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工程范文.doc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工程-
商品混凝土诞生以来,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甚至影响到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这在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人依据几年来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学到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就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作如下分析。
一、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集料、施工、荷载、温度、收缩、腐蚀、结构变形等,且大多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四方面的原因分别作出分析:
(一)设计方面的原因
计算有误,构件截面尺寸设计不合理,断面配筋不足,钢筋排列顺序不当等这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不足、变形过大而造成的垂直裂缝,通常出现在梁、板结构弯矩最大的地方,对柱裂缝则出现在中部,而斜裂缝则通常发生在剪力最大的部位。此外梁柱的节点构造不合理,以及结构沉降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是因基础的刚度不足、梁柱的节点构造不合理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形,这种变形所形成的拉应力超过了结构的抗力,从而引起裂缝。
(二)材料方面的原因
1、水泥
①如果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则水泥在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安定性不良会使水泥制品或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②若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亦可能使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混凝土开裂。③若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在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可破坏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混凝土抗拉强度下降。
2、水化热的影响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往往比普通混凝土要大,而且又因加了外加剂,造成初期的水化速度快,产生的水化热也较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大超过外部,从而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3、集料的影响
石子含泥量越高,混凝土也越容易开裂。石子表面所带的泥份妨碍了石子与砂浆之间的咬合粘结,弱化了石子的结构,降低了界面强度,也就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因此石子含泥量高的混凝土更容易开裂;此外砂石粒径也不能太小,否则将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抗渗性。
4、外加剂的影响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含碱的外加剂以及含碱高的水,都会有影响。
(三)施工质量方面的原因
1、混凝土浇注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容易在浇注后发生收缩裂缝。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振捣方法,使两次浇筑
的混凝土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振捣不到位。
3、施工质量控制差,如任意套用配合比,水、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其他性能(和易性、密实度)下降,导致结构开裂。
4、结构构件养护不到位,养护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商品混凝土的关键问题,很多裂缝的产生都与商品混凝土养护未到位有关。混凝土浇筑后,若表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覆盖或者浇水不及时,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收缩更易发生;还有过早的拆模。类似以上不良的养护状况,极易造成商品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四)使用过程中的原因
在使用的过程中改变了承重体系,超过了结构的承载力而引起裂缝。这在住宅的装修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严重时会倒塌,轻则出现裂缝。
二、商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根据以上对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结合现场施工的情况,为避免商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建议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一)设计方面的措施
采用正确的理论计算力学模型,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相接近。结构设计中不应只考虑地基的承载力而忽视地基的变形,要采用合理的基础构造形式,调整基础各部位的刚度;断面配筋、板钢筋应相对密一点,以抵抗结构产生的收缩应力;同时节点地方加大配筋密度,在设计中对此类部位除双层双向的钢筋不可少之外,还应增加45°斜向钢筋予以补强。
(二)混凝土材料方面的措施
1、选用安定性好强度高的水泥,同时也要注意水泥的细度,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拒绝使用杂质含量超标尤其是游离氧化钙含量超标的水泥。
2、①水化热对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较为有利,能提高其早期强度。②若在其余季节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硬化时的收缩应力。③根据工程需要,应采用合适的骨料粒径,尽可能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水化热,最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3、严格按标准,控制粗骨料含泥量使其在标准以下;同时细骨料要选用中粗砂,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的规定,特别注意云母和泥土的含量。
4、对外加剂应先进行有关指标的复试,合格后再使用。配制过程中的掺量更要严格控制,以免发生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三)施工方面的措施
1、切实贯彻执行现行的国家、地方、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分钟。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分钟。
2、必须确保正确的振捣方法。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混凝土失水;振捣时,应组织好振捣棒的走向,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并防止漏振。同时也应避免过度振捣。
3、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安排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负责
搅拌。
4、①在混凝土施工中,良好的保温保湿养护对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起到积极效果,混凝土养护应使其浇筑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符合相关要求。②根据规范要求,制作构件的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以确保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模板支撑的拆除工作。同时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现浇结构的施工荷载,荷载要有序、均布,避免某处因有过多的荷载而造成结构的“内伤”。
(四)使用方面的措施
按设计要求正确使用结构,严禁改变承重结构的受力体。同时,要采取措施避免结构长期处在高温和高腐蚀性等不利的环境中,出现问题及时修复。
三、结语
应重视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深层分析产生的原因,避免下次的施工中再次出现。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集料、施工、荷载、温度、收缩、腐蚀、结构变形等多方面原因。要解决混凝土产生的裂缝问题,需从设计、施工、管理、原料、维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