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6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和群体特征的行为习惯的书面规范具体化。
包括读写、行为、生活、运动、做工等一切文明化的事物。
语言的出现必定会引起文化的交流,而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能说会道的人如此的普通可见,然而,人类的语言现象又很神秘,是人类迄今尚未完全了解透切的东西。
自古以来,语言学家们都试图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讨,形成了许多语言学流派,而这些语言学家在探讨的过程中不得不先研究当时的文化,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文化的交流程度)是分不开的,因此语言学家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才能把语言研究得更加深刻。
而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也诱发了文化学的出现和兴起,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就引发了文化的不断交流和传播,语言的改进也就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
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文化和语言都是人们后天学习所得的。
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种另类产物。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揭示该民族文化底蕴。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古代人对男家长称爹,而现代人称爸,这就说明生活的时代不同了。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精神文化是思维的直接产物,物质文化是思维的间接产物)。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如何影响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
它是语言学中与人和社会关系密切、最具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理解了这门课程。
作为最后一篇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资料,联系我的专业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讨论由来已久,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对文化给出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这个定义强调文化的精神层面,这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大师季羡林先生,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社会生产关系所产生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就是物质文化;社会生产关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就是精神文化。
”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讨论不断深入,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广泛。
文化不仅包括人们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
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精神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承工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每一种语言都与其所代表的文化密切相关,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从而彰显出了该文化的独特性和思维方式。
例如,中国的汉字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文字,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
汉字中的每一个字形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如“道”字所代表的思想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
同样,在西方国家,英语作为一种主流语言,同样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它所包含的一系列文化习俗、表达方式和价值观等,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不同方面。
通过了解不同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当地的文化和民俗,从而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的进步。
二、文化影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形式,而文化也会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文化本身会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从而导致文化所包含的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以中国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一些新兴的行业和新事物会引入一些新词语,这些新词加入到了中文中,并逐渐普及,例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词汇。
而同样的,在西方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如“selfie”(自拍)、“emoji”(表情符号)等。
同时,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语言也在慢慢融合和继承,比如一些英文词汇的拼写和发音等,被融入到一些汉字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汉字发音。
同时,一些句型、表达方式等也从其他语言中借鉴和继承,经过改编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中国地方方言中的一些特色表达方式。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交流的工具,不仅可以表达思想、感情,还能传递文化。
文化则反过来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第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通常都是与其文化紧密相连的。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通过词汇、语法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不同的民族所用的语言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发音和词汇上,还涉及到语法、句式、语言习惯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对于思想、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第二、语言对文化的影响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传递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的语言通常包含了其文化、历史、传统等的信息。
例如,中文中的“文化”一词就包含了“文明、学术、思想、礼仪”等多个方面的意涵。
通过语言,民族之间可以交流文化信息,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背景。
2.语言影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还能影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往往受到所用语言的影响。
例如,中文中强调“中庸”,侧重平衡、和谐的思想,而英语则强调竞争、个人主义,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
3.语言影响社会行为语言在不同社会中,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行为的方式和规范。
例如,在东亚社会中,礼貌用语非常重要,人们常常通过使用不同的敬称来表达尊重;而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用语也更加直接和简洁。
第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文化影响词汇和语法的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对词汇和语法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在宗教文化中出现的一些术语,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出现;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因此其语法也更加注重“我”和“你”的区分。
2.文化影响语音和口音不同文化的语音和口音也受到文化的影响。
例如,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礼貌发音”表示尊重,这种发音方式在其他国家中可能不同;而英语口音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工具,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举个例子,中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成语、谚语、俗语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通过它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价值。
同样的道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中,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和特色,这也为语言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语言的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也与文化密不可分。
比如,在英文中,“蓝色”表示着冷静、稳重的意思,而在中文中“蓝色”则有着沉静、宁静的意思。
这是因为,英美文化中传统地与红、黄、蓝三种颜色有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蓝色与清新、深远有着密切联系。
再比如,在阿拉伯文化中,因为回教的传统和观念,他们禁酒,所以在阿拉伯语中,“酒”这个词组就被用来表示“沙漠”。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词汇上的不同,还可以表现在语音和语调等方面,这些差异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困扰。
三、语言和文化构建了群体与社会的身份认同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人们归属某个社会群体和建立身份认同的依据。
通过学习别人的语言和文化,学习他们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规范,我们就可以建立起和他们的亲密感和认同感。
比如,西方的“礼尚往来”的社交礼仪传统被广泛地传递,并与西方文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穆斯林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注重礼仪和仪式感的,这也被体现在了他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通过学习其他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我们不仅仅可以拓宽视野,还可以建立起与他们的情感纽带,实现和谐共处和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总之,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互为表里。
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不仅是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与理解的基础,为全球化的时代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支持。
语言与文化论文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在不同学科领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或人群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它们对彼此的影响。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观念。
例如,英语中的一些特定词汇反映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价值观。
同样,中文中的一些成语和谚语传递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因此,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了解并尊重它的背景和习俗。
其次,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语言,一代人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统的延续。
例如,口头传统故事、神话和传说等文化遗产通过语言代代相传。
在某些地区,方言和口音也被视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当地人民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因此,保护和传承语言也就是保护和传承文化。
此外,语言也可以塑造和改变文化。
语言是社交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通过语言使用的方式和习惯,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文化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社交行为。
例如,某些文化偏重于尊重长辈和保持社交距离,因此在他们的语言中存在相应的敬语和礼貌用语。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更加倾向于直接和坦率的交流方式,因此他们的语言会更加直接和坦率。
语言的习惯方式也会对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是,语言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演变和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化会经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迁。
这些变迁会对文化价值观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在语言中。
例如,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改变。
这种文化融合的现象也会反映在语言中,例如新词汇和短语的出现,以及外来语词汇的渗入。
因此,语言可以作为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指示器。
最后,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也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论文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历史。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我们需要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例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freedom”反映了西方文化中对个人自由和独立的重视。
而中文中的“和谐”和“孝顺”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因此,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它传递了文化的信息和价值观。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上。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这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语言中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这可能导致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期望有所不同。
另外,一些语言中有丰富的颜色词汇,这可能使人们对颜色的感知和分类更加精细。
因此,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塑造思维的方式。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语言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上。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行为的规范。
例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貌用语和称呼方式,这反映了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
另外,语言还用于表达情感和态度,这影响了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
因此,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行为的规范。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历史。
同时,语言对思维和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与文化论文语言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共同遗产,它包括价值观、信仰、习俗、艺术和传统等。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它通过口头传统、文学、历史记录等方式传递文化知识和智慧。
例如,民间故事、诗歌和歌曲等口头传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它们通过语言传递了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传统。
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塑造。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而文化则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习惯的集合。
首先,语言反映了文化。
语言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都反映了一个文化群体对世界的认知、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中关注家庭和人际关系,他们的语言中可能有更多的称呼词用来表示不同的亲属关系。
而一些文化注重形象和面子,他们的语言中可能有更多的敬语和礼貌用语。
因此,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语言使用,可以了解他们所处的文化。
其次,语言塑造了文化。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认同的表达。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使得人们在思考和表达上有所不同。
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语言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直接性,相应的文化可能更加注重效率和结果。
而一些语言则更注重含蓄和间接表达,对应的文化可能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
最后,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
语言的演变和变化往往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步。
当一个文化中涌现出新的概念、技术或观念时,对应的语言往往也会发展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适应新的需求。
反过来,语言的使用也可以影响文化的发展。
当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从而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和变化。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互相影响并塑造了彼此。
通过语言,可以了解和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同时语言的使用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论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语言在人类思维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则是由一群相似的人所共有的共同认知和行为模式。
语言和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基石。
语言是文化的集合体,人们通过语言来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文化内涵。
人们用语言来传递知识、表达情感和推动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往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例如,中文中的“家”、“国”等词汇,价值观和文化内涵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同样,在英文中,“freedom”、“equality”等词汇则与西方政治文化有着广泛的关联。
语言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逻辑等方面都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特征,从而被视为文化的一种载体。
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会对语言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人重视社交礼仪,用语中常用敬语,同样在日本文化中也会有类似的表现。
在音乐、美术和文学等方面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是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共同的世界观和认知方式。
语言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即时的隔阂,但是语言的共性也能够让人们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
例如,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因为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地理解和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普遍。
了解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是令人触发的事情。
总之,语言和文化的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
在不断深入的交流和融合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跨越文化的隔阂,互相分享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语言和文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伴侣。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一探究竟。
一、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种语言中的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往往与当地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中文词汇中有很多是来自于中华文化的,如“禅宗”、“道德经”等,它们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而日本语中“礼”这个词则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因此,学习语言除了学习语法和词汇外,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语言塑造文化的形态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而且还通过语言塑造出来。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口音不同,而这些又是局促于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环境之中的产物,因此也使得这些地区、民族有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色。
就比如,多数非洲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作品,象征着非洲文化传承了丰富的口头传统。
而西藏藏族的唐卡艺术又是文化与宗教的综合产物,善用颜色、线条与造型的艺术手法让其成为了西藏文化的代表。
三、语言传递文化价值观语言不仅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一个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载体。
在文化中,语言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传递文化内涵和知识。
比如,在中国,成语和谚语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让子弹飞一会儿”就体现了中国人那种去虚拟化的哲学观。
当初像罗萨·帕克,乔治·奥威尔等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英国社会的不满,通过小说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递产生的时代性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塑造文化的形态,而好的语言则可以传递文化价值观,完美呈现出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因此,我们对于语言和文化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它们。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文化,大多学者认同,其主要包含两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具体的以实例去展示文化现象对与我们的理解会大有好处,物质文化就是:印度女人穿纱丽,尼泊尔喜欢手抓饭,日本人喜食生鱼片,中国人见面爱握手,毛利人见面碰鼻子,韩国人习惯盘腿习地,这都是各个民族物质文化的表现。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
每一个民族因文化的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就像最简单的中国人说中文,美国人说英语,韩国人说韩文,一个民族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社会心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等。
3、语言是文化的传播方式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实际上也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表现,人类因有思维而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了文化,又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互相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
4、语言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相互制约虽然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映和传播工具,但并不是说语言就不如文化重要,也不是从属于文化,鉴于语言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形成,共同成长,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二、语言的特点1、指向性:语言具备指向性,语言的指向性使语言的含义描述可以指向对应的事、物。
如:树、人、上等。
语言的指向性受人为认可的事实。
2、描述性:语言的描述性是语言含义的体现,语言具备描述性是语言能够交流的重要体现。
语言的描述性受语言的指向性变化。
3、逻辑性:语言是一种有结构、有规则的指令系统。
语言的逻辑受语言的指向描述而变化。
4、交际性: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交流需要建立一定的联系,无论其是否相关。
而两个非相关的物质要建立联系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
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源泉。
语言和文化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却是密切联系的,下面从语言和文化的本质、语言对文化的塑造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和文化的本质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方式,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而文化则是人类通过语言和其他交流方式创造的,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和成果。
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等,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
另一方面,文化也会影响到语言,让不同地区、国家的语言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比如中文中的“四声”、日语中的“敬语”、英语中的“口音”等等。
二、语言对文化的塑造语言不仅反映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文化。
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比如,中文的“众口铄金”,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大众的意见是正确的、有助于决策的;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独立思考、个人权利等,这一点在其语言表达方式中也有所体现。
因此,语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形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得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除此之外,语言也可以通过形成新的词汇、新的句法结构等方式,推动文化变革和发展。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语言的广泛使用,词汇的涌现和更新也日新月异,可以说,语言的变化让文化更具时代感、更紧贴现实。
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语言对文化的塑造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流时,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语音、语调、词汇等都会有所不同。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浅析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浅析一、概念界定“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
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条,目前文化最古典,最受公认的还是英国的杰出文化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开创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
狭义来说,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
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根据诉诸感觉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动作;图表、公式等;绘图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各种符号,标志;其他视觉符号等),触觉的(盲文等)。
本文所探讨的语言只要是指狭义的语言,即口头语、书面语和文字。
二、从文化角度看语言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Edward;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从文化角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1、文化包括语言。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
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
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
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言语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媒介。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交流的核心问题。
言语是一种文化的符号系统,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文化内涵。
通过言语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传递信息,更能够传递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
因此,言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言语与文化的关系言语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言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意义。
语言的语法是由文化决定的,不同文化的语法结构也有所不同。
比如,中文习惯上使用四字成语,这种语言形式在英语中是很难找到的。
同时,文化也是由语言决定的。
语言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带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
以汉语为例,其中许多词语和语法结构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如“天人合一”、“和为贵”等等。
言语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言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上。
不同文化的人们,由于文化习惯和语言结构的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比如,中文思维习惯上一般是群体意识强烈,注重人际关系,而英文思维习惯则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语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言语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言语文化差异会对语言表达习惯产生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习惯和内涵是不同的,通常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比如,中文和英文的敬语、谦词和称呼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可能会发生误解和沟通问题,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2、文化认知的差异言语文化差异也会对文化认知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表现在价值观念、信仰、礼仪等方面,这些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比如,在中国,通常会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更为繁琐的礼节和规矩;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和灵活性,更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
简要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啊,就像是一对分不开的连体婴,又像是缠在一起的麻花,那关系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而语言呢,就是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
要是没有语言这把神奇的钥匙,我们只能在宝库外面干瞪眼,像只望着骨头却吃不到的小狗。
比如说中国文化里的诗词歌赋,那是多么美妙的文化瑰宝啊。
可要是没有汉语这种优美又富有内涵的语言,那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就无法传达,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没有了乐器一样,只能在脑海里瞎想。
语言有时候又像是文化的化妆师。
不同的文化就像不同的脸蛋,而语言能把这个脸蛋打扮得花枝招展或者是端庄典雅。
就像法语,那说起话来就像是优雅的贵族在漫步,一开口就透着浪漫和高贵的气息,这就是法语这个化妆师给法国文化化的妆。
而德语呢,听起来就像是严谨的工程师在工作,充满了秩序感,这就是德语给德国文化塑造的独特风格。
反过来,文化也是语言的肥沃土壤。
语言就像一棵大树,文化就是滋养这棵大树的土壤。
要是没有文化的滋润,语言这棵大树就会变得干枯,叶子掉光。
比如说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它们承载着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神话传说。
一旦这些文化习俗渐渐消失,那这些语言就像是没有了根基的浮萍,在时代的浪潮里飘摇,很可能就慢慢走向衰落。
文化也像语言的大染缸。
把语言丢进去,就染上了独特的色彩。
英语里的各种俚语就是被英美文化这个大染缸染得五颜六色的。
一个简单的“cool”,本来只是表示冷的意思,结果被文化一染,就变成了“酷,棒极了”的意思。
这就像是把一块普通的白布,丢进了充满创意的染坊,出来就变成了一幅独特的艺术品。
语言和文化还像是两个调皮的孩子在互相捉弄。
文化有时候会创造出一些特别复杂的概念或者事物,让语言绞尽脑汁去表达。
就像那些高深的哲学思想,语言为了能把它们说清楚,就像是一个气喘吁吁的小跟班,拼命地找合适的词汇和句子。
而语言有时候也会调皮地歪曲文化,就像那些在传播过程中被误读的成语之类的,原本好好的意思,被人们用错了语境,就像是把一件漂亮的衣服穿反了,让人哭笑不得。
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摘要: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地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地体现形式之一,对文化地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地作用。
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其一直未丢失地“华夏之语言”是其文化缔结并不断延续和发展地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Abstract: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interdependence and mutual influenc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culture has restricted the role of language. As one of the language to reflect the cultural forms of cultural heritage has played a pivotal ground acts. Looking back o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has not been in "China's language" lost its culture and continue to the continuation and conclusion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d.Key words: Language and cultural relations目录教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语言与文化经过将近八周的对《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我对语言与文化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与此同时,通过老师精彩的讲演,各个生动的希腊神话、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的造词逻辑等等都一一真实而生动地在我的面前被揭开了面纱,这让我体会颇深。
下面,我想粗略地谈谈本人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希望能够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作为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其一直未丢失的“华夏之语言”是其文化缔结并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一种文化的兴衰又切实关乎到这一文化下的语言的存亡,一种文化的性质内涵也同样决定了在此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表现方式。
文化与语言的交相影响的关系自语言与文化并存时便存在了的,而且这种关系也将伴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愈发地明显起来。
另外,从文化的范畴来谈的话,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
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的。
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
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
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
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
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从文化与语言的相互理解上来看: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认知和表达的核心工具,而文化是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共同特征和标志,涵盖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思想观念等方面。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下面将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通过语言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语言扮演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
例如,在中华文化中,“吉祥话”、“谚语”等都是人们在交往中不断积累和传播的语言表达,它们同时也代表着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二、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形态每种语言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例如,西方语言中的动词时态非常丰富,而中文则倾向于通过词序、语气来表达动作的时间关系。
事实上,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发音等各个方面都与文化有关,因为语言随着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因此,文化会对语言的形态和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语言塑造了文化认知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核心工具,它塑造了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行为习惯。
例如,在中文中,“名利”与“仁义”并重,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因此,语言不仅代表着文化,还影响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四、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跨文化交流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它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加深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化,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人才需求。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尊重多元文化,加强跨文化交流,推动全球文化交流繁荣发展。
简要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对超级有默契的活宝,整天黏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呢。
文化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百宝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而语言呢,就像是打开这个百宝袋的神奇钥匙。
没有这把钥匙,你就只能对着这个装满宝藏的袋子干瞪眼。
比如说中国文化吧,那可是博大精深得像宇宙一样没有边际。
要是没有汉语这把独特的钥匙,那些像星星一样数不清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就只能在袋子里闷着,没法出来闪瞎我们的眼啦。
反过来,语言要是没有文化这个大靠山,就像无根的浮萍,飘来飘去没个着落。
想象一下,要是英语脱离了西方文化,那些关于骑士、城堡、魔法的故事就会变得莫名其妙。
就像一个没有剧情的游戏,只剩下一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单词在那瞎晃悠,多无聊啊。
语言还像是文化的传声筒,只不过这个传声筒有时候会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把文化的信息变着法儿地传播出去。
不同的语言就像不同风格的快递员,中式幽默用汉语表达起来就像功夫高手出招,又快又准还带拐弯儿的,外国人可能得琢磨半天。
而英式幽默通过英语传达,就像一个穿着燕尾服的绅士,表面客客气气,内里却藏着不少小玩笑。
文化又像土壤,语言就像在这土壤里生长的奇葩花朵。
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的语言花朵那是千姿百态。
像阿拉伯文化的土壤里,阿拉伯语这朵花就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形状,充满了神秘的东方韵味,那些弯弯绕绕的字母组合就像神秘的魔法符文。
语言有时候也像文化的小跟班,文化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文化有新的潮流了,语言马上就开始跟风。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化,什么“yyds”“绝绝子”这些网络用语就像一群突然冒出来的小机灵鬼,它们借着网络文化的东风迅速传播开来,成了语言大家庭里的新成员。
文化还像一个超级大厨,语言就是大厨手里的调料。
大厨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食材,巧妙地使用这些调料。
在描写爱情的时候,法国文化这个大厨就会用浪漫的法语,像洒上最甜美的蜂蜜一样,让爱情变得无比诱人。
而日本文化可能就会用含蓄的日语,像撒上一层淡淡的盐,看似清淡却别有一番风味。
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案:中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地语言不同因为文化上地不同,当我们议论一个严肃地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有时会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地话有时会使对方不快或气愤;因为文化上地不同,在国外演讲地人常常发现听众对他讲地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但是,在国内,同样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诸如这样地例子数不胜数,下面,我将就英语国家地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地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地文化不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不同地文化下催生出怎样不同地语言不同。
1、语言不同与文化不同(1)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不存在一个合适的对应词语。
在中文中有一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意思是鼓舞人们要持续锻炼身体。
“三伏”和“三九”在国外语言中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年轻翻译对几个加拿大人说three fu和three nine。
听的人当然听后觉得莫名其妙。
如果他说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有时会了。
中文中“干部”这个词翻译为英语时常常用cadre。
但是英语中的cadre与中文中的“干部”有差别。
况且cadre非常用词,一些讲英语的人都不清楚它是什么意思。
即便认识它的人,在说到它时,发音也不一样——有三四种读法。
所以有人建议用official(官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人functionary (机关工作人员;官员),administrator(行政官员)等代替cadre,但这些词不存在一个与中文中地“干部”完全相同。
同样,中文中不存在表达cowboy 和hippie(或hippy)地意思地对应词。
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
cowboy 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有关于他们的传说总是带有浓厚地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
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
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
”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
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
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
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
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
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
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
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
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
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
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
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人想要恭维别人的时候,他们很少会说“我真的好喜欢你的围巾”,更有甚者,这样的说法往往会让听话的人得到一种暗示,好像说话的人想要拥有那样东西,而听话者碍于情面,一般都会倾囊相赠,因为慷慨也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美德。
而同样的说法在英语中就绝对不会让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由此可见,语言成为反映民族文化的窗口,在语言身上,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第二,就语言而言,它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无论语音、词汇、语法都与本语言的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
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种语言中词汇系统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是特定的,受该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的制约。
比较两种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在多数情况下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不可能在另一语言中找到词义完全相对等词。
比如,Red(红色)在中国,人们自古以红色为贵。
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他们穿的衣服称“朱衣”,古语说“朱衣点头”,意思是科举考试时文章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显贵们坐的车子也称“朱轩”或“朱轮”。
红色,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在民间尤其如此,结婚贴红双喜字,新娘子穿红嫁衣,以红巾遮面;过节挂红灯笼,点红蜡烛,贴红对联;婴儿满月吃红鸡蛋;劳模戴大红花等等,无不体现着喜庆,象征着幸福临门。
到了近代,红色又被赋予了革命的意义,红旗、红军、红色政权、红色娘子军、红卫兵等等无不和革命密切相关。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红”字取名的人就数不胜数。
可以认为,中国人们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
殷墟甲骨文证明,商代曾祭祀四方神。
东为太昊,佐神勾芒;南为炎帝,佐神祝融;西为少昊,佐神蓐收;北为颛顼,佐神玄冥。
周代又将四方神与四季相配,其中炎帝主夏,位在南方。
“炎”字二火,“融”字为光照四海。
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则处于正南。
它赤红的颜色、炎热的高温和正南的位置,导致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红色的喜爱。
而红色在西方的历史上,主要在13世纪以前,是君主贵胄的服饰和教堂装饰的专用颜色。
它更多地象征着热烈、刺激、兴奋、勇敢,使人联想到火、血、王权和革命。
英语中的red(大写字母“R”)常表示“共产主义者”。
美国大多数人不喜欢红色。
因为红色意为stop(停止)。
又认为发怒时脸色发红,很不雅观。
see red在口语中指激怒、生气。
a red-blooded novel指的是情节紧张的小说。
red tape指官样文章,繁琐的手续。
再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自古“黄色”为尊,这源于古代对地神崇拜,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色”(青、赤、黄、白、黑)中,土居中央,黄色为中央之色,其神为黄帝。
而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祖先,因此,这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念,非常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从而黄色自古为帝王垄断,代表尊贵,至高无上。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意味着做了皇帝。
农民起义要夺取政权,也须树杏黄旗号或头裹黄巾组织队伍。
明清故宫、太庙及其他皇家建筑,一律取黄色屋顶。
但是,同时黄色又有若干消极的含义。
在中国,宣传色情的书籍和杂志被称为黄色书刊。
近来媒体中又出现了黄色的录音带、录像带、影碟唱片等,统称“黄毒”,深受大众的厌恶,政府颁令加以禁止。
旧上海有一种倒买倒卖从中牟取暴利者,人称“黄牛”,至今我们还有这说法。
而口语中,如“买卖黄了”指事情中断或失败。
西方文化中,黄色有正面的含义。
在美国,黄色有期待、怀念和思慕远方亲人归来的意思。
曾有一篇美文《Go Home》,讲述了一个犯人的妻子为欢迎丈夫回家,在树上挂满了黄丝巾:The ex-prisoner got off the bus and saw there were hundreds of yellow ribbons on the great oak tree.当被伊朗扣留的美国人质回国时,美国人举着黄色的彩纸、黄绸,佩戴着黄色纪念章出来欢迎。
由此可见,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生存样态与演变规律,都需要在
文化的背景下来作出思考。
语言不是独立于文化之外的“载体”,它本身就是在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如前所述,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进行跨文化的研究,不管是文学、翻译还是教学,都应该认识到,具有不同文化接受心理的语言所象征的或引起的联想的东西不同。
作为一名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平时更多的了解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多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语言现象,多从英汉语言的对比中体会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
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语用失误的现象。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