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专) 第三次任务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
姓名周汶钰
课程代码 110066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专)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表格内,每题2分,共20分)
1. 针对性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B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2. 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A )。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3. 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
( C )。
A.组织广告
B.响应广告
C.公益广告
D.祝贺广告
4. 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往往要超过大众传播,这主要得益于说话人的( C )。
A.语言
B.副语言
C. 表情和目光
D.肢体语言
5.在人际交流中,谈话双方的距离也是传达态度的一种信号。个人距离是指( B )。
A.0.45米
B. 0.45-1.22米
C.1.22-3.65米
D. 3.65-9 米
6.谈判中双方利益的最后防线是( B )。
A.起点
B.界点
C.争取点
D.协议点
7.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C )。
A.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8.从演讲的风格看,常见的开场白有( A )
A. 轻松幽默型、悬念吸引型、先声夺人型、感情趋近型
B. 轻松幽默型、悬念吸引型、先声夺人型、深思型
C. 轻松幽默型、悬念吸引型、先声夺人型、借用型
D. 轻松幽默型、悬念吸引型、先声夺人型、总结型
9. 人们思想中不想向他人公开的内容是( D )。
A.共同经验区
B.开放区
C. 个人经验区
D. 秘密区
10.公共关系劝说的技巧有:充分掌握信息、选择恰当时机和场所、注意情感因素及
( A )。
A.联想和假借、巧妙诱导
B.心理控制
C.政策讲解
D. 经济杠杆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2
分,共20分)
(√)1. 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具有保密性。
(×)2. 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3. 组织广告以正面宣传组织自身的各种情况为主。
(×)4. 记忆度是对广告有印象的人数与接触广告媒介的人数之比。
(×)5. 长期的公关活动适宜选用电子媒介,短期活动适宜选用印刷媒介。
(√)6. 召开新闻发布会需统一宣传口径,以免说法不一,造成负面影响。
(×)7. 狭义的人际传播可以包括人类的一切信息交流活动。
(×)8. 链式传播的特点是便于集中领导,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但在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成员之间联系较少。。
(×)9. 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
(√)10. 人际交往的原则之一是保持适度距离,不要过于亲近。
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答:(1)邀请记者。
(2)统一宣传口径。
(3)选择主要发言人。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发言人一般应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因为他
熟悉组织的全面情况,说话有权威性。
(4)准备报道提纲和答案要点。
(5)准备好会场。
(6)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一般由公关部的负责人担任,主持人应
当语言幽默,机智灵活,善于控制会场上的气氛。
(7)准备辅助工具。
(8)安排好记者活动。
2. 组织在策划媒介事件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答:为了提高媒介事件的成功率,组织在策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公众的兴趣点。
(2)形式必须新颖。新奇性是新闻事件的最突出特点,只有构思新颖、独特的媒介事件,才能引起记者的注意,在公众中产生强烈效应。
(3)事先进行充分的舆论准备。
(4)充分利用名人效应。
(5)选择恰当时机。要善于“借势”,即借某种社会性的热点活动来扩大本组织的影响。(6)制造新闻要自然得体。要真实、自然、生动,不能留下勉强、生硬的痕迹。
(7)充分调动新闻记者参与的积极性。要引起新闻界的兴趣,主动报道事件。
3.人际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答:沟通技巧有:
(1)开放区和秘密区。交际成功的秘诀在于,尽力扩大开放区,缩小秘密区,手段是通过自我的表露来引发对方的共鸣。
(2)共同经验区。素不相识的两个人要想谈的来,就需要找到共同经验区。一般而言,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善于交际,就因为他经验范围宽广,与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共同经验区。(3)注意尊重对方。
(4)防止说话伤害对方。
(5)学会保持沉默。有时沉默、闭口不言比多说好,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多说多惹麻烦。(6)克服自卑心态。
作答结果:
完成日期:2016-09-16
得分:
评语:
评阅时间: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专)第三次任务评阅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