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第一课时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第一部分:1.填空:《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的想象之句是:《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是代著名家。
全曲中,暗含题目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次北固山下》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10.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1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16.这首曲的曲牌名是,曲名是。
17.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18.前三句用了个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19.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三、积累运用(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首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句开篇便将诗人置身于高山之巅,俯瞰着辽阔的大海,展现了一种豁然开朗、壮阔无边的视野。
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通过对水与山的形容,展现了大自然的深邃和静谧。
诗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使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力量。
诗中的节奏铿锵有力,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又深刻。
每一个景物和景象,都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幅画面,清晰而生动。
整首诗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震撼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感受。
因此,读完《观沧海》,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高远,也能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壮阔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诗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飘落,子规啼鸣,表现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生命的流逝。
这两样景物不仅仅是描绘,更是通过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无奈。
杨花落尽可以视作春天的落幕,而子规啼则是秋天的预兆,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闻道龙标过五溪”,则是诗人听说龙标即将经过五溪,意味着他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而“我寄愁心与明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对心中情感的寄托,而“随风直到夜郎西”,则是对远方的思念和期盼。
总体来看,通过对杨花和子规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迁,更通过自然景物的象征性意义,抒发了人生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描绘了行舟在宽阔的江海上的情景。
首先,“潮平两岸阔”表现了江海水势平静,两岸辽阔开阔,这种开阔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境界的宽广和开阔。
4. 古代诗歌四首一、默写填空。
1.水何澹澹,。
2. ,洪波涌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观沧海》一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方面衬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参考答案:1.山岛竦峙2.秋风萧瑟3.随君直到夜郎西4.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以下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思乡。
〔意思对即可〕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二〕〔2022·云南曲靖〕阅读下面这首曲,答复以下问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照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闲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衬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到达了高度的统一。
参考答案:C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闲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诗四首》课时练习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候骑( )鸡豚( ) 叩( )门萧( )关箫( )鼓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⑴ 晨兴理荒秽( )⑵ 带月荷锄归( )⑶ 道狭草木长( )⑷ 但使愿无违( ) ( )⑸ 使至塞上( )⑹ 单车欲问边( )⑺ 江入大荒流( )⑻ 仍怜故乡水( )3、填空:⑴ 《归园田居》选自________,共有________首,本诗是第________首。
作者________,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________。
成语“________”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⑵ 《使至塞上》是作者________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________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
4、填写诗句:⑴ 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⑵ 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
⑷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⑸ 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6、“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古代诗歌常常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A. 丰富的词语B. 优美的韵律C. 生动的描写D. 深刻的思想2. 下列哪一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A. 《鼓诗》B. 《古朗月行》C. 《塞下曲》D. 《望岳》3. 古代的诗歌多以 __________ 开头。
A. 丰收B. 秋风C. 春天D. 往事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明日歌》D. 《静夜思》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下面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乌衣巷》C. 《静夜思》D. 《春晓》二、填空题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描写 _______ 的诗句。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 _________ 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3. “看取眼前人,胜似闻名人”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代杜甫的《望岳》中的描写_______ 的诗句。
5.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描写 ________ 的诗句。
三、判断题1. 南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秋”字可以理解为子夜。
2.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写了远方的风景和壮丽的景色。
3. 宋代苏轼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 古人的诗句通常要求严格地去对仗和平仄。
5.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人生多变的感叹之情。
四、简答题1.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的“以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2.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手法。
3. 试解释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对仗、平仄。
4. 《塞下曲》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5. 在古代诗歌中,用“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的描写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五、论述题《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之情,请以这首诗为例,说明古代诗歌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递出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4.2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时练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枯téng()天yá()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东临碣石临:__________(2)水何澹澹澹澹:__________(3)山岛竦峙竦峙:__________(4)幸甚至哉至:__________(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__________(6)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__________4.填空。
《古代诗歌四首》课时练(一)一、基础运用(共5题;共12分)1.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这首元曲描写的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 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场景。
D. 这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作了铺垫。
D. 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3.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 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要求填空。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共4题;共32分)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设题意图是养成背诵优秀古诗的良好习惯。
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记住。
当堂默写,检查背诵效果。
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设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诗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1题设题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认识,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对诗中描写的景色作出有个性化的描述。
答案不强求一致。
〖参考答案〗1、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
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本诗。
2、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本题意在使学生深入品味这两句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练习(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诗中展现出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就是。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4.有人说道,曹操的诗以无私凄美著称,《观沧海》配得上“无私凄美”吗?若算不上,恳请你试作归纳(最出色也就是四个字),并表示这首诗整体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志向?5.填写。
(1)诗中统率全篇的一个字就是:____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
(3)写下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就是____________,写下大风大浪的一句就是____________。
(4)(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6.挑选。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a.日月似的在沧海中运转。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似的从沧海中飘扬,最后又落下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2)对全诗沃苏什卡有误的一项就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圆形总分结构,释义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结尾和结尾遥相呼应,抒发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诚挚体会(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时紧贴早春西湖的特征,描写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整体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时练1.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1)潮平两岸阔(2)江春入旧年(3)断肠人在天涯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次北固山下次:__________(2)客路青山外客路:__________(3)天净沙·秋思思:__________3.从诗的体裁看,《次北固山下》是一首___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____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5.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B.诵读颔联时应用低沉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气势。
C.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________的感慨。
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诗四首》习题——第一课时
1、基础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墙角数枝méi()
(2)líng()寒独自开
(3)yáo( )知不是雪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
(1)数枝梅()
(2)凌寒()
(3)遥知()
(4)为有()
2、综合题
1.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凌寒独自开。
(2)为有暗香来。
2.这首诗表达的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提高题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出梅花怎样的品格?
2.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
”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
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1)梅(2)凌(3)遥
2.(1)几(2)面对(3)远远(4)因为
二、综合题
1.(1)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2)因为有阵阵幽香飘过来。
2.作者赞美梅花的凌寒傲雪、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实际上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三、提高题
1.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刚强,高洁。
2.这首古诗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
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一)《观沧海》(作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着名的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①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写景诗。
②本诗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前六句),然后写景(后四句),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4.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5.给下面加点词释义:①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③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星汉..灿烂⑥若.出其里⑦幸甚..至哉⑧歌.以咏志⑨水何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6.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7.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8.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一、《观沧海》1、文学常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2、诗句理解(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景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岛上树木繁茂,秋风吹过,波涛汹涌的画面,展现了大海的生机与力量。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3、艺术特色(1)动静结合:“水何澹澹”是动景,“山岛竦峙”是静景,动静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2)虚实相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诗人的想象,虚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展现了其宏伟的气魄。
4、练习题(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B 诗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呼啸、波涛翻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C 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D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3)请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的妙处。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2、诗句理解(1)“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凄凉的氛围。
(2)“闻道龙标过五溪”表明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抒发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同情。
4.古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分数卷面:一、选择题。
(17分)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澹澹( ) 竦峙( ) 碣石( ) 萧瑟()潮平()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客路:旅人前行的路B.潮平两岸阔阔:开阔C.次北固山下次:次序在第二的,副的D.海日生残夜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辣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象、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4.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领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行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人”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残的江南美景。
D.尾联遥应首联,写故乡遥遥,书信难达,作者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二.默写古诗(18分)(1)曹操《观沧海》中诗句“”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2)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4)《观沧海》中,详写草木丰茂、海水汹涌之景的诗句是:“”(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6)《次北固山下》中,抒发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三、阅读思考(15分)1.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4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训练
第一课时
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3、《观沧海》中,诗人观赏沧海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哪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代诗人。
5、请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
6、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7、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
1.曹操孟德东汉政治军事慷慨悲壮
2.(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碣石山观
4、(1)李白唐
5、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相送的情怀。
(意思相近即可)
6、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7、从这两句诗中,我解读出了诗人听到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同情和恋恋不舍之情。
《诗四首》一课一练1适用年级:八年级建议时长:0分钟试卷总分:54.0分一、单选类1.下列划线汉字注音有误的是()(2.0分)(单选)A. 横分(héng)B. 徙倚(yǐ)C. 凭危(pín)D. 沧波(cāng)2.划线字注音错误的是()(2.0分)(单选)A. 万里来游还望远(wàng)B. 字头吊古风霜里(shuāng)C. 登临吴蜀横分地(chǔ)D. 洞庭之东江水西(tíng)3.下面对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晨兴理荒秽(2.0分)(单选)A. 晨(早晨)B. 兴(高兴)C. 荒秽(杂草丛生)D. 秽(肮脏,文中指杂草)二、填空类1.诗歌以“____”和“____”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A.夕阳迟B.欲暮时C.风霜里(2.0分)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鸡豚 ____ 荆门 ____ 仍怜故乡水 ____(3.0分)3.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道狭草木长 ____ 燕然 ____ 腊酒浑 ____(3.0分)4.填一填。
律诗一般分____和____,共八句四联,分别称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联、第____联必须对仗。
本诗的对仗句是“____”,“____” 。
(10.0分)5.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句子。
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句子是____。
(1.0分)6.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
(4.0分)7.填一填。
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____,____。
(2.0分)8.根据要求写出写出相应诗句。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____,____”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2.0分)9.填一填。
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是____主义诗人的代表。
(1.0分)10.填一填。
李白字____,号____,____代伟大诗人,人称“____”。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积累与应用1. 根据课文,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早莺() 白沙堤()2. 请选出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两项()()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B. 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E.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F. 树木丛生,白草丰茂。
3. 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表现使人胸襟广阔、想象奇特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借景抒情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3)《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野花开遍,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真可谓:,(用《钱塘湖春行》中诗句填空)(5)《天净沙.秋思》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 请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朝著名诗人。
B.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宋朝著名的戏曲作家。
D.《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的诗人王湾。
6. 请收集古诗歌中描绘“风”、“花”、“雪”、“月”的诗句,各写一句。
“风”:“花”:“雪”:“月”:阅读与鉴赏(一)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1----4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青山”在这里指。
2. 你能描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吗?3. 请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二字的妙处。
30 诗四首
第一课时
课时训练
归园田居(其三)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荫:____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 荷:______________ 荒秽: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愿望?
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使至塞上》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4.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
5.表明边关局势紧张的诗句是。
6.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第一课时
课时训练答案
归园田居(其三)
1.荫,遮蔽。
罗,排列。
兴,起床。
带,通“戴”。
荷,扛着。
荒秽,荒地杂草。
2.C (“暧暧”和“依依”不可互换)
3.D 两句诗意境不同
4.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5.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
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
“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使至塞上》
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3.B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都护在燕然
6.诗句描绘的图景是:辽阔的沙漠上一道烽烟直升云天,遥远的黄河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