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S-1标准操作方法

AS-1标准操作方法

AS-1标准操作方法
AS-1标准操作方法

用美国康塔公司氮吸附分析仪测定

多孔物质的孔径分布曲线

参考标准号: UOP874-88 (适用于ASTM的国际标准方法)

试验目的:

该方法用于测定多孔物质的比表面,总体积(孔容),平均孔径,和从1 纳米至约200纳米的孔径分布曲线,该方法描述了用QUANTACHROME AUTOSORB-1或AUTOSORB-6B/3B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分析和采集数据的标准过程。(可供NOV A和QUADRASORB系列参考)。

方法概述:

样品通过加热和抽真空脱气,然后称重,再被冷却于液氮中,在液氮温度下,测定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压力点下被样品吸附的氮气量(样品的氮吸附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从20点的吸附等温线上计算比表面,总孔体积(孔器),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结果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印和/或绘图。

试验设备: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精度,称量仓高度应适合于27mm的样品管,如SARTORIUS R300S。

样品管:6mm或9mm直径,大球。

高纯氮气瓶:具有双重压力调节气阀,能精确控制0.1MPa的出口压力。

高纯氦气瓶:具有双级压力调节气阀,能精确控制0.1MPa的出口压力。

吸附仪:AUTOSORB-1或AUTOSORB-6B或类似产品,尾号-1或-6是指仪器分析站的数目。

填充棒:用于减少死体积,适合于6mm或9mm样品管。

橡皮塞:微型,可塞入或密闭样品管。

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都应该定分析纯。除非特别指明,水是指高分子水或蒸馏水。

沸石

玻璃毛:无铅,硅化硼玻璃纤维。

氦气:纯度至少99.995%。

氮气:纯度至少99.997%。

液氮

操作过程:

根据AUTOSORB操作手册安装并初始化仪器。在分析样品前,必须能按照手册正确操作并完全理解手册中的内容。

样品管毛重测定

将清洁的空样品管(如果需要连同填充棒)装在仪器的脱气站,真空脱气5±1分钟,无需对样品管加热,脱气结束后,回填氦气,卸下样品管并立即盖上橡皮塞(见注释),称重至0.1mg,并记录该氦气填充的样品管,塞子和填充棒(如果有的话)的重量,这是样品管的毛重。用同样的样品管,塞子和填充棒进行以下工作。

样品的预处理

将样品装入已称重的样品管,样品量是根据样品材料的比表面预期值是不同的,厂家推荐样品重量应使管内样品的总表面保持在20至50 m2之间。因此,预期的样品比表面越大,所需的样品量越少。对大多数催化剂,称样量应在0.20±0.02g 左右。

将样品管放入加热包,用金属加热包夹固定好,然后再将样品管装到脱气站口上。在所有需要脱气的样品都装到脱气站口后,开始脱气,这时被选脱气站的指示灯点亮,在相应脱气站的数字温控器上设置预处理温度300℃。若样品在300℃会分解,则应设置较低的温度。应该将脱气温度清楚地写入打印报告中。脱气开始后,计算机将自动控制样品管内压力逐渐降低并加热。

对于粉末样品的脱气,需要执行以下过程,以避免样品因抽真空扬到管颈并阻塞脱气站中的滤网,甚至污染阀门系统造成漏气。该方法运用于分子筛,轻质粉末和可能含有大量水汽或碳氢化合物的样品。样品前处理过程如下:

1.将空样品管连同其填充棒一起称毛重,方法同前述。

2.将样品装入样品管后,插回填充棒,并在样品管颈口处填塞少量合适的玻璃毛。

3.设置初始温度90℃,并在该温度下抽真空10±1分钟。

4.填加温度至100℃,再抽真空10分钟。

5.在110℃重复步聚3,这时所有的水会被有效地去除。

6.增加温度至300℃,如果样品吸附的杂质气较多,则应先在150℃真空脱气2-4小时。

在最少2个小时脱气后,检查样品以确保脱气完全。分子筛和其他吸湿性样品应该至少脱气4小时。如果可能,最好能脱气过夜。检查脱气效果的方法是:在手动状态下关闭歧管和连接真空泵的阀门,如果样品管或歧管内压力稳定或上升极为缓慢(少于2mtorr/min),则说明脱气完全,可以用来分析。如果不是,则延长或重复脱气过程。

关掉加热包温度,轻轻地从将样品管以加热包中退出,将样品管冷却至室温,点击“Remove”,这时样品管中被回填氦气,随即可以从脱气站取下。若使用了玻璃毛塞,需取出并立即盖上与称空管时相同的塞子。称重至0.1mg,减除毛重,即为脱气样品的重量。

样品分析

Autosorb-1和Autosorb-6B都有各自的饱和汽压(Po)测量站,而NOVA主要采用计算(Po)的方式。如果需要测量Po,则可将一干净的空管放在一个分析站上作为参比站。

将新鲜液氮倒入杜瓦瓶,并可在杜瓦中放几粒沸石,液氮的液位和新鲜度在所有站(包括Po站)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可导致总孔体积的测量误差。AS的杜瓦瓶可以容纳足够多的液氮,满足60小时的分析需要,所以在分析过程中不应该补充液氮。

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测定

点击主菜单中的“Analysis Menu”“Physisorption Analysis Menu”,如图所示。分别设定好窗口中的以下参数:样品名(Sample ID), 操作者(Operator), 吸附气(Adsorbate Gas,一般为N2);样品重量(Weight),脱气时间(Outgas time); 脱气温度(Outgas Temp); 抽真空(Evacuation); 对块状或大颗粒样品一般选择Coase(粗抽);而对粉末样品,为防止抽气时将粉末带出,选择Fine (细抽)。然后单击“Select”以确定P/Po 吸附测量点。—————————————————————————————————————————————注释:如果使用不与仪器连接的第二氦气源,则填充样品的过程应修正为,将连接氦气源的一个细长管插到倒转过来的样品管底部,用氦气置换管内空气约30秒钟,取出通气管并立即用橡胶塞盖紧样品管。

在此功能栏中,可选择若干个相对压力P/Po作为测量点,仪器能自动对以下实验设置测试点,如3点BET,5点BET,7点BET,11点BET,10/10点吸脱附等温线,20/20点吸脱附等温线,40/40点吸脱附等温线。用户可以增减测量点。

参数平衡时间(Equilibration time)是指在仪器采集数据和为下一个测量开始注入氮气之间压力需保持多长时间的稳定(1到5分钟),选择时间越长,所花费的测量时间越长;参数压力容忍度(Tolerance)是预置的真实压力与设定压力点的允许误差,规定的越严格(如设为0)所花费的测量时间越长。预置值3是一个比较好的在测量速度和精度之间的平衡,完全满足介孔等温吸附曲线的测定,若要进行微孔等温吸附线的测定(压力点在P/Po小于0.001以下),则应选择Tolerance = 0。

设定以上参数后,点击“OK”→“Start”→“OK”仪器将对管道进行再一次初始化,杜瓦瓶上升并自动调节高度,并按照设置进行吸附量/脱附量的测量,得到的曲线即为吸附/脱附等温线。

关闭设备:先关电路开关,再关真空泵开关、关气。

仪器的保养

下列事项是仪器的常规保养:

1.每天检查气瓶压力;

2.每三天倒空杜瓦瓶并装入新鲜液氮;

3.每周从去湿机中倒空空气冷凝水;

4.每二周检查所有站的O形圈是否沾有扬起的粉末样品,如果经常做粉末样品,则需经常检查。

5.每三个月更换或清洗所有站的滤网(如果经常做粉末样品)

6.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泵油(无油泵除外)

数据分析和处理

吸附/脱附等温线类型可直接反映出试样的孔结构。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吸附等温线通过Edit Raw Data and Tags(原始数据和曲线编辑栏)对其他碜数进行分析,得到所需的各种数据和曲线。可分析的参数有:Multi-point BET(多点BET),Single point BET (单点BET),Satistical Thickness(吸附层厚度),Pore V olume(孔体积),Langmuir Data(郎缪尔数据),Pore Size Distribution(孔径分布),DR and Fractal(DR法及分数维)。分析步骤如下:

(1)调出吸附/脱附等温线。点击“File”→“Open”→“File name”→“OK”。

(2)进入原始数据和曲线编辑栏。点击“Edit Raw Data and Tags”

左框中是各吸附点及脱附点的P/Po值,右框中为可进行分析的各个参数。

①选定进行分析的参数:在参数名前的“Switch”栏中,点击ON位置,栏中将出现“√”标记;

②选择作为分析对象的P/Po点:

用鼠标在左栏中选好点,后点击“Set selected”,Flags栏中显示出字母标记(若要取消所选择的点,则点击“Switch”栏中的Off位置,再点击“Set Selected”可取消);

③点击“OK”,分析软件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数据分析

①多点BET的分析

一般来说,BET议程的适用范围为相对压力小于0.3,故一般在此范围内选择若干点分析多点BET 比表面积,但不是任意若干点都可以,要求得到的BET曲线是一条斜率大于零的直线,此直线的相关系数应尽量接近1。为了满足这一点,就必须结合经验,反复筛选。通常的方法是:先选择所有0~

0.3范围内的P/Po点,点击“Set Selected”。

点击“OK”后系统自动分析,再点击“右键”→“Craphics Plots”→“BET Plot”,调出分析后的BET 曲线

从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后五点连成的曲线相对较直,则重新点击“右键”→“Edit Raw Data and Tags”

进入编辑栏,在Multi→Point BET的Switch栏点击Off位置,再用鼠标选定除后五点之外的其他点,点击Set Selected将其他点撤消。

“OK”→“右键”→“Craphics Plots”→“BET Plot”,则此曲线即为得到的多点BET曲线。

点击“右键”→“Tabular Data”→“Multi→Point BET”得到多点BET的详细数据。

其中Area:多点BET比表面积,m2/g。

Slope:BET图斜率;

Yintercept:BET图截距;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曲线相关系数;

C:与吸附热和冷凝热有关的常数。

②单点BET的分析

分析单点BET一般选择P/Po=0.3,分析后点击“右键”→“Tabular Data”→“Single Point BET”

可得到详细数据。

③孔分析

Pore volume 孔体积分析选择P/Po=1;

Pore Size Distribution孔径分析可任意选择P/Po为0.3~1范围内的点(用于中孔分析);

DR and Fractal分析选择P/Po小于0.4范围内的点(用于微孔分析,也要求像多点BET一样对P/Po值筛选若干点,使最后得到的DR Plot和FHH曲线为一条近似直线);

分析软件将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孔的分析,具体有:BJH法、DH法、MP法、HK法、SF法、DA法、DFT法,不同的方法将采用不同的原理,得到相应的多组数据和曲线。

点击“右键”→“Graphics Plots”可调出各种不同方法分析出的孔颁布曲线,如“右键”→“Graphics Plots”→“BJH Adsorption”→“BJH Adsorption Pore V olume”可得到BJH法分析出的横坐标为孔直径、纵坐标为孔体积的孔分布曲线。

点击“右键”→“Tabular Data”可调出相对应的详细数据,如点击“右键”→“Tabular Data”→“BJH Pore Size Distribution”→“Adsorption”得到与上图曲线相对应的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方法由于分析的原理不同,适合分析不同的孔型,DR法和HK法均用于分析小于20A的微孔。点击“右键”→“Tabular Data”→“DR Plot”可调出纵坐标为吸附量、横坐标为相对压力对数的DR曲线

点击“右键”→“Tabular Data”→“DR Method Micropore Analysis”可调出相对应的数据

点击“右键”→“Graphics Plots”→“HK Cumulative Pore Volume”可调出纵坐标为累积吸附体积、横坐标为孔径的HK曲线

点击“右键”→“Tabular Data”→“HK Method”→“Cumulative Pore V olume”可调出相对应的数据。

另外,“右键”→“Tabular Data”→“Area-V olume-Pore Size Summary”可查看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汇总表

④分数维维数的分析

固体表面都有一定的粗糙度,DR and Fractal法不但可以进行DR法微孔分析,还可通过FHH模型分析分数维维数D,以表征固体表面的粗糙度指数。其分析原理是:FHH吸附等温线应用Polanyi吸附热能理论,老虎吸附点的不均匀性。它可以表示为lgV=常量+S*lgE。式中V是被吸附量,E是吸附热能,而E又可以表示为E=RT*lg(1/X),式中R是普适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X是相对压力P/Po,对于光滑面,S被假定为-1/3;而对于粗糙表面,S是分数维维相当于(D-3)/3。对于一个覆盖度较高的表面,如果它的吸附剂-吸附质蚧面被气液表面张力所控制,则S等于(D-3)。根据FHH模型,在lgV对lgE作的曲线上,S等于这曲线的斜率。

测量分数维维数D的应用是很有意义的,如:在通过BET法测量粉末粒度时,换算公式d BET=6/(S BET*ρ)是以假设粉末表面为理想光滑球面为前提的(即假设D=2),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当知道真实的D 值时,就可以利用一个系数D/2来修正,将公式换算成d BET=(D/2)*6/( S BET*ρ),减少误差。

点击“右键”→“Craphics Plots”→“Fractal Dimension Methods”→“FHH Method Adsorption”可调出纵坐标为吸附量对数、横坐标为相对压力对数的FHH曲线

点击“右键”→“Tabular Data”→“Fractal Dimension Methods”→“FHH Method Adsorption”可调出相对应的数据。

其中Neglecting Adsorbate Surface Tension Effect D为忽略吸附质表面张力作用的D值;Accounting for Adsorbate Surface Tension Effect D为考虑吸附质表面张力作用的D值。

上面提到对BET粒度公式修正时,考虑了表面粗糙度对预算公式的影响。但同时,由于BET比表面积的大小受材料内部微观孔隙的影响甚大,即微孔面积对BET比表面积有贡献。因此,修正公式要乘以系数k,k可定义为S BET/S孔,其中S孔为孔的外表面积,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特别备注

无菌技术操作 一、无菌持物钳(镊)使用法 (一)目的 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 1、无菌持物钳(镊)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条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移互物品旁进行操作;

3、无菌钳(镊)使用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持物筒、持物钳使用的有效期《4小时; 5、不可直接从盖孔中取、放无菌持物镊(钳); 6、避免无菌持物镊(销)在空气中暴露过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 (一)目的 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容器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无菌容器寸丁开后,须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期为24小时; 3、取、放无菌物品后,立即将无菌容器盖好,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4、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手指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三、铺无菌盘法

(一)目的 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以供实施治疗时放置无菌物品使用。 (二)注意事项 1、操作前必须规范洗手; 2、操作区域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3、手及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苗面; 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使用的有效期为4小时,已开启过的无菌治疗包 小时内有效; 5、灭菌化学指示物未变色或包布潮湿、破损、 四、戴无菌手套 (一)目的 灭菌时间过期时不可使用。 1、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

2、进行严格的医疗护理操作时确保无菌效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 (二)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须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4、注意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手套的大小要合适。 5、戴手套后双手要始终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视线范围内的水平。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木工施工工艺标准

木工施工工艺标准 吊顶工程 1、吊顶工程应在顶棚以上部分的电器布线、接线、空调管道、供水管道、报 警线路等安装 就位,并基本调试完毕后进行。 2、在施工前,应对吊顶固定处的楼面进行结构检查,确认其是否能满足吊杆 施工要求及承 重要求。 3、轻钢龙骨安装工序:弹线?固定吊杆?安装(调整)大龙骨?固定中、小龙骨?装横撑 龙骨?固定异形龙骨?校正平整度。 4、木龙骨安装工序:弹线?地面拼接龙骨?吊装?防火处理?校正平整度。 5、罩面板安装工序:弹线分格?顶棚龙骨安装完毕?内设管线验收?安装罩面板?板缝处理。 6、石膏板嵌缝工序:螺钉防锈?板逢清扫?腻子嵌缝?干燥?第二道嵌缝腻子?贴 接缝带 ?干燥?下一道工艺满批腻子。 7、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好水平标高线、龙骨布置线和吊杆悬挂点;弹线应清楚、准确, 其水平误差为?5?。 8、采用镀锌钢丝作吊杆时,不应小于14#钢丝,采用钢筋作吊杆时,应采用?6?的钢筋。 9、轻钢龙骨的主龙骨吊点间距不应超过1200?,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

边部主龙骨距墙面距离不应超过400?。 10、严禁用朝天木楔和元钉朝天固定木龙骨。用膨胀螺栓固定木龙骨时,木方截面尺寸应为 ×50?;钻孔直径宜为8.5?,钻孔深度宜为40?。木龙骨间距不大于300? 40 11、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吊点构造或增设吊杆,吊顶吊杆不得与其他设备吊杆共用。 12、龙骨安装完毕后,应全面校正主、次龙骨的位置及平整度。为防止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出 现弹性范围内的下挠度,应在房间中间适当起拱,轻钢龙骨吊顶的起拱幅度宜为房间宽 度的3‰,5‰;木龙骨起拱范围为跨度的1/200。 13、检查龙骨架是否安装稳定、有力水平度及平整度要求小于0.1%,最大误差不超过5mm。 14、木质吊杆、龙骨和罩面板应进行防火处理,厨房、卫生间的木龙骨吊顶应进行防潮处理; 轻钢龙骨应进行防腐处理。厨房、卫生间及顶楼吊顶时,不能用电锤朝顶棚打眼,以免 破坏防水层。应用大芯板条竖放,两端固定于墙上,再把轻钢龙骨、木龙骨固定在大芯 板上。 15、在轻质铝合金罩面板上安装浴霸、排气扇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16、暗龙骨吊顶纸面石膏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安装,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 2)纸面石膏板应用镀锌自攻螺钉固定,螺钉与板边距离:纸包边宜为10,15?,切割 边宜为15,20?。

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176-60 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支模拆模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2、采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3、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4、支设4米以上的立杆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5、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6、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7、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 二、木构件安装 1、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屋面上操作,应有防滑梯、护身栏杆等防护措施。 2、木屋架应在地面拼装。必须在上面拼装的应连续进行,中断时应设临时支撑。屋架就位后,应及时安装脊檩、拉杆或临时支撑。吊运材料所用索具必须良好,绑扎要牢固。 3、在没有望板的屋面上安装石棉瓦,应在屋架下弦设安全网或其它安全设施。并使用有防滑条的脚手板,钩挂牢固后方可操作。禁止在石棉瓦上行走。 4、安装二层楼以上外墙窗扇,如外面无脚手架或安全网,就挂好安全带。安装窗扇中的固定扇,必须钉牢固。 5、不准直接在板条天棚或隔音板上通行及堆放材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 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

50项护理基础操作评分标准[1]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目录 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 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第七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 第八项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 第九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 第十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第十一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 第十二项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 第十三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 第十四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4) 第十五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第十六项静脉留置针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16) 第十七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 第十八项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 第十九项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 第二十项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 第二十一项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 第二十二项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2) 第二十三项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3) 第二十四项酒精拭浴降温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 第二十五项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5) 第二十六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 第二十七项气管切开(呼吸机)病人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7) 第二十八项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8) 第二十九项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 第三十项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0) 第三十一项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1)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束,检查合格后即可着手进行。仪器功能试验足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确认仪器达到设计要求,也可认为是空载试验。例如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升温设定后能否按设定程序执行,溶出仪转速能否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度与透光率的转换是否符合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过压保护是否起作用等,这是检查仪器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对普通仪器进行的功能试验比较简单,有的除仪器校正外,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试验要做,如酸度计,电导仪,折光仪等。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 2.2.2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家装木工施工工艺大全

木工材料的种类、用途、验收方法 材料种类及用途: 大芯板(细木工板):厚度18mm、厚度15mm,做各种造型,门、门套等。使用最频繁。15 mm的用在柜体的门上(一层15mm加两面板6mm=2cm左右)。 齿接板:厚度18mm、厚度15mm,做各种柜体等。使用最频繁.一般不能做柜门 ,容易变形。 九厘板:厚度9mm(一般不足9mm),做门套裁口、柜体背板。 面板:厚度3mm。做贴面用。有很多种,如:黑胡桃、樱桃木等。 澳松板:厚度3mm贴在基层板上,直接在上面做白漆的扳子。 石膏板:厚度:9mm吊顶、及各种乳胶漆造型墙。 水泥压力板:厚度9mm,包立管用。 木龙骨:规格:3*4最多见。做吊顶用,墙面造型。 轻钢龙骨:根据用途有多种规格,38主骨、50副骨。吊顶、包立管。 木线条:根据用途多种规格。一般门套线的规格为:1cm*5.5cm 白乳胶:面板贴在基层板上,使用胶类粘贴。 五金敷料:直钉、毛钉、圆钉、卯钉、码钉、自攻丝等。 验收注意事项: 大芯板的品牌,厂家。厚度等(做柜体门不能用厚板)。 九厘板的厚度。有的九厘板只要5mm多,太薄了。 每次材料进场都要检查,有很多工人,第一次拉的是好材料,第二次就偷偷拉些赖材料,用上去,你也不知道。 吊顶的施工方法、分类、比较:

木龙骨吊顶: 龙骨刷防火涂料两遍,龙骨开榫,用铁钉固定,每个结合处用两根铁钉固定,做成300 *300或400*400框架,安装上顶,(禁止使用刚排钉、射钉固定框架),调高低、顺直,验收后封石膏板,使用自攻丝固定,自攻丝密度:20cm,边缘部分应密一些。 木龙骨与轻刚龙骨结合: 不建议这种做法,我个人感觉不如完全木龙骨或完全轻刚龙骨制作的结实。且施工时调顺直时比较麻烦。 完全使用轻刚龙骨: 使用了膨胀螺丝、卯钉等,安装更结实。轻刚龙骨具有防火、不易变形、结实等特点被目前大多装饰公司普遍使用的方法。不管是大面积吊顶还是局部吊顶都可以使用该种方法施工。 吊顶注意事项: 顶面、墙面的龙骨要用木楔、铁钉固定,或使用膨胀螺栓固定。严禁使用射钉(容易掉下来。 石膏板安装时,石膏板接缝与龙骨框架的接缝错开。 固定石膏板:使用自攻丝固定,不赞同使用射钉(钉眼多、小,不容易刷防锈漆)。 卫生间、厨房扣板的分类与注意事项 普通铝扣板: 金属质感,上档次,耐黄变,耐火等优点。 集成吊顶: 所有的电器与扣板在同一平面,整齐、美观。浴霸可分开安装。

装修木工施工工艺

木作工程施工工艺要点 一、吊顶工程 1、工艺标准 (1)工艺流程:弹吊顶水平线、划龙骨分档线--安装边龙骨--固定吊挂杆件-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调平--纸面石膏板安装 (2)弹吊顶水平线,划龙骨分档线:用红外线水平仪在房间内每个 墙角上抄出水平点,弹出水平线,从水平线量至吊顶设计高度加上 9.5mm(一层石膏板的厚度),用黑线沿墙(柱)弹出水平线,即为吊顶下层龙骨的下皮线。同时,按吊顶平面图,在混凝土顶板弹出主龙骨 及吊杆的位臵。主龙骨宜平行吊顶长向布臵,一般从吊顶中心向两边分。吊杆、主龙骨间距为800-1000mm。如遇到梁和管道,固定点位臵可调整,但与临近吊杆的距离不得大于1200mm。 (3)安装边龙骨:边龙骨的安装前先在龙骨贴墙一面粘贴弹性材料 (软连接),沿墙上的水平龙骨线把U形镀锌边龙骨用塑料胀栓固定,钉间距300mm。 (4)固定吊挂杆件:采用ф8全牙镀锌吊筋固定可调节吊挂件。吊 挂杆件应通直。吊杆距墙边距离不得超过300mm,否则应增加吊杆。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 (5)安装60主龙骨:主龙骨应吊挂在可调节吊挂件上,主龙骨间距800-1000mm。主龙骨采用C型60×27mm。主龙骨的悬臂段不应大于300mm,否则应增加吊杆。主龙骨的接头应采用对接主龙骨连接件, 相邻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相互错开。

(6)安装60副龙骨:副龙骨为C型60×27mm副龙骨,副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用U形上下龙骨连接件把副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时, 副龙骨的端头应切割开后插在U形边龙骨的水平翼缘下边,用双拉铆钉固定。副龙骨间距为400mm。 (7)调平:主副龙骨安装完成后,应调平吊顶骨架。 (8)纸面石膏板安装 1)饰面板应在自由状态下固定,防止出现弯棱、凸鼓的现象;还应 在棚顶四周封闭的情况下安装固定,防止板面受潮变形。纸面石膏板的长边(既包封边)应沿垂直次龙骨铺设;石膏板应从墙的一侧端头 开始,顺序安装。纸面石膏板与龙骨固定,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 四边进行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 2)石膏板接缝处必须安装在副龙骨上,石膏板边应位于龙骨的中央,石膏板同龙骨的重叠宽度应不小于15mm;相邻两张石膏板自然靠拢,对接留缝4-6mm,用嵌缝腻子加以覆盖,白乳胶粘贴嵌缝带;相邻石 膏板必须错拼,禁止留通缝;石膏板侧口应同墙面顶紧,不留空隙, 靠墙一侧倒45度角,便于刮嵌缝石膏。 3)自攻螺丝与纸面石膏板边的距离:自攻螺丝距包封边10-15mm为宜,距切断边15-20mm为宜。自攻螺丝应用电手枪钻一次打入,钉距 以200mm为宜,螺丝应于1)板面垂直,已弯曲、变形的螺丝应剔除,并在相隔50mm的部位另安螺丝; 自攻螺丝应陷入石膏板表面0.5mm-1mm深度为宜,不应切断面纸暴露石膏。钉眼应作防锈处理并用嵌缝腻子抹平;拌制嵌缝腻子时,必须

木工操作基本标准

木工操作基本标准 一:目的 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效及员工素质,让员工清醒地认识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 1.适用范围 锣机作业工序(铣形、异形、线条、圆角边、斜边等)。 2. 设备工具材料 铣床、吊锣、中小锣机、修边机、锣刀、钝形锣刀、线条锣刀、圆角刀、45°斜角刀、60°斜角刀、修边直刀、铁锤、铁钉、钳子、夹子、板材、拉尺、角尺、卡尺。3.作业准备 分清图纸,准备工具、材料 4.工作内容 4.1根据图纸要求,看清来料尺寸是否正确,选择适当的刀具,检查模具是否合格、正确,夹具是否牢固,机器是否正常。注意:马步站立、衣袖扎紧,不许戴手套,要保持头脑清醒、精力集中。 4.2装好锣刀后试运行开、关一次确认其稳固及安全性,并试好线条深浅、规格大小,请质检检查是否合格后才投入生产。在操作过程中,各种数据要符合图纸要求,如发现异常情况,操作者应及时向领班/主管汇报。 4.3锣好的工件与未锣好的工件要分开,摆放要整齐,保持车间的环境,做到工完场清。

5.技术质量要求 线条均匀,大小一致,无波浪形,异形要符合模具要求,圆形光滑。 6检查方法 根据图纸的要求,通过目视、手摸,检查线条的深浅均匀度。 7.注意事项 加工三聚氰胺板件时,每层要垫护纸皮,清点工件是否够数,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要安全操作,保证质量。二、封边机、工作台、介刀片、3.6米卷尺、垫板、鸡毛扫;热熔胶、封边带、150#砂纸、防护纸皮等。 1作业准备 2检查待加工板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分清需封边的部位。 2.1将需要封边的工件用风枪吹去表面的灰尘,异形工件两边用砂纸磨去毛刺,在曲线机上操作时注意用力均匀,以免出现波浪现象。 3工作内容 3.1启动电源开关,调整热熔胶温度,操作员可按不同胶型号和气温调整,具体以满足质量要求为标准。 3.2在加工拉槽工件时需认真审清图纸,首件须经当班质检员或领班确认后方可批量生产。 3.3每批工件加工完毕,必须认真填写好《工件流程卡》

AS-1标准操作方法

用美国康塔公司氮吸附分析仪测定 多孔物质的孔径分布曲线 参考标准号: UOP874-88 (适用于ASTM的国际标准方法) 试验目的: 该方法用于测定多孔物质的比表面,总体积(孔容),平均孔径,和从1 纳米至约200纳米的孔径分布曲线,该方法描述了用QUANTACHROME AUTOSORB-1或AUTOSORB-6B/3B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分析和采集数据的标准过程。(可供NOV A和QUADRASORB系列参考)。 方法概述: 样品通过加热和抽真空脱气,然后称重,再被冷却于液氮中,在液氮温度下,测定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压力点下被样品吸附的氮气量(样品的氮吸附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从20点的吸附等温线上计算比表面,总孔体积(孔器),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结果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印和/或绘图。 试验设备: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精度,称量仓高度应适合于27mm的样品管,如SARTORIUS R300S。 样品管:6mm或9mm直径,大球。 高纯氮气瓶:具有双重压力调节气阀,能精确控制0.1MPa的出口压力。 高纯氦气瓶:具有双级压力调节气阀,能精确控制0.1MPa的出口压力。 吸附仪:AUTOSORB-1或AUTOSORB-6B或类似产品,尾号-1或-6是指仪器分析站的数目。 填充棒:用于减少死体积,适合于6mm或9mm样品管。 橡皮塞:微型,可塞入或密闭样品管。 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都应该定分析纯。除非特别指明,水是指高分子水或蒸馏水。 沸石 玻璃毛:无铅,硅化硼玻璃纤维。 氦气:纯度至少99.995%。 氮气:纯度至少99.997%。 液氮 操作过程: 根据AUTOSORB操作手册安装并初始化仪器。在分析样品前,必须能按照手册正确操作并完全理解手册中的内容。 样品管毛重测定 将清洁的空样品管(如果需要连同填充棒)装在仪器的脱气站,真空脱气5±1分钟,无需对样品管加热,脱气结束后,回填氦气,卸下样品管并立即盖上橡皮塞(见注释),称重至0.1mg,并记录该氦气填充的样品管,塞子和填充棒(如果有的话)的重量,这是样品管的毛重。用同样的样品管,塞子和填充棒进行以下工作。

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九病区护理操作流程图与评分标准 一、备用床 (一)备用床流程图 ↓ 移开床旁桌20cm,椅放于床尾 ↓ 湿扫床褥→头尾掉换翻转床褥,卷放于床尾椅上→翻转床垫→铺好床褥↓ 对齐中线→展开大单→先床头后床尾再中间铺好近侧大单→转至对侧同 法铺好 ↓ 被套放于床头展开铺于床上→打开开口→“S”形放入棉被→角线吻合铺 平套好→系带 ↓ 棉被两侧与床沿平齐向内折,床尾塞入床垫下 ↓ 套好枕套→角、线吻合→开口背门→放置床头棉被上。 ↓

(二)备用床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所用时间7min 成绩 评分标准: ①本操作以100分计算,80分达标。 ②一般情况下,扣分以2分为单位,即凡有错误或出现漏掉某程序并影响下一程序时、动作没有达到轻稳、操作未节力、清洁物品落地、操作过程中用手触摸头面部、辅助动作等,每次扣2分。但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没有翻转褥垫、棉被

二、暂空床 (一)暂空床流程图 ↓ 移开床旁桌20cm,椅放于床尾 ↓ 湿扫床褥→头尾掉换翻转床褥,卷放于床尾椅上→翻转床垫→铺好床褥↓ 对齐中线→展开大单→先床头后床尾再中间铺好近侧大单→必要时铺橡胶单及中单,橡胶单上缘距床头45~50cm,中单完全覆盖橡胶单→ 转至对侧同法铺好 ↓ 被套放于床头展开反铺 ..于床上→棉被对齐被套封口处放好并展开→从床头卷向床尾翻出铺平→系带 ↓ 棉被两侧与床沿平齐向内折,床尾塞入床垫下,再四折于床尾↓ 套好枕套→角、线吻合→开口背门→放置床头大单上。 ↓

(二)暂空床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操作所用时间8min 成绩 ①本操作以100分计算,80分达标。 ②一般情况下,扣分以2分为单位,即凡有错误或出现漏掉某程序并影响下一程序时、动作没有达到轻稳、操作未节力、清洁物品落地、操作过程中用手触摸头面部、辅助动作等,每次扣2分。但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没有翻转褥垫、棉被里外不平等,则按不达标处理。 ③超时者每超过1分钟扣2分。

木工施工工艺标准

木工工艺标准罗勇 一、细木制品所有木材检查: 1、木材含水率=12% (胶拼件木材含水率8—10%): 2、木材斜纹成活程度二斜纹长度/水平长度X100%=20% ; 3、不得使用腐朽或尚在虫蚀的木材; 4、外表用材活节直径=1/5材宽或厚,且最大直径=5mm; 5、外表用料不得有死节、虫眼和裂缝; 6、内部用料的活节直径=1/4材宽或厚,且最大直径=20mm; 7、内部用料裂缝长度不大于构件长度:贯通裂10%,非贯通裂15%; &内部用料钝棱局部厚度=1/4材厚,宽度=1/5材宽; 9、涂饰部位或物品部位不得有有树脂囊; 10、应单一,材性稳定,纹理相近,对称; 11、同一胶拼件的树种,质地应相似; 12、包镶板件用衬条,应尽可能使用质地应相似的树种; 13、埋件应规定作防腐处理,细木制品成后宜立即刷防潮底油一遍。 14、细木制品宜采用榫眼加胶连接方法。有防火要求的细木工程必须按规定做防火处理。 二、壁柜、吊柜及固定家具安装 1?工艺流程 找线定位-框、架安装-壁柜、隔板、支点安装-壁(吊)柜扇安装?五金安装 2.找线定位:抹灰前利用室内统一标高线,按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壁柜、吊柜标高及上下口。高度,考虑抹灰厚度的关系,确定相应的位置。 3.框、架安装:壁柜、吊柜的框和架应在室内抹灰前进行,安装在正确位置后,两侧框每个固定件钉2个钉子与墙体木砖钉固,钉帽不得外露。若隔断墙为加气混凝 土或轻质隔板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构造固定。如设计无要求时可预钻①5mm孔,深

70-100mm,并事先在孔内预埋木楔,粘107胶水泥浆,打入孔内粘结牢固后再安装固定柜。采用钢柜时,需在安装洞口固定框的位置预埋铁件,进行框件的焊固。在框、架固定时,应先校正、套方、吊直、核对标高、尺寸、位置准确无误后再进行固定。 4.壁柜隔板支点安装:按施工图隔板标高位置及要求的支点构造安设隔板支点(架)。木隔板的支点,一般是将支点木条钉在墙体木砖上,混凝土隔板一般是[形铁件或设置钢支架。 5.(吊)柜扇安装: 1)按扇的安装位置确定五金型号、对开扇裁口方向,一般应以开启方向的右扇为盖口扇。 2)检查框口尺寸:框口高度应量上口两端;框口宽度,应两侧框间上、中、下三点, 并在扇的相应部位定点划线。 3)根据划线进行框扇第一次修刨,使框、扇留缝合适,试装并划第二次修刨线,同 时划出框、扇合页槽位置,注意划线时避开上下冒头。 4)铲、易恰页槽安装合页:根据标划的合页位置,用扁铲凿出合页边线,即可剔合页槽。 5)安装:安装时应将合页先压入扇的合页槽内,找正拧好固定螺丝,试装时修合页 槽的深度等,调好框扇缝隙,框上每支合页先拧一个螺丝,然后关闭,检查框与扇平整、无缺陷,符合要求后将全部螺丝安上拧紧。木螺丝应钉入全长1/3,拧入2/3, 如框、扇为黄花楹或其他硬木时,合页安装螺丝应划位打眼,孔径为木螺丝的0.9倍直径,眼深为螺丝的2/3长度。 6)安装时开扇:先将框、扇尺寸量好,确定中间对口缝、裁口深度,戈U线后进行刨槽,试装合适时,先装左扇,后装盖扇。 7)五金安装:五金的品种、规格、数量按设计要求安装,安装时注意位置的选择, 无具体尺寸时操作就按技术交底进行,一般应先安装样板,经确认后大面积安装 6.成品保护

木工车间操作规范

木工车间操作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木工车间操作规范 一、工艺要求 1.班组长接到生产通知单后: 组长召集组员,分解图纸和部件的尺寸;在审图时发现不明之处,要及时与厂长或负责该设计的设计师沟通,问清楚后才能加工;发现尺寸错误或工艺不合理的图纸,拒绝加工,并交于厂长更换正确图纸。 2.胶水使用要求: 要求每次少调,量货而分批取,下班后不能有剩余的胶水;需刷胶的板件要均匀,所施部位要全部到位;打钉后,胶水要从板件缝处挤出为宜,然后用碎布清理干净。 3.装钉要求: 所有道具主看面表面不能打钉,结合处用内加条由内侧往外打钉,特殊除外;为避免打装接合处开裂,钉装时应用F架固定在打;钉装要求码钉头不能外露,歪钉和半钉、钉如帽头要及时清理,根据部件厚度选择钉的长度打钉架子时,立面外要平齐室内尺寸必须保证大小一致、标准;要看清图纸和结构,不能漏钉木线条、装饰木块、灯箱凹槽条、踢脚线预留部分,安装路轨要平整,表面需贴5mm板,必须要压紧密,打钉均匀;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刨印、划伤,钉装必须严密。 4.灯孔位及线槽和预埋要求: 灯孔方向和位置要根据图纸要求,灯孔大小要根据灯的不同规格实际开孔,孔距要规范准确;门铰孔、锁孔要根据实际尺寸进行,孔深、孔距、孔径要标准;灯线槽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定位规范准确,特殊要求需加工时要预埋线或留槽,需在交于灰工前完成;如有需预埋铁件的道具,需在交付前预埋好铁件或留好孔槽。 5.边角、棱、线槽要求: 锣线、锣边要调试好机器,先试锣一块,检查无误后,方可批量加工;所锣的边、线、槽,要求线条顺畅,边型一致光滑;深浅宽窄一致,45°边外露造型的留2mm,不锯到位,以免损伤碰坏;需碰角、碰边的45°边、角必须锯到位、严密;所有直角边须用干纸打磨一遍;所有大尺寸的部件或特殊加工需锣工艺线的必须用“v”型锣*的工艺线;玻璃槽根据所用玻璃厚度定宽窄,槽比实大2mm,槽深为9mm,特殊除外;不锈钢槽条宽25mm的,固定条为22mm,比槽宽少3mm长度,根据实际尺寸而定;不锈钢踢脚槽线条位置,必须以收进柜台10mm为准;抽缝、门缝、门与抽面之间所有缝隙为,特殊除外。 6.外部加工部件要求: 如班组所做道具中,有需要外加工的板材,需将尺寸报给厂长,由厂长安排加工;后期如需先行定做的画面、石材、亚克力、不锈钢件,组长都需把尺寸报给厂长,由厂长安排加工。 二、质量标准 所有完工产品表面光滑平整、内部加条整齐清洁;边、棱角完好无损;所有线条、槽线边流顺、大小宽窄深浅一致;倒角、倒边、45°角碰边、碰角直角,大小一致角边严密;整个完工产品结构牢固,不能有裂口、裂缝,甚至有透光缝隙;产品整体组合起来的部件,全部外观尺寸公差在10mm-15mm;所有加工的每道具尺寸准确,并符合图纸平面同意,标准规范。

(完整版)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案称:称量10kg,感量5g; 3.电子天平1000 g:精度1g。 4.摇筛机 5.方孔筛: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 7.量具:500 mL容量瓶; 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9.密度计; 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 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

木工操作规程

甲方: 乙方: 为保证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的要求,以下是对木工操作规范要求: 一、模板的加工制作 1、模板的加工在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所指定的模板加工区域进行。 2、模板加工应根据结构构件尺寸事先翻样,加工好的成品模板要按构件使用部位进行编号,分类堆放,便于辨认。 3、模板表面要保证平整,使用前涂刷混凝土界面隔离剂,隔离剂的选用以不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为原则。 二、支模 在本工程的支模系统中,模板采用复合木模板,搁栅采用钢管和方木。对于截面较大的梁(截面高度超过700mm)模板的拉结以设置对拉片为主,间距宜为600mm,剪力墙采用φ12对拉螺栓,间距宜为700mm,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间距为450×600 mm。以保证其垂直度和稳定性及截面尺寸的正确性。 模板支架应选用Φ48×3.5的高频焊管,扣件应选用无破损、无滑丝的,以梁的支架为主排架,立杆间距为800×800mm,立杆顶顶部受力处应采用双扣件支承,主排架应两面设置斜撑管,撑管和立杆交汇处设扣件,其它部位和间隔二排立管设斜撑,整个排架立管要设纵横扫地撑,离地200mm。 立杆着地点的钢管必须是平面,不得采用电焊式气焊截割断,防止立管局部失稳而引发事故。 模板拼缝应尽量控制使其不大于2MM,由于复合模板使用次数较多后边角变形,造成拼缝不严密,此时应用宽胶带纸等盖缝。对于楼面缝隙,应用牛皮纸或旧报纸,也可用薄木板条堵缝,防止漏浆。 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模板系统进行技术复核,复核内容主要包括标高、轴线、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支模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直接冲击模板,柱、墙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原则,使模板系统受力均匀,以免受集中荷载而造成胀模。 砼浇完终凝后,应立即进面弹线定位工作,要求测量人员和木工翻样师傅认真审阅图纸仔细放样,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上步工作不复验,不得进行下步测量的原则,使测量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石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 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规格产地相同。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

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3. 摇筛机 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 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 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 9.容量筒;10L、20L 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 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 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到1g。 a.计算分计算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木工机械操作安全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823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木工机械操作安全要点 标准版本

木工机械操作安全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危险因素和多发事故 归纳起来,木工机械引发伤害事故的危险和多发事故主要是: (1)木工机械刀具的转速很高,一般可达到2500~5000 转/分钟,最高可达10000转/分钟。操作人员为了使其在电机停转后尽快停转,往往用手或木棒去制动,引起伤手事故。 (2)木工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比较缺乏,而且手工操作比重大,有时人们为了操作上的方便,把仅有的一些防护装置也拆除了,导致了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

(3)加工噪声大。操作人员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感到烦躁和疲劳,从而增加失误,引发伤害事故。 二、安全操作要点 (1)穿好工作服、戴好护发帽,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护目镜等。 操作时不应戴手套。 (2)木工机械起动前,操作者应仔细检查刀轴是否固定,防护罩、制动装置等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3) 木材加工产生的尘屑量大,应及时清理,以免堵塞工作地点的通道,发生火灾。 (4)机械周围要经常清理,防止工人被碎木绊倒或被木屑、刨花滑倒。 (5)工作完毕或临时停止工作进行维护检修时,都应切断电源,以免机床意外转动。

(6)新工人上机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上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要了解各种伤害的可能性和防护方法。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目录 一、手卫生 (3) 二、无菌技术 (5)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 四、口腔护理技术 (11) 五、鼻饲技术 (12)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13) 七、胃肠减压技术 (15) 八、灌肠技术……………………………………………………………………….. 九、氧气吸入技术…………………………………………………………………... 十、换药技术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十二、血糖监测 十三、口服给药法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十八、静脉注射法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法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三十一、除颤技术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三十七、洗胃技术 三十八、“T”冠引流护理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四十三、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四十四、早产儿暖箱的应用

四十五、光照疗法 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四十七、听诊胎心音技术 四十八、患者入/出院护理 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预防 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