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 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 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 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 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 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 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但是唐代却 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 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 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 资警惕。
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握. 神器:帝位. 居域中之大, 域中:天地间. 重、大:形容词作名词, 重权,重位. 将崇极天之峻, 崇:推崇。 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处:保持。胜:忍受,克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皇权的高峻, 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 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 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劝谏
谏
太 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 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 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思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 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细读全文,理清思路】
1.提出问题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魏徵辅佐唐太宗17年,贞观十七年,魏徵病卒。太宗自制碑文, 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背景介绍】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 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 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 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 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就在 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 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段 (居安思危, 戒奢以简)
说明人君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凡百:指所有的. 元首:指帝王. 景:大. 殷:深深地 有、能:放句首不译,表肯定语气。
克:能够. 终:坚持到底. 盖:语气副词,大概.
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 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道显著的,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 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 下就难了吗?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臣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 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 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 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 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 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 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鹞[yào]死怀中 ---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 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 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 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 死在怀里。
魏徵(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 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 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比喻论证)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Fra Baidu bibliotek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排
(比喻论证)
比 句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1、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
第 义”的重要性,----十思的出发点.
一
2、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 的比 喻, 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求:渴求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望,求, :同义:指望。治:安定.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自谦.
而况于明哲乎?
明哲:明智的人
翻译: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 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 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以“固本思源”为喻)
2.分析问题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总结历史教训)
3.解决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提出具体做法)
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cháng):高. 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浚(jùn):疏通.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德义:恩德,恩义. 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 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安定, 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