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再认识
- 格式:docx
- 大小:19.73 KB
- 文档页数:6
世界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的有关知识如何理解现代设计对于现代设计的理解,还要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说起。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的新的审美观的运动。
对大多数持这一审美观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是风格,而是一种信仰。
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以及从19世纪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
除此之外现代主义另外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
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
进行现代运动的设计师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得出反对装饰风格的纯几何形式。
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设计学校。
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以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
在后来的发展中,现代设计也被称为国际风格。
这是因为这一新方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予以的美称。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的规则的。
而在同时期还有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
服从规则的突出的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构成派,斯堪的那维亚的阿尔多和阿斯普朗德的设计,还有美国的流线型设计。
尽管这些设计和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其中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
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
此次运动中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杰出的代表。
意大利未来派把自己和左翼法西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要利用工业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
法国勒.柯布西埃的建筑设计艺术也是把纯粹的现代主义精神具体化的杰出代表。
其他国家的设计没有完全服从这一规则。
例如瑞典和美国,创造了一种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流行的现代风格。
斯堪的那维亚和英国更是不大喜欢走极端的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他们一般更喜欢使用天然的材料而不大喜欢过于几何形的。
由于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出现的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批的产品上。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
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
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
鉴于本人近来对一些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字记载及理论、评论文献稍微有所涉猎,加之自己对艺术及艺术设计颇有兴趣,因而决定借此机会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
可能当中会有些偏激或不全面的观点,但正如伊娃•赫斯所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
”虽敝帚千金,但难免粗陋,权作抛砖引玉之言。
一20世纪50~60年代是历史上较为痛苦的时期: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荡。
技术其实已揭开其神秘主义者及恐怖制造专家的面纱,“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
①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遗憾的是它们在激活人们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泛滥的运动及主义昙花一现式的各种论调使艺术丧失了所谓的恒定性客观标准。
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移动着。
自印象主义以来,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推理形式就已开始在艺术界蔓延开来,现代主义也由此被断言“有光辉的、崭新的和更好的未来”。
小议现代平面设计的产生摘要:平面设计产生的根源是现代艺术。
现代平面设计的思想历经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这三个阶段,伴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思潮也在一直的变化着。
现代艺术家们在各自短暂的艺术运动生涯中提出了一个有一个观点鲜明的主张,而且不断的去实践和推广,想通过艺术手段尽力去改变社会面貌。
他们脱离传统,反对教条主义,到最后形成了两种形式:一个是强调艺术家的观念表现、表达了潜意识中的自我心灵与历史性的美好写照;一种是运用新材料和新手段夸大随意性、偶然性、主观性的作用。
根据现代艺术家们提出的鲜明主张与理论,可以把他们分为立体主义、野兽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等多个派别体系。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
“未来主义”这一名称是意大利人马里内蒂的创造发明,这个词带有挑战意味,又含糊不清,被用来命名这个为摆脱历史制约,崇拜和借助机器的力量进行创作的艺术流派。
未来主义有四个理论来源,分别是科技决定论、未来学、趋同论与生态学。
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涉及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和音乐等各个方面。
“未来派”艺术家用崭新而急切的方式向时代提出了艺术问题,其中“同时性”的思想和“空间”的思想是关键性的内容。
未来主义的特征是表现“运动”、“速度”和“动能的感觉”,但在表现方法上却是因人而不同的,他们在对“动能的感觉”的膜拜中,将主题形象破碎化、符号化,于是在无意中进入了抽象的空间。
未来主义对形成现代主义精神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平面设计的形式上对后来的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极度自由的编排借鉴,而且还影响了计算机出现以后的当代平面设计。
野兽主义是以歌颂纯色、强调色彩表现力建立起来的,它虽然没有很明确的理论与纲领,但确是以一定数量的画家一聚集在一起的结果。
“野兽派”风格的作品,其绘画的秩序是“感觉的浓缩”,是在画面上去掉任何无用的东西。
其主要原则后是通过颜色起到光的作用并且达到空间经营的效果,全部采用到既没有造型,也没有幻觉明暗的平涂,手段要净化和简洁,运动构图,在表达与装饰之间,即动人的暗示和内部秩序它们之间,达到绝对一致。
浅析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及发展作者:萧喻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9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偶然,它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的形成与发展在建筑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它之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流派均受到了现代建筑主义思潮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现代建筑主义建筑及其理念的出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的产生。
一、形成的因素1、历史的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带来先进的资金、技术与设备,它们突破地域的限制被带到欧洲与北美各地区,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而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又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新的研究手段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口也在成倍的激增,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资本主义开始走向政治舞台。
对于功能单一化的传统古典主义建筑来说,它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而随着许多新技术、新材料的问世,使能更节省成本、时间、功能更加多样化的新型建筑的产生成为可能。
2、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进入19世纪,整个欧美地区迈入了工业化时代,由于资本主义阶层对物质财富的执着追求,随之便出现了具有功能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建筑。
如出现了同时具备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的商业博览会、银行机构等。
功能型多样性的建筑更能迎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古老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则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多功能需求。
而后由于世界大战过去之后所留下的断壁残百业待兴的局面,城市、街道、建筑被无情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一幢幢成本低廉样式崭新功能齐全的现代主义建筑高效快速的拔地而起,城市与街道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原貌,人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的这种新型建筑称为现代主义建筑。
这种高效而又节省成本功能大于形式的新式建筑,在随后的20世纪20年代被充分体现在了建筑大师们的建筑作品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建筑形式得到了业界内外人士更广泛的支持,到20世纪50、60年代这种新理念建筑普及到全球成为主流。
经过这段时间对艺术设计和设计史的学习,我发现现代主义设计还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中国以后的发展当中可以发挥其很大的优点。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化和民主化还不够健全。
现代主义设计有着开放、自由的设计思想,能够有力的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进程,改善人际关系,处进人际交往,拓宽阶级沟通,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
∙一、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及设计理念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期。
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当时世界处于局面的很不稳定。
工业革命的进行促使了社会大生产的产生,社会的层次沟通开始变得频繁,战争的教训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人们开始思考可以缓解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新思想。
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针对往昔所有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问题。
这一时期,在艺术思维上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考虑自己,开始主观。
彼得·贝伦斯设计的AEG公司的工厂建筑现代主义的萌芽是最先表现在建筑设计上的。
随着艺术和设计思想的改变,人们在设计建筑是开始考虑人民大众。
出现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
技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等新材料开始运用到建筑中去,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就考虑到建设时所用到的材料。
设计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反对任何装饰,使用简单的几何体构建作品,这或许多少受到了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呈现了功能主义倾向,改变了设计的服务对象,也改变了几千年来的建筑多以木材、石料、砖瓦为原料的历史。
包豪斯创始人:皮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就此展开,并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影响着整个世界,一直到今天。
浅析对现代主义设计的认知作者:赵航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7期摘要: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如车轮般滚滚前进着的,而现代主义设计也是从历史的不同角色和不同的意识主流中衍变而来的,神权社会的贵族与牧师控制着社会意识的主流形态,而后来的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则是冲破传统色彩和主流的新形式运动在科技改变世界的浪潮里,也悄然改变着设计的方向和角度。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认知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92-01工业革命后,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机器和新型能源展现给世界,社会分工已不满足于旧代的生产方式以及一切旧的生产方式,不少设计师已经开始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朝着一个疯狂的目标走去,而这样的改变正是由建筑设计中改变而来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被发明出来,设计界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等设计问题,需要尽快形成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
其二是在此之前设计大多仰仗于贵族且供贵族欣赏。
如何才能建立新的设计原则,从而使设计可以为广大人民服务,彻底改变服务对象。
20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师,建筑家形成一个个强劲集团推动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将新的建筑思想推向了社会主义的理念;技术上大多采用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形式上于简单没有装饰的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
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贵族设计和原则,也打破了建筑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
现代主义设计是一场真正意义的设计革命。
德国工业设计同盟,包豪斯、俄国构成主义及荷兰风格派都对现世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
设计从而可以为民众服务,为工业化大批量服务,而设计师的理念也不必拘泥于材料工艺的限制。
科技的告诉发展为设计师的创想由想法变为现实,提供了保障。
虽然现代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转为“后现代主义”但它的设计理念和构思形式仍是当代设计的主流。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点及历史意义并以实例进行阐述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兴起,二战时期通过美国在世界范围影响,但在六七十年代逐渐走向衰落。
现代主义设计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更是提出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要求,它摒弃世袭的传统,附加装饰等。
现代主义设计想要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来表现出强烈的民生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
在工业革命取得极大的辉煌时,欧美各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但各种形式的工艺运动都试图避免机械化的生产,尝试发展新时代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在新旧问题的交织下,现代主义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它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建筑上,而后逐渐在其他的领域得到发展,因此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也就正式走进历史的视野。
现代主义运动主要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传达设计等构成的。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
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
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
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
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
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进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特不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不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 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干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编辑本段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不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进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进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专门大的冲击.彼得·贝伦斯设计的AEG公司的工厂建筑设计界现在面临的问题要紧有两方面:一,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都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现代设计体系)其二,针对往昔所有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至使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在每个不同的领域里,它有特不的内容和观念,因此,要对现代主义下一个确定的定义,事实上是特不困难的。
我们在那个地点要紧是介绍建筑和其它设计活动方面的现代主义活动,范围比较窄,因此也比较容易总结它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容。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
从总的来讲,我们能够大致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总结为几个方面: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为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反动。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我们回忆一下西方建筑进展史,就能够看到,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确实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讲:穷人没有设计,所指的确实是那个现象。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再认识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阐述大多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把现代主义设计放到广阔的现代主义运动背景去认识,认为它的产生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一种历史必然。
这种认识往往只顾及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外部环境,甚少考虑到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难免有失片面,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
本文试图从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的辨证关系入手,着重考察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以及二者的结合对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影响,以期找出现代主义设计之形成的内在因素。
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反之,则让设计面目可憎。
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
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手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设计的辉煌。
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适合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是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与手工生产相比,机器的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位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主张恢复手工艺传统,反对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尝试采用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学习日本民间装饰手法,吸取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期创造出一种新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打破了19世纪弥漫于整个欧洲的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束缚,努力向自然界学习并加以大胆创新,试图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开创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必然性摘要追溯历史,分析历史,发现一切的发展都是那么按部就班。
每一个文明,每一个发展都是那么必然。
就像一个转动的齿轮,不管齿轮怎么转动仍然逃不过齿对齿的转动,这就就是趋势。
然而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也逃不过历史发展的趋势按部就班的产生了,各种产生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像两个齿轮,在转动时下一次相遇的机会是必然的,看的就是得转几圈后在相遇。
现代主义设计是幸运的它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转动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出现了。
工艺美术运动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开端,是由19世纪一大批的思想家提出平等、博爱、自由等观点后影响到设计领域的。
随后又发展了新艺术运动,它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完善,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在之后现代主义设计代替了新艺术运动而成为20世纪初的潮流。
本人就据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的必然性进行简单的论述,把现代艺术设计有机的串接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艺术设计史的发展进程,从而更好的了解艺术的发展。
介绍的过程中本人也在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表示自己对现代设计艺术的理解。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形势机械美功能主义大众服务引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一起正在改变。
而改变时必然的,因为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它的出现也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出现也就代表着衰败和消失。
可谓“后浪推前浪,前浪埋在沙摊上”,现代主义设计虽然顺应时代发展替代了新艺术运动,但他的出现也预示了他的衰败。
我们在这里就从他的“替代”和“衰败”着手从而分析它的必然性。
第一章现代主义设计思潮1.1现代主义设计形势及特点随着艺术设计史的发展规律,建筑史艺术发展最敏感的艺术,它的改变和发展引领着其他艺术的发展。
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把现代建筑设计引向纵深,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建筑设计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来创造新型建筑。
犹豫新建筑的革新,他们的思想很多设计家,而这些设计师的思想特征也很明显,大概分为三种:明主主义、理想主义、精英主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希望就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可以改造社会,造福社会大众从而拯救众生。
浅析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发展与衍变摘要:本文分析介绍了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观点,同时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影响与历史价值,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变化而来的新生建筑流派——后现代主义建筑及新理性主义建筑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新理性主义建筑、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及主要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经济条件下,建筑发展中久已存在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创造新建筑的历史任务更加尖锐地摆在建筑师的面前。
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思想敏锐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年青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向保守思想猛烈开火。
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是这些人中间的突出代表。
这些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二)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例如,框架结构中的墙是不承重的,在建筑设计中就充分运用这个特点而解决不按传统承重墙的方式去对待它;(三)主张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合用的房屋,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四)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主张灵活自由地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五)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空间比建筑平面或立面更重要。
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应该从平面和立面构图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并且在处理立体构图时考虑到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产生了“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
(六)废弃表面的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论文一、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主义设计最先发源于欧洲: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和德国包豪斯共同组成了现代主义的三个重要部分。
在此之前,欧洲设计界对于机械化时代下的设计美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早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以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为代表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就已经认识到工业社会下,随之而来的是设计观念或者说审美观念的变革,对于刚刚产生的工业时代产品,他们试图从外观直接改变其粗制滥造的设计问题和千篇一律的缺点,提倡回归手工业生产,这些设计上的探索虽然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极高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的设计作品,却并未真正触及这场巨变的实质。
他们所提倡的“回归真实的自然”在来势迅猛的工业潮流下,显得不堪一击,难以实现。
威廉•莫里斯强调艺术的目的是使人们快乐的劳作或者说“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并使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变得充实丰富。
在机械化时代席卷欧洲社会的时候,人们迫切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美学观的构建。
笔者认为,在生产力变革的情况下,行动似乎先行于思维的准备,机械时代早已不再等同于手工业生产时期的小规模生产,其背后的推动力也不再等同于以往风格变迁时代下,以新鲜的装饰样式和形式语言来迎合古旧的器物这么简单。
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基本形成于20世纪初期,包豪斯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代表。
包豪斯设计学院聚集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和理论家进行教学,从思想观念到具体实物贯彻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勒•柯布西耶认为,不同于工艺美术运动或是新艺术运动理论家们出于机器的粗制滥造,而对机械化生产方式产生抵触心态,柯布所处的时代机器已经足够精确,而手工艺才是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老旧形式,应该面临淘汰的命运,他甚至认为“对美丽材料的信仰比痛苦的痉挛好不了多少。
”时代的发展已经将设计推向了一个转折的临界点,而这个转折首先开始于审美观念的转变。
机械时代下催生出了新的艺术形态——即工业美术,人们逐渐开始从审美观念上进行变革,新的观念正在不断形成,建立在大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新美学将机器美、结构美突显出来。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再认识【摘要】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初兴起并迅速发展,其起源和特点体现了对传统设计的批判和革新。
与工业化的密切关系使现代主义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简约性,与社会变革相互影响,体现了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表达。
其思想核心包括功能性、简洁性和抽象性,对后世设计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设计思想和实践的影响,当代应用中依然能见其独特魅力。
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再认识使人们更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在设计领域中取得更显著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探讨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索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起源,特点,批判,工业化,社会变革,思想核心,影响,发展,重要性,当代应用,再认识。
1. 引言1.1 现代主义设计的起源现代主义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尤其是在德国、奥地利和荷兰等国家。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催生出了新的审美理念和设计风格。
现代主义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崛起,以其突破传统、强调功能性和简约性的设计理念,成为当时社会和文化变革的产物。
1.2 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1. 简约与功能性: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简约而有效的设计风格,主张以功能为中心,摒弃繁琐复杂的装饰。
设计师们注重实用性,追求简单直接的美感。
2. 去除传统风格: 现代主义设计拒绝传统风格的束缚,打破传统设计的格局和规则,追求独特性与个性化。
设计师们力求通过创新和突破来展现新颖的设计理念。
3. 强调材料与结构: 现代主义设计注重材料与结构的表达,追求简单、清晰、准确的构造方式。
设计师们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打造出独特而稳固的建筑结构。
4. 开放式空间布局: 现代主义设计倡导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强调室内外的联系和交流。
设计师们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舒适、通透的居住环境。
5. 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现代主义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追求美感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浅谈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摘要:随着社会思想的转变,欧洲国家的建筑观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兴起了上世纪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运动,进而通过战后的美国影响到了全世界。
建筑原本承载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逐渐消失,建筑的社会政治功能日益凸显。
这样的转折来自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现代主义的先驱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和弗蘭克·劳埃德赖特,本文通过阐述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分析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对现代主义建筑在东方国家的发展予以思考。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1、现代主义建筑1.1现代主义建筑的概念“现代主义建筑”是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从发起到结束存在的时间虽短,但是对后世却有着很深的影响。
尤其是指20 世纪初期在前苏联、德国、荷兰等国家由一小批具有民主思想、左倾趋向的知识分子精英探索和奠立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即将服务的对象由王权贵族慢慢转向为广大的劳动人们,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生产成本和建设成本的基本要求,由于成本的要求而限定了形式简单明了,反对任何增加建筑成本的装饰性,采用一些新的工业建材及其施工方法等。
1.2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美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文森特.斯库利在其《现代建筑:民主的建筑》中说:“现代主义建筑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其形成始于民主和工业革命塑造的现代社会。
和其他时代建筑一样,现代主义建筑试图为人类生活创造一个特殊的环境,来表现人们未达到理想中的目标而产生的思想和行动。
”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背景对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包含着物质的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作用。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社会文化生活、科学技术及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为艺术和建筑理论的探新提供了动力,人们己经普遍认识的理论和风格不再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也促使他们力图适应现有的社会条件,面向未来,这一时代精神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五、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虽然工业技术发展,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技术产品无论从功能上、外形上还是安全性、方便性上,都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现代都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都市设计和都市内的建筑设计并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丛生。
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而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象,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也是一筹莫展。
无论是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甚至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
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
现代设计的出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现代设计面临两个问题:1.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
2.正对以往所有设计活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致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了设计服务对象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的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为解决第一方面的问题,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为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他们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一个是思想层面的,他们的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
现代主义的形式与特征○1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目的,而不再仅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性的简单几何造型。
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
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六面建筑。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进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进展,同时对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彼得·贝伦斯设计的AEG公司的工厂建筑设计界如今面临的问题要紧有两方面:一,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务必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与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务;(现代设计体系)其二,针对往昔所有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与原则,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完全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问题.(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与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几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与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的观念定义。
从总的来说,我们能够大致把表达在设计与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总结为几个方面: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为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反动。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现代主义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反长期以来的为少数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但是,由于这场运动是由一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他们处在时代的大改革高潮当中,处在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法西斯主义的大起大落的动荡时刻,希望能够推波助澜,促进社会的健康进展,促进社会的正义,利用设计改变劳苦大众的困苦。
因此,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非常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份与乌托邦主义的成份,也成为拯救众生的另外一种精英主义,一种尽管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因此,它具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到了60 、70 年代以后,开始为新一代的青年怀疑,其貌似高尚的理想主义与乌托邦色彩被质疑,它的垄断的、近乎独裁的单调风格被挑战,从而产生了种种新的设计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都是这些挑战的演绎内容之一。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起源探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实用性、简单性、为大众服务等特征。
本文系统讨论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起源、萌芽和成型的过程。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起源,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现代主义运动是贯穿并主导整个20世纪设计界的一场运动形式,几乎涉及到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内容和实用性、功能性、形式服从功能、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和为大众服务等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和设计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工业革命的完成,是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条件。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大部分欧洲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各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成果膨胀,彻底摧毁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农耕经济基础,农业时代的手工业设计形式随之失去了存在和生长的土壤,而当时盛行过分装饰、矫揉造作的欧洲维多利亚装饰风格,与社会发展很不相符。
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女王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产品国际博览会。
博览会的展览大厅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派克斯顿设计,采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完成,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被戏称水晶宫。
它的创新之举在于两种新材料的应用和采用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被称为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开山之作。
博览会上的众多展览品中,工业产品外形丑陋,而传统手工艺品精雕细刻,两者之间形成强烈对比。
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思索,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结出了当时设计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机械产品质量低下、外型丑陋,二是大批工业产品的生产缺乏既定的美学标准,折衷主义盛行,缺乏统一风格。
另一方面,他们排斥工业化,都是机械否定者,认为是机械带走了曾经的美丽,一时间言论纷飞。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再认识
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阐述大多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把现代主义设计放到广阔的现代主义运动背景去认识,认为它的产生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一种历史必然。
这种认识往往只顾及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外部环境,甚少考虑到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难免有失片面,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
本文试图从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的辨证关系入手,着重考察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以及二者的结合对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影响,以期找出现代主义设计之形成的内在因素。
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反之,则让设计面目可憎。
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
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手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设计的辉煌。
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适合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
是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与手工生产相比,机器的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位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主张恢复手工艺传统,反对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尝试采用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学习日本民间装饰手法,吸取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期创造出一种新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打破了19世纪弥漫于整个欧洲的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束缚,努力向自然界学习并加以大胆创新,试图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开创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
与“工艺美术”运动相似,“新艺术”运动同样企图在艺术、手工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复兴手工艺的优秀传统。
“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期诞生,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在设计上采取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风格来。
由于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热爱,还部分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内风靡一时。
然而,以当时尚显稚嫩的工业技术水平,要让大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兼具手工之美实非易事,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因而,“装饰艺术”运动
经过短暂的流行后,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便逐渐势微。
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工业文明。
而且以上三个设计运动在艺术上借鉴的都是繁杂细密的传统装饰,但是,大工业生产初期的技术水平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完成产品的这种艺术追求。
与手工技术相比,大工业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进步,问题在于找到能与这种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技术相匹配的艺术加以整合,创造出能代表大机器时代的优良的设计。
人们希望在保持物质进步的同时,也能享受机械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如何掌握机械的艺术潜能,探询的目光投向了最具活力的现代艺术。
在同期出现的现代艺术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客观化趋势,这股潮流中涌现出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绝佳的方案。
大工业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直接促成了一场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肇始于塞尚,发展于立体派和抽象主义。
塞尚最基本的艺术观点就是把结构视为表现一切物体的根本。
在塞尚看来,无论什么外界条件或艺术家的主观情绪都不可能改变对象的结构,艺术家的职责就在于把混乱的知觉纳入程序,在视觉范围内获得有结构的秩序。
他尝
试用结构的观点去认识和概括一切对象。
他曾说过:“在自然里的一切,自己形成为类似圆球、立锥体、圆柱体。
”
①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其后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
立体主义是以毕加索、勃拉克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运动,它直接受益于塞尚对结构的探求。
一方面他们将塞尚在造型上把自然物象都归纳为圆球、圆柱体、立锥体的几何方式推向极致,在画面中表现出更纯粹的几何形态;另一方面,他们彻底摒弃了空间透视规律,使画面趋于平面化。
立体主义在艺术形式上的这种试验突出表现为对具体对象的解析、重构和综合处理,这种特征在发展中愈来愈趋于理性化,把对平面结构的分析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理性规律在表现“真实”中的作用。
康定斯基是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看来,艺术必须从模仿客观世界中解脱出来,画家应当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包括色彩、线条、块面等),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对象相和谐的新世界。
他认为抽象的形式蕴涵着无穷的张力,“绘画中的一个圆块,要比一个人体更有意义”。
②“一个圆圈上的三角形锐角的冲力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比米开朗琪罗绘画中上帝的手指触及亚当手指力量小”。
③他的绘画作品就是由一些抽象的点、线和块面组合而成,后期则完全是较为规则的几何图案。
现代艺术中的这股客观化趋势,遵循理性主义,用几何形体和简约抽象的色彩概括客观对象,这些特性与大机器批
量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技术要求正好合拍,成为大机器生产的必然和最佳选择。
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诞生了现代主义设计。
其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是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
荷兰“风格派”提倡严格理性的审美观,设计多用黑、白、灰等中性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遵循几何式样,并且把几何形式与新兴的机器生产联系起来,追求那种来自于机械的严谨与精确。
俄国构成主义的艺术家们叹服于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着迷于机械的严谨结构方式,努力寻求与工业化时代相适应的艺术语言和设计语言。
从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设计中我们能看到,技术和艺术达到了最佳的结合,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最佳结合,现代主义设计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稳定、最具影响力的设计风格,以至在后期发展为风靡全球的“国际主义”风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固然有着复杂的因素,然而不能不说,这种设计风格也是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进程中的最佳选择。
但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永远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技术在不断发展,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复杂多样化的,当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后,设计也就从以现代主义为主而走向了多元化。
作为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它的确切定义、面貌特征、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等等,都极其复杂,而现代艺术本身、
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互动关系中也有许许多多细致的问题亟待研究。
本文仅从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互为关系入手,考察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与现代主义设计的联系,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内在动因做了简单梳理,希望能起到廓清认识的作用。
注释:①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西方美术名著选译》,安徽教育出版社,XX年10月第1版第17页
②③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