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盛唐社会气象 优秀教案

盛唐社会气象 优秀教案

盛唐社会气象 优秀教案
盛唐社会气象 优秀教案

盛唐社会气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

(二)认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的辉煌局面。

二、过程与方法:

(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角度了解盛唐气象,认识唐朝经济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体会祖国的强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盛唐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的表现。

难点:分析盛唐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与民族交往的密切、社会风气的开放、文学艺术的发展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先播放一段影视剧中表现盛唐景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段物华天宝、繁荣昌盛的盛世岁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同时抛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朝代社会经济呈现出的高度繁荣景象吗?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当时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过度到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盛唐时期的物华天宝、高度繁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议一议:“开元盛世”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讲述描绘,想象启智。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一般都会列出本文的四个内容:“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诗歌的兴盛”。根据学生的回答首先引出“经济的繁荣”,然后围绕“经济的繁荣”三个方面的表现:农业方面、手工业方面、商业方面等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呈现出的高度繁荣景象(图表展示),为后面理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诗歌的兴盛”等内容埋下伏笔。

接下来学生以4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仔细研读课本内容,并派代表做小导游,带领同学进行穿越1200多年的时空旅行,去亲眼看看盛唐经济的繁荣。教师先指定了两个景点:(一)田间地头。

唐代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这与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密不可分。自转不息的筒车正在吱吱的灌溉着百亩良田,田间农夫们正用曲辕犁深耕细作。

(二)长安街市。

唐朝的手工业水平已非常发达,加上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及贸易往来,唐都长安就是一个繁荣的国际都市。

“看,瓷器店里琳琅满目,有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呵,带个回去吧。这边,丝绸店里的绫罗绸缎,酒楼里的美酒佳肴,那边有波斯人的珠宝店,胡人的饼铺、街上冰糖葫芦、捏面人,应有尽有。”

(三)自选景点。

教师截取唐代社会生活中这样几个情景(农耕劳作场景;长安街头小商贩正在叫卖;书画店内小伙计正在兜售各类书籍、古玩字画。),请小导游任选一个进行介绍。在这一环中,教师创设了“梦回唐朝”的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为后面的学习作进一步准备。这一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盛唐气象,但理解还不够深入,那么我们进入第三环节。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盛唐的高度繁荣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这个环节所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回到唐朝,在刚才老师对唐朝经济繁荣的讲解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画面来反映盛世情景。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都围绕一个中心——盛世来设计,从而牢牢把握了高度繁荣的表现。

三、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学生继续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合作学习,对教师精心准备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深入挖掘本课内涵,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结合课本所给材料(文字、图片、辅助资料。)将本课难点分解成这样三个特写画面交给学生讨论。

(一)唐朝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二)唐朝的民族关系如何?

(三)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在学生形成讨论结果后,根据学生展示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点拨。主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问题分别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交融、文学艺术的多彩等方面分析形成盛唐气象的原因。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本课难点:盛唐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与民族交往的密切、社会风气的开放、文学艺术的发展等之间的关系(或唐朝前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盛世景象)?有了之前层层深入,探究分析的基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意图:教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对可能暴露出来的认识误区和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给予弥补和更正。

教学环节四:精彩回放,练习强化。

借助多媒体配合一段仿唐音乐播放一组反映盛唐气象的图文资料,一边采用旁白的形式,用一段抒情的文字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最后布置适当练习检验、巩固课堂效果。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具发明(曲辕犁)。

2.手工业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陶器生产水平高(越窑、邢窑、唐三彩);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3.商业方面:十分繁荣(长安城)盛唐气象。

二、社会风气的开放。

1.充满活力。

2.兼容并蓄。

三、诗歌的兴盛。

1.李白。

2.杜甫。

3.白居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 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 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 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 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 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 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 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社会气象]北师大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四十七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北师大版复习巩固[含答 案解析]四十七 第1题【单选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 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颂的是(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遗风 D、康乾盛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以下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高宗 C、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 D、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据史书记载,黄巢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发挥了巨大威力。这说明,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 ) A、隋朝末年 B、唐朝中期 C、唐朝末年 D、五代十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一材料描述了唐朝某个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此时在位的皇帝是( ) A、李渊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答案】: 【解析】:

第3课盛唐气象习题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一、选择题 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冰裂纹瓷器 C .唐三彩 D .白瓷 3.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 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4.“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 A .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 .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5.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唐与吐蕃的关系为( ) A .和同为一家 B .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 .武力征服 D .战争对抗关系 6.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 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7.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赵孟頫 8.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称赞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9.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D C B B A B B B A

盛唐社会气象 优秀教案

盛唐社会气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 (二)认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的辉煌局面。 二、过程与方法: (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角度了解盛唐气象,认识唐朝经济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体会祖国的强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盛唐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的表现。 难点:分析盛唐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与民族交往的密切、社会风气的开放、文学艺术的发展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先播放一段影视剧中表现盛唐景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段物华天宝、繁荣昌盛的盛世岁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同时抛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朝代社会经济呈现出的高度繁荣景象吗?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当时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了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过度到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盛唐时期的物华天宝、高度繁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议一议:“开元盛世”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讲述描绘,想象启智。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一般都会列出本文的四个内容:“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诗歌的兴盛”。根据学生的回答首先引出“经济的繁荣”,然后围绕“经济的繁荣”三个方面的表现:农业方面、手工业方面、商业方面等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呈现出的高度繁荣景象(图表展示),为后面理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诗歌的兴盛”等内容埋下伏笔。 接下来学生以4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仔细研读课本内容,并派代表做小导游,带领同学进行穿越1200多年的时空旅行,去亲眼看看盛唐经济的繁荣。教师先指定了两个景点:(一)田间地头。 唐代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这与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密不可分。自转不息的筒车正在吱吱的灌溉着百亩良田,田间农夫们正用曲辕犁深耕细作。 (二)长安街市。 唐朝的手工业水平已非常发达,加上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及贸易往来,唐都长安就是一个繁荣的国际都市。 “看,瓷器店里琳琅满目,有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呵,带个回去吧。这边,丝绸店里的绫罗绸缎,酒楼里的美酒佳肴,那边有波斯人的珠宝店,胡人的饼铺、街上冰糖葫芦、捏面人,应有尽有。” (三)自选景点。 教师截取唐代社会生活中这样几个情景(农耕劳作场景;长安街头小商贩正在叫卖;书画店内小伙计正在兜售各类书籍、古玩字画。),请小导游任选一个进行介绍。在这一环中,教师创设了“梦回唐朝”的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为后面的学习作进一步准备。这一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盛唐气象,但理解还不够深入,那么我们进入第三环节。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盛唐的高度繁荣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这个环节所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回到唐朝,在刚才老师对唐朝经济繁荣的讲解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画面来反映盛世情景。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都围绕一个中心——盛世来设计,从而牢牢把握了高度繁荣的表现。 三、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学生继续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合作学习,对教师精心准备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深入挖掘本课内涵,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结合课本所给材料(文字、图片、辅助资料。)将本课难点分解成这样三个特写画面交给学生讨论。 (一)唐朝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二)唐朝的民族关系如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1.史料解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乌廷玉《隋唐史话》 2.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 (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读图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答案提示: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 4.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2)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 答案提示:(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图片展示。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答案提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完整版)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表现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2.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1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 2 )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 1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 2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 3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

( 1 )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 2 )唐蕃和亲 史实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 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6.特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表现 ( 1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 2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8.唐诗 ( 1 )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2 )代表诗人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四个子目,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过渡: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从 图中你可以找出哪些民族? 唐朝前期实施开明友好的民族政策,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 展示《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提出问题:吐蕃位于我国什么地方?唐太宗时期,谁统一青藏高原各个部落? 赞普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后,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展示《步辇图》,提出问题:《步辇图》反映什么历史事件?你能从这幅图中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 展示《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教师讲述: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想一想: 展示材料和图片,提出问题:唐蕃友好关系有哪些新发展?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 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概 况。 学生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唐中宗时 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和亲。 唐玄宗时唐蕃“和 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相 约盟誓,互不侵犯。 学生阅读材料, 引起学生的兴 趣,迅速地进入学 习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 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 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 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论从 史出的能力,培养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初唐的经济繁荣,了解唐朝的民族交流、民族融合和社会风气,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统一的历史贡献。2。过程和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阅读和欣赏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盛唐的天气,并分析相关现象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盛唐,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学习唐代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了解到各民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困难:民族沟通和融合[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子项目,即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开放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这四个子项目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相互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展现了唐代的盛世。 2。学习情况分析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3。教学方法

阅读与解释法、材料分析法、图解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第1页:共9页 设置场景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引入新班级的地名被称为“唐人街”?1.经济繁荣(1)农业展示“雨中耕作”并提出问题:雨中耕作”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反映了唐代农业的发展。从图片中你能找到什么关于农业的信息?通过对《雨中耕作》的观察,可以看出唐代农民有弯犁等,进而产生了下水管等灌溉工具。(显示屈原犁和下轮的示意图)显示唐代水利工程介绍中的古坝文字和图片探索新知识展示敦煌莫高窟“农事图”图片、问题极性看图片,回答问题。请看图片,了解唐代农具的改进。观察图片看图片,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唐代农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唐代水利工程建设、耕作技术、蔬菜新品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图片,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他们上新课):唐朝出现了什么新的耕作技术?除了育苗和移栽技术的出现,唐朝还引进了哪些蔬菜新品种?(展示莴苣和菠菜的图片)过渡:展示单词并提问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访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了官员胸前的一颗痣,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能透过两层衣服看到你胸前的痣?”这位官员

盛唐时期的盛唐气象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 《河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 然奇气。杜甫也写愁,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忧端齐终南, 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集中地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诗人,往往是富有魅力的人物。例如王维,那个时代培育出来的全才,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佛教造诣很深,而且能将禅意融会到诗里。他是书法家,又是音乐家和画家,被后人推崇为文人画的始祖。他的画迹,据《宣和画谱》著录,仅宋朝宫廷里就有一百二十六件。王维九岁就会作诗属文,他的政治感遇诗、山水诗、边塞诗、赠别诗,都是第一流的。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李白的魅力更是无人可以匹敌,他以一种震慑的力量征服了当时的读者。他不甘心走一般士人的科举之路,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声誉直取卿相。他常自比为大鹏,任意地遨游于天地之间。秘书监贺知章在长安初遇李白,诵其《蜀道难》,竟呼为“谪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饰金龟换酒为乐。唐玄宗也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招待他。杜甫在赴长安应试的途中与离开长安东下漫游的李白相遇,竟然放弃考试,跟随李白漫游了许多地方,别后杜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气象

第3课盛唐的社会气象记住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和唐朝鼎盛时期的名称。

第3课盛唐的社会气象 日期班级组别姓名评价________ 记住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和唐朝鼎盛时期的名称。 【自主学习】 1.唐高宗去世后,_________自己做了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_______________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____________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_____________ 。 【课中交流】 1.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回答:(1)材料中的“上”是指谁?我们把材料所述的这种局面,称之为什么? (2)据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表现及原因。 2.唐代的衣食住行时尚有哪些特点? 3.我们从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中学习到哪些内容?

【目标检测】 1. 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有“贞观遗风”的是哪位皇帝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玄宗 2.“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产,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稔,流散者或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东海,南至五岭,皆外户不闭。——《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 (2)历史上把他们统治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3)他们统治时期有什么共同点? 【我的收获与困惑】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带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1.右图所示工具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2.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 A.壮族 B.羌 C.吐蕃 D.苗族 3.下面均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一个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融洽的民族关系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繁荣的商业发展 D.豪迈的尚武风气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被人们称为“诗史”。“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 4.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下列关于当时日常生活情景的表述,你不可能经历的是() A.使用曲辕犁耕地 B.在越窑买到最好的白瓷制品 C.看到妇女骑马、射箭 D.欣赏《步辇图》

5“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都长安城的描写。从这一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 ①长安人口众多②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③长安街道整齐划一④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 中心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6.小明想写一篇以“唐朝的社会风气”为主题的小论文,他可以查询的关键词包括() ①昂扬进取,积极向上②风气开放,充满活力③兼容并包,尚武风气盛行④闭关保守,封闭落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唐朝艺术家与其艺术特点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C.阎立本—擅长风俗画 D.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8.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教昌盛 9.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0.“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四方丰稳(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他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他是()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书局版 第3课《盛唐气象》 教 学 设 计 储建川 陇川县第三中学 2015年4月15日

第3课盛唐气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从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长安的繁荣,“安史之乱”四个方面论述,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及特有的观点;但是,刚刚迈入初中的他们,知识结构还很零散,分析、整理、概括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设问的角度和深度,要注意引导其分析,帮助其整理,鼓励其概括,以期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虽然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上容易僵化学习内容。如何搭建一个图文结合的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和锻炼他们的观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盛世时的景象,主要有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统治下的“开元盛世”,长安城的繁荣以及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安史之乱”,唐朝的灭亡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鼎盛的出现和衰亡的整个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等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各类教学用具和课文中的图片、地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有很多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和影视片,可借助这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出各类问题,导入新课。 除充分使用教材中的各类图片辅助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其他资料来证实唐朝盛世的壮观景象,与课题中的“气象”相吻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工艺品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①、武则天承上启下的统治;②、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唐朝的盛世景象 2、难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六、学习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七、教具准备 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武则天、唐玄宗,唐长安城等图片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 导入语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学习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成就。 2.了解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和唐朝的民族政策。 3.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体会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4.知道唐朝的著名诗人和诗歌,简述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结合曲辕犁和筒车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2.从出土文物考察唐代社会生活中对妇女、对社会下层、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体会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3.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整体感知盛唐社会气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唐朝社会发展状况,认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认识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繁荣的表现、多彩的文学艺术。 教学难点 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经济的繁荣 问: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答:学生看书后归纳要点,回答问题。 1.农业 (1)师问: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答: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重视兴修水利。 (2)师问: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和推广,各有什么优势? 生答: 点拨:用犁箭与犁评控制入土深浅,犁箭提高则入土浅,反之则入土深。筒车省去了人力,自流灌溉。

盛唐社会气象优秀教案

盛唐社会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知道武则天与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教学难点】 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杜甫诗句导入新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的《忆昔》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景象。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种景象?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开元盛世 师生共同探讨: 713年,李隆基登基,即唐玄宗。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他坚持改革政略,整肃吏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史称“开元盛世”。 1.师展示武则天图片。引出武则天的统治。 问:作为女政治家,武则天在哪些方面有着过人之处? 2.简要介绍武则天的生平。 3.师生共同探讨“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表现。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探究二:社会风尚 师展示唐朝社会人士衣食住行方面的图片。 唐代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体现出帝国自信开发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一些源自少数民族的食品已成为普遍流行的名食。 唐代风气开发,妇女社会地位较高,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娱乐活动,到处可见妇女英姿勃发骑马出行的身影。 探究三: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发、会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1.简要介绍唐长安城(出示唐长安城示意图)。 2.师生共同探讨: 你在长安城里感受到的盛唐精神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朝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课标要求】 通过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盛唐的社 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学习目标】 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识记曲辕犁、蜀锦、唐三彩等标志性成就。 ②了解唐朝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识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两个历史人物。 ③知道唐朝诗歌和书法领域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④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学习重点】 民族交往与交融唐诗 【教材解读】 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 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曲辕犁是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 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 ②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和推广,代表是曲辕犁和筒车。 ③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3、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②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 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③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4、唐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大都市出现:唐朝由于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朝鼓励对外贸易,所以用于货物交易的“市”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大致上靠近中心地带);唐朝的宫殿建在城市北方,处于首位,象征着王室的权威;.盛唐时期的长安街道分明,市、坊、柜分工明确。 ②唐都长安: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知识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文成公主入藏 (1)背景: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 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2)入藏: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文成公主入 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 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 (3)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传播: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 地广泛传播。 2、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1)发展概况: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 展。 (2)具体表现: ①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担任; ②西北、西南等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3)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①原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戴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精品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材料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盛唐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3)掌握唐朝的诗歌、书法和绘画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培养美感和历史情趣 (2)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赏析唐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3)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色,感受热爱祖国、关心民情的爱国情感。培养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盛唐经济的繁荣;知道唐朝与吐器的友好关系 难点: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了解它们的结构原理;明白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色及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盛唐”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和中期,那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频繁。盛唐不仅是唐朝繁荣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社会繁荣发展到何等程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3课盛唐气象 (二)、讲授新课: 一、经济的繁荣 唐朝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 1、农业的发展 师: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3)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师: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密不可分,因为劳动工具的改进是衡量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唐代,农具有两项重要的发明:曲辕犁和筒车。你知道曲辕犁和筒车有什么用处和特点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