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182.45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原则
第一节新闻性原则——新闻思维
一、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两层含义:其一,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分支,具有新闻的共性。电视新闻也是新进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同样遵循新闻的共同规律和原则。而且由于新闻实践的发展,新闻的定义自然延伸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其二,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分支,具有不同于其他新闻的个性,它以传播手段和传播符号两方面为代表阐释了电视新闻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而只为自己所有的个性特征,即“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这就是区别于其他媒介新闻的关键。
电视新闻的外延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新闻30分》等消息类电视新闻报道,广义的电视新闻则指荧屏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二、电视新闻传播内在规律与电视新闻传播要素
电视新闻传者→电视新闻信息内容→电视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受众→电视新闻传播效果(这些要素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
两点电视新闻规律性认识:
其一,电视新闻传者受电视新闻媒介和电视新闻观众制约,既要根据电视新闻媒介的特性和优势采制、传输新闻,又根据电视新闻受众的选择、接受电视新闻的特性有取舍、编码电视新闻信息。但是电视新闻传者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又具有反作用电视新闻媒介和电视新闻观众的特点。电视新闻传者可以改造、塑造电视新闻媒介,也可以引导电视新闻受众的注意力、提高电视新闻受众的素质水平
其二,电视新闻媒介的地位至关重要。
三、电视新闻制作与播出的新闻原则内涵
1、真实性:电视新闻内容的真实;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真实;画面组接真实;声画结合也要真实,文字游离画面、声画脱节都会造成总体形象上的不真实感。
2、时效性:一靠电视报道的技术基础。二靠电视新闻传者的时效意识和对新闻的敏锐洞察力。
3、公正性: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制新闻过程中,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来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倾向和偏好出发。
4、社会性:一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益于社会的公共利益;二是要具有“社会公开”特质;三是需要观众参与到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中。
四、电视新闻传者的新闻思维
求新、求真、求有
第二节政治性原则(党性原则)——政治性思维
一、政治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内涵
指电视新闻媒介和电视新闻传者在采制、编播电视新闻的活动中要以党的立场、观点、主张为是非标准和行动准则,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电视新闻媒介的根本性质。
二、电视新闻与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媒介和传者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内外要闻总汇和舆
论中心,一定要发挥党、政府和人们的喉舌作用,紧密配合党、政府工作来组织舆论、引导舆论,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电视新闻通过大量的日常报道,长期的潜移默化,使观众在心目中形成了关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辨别是非的舆论标准;通过新闻评论、时事分析,对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引导一种舆论态度;通过适合的“议程设置”即新闻报道的选择,引导群众关组一些问题或冷落一些问题,从而把“焦点”、“热点”提请人们关注,把过分激化的事情暂时冷却做低调处理,通过这些新闻程序,在遵循新闻规律,不违背真实客观性的前提下对社会产生舆论引导作用。
舆论引导,关键是导向正确。
三、电视新闻传者的政治性思维
1、学习党的理论
2、熟悉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
3、坚持群众路线
4、严守新闻职业道德
第三节电视化原则——电视化思维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
电视新闻是一种立体信息场的传播,它拥有多种视听表现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承载着不同的信息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多元素综合作用,造就了深化并茂、形象生动的荧幕世界。
二、电视新闻表现元素
1、图像元素:图像、字幕、地图、漫画
2、声音元素:解说、同期声、实况声响、音乐
三、电视化思维
电视新闻节目创作中,电视化思维要贯穿始终,我们要用它来选取和整合材料,选择那些既具有新闻价值又适合用电视来表达的新闻题材,还要用它来编辑、加工新闻素材,通过可视化的形象、运动性的人与物、和谐的节奏、生动地细节、典型的语言等元素,整合出作用于观众的完整视听形象。
1、蒙太奇思维
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以及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
在电视新闻的前期拍摄过程中,在不违反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新闻记者需要运用蒙太奇思维对事实和画面、声音进行构思和组织,用蒙太奇思维判断、过滤、联想事实,实现去粗取精,有的放矢。
2、现场思维
现场思维要求电视记者始终提供给受众以新闻现场,或者让受众尽可能多地体会到现场感。现场报道、时空连线采用“现在进行时”的报道方式,记者始终代表观众站在现场,以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边观察边报道,真真切切地把观众带入现场,满足他们凭现场感知去判断事实的认知愿望。
具体工作中,现场思维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到现场拍摄新闻,要时刻立足于“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等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
电视新闻表现手法上具有“现场感”:对于时空相对集中的新闻题材,宜用追随摄影手法,追随报道主体,再现生活的原生状态;对于多时空的新闻题材,则适宜于追随记者足迹,再现记者在现场调查、采访进行过程的纪实手法。
3、表现元素多样化思维
4、受众需求思维
第四节系统化原则——系统结构思维
一、关于系统
系统指一群有相互关联的个体组成的集合。
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存在于各个领域,在电视新闻领域的表现为:每期电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就是一个整体的节目系统,单条新闻或板块新闻组合之后又形成中观上的电视新闻栏目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