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由《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各占150分,卷面总分300分。
两部分考试大纲如下: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部分考试大纲一、满分及考试时间1、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与《运动生理学》部分合计180分钟二、试题题型结构三、主要参考书潘少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四、考查内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考核内容:一、古代社会的体育二、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三、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考核要求:了解古代社会的体育,掌握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及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内容: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四、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考核要求:了解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以及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理解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动作发展。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考核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及目的和目标考核要求: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掌握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
第四章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考核内容:一、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二、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考核要求:了解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五章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考核内容:一、体育课程的特点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考核要求:了解体育课程的含义及体育课程的特点和学科基础,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第六章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及特征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的层次4.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三、体育教学内容考核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和内容,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与设计。
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方法二、体育教学组织管理考核要求:掌握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及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发展概况一、古希腊学校体育的源起二、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三、欧洲近代学校体育体系的形成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一、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传入和形成三、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第二章学校体育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结构与功能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功能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一、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二、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三、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第三章体育课程第一节体育课程概述一、体育课程的概念二、体育课程的特点三、体育课程的功能第二节体育课程的类型及内容一、体育课程类型的分类二、体育课程内容的分类三、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第三节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一、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二、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三第四节体育课程实施一、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二、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体育教学技能篇第四章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第一节体育教学特点与原则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原则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一、体育教学目标二、体育教学内容第三节体育教学方法一、语言感知类教学方法二、视觉感知类教学方法三、本体感知类教学方法四、综合感知类教学方法第五章体育课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一、体育课的类型二、体育实践课的结构第二节体育课的组织一、体育教学常规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运用三、场地器材设施的布置四、队列队形的安排与调动第三节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一、体育课的密度二、体育课的负荷三、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技能第一节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能二、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三、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四、单元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五、课时体育教学计划六、各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第二节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技能一、动作示范二、动作要领讲解三、口令与队伍调动四、动作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五、保护与帮助六、场地器材布置七、课堂师生沟通八、处理突发事件第三节说课与模拟上课技能一、说课二、模拟上课三、说课与模拟上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第四节体育教学反思技能一、课中(后)小结二、课后自我反思三、看课与评课阳光体育活动篇第八章阳光体育运动概述第二节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一、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三、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第三节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一、“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源起和发展二、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内容三、保证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的基本要求四、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实施案例第九章课外体育活动第一节课外体育活动概述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含义二、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三、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四、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第二节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二、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三、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的案例第三节校外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校外个人自我锻炼二、家庭体育活动三、节、假日体育活动四、体育夏(冬)令营活动第十章大课间体育活动第一节大课间体育活动概述一、大课间体育活动产生的背景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第二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第三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与要求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案例第十一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一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概述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的内涵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的功能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测试项目及实施办法的说明第二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组织与测试方法一、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的组织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的测试方法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组织与测试方法案例第三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测试数据运用一、《标准》测试数据运用的形式二、《标准》测试数据运用的步骤三、《标准》测试数据运用的案例学校竞技体育篇第十二章学校运动训练第一节学校运动训练概述一、学校运动训练的概念二、学校运动训练的意义三、学校运动训练的任务第二节学校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一、普通中小学校运动队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队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运动队四、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第十三章学校运动竞赛第一节学校运动竞赛概述一、学校运动竞赛的意义二、学校运动竞赛的种类三、学校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第二节学校运动竞赛的策划一、竞赛计划二、竞赛项目设计第三节学校运动竞赛的实施一、学校运动竞赛的组织二、学校运动竞赛的方法三、竞赛的计分四、竞赛的奖项学校体育保障篇第十四章学校体育管理第二节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一、各级政府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二、学校内部体育管理体制第三节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一、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含义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简介与节选第十五章体育教师第一节体育教师概述一、体育教师的职责二、现代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第二节体育教师专业化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求三、体育教师专业考评四、体育教师资格制度第三节体育教师教育一、体育教师教育的涵义二、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三、体育教师的入职与职后教育第十八章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第一节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概述一、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三、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四、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第二节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一、体育课前准备的评价指标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三、体育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指标第三节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一、根据评价基准划分的方法二、根据评价科学性划分的方法三、根据评价对象划分的方法四、根据评价形式划分的方法五、根据评价方式划分的方法第十九章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第一节学生体育学业评价概述一、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基本概念二、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要求三、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原则第二节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内容与方法二、水平二(小学3—4年级)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内容与方法三、水平三(小学5—6年级)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内容与方法四、水平四(初中7—9年级)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内容与方法五、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内容与方法参考书:学校体育教程刘海元主编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对教学状况做出检查,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同时,通过考核,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的、扎实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课程学习的基础】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各运动项目相关知识。
【考核的内容范围】考核的内容范围包括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包括: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体育思想,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校体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地位及目标;体育教学的特点、过程、规律、原则、内容、目标、方法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结构、组织及考核评价;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学校运动竞赛的意义、方法和计划;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内容及方法等,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作用、职责、条件及培训等。
【考核方法】包括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
过程考核包括出勤率(10%)、学习笔记(10%)、课堂学习状态与自评(10%)、作业(5%)、课堂提问(5%)等内容,占总成绩40%;期末考核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卷面100分,占总成绩60%。
【期末考核形式】期末考核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
【期末考核对试题的要求】主、客观试题型比例:主观题约占30-40% ,客观题约占60-70 % ,难度适宜。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占15% ,填空题约占20% ,判断题约占10%,选择题约占10%,简答题约占25 %,论述题约占10%,结合实际论述题约占10% 。
难度等级:中等【期末考核的具体内容】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知识点:1.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的体育思想2.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3.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考核目标:1.理解:(1)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的体育思想(2)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2.运用:(1)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点:1.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3.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考核目标:1.识记:(1)学生身体发展特征(2)学生心理发展特征(3)社会适应2.理解:(1)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3)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3.运用:(1)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要求(2)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3)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第三章学校体育的功能、地位及目标知识点:1.学校体育的结构2.学校体育的功能3.学校体育的地位4.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5.学校体育目标的取向6.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考核目标:1.识记:(1)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2.理解:(1)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2)学校体育的功能(3)学校体育的结构(4)学校体育目标的取向3.运用:(1)学校体育的地位(2)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和要求第四章体育教学特点、目标、过程和规律知识点:1.体育教学的概念2.体育教学的特点3.体育教学的目标4.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5.体育教学过程的构成和基本要素6.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考核目标:1.识记:(1)体育教学的概念(2)体育教学目标2.理解:(1)体育教学的特点(2)体育教学过程的构成和基本因素(3)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3.运用:(1)体育教学目标及制定(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五章体育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知识点:1.体育教学内容2.发展体能的原则和方法3.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原则4.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考核目标:1.识记:(1)各种教学方法的概念2.理解:(1)发展体能的原则(2)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原则(3)体育教学内容3.运用:(1)各种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注意的要求第六章体育与健康课知识点:1.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2.体育与健康课的结构3.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4.场地器材的布置5.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组织形式6.体育与健康课的密度与负荷7.体育与健康课的准备与评价考核目标:1.识记:(1)体育与健康课概念(2)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概念(3)课的结构概念(4)体育与健康课的密度和负荷概念2.理解:(1)不同类型体育与健康课的组织(2)场地器材的布置(3)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3.运用:(1)体育与健康课的结构及组织(2)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组织形式及运用(3)对体育课密度与负荷的测定与分析(4)体育课的准备与评价第七章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评价知识点:1.体育教学工作计划2.体育教学工作考核与评价考核目标:1.识记:(1)各教学工作计划概念2.理解:(1)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的理念、内容和方法3.运用:(1)各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第八章课外体育体育活动知识点: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2.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和特点3.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和方法考核目标:1.识记:(1)课外体活动的概念2.理解:(1)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和特点3.运用:(1)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第九章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知识点:1.课余运动训练概念2.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3.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4.课余运动训练计划5.学校运动竞赛的概念6.学校运动竞赛的方法和组织考核目标:1.识记:(1)课余运动训练概念(2)各种身体素质概念(3)运动技术、战术、战术意识概念(4)学校运动竞赛的概念2.理解:(1)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2)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3.运用:(1)课余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2)课余运动训练的方法(3)学校运动竞赛的方法和组织第十章理想的体育教师知识点: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及条件3.体育教师培训于提高考核目标:1.理解:(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3)体育教师的培训于提高(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2.运用:(1)体育教师的条件【样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竞技状态:2.动作示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编写教案时,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第一部分说明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一)课程目标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
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
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
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
学期期末考试。
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
比例为10%、10%、80%。
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编次绪言一二三四学时 1 6 15 10 8第二部分:复习大纲绪言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修改)
山东省第五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教材:《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2版
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标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二、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和目标
第二篇体育课程与体育实施
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一、体育课程的编制
二、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的理念和设计思路
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
一、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
二、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
第六章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法
二、体育教学内容
三、体育教学方法
四、教案的编写
五、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六、体育学习评价的实施
第九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篇课外体育第九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第十一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一、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二、竞赛规程
第四篇体育教师第十二章理想的体育教师
一、体育教师的特征
二、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
第十三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一、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
2。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31104B中文名称:学校体育学英文名称:Physical education of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总学时:学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开课系部:体育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学校体育学》主要阐述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领会合格的体育教师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既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其他专业与领域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如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支配具有多变、复杂的课堂教学因素的各种能力。
本课程主要以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各种教学技能为抓手,为以后进行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成为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和体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的目标,明确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初步具有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基本能力。
学校体育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特别要重视中小学校体育的实际,合理确定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要精选教学内容,在重视培养学生学校体育理论基础的同时,要注意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能力,注重实效,做到学以致用。
(1)全面系统地学习学校体育的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实施以及课外体育的有关理论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学校体育中的有关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始,共16周,每周2学时,计32学时,占2个学分,针对课程性质,采用集体讲授与课堂讨论、见习观摩、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案例教学、范例操作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真实、客观、公正的了解、掌握与评价一堂好的中学体育课的标准、要求以及应具备的能力。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体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力求准确
2、简述题既要简洁清楚,又要有必要的简述。
3、论述题考查考生对题目的全面理解、认识、个人想法及观点,要有一定的文字量。
二、考试内容:
【内容之一】
1、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2、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3、体育课程的功能与价值。
4、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与目的。
5、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
【内容之二】
1、运动时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点。
2、名称解释(1)兴奋(2)状态反射(3)需氧量(4)吸氧量
3、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的力学特征。
4、熟悉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三个环节。
5、掌握肺通气与肺换气的原理,运动时肺通气量的变化及其调节。
6、运动员心脏和普通人心脏的不同点。
7、掌握运动处方及其四要素。
8、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的意义。
9、熟悉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
10、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生理意义的异同点。
11、掌握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之三】
中学代表队训练
三、试卷结构:
a) 考试时间及分值:120 分钟,满分:100分【内容之一】占40%,【内容之二】占40%、【内容之三】占20%
b) 题型结构
A、名词解释、
B、填空题
c、简述题
d、论述题。
体育综合(346)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运动训练学 100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运动生理学 10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简答题: 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分析论述题:6小题,每小题 20分,共120分三、考试内容(一)《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概述2、运动训练概述(1)运动训练释义(2)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3、运动训练学概述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1)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2)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2、竞技需要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周期安排原则5、适宜负荷原则6、区别对待原则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2、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重复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持续训练法(4)变换训练法(5)循环训练法(6)比赛训练法3、运动训练常用手段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3、速度素质及其训练4、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2、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3、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2、战术训练方法3、战术方案的制订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2、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3、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4、运动智能概述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计划概述2、多年训练计划3、年度训练计划(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2)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4、周训练计划(1)基本训练周的计划和组织(2)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3)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4)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5、课计划与组织(1)训练课的种类(2)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3)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4)训练课的结构(5)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1、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1)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2)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2、教练员与运动员(1)教练员(2)运动员(二)《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1、学校体育发展简况2、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4、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二章体育课程1、体育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编制3、体育课程的实施4、体育课程的评价5、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1、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2、体育教学构成要素3、体育教学目标4、体育教学过程5、体育教学方法6、体育教学计划7、体育教学实施第四章课余体育1、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2、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3、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1、学校体育管理体制2、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3、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4、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第六章体育教师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3、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三)《运动生理学》绪论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2、生命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1、肌肉收缩的原理2、肌肉收缩的形式3、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4、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5、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6、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7、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1、血液概述2、血液的功能3、渗透压和酸碱度4、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第三章循环机能1、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2、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3、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第四章呼吸1、呼吸运动与肺通气2、气体的交换3、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4、呼吸运动的调节5、运动时的合理呼吸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1、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2、糖代谢与运动能力3、脂肪代谢与运动4、蛋白质代谢与运动5、水的代谢6、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第六章肾脏机能1、运动性蛋白尿2、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1、激素及其生理作用2、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3、兴奋剂及其危害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1、视觉器官2、听觉与位觉3、本体感觉4、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第九章运动技能1、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1、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2、有氧工作能力3、无氧工作能力第十一章身体素质1、身体素质概述2、力量素质3、速度素质4、耐力素质5、灵敏与柔韧素质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3、稳定工作状态4、运动性疲劳5、恢复过程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1、高原环境与运动2、热环境与运动第十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4、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同等学力加试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课目为:体育概论和运动心理学二门课程,要求考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体育学
(课程编号:023109)
一、课程性质
学校体育学是为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开设的学科选修课,36学时,2学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学校体育的地位、意义、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忠诚学校体育事业,能够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2、使学生基本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为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做准备。
3、使学生基本掌握体育教学基本技能、了解课外体育指导及学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
四、考核方式
(一)考核类别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本门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考查课。
(二)考试内容
依据本学科试题库的内容,随机抽题组合试卷。
(三)考试方法
开卷笔试
(四)成绩评定
1、平时考查占30%(提问、作业、出勤、学习态度)。
2、期末考试(考查)占70%。
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学校体育学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从体育理论中分支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以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律,探讨和阐明学校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培养能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级体育师资,它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之一。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从教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即能胜任大、中、小学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的社会体育工作。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1.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本质规律。
2.提高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1.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并围绕培养目标科学的选用教材、设计课时内容,做到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2.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校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3.本门学科的教学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密切联系中小学实际。
4.加强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5.重视学生课后学校体育教学辅导、自学、作业、查阅收集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动向,开阔眼界获得新的知识。
四、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介绍课程三部分。
五、学制、学分1.学制:学校体育学学习年限一学期。
2.学分:学校体育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最小学分为0.5,原则上是以18学时折算为I学分。
六、毕业及授予学位1.毕业:学校体育学最低要求为4学分。
学生修完学校体育学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德:、智、体、美等全面合格,准予毕业。
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修完最低毕业学分的学生,在校期间只有一次补考测试机会,未能完成发给结业证书。
《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校体育的发展概况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移植与借鉴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四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第一节学校体育与现代体育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第二节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一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二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第三节学校体育与媒介教育一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的目标二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三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学习系统与感知动作技能教学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一学前教育阶段体育二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三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四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三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第三节学校体育目标一学校体育的层次与结构一学校体育目标体系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第四节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一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二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第四章体育课程第一节体育课程概述一体育课程的概念二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二节体育课程编制一体育课程目标二体育课程内容三体育课程实施四体育课程评价第三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体育课程资源得概念、特点与分类二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三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原则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与功能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三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与特点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三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第三节体育教学原则体系一学生主体性原则二身心全面发展原则三技能教学为主原则四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五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六全面效益原则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第一节体育教学方法概述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第二节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一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四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五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第三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一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的意义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三正确或错误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第七章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第一节体育教学设计一体育教学设计概述二体育教学水平及单元设计三体育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二节体育教学的设施一体育教学常规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三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四体育教学教学场地器材布置五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第三节体育教学评价一体育教学评价概述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三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第八章课余体育第一节课余体育锻炼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与原则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三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四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第二节课余体育训练一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二课余体育训练的计划三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节课余体育竞赛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三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四大学竞技体育的竞赛第九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第一节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职能与方法一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机构与职能二学校体育的微观管理机构与职能三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与方法第二节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体育课程管理二体育教学管理三课余体育管理第三节学校体育法规简介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简介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第十章体育教师第一节体育教师地位与劳动特点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二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第二节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与职责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二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一体育教师的培养二体育教师的培训三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的发展趋势参考书目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次印刷。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1学校体育的本质规律学校体育的本质规律包括反映学校体育基本特点的内部规律和反映学校体育与校内校外环境相互联系的外部规律两个方面。
外部规律一般是从宏观上反映学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联系,如学校体育发展的总规律,不同学校体育目标确定的规律,不同教育对象在不同教育阶段实施体育的规律,以及学校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规律等。
内部规律主要是指学校体育同受教育者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即从微观上反映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规律,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思想、体育素养、体育行为、体育习惯、体育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等。
这种内外规律一旦和不同学校体育发展一般规律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各所学校体育发展的特殊规律。
2学校体育的目标, 从学校体育过程的特点看,可以大体分为几个目标?各目标包括什么内容?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空间范围体育应达到的期望要求、结果和标准。
它是学校体育决策和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应达到的结果。
学校体育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结构。
从学校体育过程的特点来看,大体可分为条件目标、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
条件目标是指为实施学校体育所必备的主、客观条件,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场地、器材、设备和体育经费、学生的体质条件等。
过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阶段里,学校体育实施的经过或发展的经历,主要包括工作计划、组织管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卫生保健措施以及教师的培训、提高等。
效果目标是指实施学校体育的最终效果,包括学生体质的水平,学生的教育、教养、发展水平,体育能力水平,体育人才质量,科研成果,等等。
以上三个目标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来进行评价,通过不断评价使学校体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为下一阶段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基础。
3学校体育学的内容(1)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2)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3)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的教学;(4)体育课;(5)体育课程学习策略与指导;(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7)体育课程学习评价;(8)学校课余体育锻炼;(9)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0)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1)体育教师;(12)学校体育的管理与法规4学校体育的功能健身功能; 教育功能; 启智功能; 情感发展功能; 群育功能; 美育功能;娱乐功能; 竞技功能5体育教学的概念、特点、它与一般教学的不同处体育教学的概念:是指教师所根据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身体练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发展学生运用知识、技术、技能的能力,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育专升本考试大纲
体育教育专升本考试大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基本要求。
1.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育专业知识基础;
2.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相关教育技术和手段,制定教育教学计划;
3.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二、考试内容。
1.体育理论基础。
2.教育学原理。
3.体育心理学。
4.体育教育方法论。
5.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6.体育专业知识。
7.体育法规和政策。
三、考试形式。
1.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文等;
2.实践操作: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实验操作等;
3.考试时间不少于4小时。
四、考试报名和要求。
具有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学习经历,符合各省招生及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考试,报名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并需支付一定的考试费用。
注: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以各省招生及教育部发布的最新规定为准。
2014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具体组织;正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正确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了解现代体育教师具备的条件与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⒈考试内容
⑴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教育化。
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⑶各种体育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对我国学校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与掌握各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
⑵了解原各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年代、社会背景与发展标致及代表人物。
⑶了解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的发展。
⑵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的发展。
⑶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⑷掌握基本概念:体质、个性、社会健康。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及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⑵了解学校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的结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与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⑵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本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4种取向与依据要求。
⑶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⑷掌握基本概念: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与社会健康目标、课外体育目标。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了解,掌握学校体育内容的构成及种层次目标的定义。
⑵理解与掌握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⒈考试内容
⑴课程的含义与概念及体育课程的特点。
⑵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及哲学基础。
⑶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设计思路。
⑷掌握基本概念:体育课程。
⒉考试要求
在了解课程的含义与概念及体育课程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与设计思路。
⑴含义与概念对比与理解。
⑵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与传统学校体育的对比分析。
⑶ 5条设计思路与传统的学校体育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
⒈考试内容
⑴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与本质。
⑵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过程。
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与本质。
⑵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的相互关系。
⑶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体育教学评价
⒈考试内容
⑴体育学习评价的理念与目的。
⑵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⑶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实施。
⑷掌握基本概念: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⒉考试要求
⑴与传统的学校体育学习评价比较,找出新的突破点。
⑵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选择性,主要体现了什么?
⑶关注学生的发展主要指的是什么?
第七章体育课程的学习与指导
⒈考试内容
⑴学习的含义及体育学习的特征。
⑵体育学习过程与学习阶段的划分。
⑶体育学习的策略的特点与构成。
⑷体育学习的策略的指导。
⑸掌握基本概念:学习、体育学习、体育学习策略、元认知。
⒉考试要求
⑴了解体育学习的5个特征。
⑵了解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8个学习阶段的划分。
⑶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机理与特点及学习策略。
⑷了解体育学习的策略的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⒈考试内容
⑴体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特征与分类。
⑵竞技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及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⑶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⑷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⑸掌握基本概念:体育课程资源、显性与隐性体育课程资源、素材性与条件性课程资源。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习,掌握资源的来源与分类。
⑵利用所学知识点,能初步具备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对校内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理念与实施能力。
⑷对地方民族民间运动项目的开发能力。
⑸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能力。
第九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⒈考试内容
⑴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及其性质与特点。
⑵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实施。
⑶掌握基本概念: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实施。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学习,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性质与特点。
⑵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⑶初步具备制定各种课外活动计划与组织实施的能力与方法。
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
⒈考试内容
⑴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地定位。
⑵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与特点。
⑶了解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与实施。
⑷掌握基本概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身体训练、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学习,了解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和意义,定位、目标与特点。
⑵了解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掌握相关训练方法,并初步具备组队建队的能力。
⑶初步具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余训练计划与组织实施的能力与方法。
第十一章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
⒈考试内容
⑴课余体育竞赛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地地位。
⑵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⑶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与实施。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课余体育竞赛的学习,掌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征,阐述其地位。
⑵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⑶了解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具有编写竞赛规程与组织实施的能力。
第十二章理想的体育教师
⒈考试内容
⑴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⑵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
⑶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与研究。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理想体育教师的了解,简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职责。
⑵了解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内容及其过程。
⑶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地位与特点。
第十三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⒈考试内容
⑴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与培训模式。
⑵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的了解,说说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重要性。
⑵知道一名体育教师的成长历程。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题型比例
基本概念题:约占10%;
判断题:约占10%
填空题:约占20%;
选择题:约占20%;
简答题:约占20%;
综述题:约占20%。
二、试卷题型示例及答案
1、名词解释:每题2分
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2、断判题:每题1分
夸美纽斯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是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的先驱者。
(╳)
3、填空题:每空2分
新课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
4、选择题:每题2分
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A)。
A增大运动负荷 B预防纠正动作 C加强纪律性 D加强合作
5、简答题:每题4分
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有哪几个方面?
答:1)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0.5分
2)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0.5分
3)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分
4)搞好课外体育工作。
0.5分
5)协助学校和教研室做好各项工作。
1分
6)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0.5分
6、综述题:20分
按学校的行事历特点,学校一般以学年为周期来制定课余训练计划,请你谈谈课余训练周期的阶段划分?并写出各训练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题主要观点:
1)年训练计划包括的内容。
4分
2)阶段划分。
4分
3)各分阶段任务。
6分
4) 各分阶段内容. 6分
Ⅳ. 参考书目
《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 2008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