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补充练习题答案(全)
- 格式:doc
- 大小:939.00 KB
- 文档页数:51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课后补充练习答案
刘小南
(这里所列的,是主教材上、下册书后所附的“补充练习”的答案。至于主教材各章节后的“思考与练习”的答案,都收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教学与自学参考》一书中,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书号7—04—021405—5)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补充练习答案一
1. 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书面语是写(印)出来的语言,口语是说出来的语言;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是文字,口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至今还有许多民族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比口语规范、连贯,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规范,就形成标准语(又称“文学语言”)。
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口语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从而使书面语不断丰富生动。书面语往往受到口语的制约,它虽然有自己的特点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能距离太远。如果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五四”前后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文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
2. 汉语不大用形态变化,但不等于说没有形态变化,你能举出汉语有形态变化的事例吗?从事例中归纳一下,汉语有哪几种形态变化?
结合事例,汉语主要有下面几种形态变化:(一)重叠。如:认真→认认真真,讨论→讨论讨论,是构形形态。(二)加前缀或后缀。如:姨→阿姨,爱→可爱;想→想头,亮→亮儿,是构词形态。
3.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之一。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全世界说汉语的人有十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国际上,研究汉语的机构不断建立,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历史上,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大量地吸收过汉语的语词,甚至依靠汉语借词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在过去,它们还长期使用过汉字。日本后来虽然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但至今也还保留一千多个汉字,和假名同时使用。韩国、新加坡也仍然使用汉字。
(二)绪论补充练习答案二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使用领域和制约范围具体涉及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界定?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语言文字的使用行为,应当作如何处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涉及与制约的,着重在政府的行为、公众的行为,以及社会企事业诸方面。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服务性行业、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等有关的语言文字的使用。
显然,将这一系列领域纳入法律使用的领域和制约的范围,对于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使用,极具示范意义和推广作用。该法第三章为“管理与监督”;规定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就违反该法有关条款明文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确定了处罚的范围及处罚的方式。这样,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的使用及健康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和支援。但,考虑到语言文字属于社会公众的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和媒体的特殊性质;因此,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使用行为,一般采取批评教育和责令改
正的办法;着重在引导和宣传。
2.汉语规范化会不会妨碍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千篇一律,发生僵化?
汉语规范化不会妨碍语言的发展,因为规范化所要限制、剔除的是那些不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东西,是为了克服语言内部的分歧和混乱。这恰恰是为了促使语言向更加健康、更加精密、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补充练习答案一
1.语音就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词语意义的声音,如“shū”,这是语音,它有“装订戚册的著作”的意思,而我们咳嗽、打哈欠或者病痛的呻吟,尽管也是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但它们并不包含什么意义,不能叫作语音。
2.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人们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语音的物理性和生理性都是相同的,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语音却有它们各自的系统、各自的结构规律,是不相同的,所以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实际上许多语音现象都要从这方面去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便是证明。比如,为什么有的语音听起来相差很远却无须加以区别,而有的语音差别很小却必须分别清楚?同样的语音为什么在不同的语言(方言)里可以有不同的结合方式?诸如此娄问题,离开了语音的社会性都是无法说明的。
3.比较隔音字母、隔音符号在用法上的异同。
隔音字母是指y、w说的。隔音符号是指(’)说的。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起隔音作用,以免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但用法上有区别。
(一)隔音字母y,用在i行的韵母。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如:i—yi(衣)。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如:ia—ya(牙),iang---yang(央)。
(二)隔音字母y,还用在û行的韵母。û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也要用y开头。如û—yu(迂)。如果û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在û的前面加y。如ûe—yue(约)。可见,跟i行韵母相比。û行韵母,不管其后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û前加y,加y后,û上两点要省去。
(三)隔音字母w,要用在u行的韵母。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如u—wu(乌)。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成w。如uai—wai(歪)。
(四)“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xi’on(西安)dung’on(档案)否则,就要跟xion(先)、dongon(单干)相混了。
(二)语音补充练习答案二
1.说出普通话语音中22个辅音形成22个不同音色的道理。
辅音音色的不同取决于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普通话语音22个辅音共有七种不同的发音部位:b、p、m是双唇阻,f是唇齿阻,z、c、s是舌尖前阻,d、t、n、l是舌尖中阻,zh、ch、sh、r是舌尖后阻,j、q、x是舌面阻,g、k、ng、h是舌根阻。发音部位相同又因发音方法不同而音色不同。如:b、p、d、t、g、k是塞音,f、x、s、sh、r、h是擦音,j、q、zh、ch、z、c是塞擦音,m、n、ng是鼻音,l是边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相同的辅音又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如b、p,d、t,g、k三对辅音,前一个是不送气音,后一个是送气音;j、q,zh、ch,z、c三对辅音,前一个是不送气音,后一个是送气音。sh和r也属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相同的音,但sh是清音,r是浊音。所以22个辅音有22个不同的音色。
2.举例说明普通话音节中有哪两类声母。
普通话音节中的两类声母是:(一)辅音声母;(二)零声母。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辅音,除ng外,其中21个辅音都能作声母,只要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那就是辅音声母。如:“普通话pǔ tōng huà”三个音节中,p、t、h就是辅音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