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52.32 KB
- 文档页数:19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鉴赏分析小说主人公。
2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3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之美教学重点:鉴赏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深层次挖掘教学方法:带着问题品读文本,在讨论探究中鉴赏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电影《幸存日》的预告片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在一次矿难中,一位老矿工用自己美丽的谎言挽救了井下被困矿工的生命,而自己却因背负了太大的精神压力,最终身心衰竭而亡。
人在绝望之时,一句谎言都有可能成为救命稻草。
而一片小小的叶子也可以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
二、检查预习:每个小组找一位同学上黑板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如下:1、给下列红色字词注音矮墩墩锡镴蹑手蹑脚气吁吁殡仪馆一幢砖砌扶弱济困唠叨窗槛瞅门槛瞥见着想烘锅编辑枝茎喏2、写出括号里的字词chóu zhàng一()莫展()款qí sù莫名()妙不()之客3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小说情节。
三、快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答案:发展:望叶等死高潮:燃起希望四、鉴赏人物形象1思考:小说共刻画了几个人物?你认为谁才是小说的主人公?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一个结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起关键作用。
所以主人公是贝尔曼。
2思考:分析主人公贝尔曼初见贝尔曼,你印象如何?性格暴躁,酗酒成性,满腹牢骚,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从贝尔曼和苏艾的对话中又能发现贝尔曼有哪些特点?(分角色读课文)善良富有同情心。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还能发现贝尔曼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五、探究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思考:贝尔曼画叶子是一个重要情节,作者为什么要侧面虚写,而没有正面实写呢?这样写留有悬念,吸引读者所以这样的结局——出乎意料而前文又有多处的伏笔暗示贝尔曼画上了最后的常春藤叶所以这又是——意料之中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内容;理解小说主题;2.体会“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
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爱心比名药更有效。
常春藤上的一片叶子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
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片叶子呢?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的永不凋落?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由世界大大短篇小说之王引出课文作者,从而导入课文。
二、介绍作者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
他的小说多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
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
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
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
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找出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内容。
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小说中琼珊和苏艾住在华盛顿广场西面,这儿住着许多像她们一样的穷艺术家。
琼珊得了肺炎,她认为自己快死了,把生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屋外的风刮得那样厉害,但那片藤叶仍然长在高高的藤枝上。
原来是执笔40年可仍未有杰作问世的老画家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对面墙上画下了那片永不凋落的藤叶。
作者满怀深情地赞美了穷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使文章中有一种浓得化不开、温馨又感伤的气氛。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本文是必修三的一篇小说,学生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多次学习过小说,对小说的学习也有很高的热情,对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也有一定的基础,我会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正确的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本节课整体来说,效果还不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深入挖掘了本课主旨。
通过诵读,提高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力和对主题的感悟力,培养了良好的价值取向。
教材分析《最后的常春藤叶》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鲁人版)第二单元,是教材中的第五课。
本文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生命的赞歌”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评测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昵()称蹑()手蹑脚苔藓()气吁吁()殡()仪馆窗槛()一幢()楼咆哮()瞥()见怒号()唠叨()2.解释成语一筹莫展:不以为然:3.写作请你仿照“感动中国”颁奖词,为老贝尔曼写一段颁奖词。
课后反思在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后,本人执教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顺利完成,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也得到了观课老师较高的评价。
总结整个构思设计的过程和教学经过,我认为所有的设计都应该以学生的“学”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所以我设计由小说的情节结构,引出故事的结局“是谁救了琼珊”,围绕着这一个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与合作讨论,把握各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性之美。
在此构思下,我对每一环节的过渡语、不同层次的引导语、不同内容的“读悟”结合以及板书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贴切到位,对学生有启发。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细节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思想。
2、理解小说主题,作者想要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展现出的是苦难人生中从不泯灭的善良与爱。
教学重点难点:1、关注细节,分析人物,能够全面客观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片叶子到了秋天,枯萎落下,譬如青春鲜艳的生命走向衰亡,而曾经有这样一片叶子,它在雨雪交加的寒秋之夜仍傲然挂在枝头,这是怎样一片叶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这篇小说写了几个人,都是谁?(板书:琼珊苏艾贝尔曼医生)2.写了发生在这几个人之间的什么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琼珊肺炎病重,把常春藤叶作为生命的寄托,贝尔曼就在墙上给她画了一片叶子,于是琼珊有了勇气,活下来了,但是贝尔曼却因为在雨夜画叶子而身染肺炎,去世了。
3.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是哪个人物呢?学生自由回答。
贝尔曼三、那我们就一起在了解贝尔曼这个人物。
1.大家先找出文章哪一部分写到了贝尔曼?学生自由回答.35页最后一段到36页最后一段。
文章最后一段。
2.贝尔曼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先来看35页最后一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3.这段话,写出了贝尔曼什么特点?提名回答(板书失意暴躁酗酒)还有什么?大家关注到的这是他的内在特点,外在呢?引导学生关注一“把”胡子、“卷垂”、“萨蒂尔似的”、“小鬼般”,他的外表丑陋、衰老、瘦弱。
(板书:丑陋衰老瘦弱)4.我们常说,看一个人,要“观其言察其行”,我们来听一下他说的话,来进一步了解他。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36页第二段到最后一段。
5.点评学生的朗读,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嚷”这个字,嚷说明什么?暴躁,对琼珊生病的急切关心。
6.他的语言还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他刀子嘴豆腐心,面冷心热,感觉有点像老父亲疼爱自己傻乎乎的女儿,而其实他们只是邻居而已,可见他的善良有爱。
(板书:心热善良关爱)7.那他的善良关爱仅仅是说说而已嘛,不是的。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优秀12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与探究,由分析讨论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切入点赏析结尾特点及妙处,分析理解文章主题:一是普通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二是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间真情,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坚定人生信念,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反思: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有三:一是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二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对本文的理解把握。
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的最大难点在于琼珊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
预习:1、初读文章,读准字音,试一试能否复述故事情节。
(用200字左右概括)2、再读文章,�3、形成书面形式将无形的学习任务变为有形,对学生是一种督促,对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好处。
教学过程:导入: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
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胜利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试图看个究竟。
骤然间,他惊呆了。
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大家觉得结局会怎样?是的,最后他的意志垮了。
儿子死在了战场。
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与其说是一支断箭,不如说是一个人的意志,既成就了一个人,也毁灭了一个人,今天我们也试图通过一片小小的藤叶,来反观人的脆弱与坚韧,人间的无奈与温情。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六、结语:3min
这是一片有关友情的绿叶、艺术的绿叶、生命的绿叶。
这是一片美丽的常春藤叶,心灵至美,艺术长青。
这片叶子,它永不凋零、藤叶长青;这个(贝尔曼)生命,因这片叶而精神永生,这段故事因“生命与叶子的交织”而温暖无穷。
最后,我们一起齐读下面这首诗,向贝尔曼致敬!
画叶
窗外
雨越下越大
湿透的鞋子和衣服
冰冷冷的
紧贴在你颤抖的躯体
灯笼还未熄灭
梯子通往高墙
画笔散了一地
你的画笔
蘸满了凄风苦雨
画出的叶子
成为
点燃希望的灯盏
作业: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为贝尔曼写一首小诗。
板书: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时自然要考虑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备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一、知识储备方面
作为高一的学生,通过必修一、二的学习,在知识归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已有一个层次的提升。
此前学生已经接触了《荷花淀》《套中人》《项链》,对小说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和鉴赏力,但认识仅限于感性,还没有落实为具体可行的方法;语言分析赏鉴存在盲目性,自主探讨人物形象与主题存在一定难度。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学生阅读小说,只注重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对小说不能进行深入的阅读。
在深度解读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上应有一个更好的导向。
通过学习,学生应提高文
本解读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挖掘更深层的东西,体悟作品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同时也要有知识的明确化。
二、学习习惯方面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升语文学习的关键。
但部分学生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文本。
本篇小说篇幅较长,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好课前预习(课前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三、学习兴趣和心理
语文学习给人以思想与智慧的启迪,在一个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促进生命成长和人的发展。
也正因如此,不少学生觉得语文难学,成绩起伏不定,难以获得成就,宁可将时间花在其他科目上。
同文言文和散文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小说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本篇课文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体现语文味。
《最后的常春藤叶》效果分析
本节课顺利讲完,从学生明亮的眼睛里,从学生的情感体悟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收获,也自感获益良多。
首先,在整体感知环节,学生对情节的概括比较全面,对小说内容把握较准确。
能够简明扼要地讲述围绕着最后的这片常春藤叶,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其次,在赏析欧亨利结尾艺术时,学生能够很容易的说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此前也多是朦胧的意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贴近文本,能够找到前文多次的铺垫和伏笔之处。
紧接着,教师给学生以知识的明确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靠得就是这些细微情节的铺垫和伏笔,达到细针密线的缜密的效果)。
我看到很多学生会意的点头,他们已经体会到欧亨利的高超艺术了。
紧接着,在鉴赏贝尔曼人物形象时,我将问题化繁为简,层层展开,思路清晰,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师引领和学生的个性鉴赏相结合,有放有收,保证了主体的清晰和个体的创造性。
学生对几个问题的回答比较全面,尤其对人物性格理解比较透彻。
通过学生的丰富展示,我发现了学生学习的巨大潜力。
分角色朗读指导环节,我觉得很精彩。
学生起初对老贝尔曼这个人物的把握不太到位,所以读不出相应的语气。
我将朗读指导具体化,抛出一个问题(结合贝尔曼的年龄、职业、地位、处境、刚才分析的性格,你觉得他的声音里该带有哪些特质?)进而层层引导,让多个学生尝试着去读,从朗读效果来看,学生入情入文,真正进入到了文本,走进了老贝尔曼的内心。
老师的示范也起到了渲染和带动作用。
在小组讨论和主题探究阶段,整个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和谐融洽。
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话可说。
而且渐渐有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