职学生在中学普遍学习成绩欠佳,得不到老师、父母的关爱和肯定,内心空虚,精神无所寄托,对自己、人生、现实失望,甚至听到、看到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就否定一切。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语文学习中,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对自我情感、自己的处世理念、社会关怀有所认识并具有一定质量的情感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当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生智慧。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和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情感体验、以及对人性、人生、人文关怀的思考能力。
其次,在课外拓展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可以通过扩大阅读范围,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另外,学生可以参加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如戏曲、音乐、书画等活动,以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人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人文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在评价方面,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认知能力。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忽视了情感和人生态度的培养。
因此,在评价环节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情感认知、以及人文关怀的评价和鼓励。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写作展示、情感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加强对学生作品和表达的评价和指导,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和有计划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拓展和评价方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的魅力,培养其情感表达、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语文学习者和社会人。
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文化、历史、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呢?这里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知。
从课文中穿插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如古诗词和传统节日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古代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感受古代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明白历史上的事件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可以从中发掘出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和历史意识。
二、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了解艺术的类型和评价标准。
通过学习文学、音乐、戏剧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学生可以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体会美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塑造他们的人文精神。
三、鼓励学生思辨和创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思辨和创新来展示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思辨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不同思维方式的特点和优劣,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注重道德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堂和课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注重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良好品德的人,塑造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
只有在注重文化传承、历史意识、艺术鉴赏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思辨和创新,才能让学生全面、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关于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思考摘要:许多中职学校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人文教育,使得有些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作者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人文素质现状提高策略陶行知先生在《百侯中学校歌》中写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人”即人文素养较高的人,追求真理的真人,全面发展的人。
但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较低,这是值得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1.文化水平偏低,人文知识缺乏。
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成绩较差,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入学后,由于思想认识偏差,导致文化素质低下。
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基础课的思想,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美学知识缺乏。
2.文字功底薄弱,表达能力不强。
不少学生因以前语文没学好,所以听说读写能力不强,因而,字写不好,话不会说,句不会断,文章不会写,经常发现学生写的请假条、思想汇报、申请书等应用文,多是格式不对,条理不清,词不达意,错字连篇。
面试时,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3.自卑心理严重,承受挫折能力弱。
大部分学生因有失败的经历,心里有阴影。
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耐挫能力弱。
在学习、实习过程中,稍有不顺,很容易就心灰意冷,毫无斗志,甚至破罐子破摔。
4.理想信念缺乏,人文素养缺失。
很多学生认为读中职意味着理想的破灭,今后只求“学一套技术,找一碗饭吃”。
因此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对待,文化课敷衍了事的现象。
由于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抱着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心态。
二、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意义1.符合时代的要求。
我国现已逐渐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不断提高,时代要求现代劳动者有高超的技能,以及科学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综合能力。
D OCCUPATION2012 08158大家谈ISCUSSION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对策文/刘其林 宋玉荣2011年3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十一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极不平凡、十分关键的五年,取得了四大标志性成就。
成就之一就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相当。
然而,在多数学校连年扩招的表象背后却遭遇着普遍的尴尬——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有专家认为,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二、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一是文化基础差。
中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文化成绩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的。
二是情趣庸俗,格调低下。
课堂内外,要么不看书,要么就看一些庸俗低级的武打、网络、魔幻、色情小说。
三是公德意识差。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
公交车上旁若无人,抢座占座。
四是诚信危机。
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逃课旷课,厌恶劳动,抄袭作业,责任心差等。
五是感情淡漠。
他们漠视同学,不尊重老师、家长,自我意识膨胀。
六是上网成瘾。
有调查显示,目前上网成瘾的患者中,有七成是13到18岁的青少年,这些人中又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居多。
七是心理不健康。
主要表现为敏感、多疑、逆反、嫉妒、孤独、抑郁、不平衡等。
八是漠视生命。
近年来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类似的报道:某某学校几名少年围攻毒打本班同学,某少年火烧乞丐,某少女跳楼身亡,等等,不胜枚举。
三、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诚信在学生心中地位的失落,是当今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盛行、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一个集中显现。
诚信地位在学生心中的失落,必然导致将来学生步入社会打造不诚信的社会工作,给社会带来危机。
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摘要:当前中职学生中存在一些令人痛心的不良现象,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认为学生的迷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243-01当前中职学生中存在一些令人痛心的不良现象,譬如厌学,许多学生提起学习就烦,不知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没有理想、没有责任、不求上进、课堂上不思考、不听讲,不练习。
譬如网瘾,不少学生沉溺于网络文化,沉醉于网络游戏,甚至于沉迷于网络色情。
再譬如暴力,有的学生漠视生命、崇尚暴力、急躁好斗,缺乏包容之心、悲悯之心,人与人之间偶有矛盾就试图以武力解决。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对此深感痛心。
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初衷,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既会求知也会做事,既会与人共处也会生存。
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既能为学生未来的事业和生活打基础,又能让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充实、快乐的生活。
但是,现实和理想相差太多。
职业学校中不良现象的存在,违背了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初衷。
我们许多人在思考、在探寻,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可以发现:学生的迷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1 课堂教学的开放化理解与宽容。
职业学校的孩子,正值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年龄特点是,变化剧烈、不可控制、不可捉摸、容易冲动、追求精神独立。
这个时期的孩子,难以定性。
有人说是人生的危机期、有人说是人生的风暴期、有人说是人生的起飞期,说法各异。
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是有很大关系的。
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经过,谁没有做过错事?作为教师,懂得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宽容?2 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尊重与关爱。
中职人文素养知识点高一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感知、感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它是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高一阶段,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传媒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比如大家熟知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及中国古代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等。
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常识,学生可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
高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知识,如孝道、忠诚、诚信等。
学生要明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解决道德伦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
三、国情教育国情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身份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和学习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国家领导人等。
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主要政策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加对国家的认识,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四、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如科学发展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
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需求,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做好准备。
五、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知识,如公民义务、社会礼仪、法律法规等。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摘要】中职学校开展人文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推进人文教育时,需要关注教师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与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
为此,中职学校可以采取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具体对策。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人文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教育、中职学校、重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问题、对策、加强、结论。
1. 引言1.1 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文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全面发展。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意识。
中职学校开展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现代公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中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人文教育的开展,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人文素养积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因为人文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念,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人文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使其更具有个性魅力和人格魅力。
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养水平,使其更具备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竞争能力。
2.2 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同理心和社会关怀。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群体的生活和遭遇,从而产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帮,学校教育也比较重视文明礼仪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但许多中职学校由于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得有些学生文明礼貌意识薄弱,人文素养较差,本文对本校中职学生人文明礼貌与文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文明礼貌人文素质道德教育在校园里,这样的现象我们经常看得到:学生因考试不及格在网群里辱骂老师;因老师批评了几句就想不开,寻短见;因为同学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就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对等等。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这些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对尊严的践踏,缺少人性的良知,缺少人文素养。
我国中职生大多是15~20岁的青少年,由于许多中职学校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学生文明礼貌意识薄弱,人文素养不高。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每个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中职学生人文礼仪普遍存在的问题:1、学生礼仪意识淡薄,人文知识缺乏。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再加上对职校的思想认识有所偏差,认为来职校只为了学好技能,对文化基础课不重视,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礼仪意识缺乏,整体素质偏低。
2、礼仪知识贫瘠,对礼仪的重要性认识肤浅。
许多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前,没有真正接受过礼仪文化教育,认为礼仪知识是上大学才需要学的,中职生没有必要专门去学习。
是否讲礼仪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影响不大,只要学好技能,就什么都不怕了。
3、尊重意识淡薄,与人交往缺少谦虚随和、理解宽容。
现在的中职生属于90后,他们大都性格乖戾,追求时尚,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
凡事不懂得谦让,缺少合作精神,遇事毫无主见。
4、仪容意识缺乏,自我形象设计缺少高雅脱俗的追求。
很多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仪表、仪态方面美的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潮流时尚,染发、烫发,带耳环戒指、留长长的指甲,平时不注意自己的举止姿态,女生穿低腰裤、超短裙、露肚脐装,男生经常穿拖鞋到教室,在学校抽烟喝酒,天热的时候甚至在教室光着膀子。
谈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摘要: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短板问题,影响到职学生的整体、全面、健康的发展,离党提出的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差之甚远。
本文就如何培养职业中生人文素养的方法、途径加以阐述。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在职业学校,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学生成为某一方面的技术熟练工,或者是现代企业生产线的一个代工机器人,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接续历史的伟大使命。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种人的内在品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对人的全面健康、积极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要想给学生作出表率,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有深度。
在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交往中,才能处处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处处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的热情,处处让学生得到激励。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从学生对老师的佩服、仰慕之情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调动了积极主动性,形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积极评价的良性循环。
可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
所以,首先要解决好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问题,比如语文、历史、德育、就业指导课,等等。
其实除了文科的课程以外,在常人的思维里理工类的课程很难加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不然,每门功课、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了不起的人物和了不起的思想,比如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构筑富有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谈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单位:龙游县求实职业中专摘要: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方面的短板的问题,越来越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离党提出的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差之甚远的矛盾,本文就如何在职业学生中培养其人文素养的方法,途径提出个人的想法,建议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学生管理,教育教学身为一所职业学校,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确实能够使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技术熟练工,或者是现代企业生产线的一个代工机器人。
但是这些还是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职业教育恰好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接续历史的伟大使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一种人的内在品质,他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对人的全面健康,积极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学生人文素养应该如何培养的几点重要方面。
在日益急功近利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终极和崇高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有机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地成为当务之急。
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起到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
1、历史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的投入与陶冶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职业。
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同志在首届全国德育教学研讨会上说: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它纵然能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但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不能给学生以情感关爱,不能引导学生去追求真理。
李大钊曾说过,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感情方面二部分去说。
从感情方面说,史与诗(文学)有相同之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
我们的感情,被他们激发鼓动了,不由得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
可见,历史极具以情感人的功能。
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
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
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讲述呢?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无能?怎能不为民族的悲剧而思考?又怎能不为仁人志士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气所震撼?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怎能不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难道还是枯燥呆板和死气沉沉的吗?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2、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香港的中学历史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他们不是进行纯粹的、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各个专题的教学内容中,针对不同的专题,确定了配合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具体学习和事例。
而我们华夏古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无不闪烁着人文素养的光环。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
悠悠五千年,巍巍中华魂,我们祖先留下的人文财富太多太多了。
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不胜枚举。
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关爱;有坤德载物、谦下若水的博大胸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更有允公允能、以德帅才的用人标准和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例如《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我们把一国两制确定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构想,是邓小平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做出的理论创新,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作为本课的首要目标。
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巧借诗歌人课堂,以国民党元老、辛亥老人于佑任临终前的悲歌《望大陆》导人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讲香港回归时,引用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的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百年国耻今昭雪,只缘华夏已腾飞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香港得以顺利回归的原因;最后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结课,使整堂课浸润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达到情感、知识、思想、能力教育合一的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的挖掘,拉进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情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营造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承认人的潜能和价值。
历史学科由于学生学的是过去的事。
因此,许多人对历史学科的创新价值提出质疑。
但我认为历史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教师要做的努力是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谈到了中美学生创造性差异的原因时提到了宽松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发挥自己创造性的肥沃土壤。
这种宽松与民主不仅指师生关系,而且包括教师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尽量客观,学生能最大限度表现自我见解,学习方式尽量适应学生心理与学习能力,师生、学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等因素。
我们传统的历史教育还存在多角度史料少,多角度评价少的问题。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对历史做出同样的判断或发出同样的感慨。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教育的悲哀。
因此,就目前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上,要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素质为前提。
在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包含各种因素的综合性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
不可否认,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说到底,只不过是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应该承认,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有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不可数的,是软件。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以说明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说素质高或素质低,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无法衡量的。
这倒并不是说,由于素质教育结果的不可衡量而可以放弃素质教育。
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
因为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从这一角度说,历史学科的教学对推动素质教育可起到特殊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
一.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
这里面我又给他分为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学生心里2.以正直的为人,打造学生的健康心灵3.以开朗活泼的性格,点亮学生的生活激情4.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学生不断进步5.以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功底6.用爱心,细心和耐心教导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要想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本人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到必要的深度。
在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交往中,才能处处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处处都能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的热情,处处都能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得到激励。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所起到得积极作用。
从学生对老师的佩服,仰慕之情中,学生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性就“一石激起千层浪”。
顺利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以及积极评价的良性循环当中来了。
可见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尤为重要。
毕竟学生现在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阶段,教师的优良品质与素养可以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代表作用,可以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起到引领性的作用。
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度过。
所以首先得要解决好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比如语文,历史,德育,就业指导课,等等,其实除了文科的课程以为,好像在常人的思维里理工类的课程很难加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不然,每门功课,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了不起的人物,和了不起的思想。
比如数学课里的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构筑富有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除了构筑人文课堂之外,还必须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每一堂课,每一处校园风景,都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悄无声息的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式的内在自然型的人文精神教育。
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家庭社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机制。
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者共同进步,共同努力,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其自身感受人文的价值和魅力一切的东西都要通过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得到吸收利用再创造的过程。
人文素养也是,首先让其感受,让其得到触动,然后具有了这样的内因,才有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冲动和动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坚持练字,练习书法,硬笔毛笔等等方面,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同学不太愿意练,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这样我们开始就可以带他们观看书法大家写的字,给他们讲解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作品,甚至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看看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