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基础语法》

《初中语文基础语法》

《初中语文基础语法》
《初中语文基础语法》

初中语文基础语法

词性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

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短语类型

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固定短语。

1、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有并列关系

例:风花雪月、油盐酱醋调查研究、又说又笑光辉灿烂、严整紧凑

我和他、这样那样四面八方、千秋万代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⑴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⑴ 大小顺序:省、市、县

⑴ 年龄顺序:老、中、青

⑴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⑴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例: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2、偏正短语:【偏(限制、修饰)+正(名词、动词、形容词)】

(1)定语+中心语(n./代词)

例:(祖国)大地、(一朵)玫瑰、幸福生活、(学习)时间

(2)状语+中心语(adj./v.)

例:(马上)出发、(十分)可爱、(不)坚固、(认真)学习/(独立)思考

3、主谓短语:【n./代+v./adj.】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后者陈述前者

例:经济+繁荣、辩论+开始、空气+稀薄、学习+认真、品质+优良、历史+悠久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例: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4、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或关涉后面的词

例:进行研究、晒太阳、消灭敌人、放下包袱、发展生产、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5、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例:看清楚、快得惊人、红起来、暗下来

6、复指短语: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例:首都北京厂长老王华罗庚教授他自己咱们学生母子二人鲁迅先生美丽这个词春秋两季封建统治阶级我们每一个人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7、介宾短语:有介词和名词或代词等结合构成.

例:在雪山上、为了明天、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说、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按规定办理、把大门推开

8、的字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或代词等带上结构助词“的”构成

例:哥哥的、我的、吃的、穿的、红的

9、方位短语:【n./v.+方位词】,表示处所、范围、时间。

例:井冈山上月光下他们之间(名词)

吃饭以前改革中回收之间(动词)

树林东边操场上教室里面(处所)

六十分以下三十岁以上一米以上(范围)

开会以前一年以上解放之后(时间).

10、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1)数量短语:一个、二斤、四里、三次、一回、三只、一碗、两包

(2)指量短语:这种、那种、这堆、这次、那回

11、所字短语:所见、所闻、所有

练习题目

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变化规律()历史悠久()整修一新()交头接耳()思维敏捷()废寝忘食()前程远大()全神贯注()襟怀坦白()挥手之间()愚公移山()竞选州长()销售计划()色彩缤纷()交通规则()风和日丽()激动不已()努力工作()辛勤耕耘()巍峨挺立()不断发生()气氛热烈()继往开来()

2、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那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⑴ 祖国万岁品质优良天气晴和思想品质成绩好

⑴ 看了两眼打扫教室洗得干净热了起来扔出去

⑴ 十分伟大我的书包小声地说追歼敌人很热闹

⑴ 讲解语法讲述清楚种植玉米制造火箭听故事

⑴ 用圆珠笔(写)对于我们按照习惯必然产生被大雨(淋)

⑴ 报纸杂志调查研究身体健康严肃认真读和写

3、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描写景物()市场繁荣()

发展经济()悠久历史()景物描写()市场的繁荣()

表达见解()我的弟弟()我国文学()小说散文()表达的见解()我和弟弟()我国的文学()小说和散文()

句子成分划分

(1)主语:

一般上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充当。主语是一个句子的主题,可以回答“谁”、“什么”等的问题,例如:

“你”吃饱了吗?(主语是代词,你)

“一斤”有十六两。(主语是数量词,一斤)

“相逢”何必曾相识。(主语是动词,相逢)

“孝亲敬老”是华人的传统的美德。(主语是短语)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承受思想重负的能力终归有限啊!(主语是短语)

(2)谓语:

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和短语充当。一般上谓语是出现在主语的后面,用以陈述主语。谓语可回答“做什么”、“怎么样”、“是不是”、“有没有”等问题。例如:

妈妈“米幼兰”。(谓语是名词)

他在一场恶梦中“告别”了人生。(动词)

外婆的健康“如何”?(代词)

(3)宾语:

宾语多用于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和短语充当。宾语一般上出现在谓语后,是谓语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可以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例如:

妈妈正在责骂“弟弟”。(名词)

我不怕“困难”。(形容词)

医院里禁止“抽烟”。(动词)

他精通“八国语言”。(短语)

有时候一个句子里会有两个宾语,我们称为双宾语。第一个宾语多指人,称为近宾语;第二个宾语指事物称呼、行为等,称为远宾语。例如:

老师“送”我两本“书”。

大家嘲笑“他”是“傻瓜”。

他教唆“青年们”“离家出走”。

(4)定语:

定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和短语充当。定语在句子中放在主语宾语前,起修饰和限定作用。定语可回答“谁的”、“多少”、“什么样的”等问题。例如:

“弟弟”的哭叫声在街头就听到了。(名词)

“开会”的人都来齐了。(动词)

“一番冷冰冰”的话,听了让人心寒。(短语)

秀花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形容词)

(5)状语:

壮语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和短语充当。一般上是放在谓语前,用来修饰及限定谓语。壮语可回答“怎么样”、“何时”、“何地”、“为什么”的问题。例如:

“昨天”,我在百货市场碰见他。(名词)

这款时装“确实”不错。(副词)小明“终于”盼到了消息。(副词)

健国“拼命”的追在巴士后头。(形容词)

(6)补语:

补语多由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和短语充当。补语多处在谓语或宾语后,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语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那里”等问题。例如:

妈妈气得两眼“通红”。(形容词)

你的书念得“怎么样”?(代词)

他最近脾气坏“透”了。(副词)

考场静得“很”。(副词)

练习题

指出下列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例: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

3.乔家忽而遭受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7.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8.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9.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2.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13.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4.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5.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6.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7.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8.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19.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20.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