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复习试题(附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71.0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边图书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该书通过日记的形式,记载了犹太女孩安妮为免遭纳粹迫害,与家人躲躲藏藏的生活。
日记将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
该书A.批判了三角贸易时葡萄牙人残害黑奴的暴行B.反映了一战时人们对“凡尔登绞肉机”的恐惧C.控诉了二战时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暴行D.揭露了冷战时美国侵略越南的暴行2.历史连线是考查学生掌握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间连线搭配错误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B.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C.林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罗斯福——推行新经济政策3.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在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有下列哪种情况的企业不能悬挂蓝鹰标志A.扩大企业规模B.规定价格水平C.保证工资水平D.遵守市场分配4.下列历史事件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是()①萨拉托加大捷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凡尔登战役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②④ D.①②④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事件是A.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侵略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6.政策的调整、创新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
回顾美国历史,19世纪60年代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于预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清除了国内种族歧视7.“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
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
”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8.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
最新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附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
”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
”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对罗斯福新政: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种,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而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材料四: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哪三个阶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你认同哪一阶层的评价?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答案】(1)新政的实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或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罗斯福的人性魅力。
(3)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保守派)、左派社会主义政党及其他激进组织(激进的左派\左派)、中下层民众。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在我)看来这些因素(美苏)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摘编自H采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1)材料中“红军参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最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的?(2)你同意作者关于日本失败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雅尔塔会议(2)不同意。
作者仅看到美苏军事因素对打败日本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中国坚持十四年抗战(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亦可)对打败日本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决定在打败德国后对日本作战等。
(2)不同意,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等,从材料不难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红军、综合因素等是致使日本战败的原因。
显然,这样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在抗战中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这是不争的事实。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最新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专项试题(附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
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材料一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2)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进行四年多;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
(3)不正确。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解析】【详解】(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可知,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战争不会迅速结束,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进行四年多;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综合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
”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
”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对罗斯福新政: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种,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而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材料四: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哪三个阶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你认同哪一阶层的评价?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答案】(1)新政的实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或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罗斯福的人性魅力。
(3)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保守派)、左派社会主义政党及其他激进组织(激进的左派\左派)、中下层民众。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胜出。
……他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就职前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上台后是怎样应对的?(2)针对材料二中“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中的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4)这次改革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罗斯福经济大危机采取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2)“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或者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3)加强国家干预(4)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可知,1929年到1933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进行了“新政”改革。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可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政策;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开始稳定下来。
(3)根据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方式。
(4)根据所学可知,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解析)(1)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示。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1)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由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罗斯福新政特点。
【答案】(1)上升(或猛增;快速增长)。
(2)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知,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快速增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专项试题(附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原子弹研制和使用的进程材料二美国之所以在苏联即将参战前夕匆匆忙忙扔下两颗原子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或抵消由于苏联参战造成的影响,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使美国在这一地区处于支配地位。
——白建才:《试论核武器在冷战发生、发展和结束中的作用》(1)据材料一,指出原子弹首次应用于哪场战争?(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使用原子弹对当时美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
(2)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
(3)美国使用原子弹,排斥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图表信息“1945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原子弹首次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2)依据材料信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或抵消由于苏联参战造成的影响,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可知,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是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使用原子弹,排斥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丁・张伯伦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材料二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关税。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为缓解危机,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
——摘编自(美)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根据材料,指出“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
(2)小历认为,罗斯福政府发行国债反映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金融。
(2)判断:同意。
理由:为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的信息可知,“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是金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根据材料“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所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他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下)》(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2)有美国人说他的“新政”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综合复习试题(附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
”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
”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对罗斯福新政: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种,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而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材料四: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史上的地位》(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哪三个阶层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你认同哪一阶层的评价?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答案】(1)新政的实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或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罗斯福的人性魅力。
(3)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保守派)、左派社会主义政党及其他激进组织(激进的左派\左派)、中下层民众。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为缓解危机,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
——摘编自(美)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根据材料,指出“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
(2)小历认为,罗斯福政府发行国债反映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金融。
(2)判断:同意。
理由:为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的信息可知,“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是金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根据材料“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所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兰克林·罗斯福提供了重振美国人民的活力,他的就职演说使这个国家恢复了信心,同时激励它行动起来。
“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事情是恐惧本身。
国家要求我们来取行动,而且现在立刻行动起来。
我毫不犹豫地担当起领导这支伟大人民队伍的任务,”“假如国会无法做到,我不会逃避降临到我身上的职责。
我将从国会那里要求仅存的一种手段来解决危机一一那就是使用广泛的行政权力来抗击危机。
”演说俘获了美国人民的心。
一一马克·C·卡恩斯、约翰·A·迦勒迪《美国通史》罗斯福还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智囊团”,其组成人员是总统的重要顾问,但又不属于政府官员之列,这在美国史上是一个创举。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示。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1)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由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罗斯福新政特点。
【答案】(1)上升(或猛增;快速增长)。
(2)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知,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快速增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最新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
(1)根据材料指出,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小历认为,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美国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判断:不同意。
理由:①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1933年3月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②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21年春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实施的。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片数据可知,A段时间是1929-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遭遇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因此失业率急剧上升。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历ID观点是错的,因此,不同意他的看法,因为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1933年3月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21年春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实施的。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示。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1)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最新《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附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目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声称三国“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场战争“胜利结束前决不放下武器",并“紧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张美国的海报就是为此而印制的。
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
”画面上有密密层层裹着美、英、中、苏等国国旗的巨炮向天空轰击,驱散了空中浓重的阴霾,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打开法西斯乌云,恢复世界光明…——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注:“墙头政治”是指在公共场所张贴的有政治意又的文告或宣传画。
(1)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困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示例一】观点:反法西斯联盟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论述: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釆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中国发动全面大反攻,促使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所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相互支援,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保证。
【示例二】观点: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相互支援,采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打败了邪恶的法西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卷(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
(1)根据材料指出,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小历认为,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美国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判断:不同意。
理由:①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1933年3月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②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21年春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实施的。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片数据可知,A段时间是1929-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遭遇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因此失业率急剧上升。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历ID观点是错的,因此,不同意他的看法,因为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1933年3月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21年春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实施的。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材料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同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加入了反法西斯的行列,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从此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反抗法西斯,在加上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综合复习试题(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目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声称三国“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场战争“胜利结束前决不放下武器",并“紧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张美国的海报就是为此而印制的。
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
”画面上有密密层层裹着美、英、中、苏等国国旗的巨炮向天空轰击,驱散了空中浓重的阴霾,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打开法西斯乌云,恢复世界光明…——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注:“墙头政治”是指在公共场所张贴的有政治意又的文告或宣传画。
(1)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困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示例一】观点:反法西斯联盟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论述: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釆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中国发动全面大反攻,促使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所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相互支援,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保证。
【示例二】观点: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相互支援,采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打败了邪恶的法西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1932年英、德、法、美四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表(以1913年为100)(1)材料所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指数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不断下降。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详解】(1)材料所示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或者出现严重的衰退。
(2)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爆发,从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持续4年之久,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危机还引发了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动荡。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战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诺曼底登陆(2)据图指出,第二战场开辟后同盟国军队为消灭德国法西斯进行了怎样的战略配合?【答案】(1)(2)对德国进行东西夹击。
【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故左框填B;右框填A。
(2)观察题干图片可知,第二战场开辟后同盟国军队为消灭德国法西斯,对德国进行东西夹击。
3.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附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示。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1)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由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罗斯福新政特点。
【答案】(1)上升(或猛增;快速增长)。
(2)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知,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快速增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归纳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根据材料内容和问题可知,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战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诺曼底登陆(2)据图指出,第二战场开辟后同盟国军队为消灭德国法西斯进行了怎样的战略配合?【答案】(1)(2)对德国进行东西夹击。
【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故左框填B;右框填A。
(2)观察题干图片可知,第二战场开辟后同盟国军队为消灭德国法西斯,对德国进行东西夹击。
3.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答案】评分说明: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自拟题目,比较的角度(学生能从历史图片、历史影响等任一角度进行比较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比较角度也可)史实正确,表述完整。
若小短文不足80字,可酌情扣分。
【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指的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消耗了德军大量的人员和财力、士气,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图二“苏军战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因此题目可以拟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学生可联系选取此角度进行论述答题。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求学生能判断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在结合所学知识,找准其中的联系和共同点。
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必须拟定好标题,在进行合理的论述,答案并不唯一,需运用好关键词,做到观点和史实之间联系紧密,语句通顺即可。
4.以下这段话摘自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的情况;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请回答:(1)面对以上危机,美国政府是怎样应对的?(2)罗斯福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采取了什么措施?(3)罗斯福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什么措施?(4)罗斯福针对“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5)以上这些措施的采取,结果如何?【答案】(1)实行罗斯福新政。
(2)调整工业或通过《工业复兴法》。
(3)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5)使美国摆脱了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等。
【解析】【详解】(1)据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以上危机,1933年,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采取的措施是调整工业或通过《工业复兴法》。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的措施是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针对“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公共工程兴建,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摆脱了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
5.史料实证说说上述三幅图片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案】经济大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引发社会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解析】【详解】这三幅图片之间是因果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人民生活严重下降,出现了图片一中的现象。
为治愈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秩序,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图2表现的就是这一场景。
罗斯福新政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中为了促进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内需,罗斯福采取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英两国政府……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材料二: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捷克外交部长请回答:(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
(2)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其危害是什么?(3)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捷克外交部长的观点得到历史的验证了吗?【答案】(1)要求捷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2)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
(意思相近即可)(3)得到了验证,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占领捷克,并于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可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是要求捷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奉行的是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
(3)根据“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捷克外交部长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验证,英法奉行的是绥靖政策,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占领捷克,并于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个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及时的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民一枪就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的演说材料三:某国际组织1945年建立,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中国是其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其总部设在纽约。
请回答:(1)材料一中名画的创作背景是什么?那个最突出的世界矛盾是什么?(2)材料二中,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处理材料一中世界矛盾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其结果有什么不同?(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时建立该国际组织的认识。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说一说维护上述国际组织地位的重要意义。
【答案】(1)法西斯德国轰炸西班牙,法西斯侵略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