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

一、土壤环境调控

(一)土壤肥力

主壤肥力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执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特征,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

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

随着人类对土壤利用强度的不断扩展,人为因素对土壤作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定土壤肥力发展方向的基本动力之一。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力,而农业土壤可以按照人类的需求同时具有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二)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分类任何一种土壤都不可能只由单一的某一粒级的矿物质土粒组成,同时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的含量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将土壤中各粒级土粒质量分数的配合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颗粒组成,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将土壤质地分成沙土、壤土和黏土三个基本等级。土壤质地这样划分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案的标准不尽相同

1.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

2.客土法

3.翻淤压沙、翻沙压淤

4.耕作管理措施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沙质土,保水保肥性能差,不耐干旱,肥效快效期短,含矿质养分少潜在养分含量低,易于转化为速效养分,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施肥见效快,肥效短保持养分能力差,养分易流失

黏质土,土壤固相比表面积巨大,表面能高,吸附能力强;保水、保肥性能强,但肥效缓慢;潜在养分储量丰富,特别是钾钙、镁含量较多,但养分转化速度慢;保水性强,热容量大,土温变幅小

壤质土,无论通透水性能,保水保肥能力,还是耕性都好。土温稳定,水分和空气比例协调,有利于植物出苗和后期生长发育,兼有沙土和黏土的优点,却没有2者的不足

(四)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3.提高土壤的保肥性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5.减缓土壤污染

6.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五)土壤容重

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单位为克/厘米3或吨/米3。在实际土壤中,含有孔隙,土粒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相同体积的土壤容重的数

值小于比重。一般旱作土壤容重大体在其数值的大小受土壤内部质地、土粒排

列、结构、松紧状况的影响,同时还经常受到降水和人为生产活动等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耕层变幅较大。

土壤容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土壤肥力基本数据,在植物中用途较广。在土壤质地相似的条件下,容重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壤的松紧度:容重小,表示土壤疏松多孔,结构性良好;容重大则表明土壤紧实、板硬而结构不良。

不同植物对土壤松紧度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各种植物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土壤松紧度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土壤容重比较适宜,有利于幼苗的出土和根系的正常生长

(六)土壤孔隙性

1.土壤孔隙度

土壤是个多孔体,土壤孔隙的多少用土壤孔隙度来表示。壤中所有溶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隙度,简称孔度。其计算公式为

2.孔隙类型

(1)毛管孔隙毛管孔隙的孔径为,具有显着毛管作用及毛管引力,水分

可借助毛管引力保持贮存在这类孔隙中,并依靠毛管引力运动,借毛管引力而保持在毛管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毛管水可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细根、原生动物和真菌等难以进入毛管孔中,根毛和细菌可以进入其中

此类孔隙是土壤中保存有效水分的主要孔隙,毛管孔隙数量具有决定土壤蓄水、保水的能力。

(2)通气孔隙通气孔隙孔径大于,毛管作用明显减弱,不具有毛管引力,保持水分能力逐渐消失。这类孔隙不能保持水分,水分主要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排出。它是水分与空气的通道,经常为空气所占据,故又称为空气孔隙或大孔院。大孔隙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通气孔隙发达的土壤可接纳大量的降水或灌溉水,不致造成地表径流和上层滞水。植物根系和真菌可以进入这类孔隙

(七)团粒结构

指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团聚体,其直径为。它是植物生长中最为理想的团粒结构,一般粒径为23mm,俗称“蚂蚁蛋”。

1.肥力特点:团粒结构是一种良好的土壤结构,具有多级孔隙,由单粒到微团粒,再由微团粒胶结成较大的团粒过程,使土壤形成了不仅孔隙度高,而且具有大小孔隙比例适当的孔隙性,能协调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关系,耕作也较省力,是植物生长的理想结构。

2.与土壤肥力关系

1.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2.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

3.调节土热状况

4.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3.团粒结构的创造

1.精耕细作

2.增施有机肥

3.合理灌溉

4.合理的轮作制度

5.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八)土壤胶体

土壤中最细微的固体颗粒部分,分散在土壤溶液中,它与土壤溶液构成土壤胶体分散体系。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实际上土壤中小于1000nm的黏粒都有胶体的性质。土壤胶体的组成从内向外可分为微粒核、决定电位离子层、补偿离子层3个部分。

1.土壤胶体的种类

(1)无机胶体:组成胶体微粒核的主要物质是土壤矿质颗粒,可以分为结晶质和非结晶机质合质,主要包括成分复杂的各种次步铝硅酸盐黏粒粒可矿物(一般称为黏土矿物)和成分简单的氧

化物及含水氧化物。

(2)有机胶体:胶体微粒核的组成物质是有机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土壤腐殖质,虽然有机胶体占到土壤胶体的比例不高,但其活性比无机胶体强,在土壤中容

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3)有机一无机复合胶体:该胶体微粒核的组成物质是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复合体。一般来讲,土壤有机质并不单独存在于土壤中,而是与土壤矿物质,

特别是黏土矿物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机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在土壤中有机无机复合体是比较活跃的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影响较大。因此,越是肥沃的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所占的比例越高。

(九)土壤可塑性

土壤在誓适量水分范围内,可被外力塑成任何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

能保持其所获得的形状的性能。干燥的土壤没有可塑性,当含水量逐渐增加时,土壤才表现可塑性,当水分增加到使土壤呈流体状态时,可塑性消失。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称为下塑限,土壤失去可塑性而开始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上塑限。土壤质地愈黏,可塑性愈强。

(十)土壤耕性

土壤在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土壤耕性可以反映土壤的熟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一个合适的土壤环境,是土壤的物理性与物理机械性等的综合表现

1.耕作难易即耕作阻力大小,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土壤耕性如何,表现在耕作难易宜耕期长短及耕作质量好坏等方面。一般质地黏重、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的土壤难耕。

2.宜耕期长短即适于耕作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耕作时对土壤水分要求的严格程度耕性良好的土壤,降雨或灌溉后宜耕时间长,对土壤墒情要求不严格,表

现为“干好耕,湿好耕,不干不湿更好耕”。耕性不好的土壤,宜耕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很窄,表现为“早上软晌午硬,到了下午锄不动”或“干时硬,湿时泞”。一般沙质土壤比黏质土壤宜耕期长

3.耕作质量即耕作后土壤所表现的状况及对植物生产的影响。耕性不良的土壤不仅耕作困难,达不到规定的耕层深度,而且耕后常起大土块,不易散碎,对种子发芽、出土以及幼苗生长不利;耕性良好的土壤,耕作阻力小,耕后疏松、细碎、平整,便于出苗、扎根,有利于植物生长

(十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是指在一定PH值时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交换量大小代表了可能吸收的养分数量,即土壤保肥能力。

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交换量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的保持养分数量,也就是保肥力高低;交换量大,保存养分的能力大,反之则弱。土壤交换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肥力的指标。

二、养分环境调控

(一)植物营养临界期

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在营养临界期,植物对某种养分需求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很迫切,若因该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而受到损失,即使在以后该养分供应正常也很难弥补。

同种植物的不同营养元素以及同种营养元素对不同的植物其营养临界期不完全相同,但多出现在植物生育前期。大多数植物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多出现在幼苗期,或种子营养向土壤营养的转折期。如冬小麦在分蘖初期、玉米在出苗后

7d左右、棉花在出苗后10~20d。植物的氮素营养临界期也在生育前期。如冬小麦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水稻钾素的营养临界期则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形成期。(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植物在不同阶段吸收养分的数量往往差别很大,一般把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养分数量最多的时期称为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也称植物强度营养期。这一时期一般是植物营养生长的旺盛期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此时植物吸收养分的数量最大、速度最快,如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其增产效果非常显着。

营养最大效率期因植物而异。如就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而言,水稻在分蘖期,油菜在花期,玉米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初期,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棉花在开花结铃期。

(三)养分归还学说

养分归还学说维持土襄肥力而必须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取走的养分的理论。在上壤上种植作物必然消耗土壤中的矿一质养分。而土壤中矿质养分是有限的。如果不把农作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及时地以施肥的形式加以补充,则土壤肥力势必日益下降,作物产量也必将逐渐下降。

(四)最小养分律

1.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改变而变化。

3.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五)硝化作用

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氨(NH3)或铵离子(NH4+)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氨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硝化作用产生的硝态氮是植物最容易吸收的氮素,特别是甘蓝、白菜、芹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极易吸收硝态氮。

2.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体分子态氮氧化物的过程中,当土壤处于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作用,产生N2O、NO和N2。

(六)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比较

1.铵态氮肥的特点。氮素形态以氨或铵离子形态存在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如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等。这些氮肥的共同特点是:

(1)易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肥效迅速,施后可及时提供植物所需要的氮素。

(2)施入土壤后,从肥料中解离出来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

(3)遇碱性物质,易分解放出氨气挥发,导致氮素损失,北方碱性土壤上施用注意深施。

(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经硝化作用由铵态氮素转变为硝态氮素,硝态氮素虽能被植物根系吸收,但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保存,容易流失。

2.硝态氨肥的特点。氮素形态以硝酸根离子形态存在的氮肥称为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等。这类氮肥的共同特点是:

(1)易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肥效快。

(2)施入土壤后,NO3- 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随土壤水分流动而移动,容易引起氮素流失。

(3)在土壤厌氧条件下(如水稻田),易引起反硝化作用,形成植物根系不能吸收的氮气或氧化氮气,造成氮素损失。

(4)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助燃性和易爆性。

3.过磷酸钙的施用方法:

(1)集中施用

(2)分层施用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4)制成粒状磷肥

(5)根外追肥

4.土壤中磷的转化

(1)有机磷的水解

(2)有效态含磷化合物的固定

①化学性固定

②阴离子代换固定

③生物固定

5.土壤中钾素的形态

水溶性钾

交换性钾

固定态钾

矿物态钾

6.土壤中钾的转化

(1)土壤中钾的释放

①矿物态钾的风化

②交换性钾的释放

③有机物在土壤中的腐解释释放出钾离子

(2)土壤中钾的固定

7.缓释肥料: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制造的能使肥料中养分N、K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长,在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可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有机合成微溶型缓释氮肥(基肥一次性施入)、包膜类缓释肥料(基,前期配施适量化学肥料)

(七)报酬递减律(P214)

报酬递减律是18世纪末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杜尔哥在深入研究投入产出关系和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进行归纳后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肥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式Y=A+BX+CX表达(Y为作物产量,X为施肥量,A为不施该种肥料(X=0)的产量,B、C为回归系数)。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呈抛物线状(图7-12)。肥料的增产效应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施肥量低,增施单位肥料所获得的增产量较高;第二阶段,施肥量较高,增施单位肥料获得的增产明显递减(报酬递减),直至作物达到最高单产,即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增产的极限;第三阶段,进一步增施肥料时,作物不仅不能增产, 反而引起减产。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曲线,生产上所需要寻求的就是经济效益最高时的肥料施用量。

经济施肥量的确定,一般都以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中的肥料投入与产品收益作为依据。常用的方法有:

1.效应函数计算法最简单的是一元肥料效应中经济施肥量的确定。设Y为作物产量,X为施肥量,A为不施该种肥料(X=0)的产量,B、C为回归系数。由

Y=A+BX+CX2可导出求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的公式:X=-B/2C。再考虑单位价格Pf

和单位肥料的增产量PY时,便可获得求取经济效益最高时的施肥量

X=Pf/(PY-B)/2C。

2.效应函数图解法试验中由不同施肥量下获得的作物产量,按价格转换为不同产值,并计算与施肥量相关的函数式, 绘制成产值随施肥量增长变化的曲线(图7-13)肥料价格计算成肥料投入价值,按施肥量增长绘一直线,为肥料投入增长线, 在产值增长线上,绘一平行于肥料投入增长线的切线,此切线有斜率随肥料投入线斜率而变化,因而切点将在产值曲线上移动,由切点做一垂线,延伸至横

坐标,则垂线与横坐标之交点,即为经济施肥量。施用这一数量的肥料,理论上单位面积所能获得的利润最高。

三、水分环境调控

1.吸湿水:固体土粒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对空气中水汽分子的吸附力面被紧密保持的水分。大气湿度愈高,温度愈低,土壤分散性越高,吸湿水越多。

2.毛管水:由土粒间孔隙所表现的毛管力保持在士壤孔隙中的水。毛管水数量多,分布广,能被直接吸收利用,移动速度快,有溶解养分的能力

3.重力水:当土层的下部不受地下水顶托,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的那部分水量在重力作用下从士壤中垂直向下移动。土壤暂时为重力水所饱和时的

含水量称为饱和持水量。

4.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是大多数植物可利用的土壤水上限。

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四、光环境调控

(一)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温度升高,不断向外辐射(属于红外辐射)(二)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向下到达地面的那部分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三)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减去大气逆辐射(E=Ee-Ea)

(四)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引种、育种、调节花期、控制生殖生长,增加茎叶产量

(五)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1.增加光合面积

合理密植、改变株型

2.延长光合时间

提高复种指数、延长生育期、人工补光

3.提高光合效率

增加CO2浓度、调节温度、降低光呼吸、加强田间管理

五、温度环境调控

(一)植物温周期现象:由于气温有年变化和日变化,所以作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产生了对年温和日温变化的要求

(二)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用来表示作物对热量条件的要求(预测作物物候期、成熟期、病虫害发生期)

(三)春化作用:植物在苗期需要经过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古的特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考试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考试题 A、葡萄 B、莴苣 C、豌豆 D、百合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考试题 4、下列植物中,( )属于苞叶。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 A、黄瓜 B、小麦 C、大豆 D、玉米 5、杏的食用部位是(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A、外果皮 B、中果皮 C、内果皮 D、中皮 1、双受精作用: 6、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 A、高温 B、低温 C、光照 D、水分 7、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 A、黄瓜 B、四季豆 C、白菜 D、小麦 2、种子萌发: 8、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大豆 B、油菜 C、大麦 D、花生 9、下列属于日中性植物的是( )。 3、植物生长大周期: . A、白菜 B、棉花 C、黄瓜 D、萝卜 10、下列植物激素具有极性传导的是( )。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11、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生长延缓剂是( )。 4、顶端优势: A、乙烯利 B、矮壮素 C、脱落酸 D、青鲜素 12、生长素一般在( )ug/g以下能促进茎的生长。 A、1-10 B、10-100 C、100-1000 D、1000以上 13、哪种激素的作用与其他三种相反( )。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5、春化作用: 14、( )具有防止植物器官早衰的作用。

A、赤霉素 B、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15、东北的大豆引种河南,生育期(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死亡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39分) 1、( )根系属于须根系。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 A、豆类 B、果树 C、小麦 D、棉花 2、细胞繁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 2、下列植物属于( )合轴分枝。 3、一个发育成熟的叶可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三部分。三部分A、苹果 B、松C、杨 D、杉俱全的叶称______,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_______。 3、下列植物中,( )属于茎卷须。 4、一朵典型的花由花梗、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 第 - 1 - 页共 4 页 六部分组成。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哪些, 5一个发育成熟的胚珠由______、珠脊、______ 、_______和_______组 成。 6、种子的萌发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过程。 7、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8、由于______现象,故生产中扦插枝条时不能倒插。 9、根据小麦春化过程对低温要求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 10、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三种类型。 11、诱导植物开花是在______,但不否定光期的作用。 12、生长素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胚芽鞘、叶______、_______和 _______内。

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试卷

16农艺升学班植物生产与环境摸底考试试题班级:得分:制卷人:吴宇琛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根冠比: 2.顶端优势: 3.春化作用: 4.有效积温: 5.空气湿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A.生长 B.分化 C.开花 D.发育

2.农业生产上要求做到“不误农时”,任何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率达到最高以前采用,否则任何措施都失去意义,这是因为植物生长具有()的规律。 A.生长大周期 B.昼夜周期 C.季节周期 D.依赖自然条件 3.由于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而引起的植物生长停滞的现象称为()。 A.衰老 B.强迫休眠 C.生理休眠 D.渡过休眠 4.在一天中,植物生长的速度表现出()。 A.夏季时,白天快 B.早春时,白天快,其它季节晚上快 C.冬季时晚上快 D.一年四季都是白天快,因为白天有光,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没有光照,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5.茶树修剪是()的原理的应用。 A.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长相关性 B.生长周期性 C.顶端优势 D.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6.下列植物中顶端优势最强的是()。 A.雪松和水杉 B.玉米和小麦 C.苹果和梨树 D.玉米和高粱 7. 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 8. 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9. 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0. 有实验证明()对植物产生成花物质极为重要。 A.连续黑暗的时期 B.连续光照的时间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低温 11.植物感受光周期的主要器官是()。 A.茎尖 B.叶片 C.花朵 D.根尖 12.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烟草 B.油菜 C.玉米 D.大豆 13.()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A.极性 B.再生 C.休眠 D.衰老 14.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和答案【植物生产塑料阅读答案】

植物生产塑料①如今利用玉米或者甘蔗等农产品为原料所制成的“聚乳酸”塑料,已经开始在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制造的塑料比较,利用植物制造的这种聚乳酸塑料,成本较高,而且在60℃左右就会变形。由于存在这些缺点,这种材料至今难以普及。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非常看好聚乳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植物作为原料,有可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这一大难题作出巨大贡献。②聚乳酸是一种在地球环境下容易被生物分解的塑料。所谓“容易被生物分解”,就是说这种塑料不久就会被微生物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近年来,全世界都十分重视对废物再生利用,如何处理那些无法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始终是困惑着人们的难题。大量使用能够被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塑料,为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这个难题提供了希望。③某公司在2005年1月推出了一种其外壳使用了聚乳酸的笔记本电脑。据该公司的发言人介绍,这种聚乳酸是用玉米制成的,由于在其中掺入了一种叫聚碳酸酯的合成树脂,保证了这种新材料具有同传统的塑料外壳一样的耐热性。④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十分看重聚乳酸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生物特性,因此,对它进行了积极的临床实用研究。例如,如果把聚乳酸用作医治骨折的结合材料,那么,随着断处的愈合,聚乳酸会逐渐被分解,最终完全消失。而且,聚乳酸分解以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它们被代谢后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目前,这种聚乳酸已经被制成医疗器具,用于医疗实践中。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人们非常看好聚乳酸”所制成的塑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可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这一大难题作出巨大贡献”一句中,“有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

绪论 教学目标: ◆掌握: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的特点。 ◆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了解: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讨论对农业的认识导入新课 二、新授 Ⅰ、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人们生活消耗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来自于植物生产;服装原料80%来自于植物生产。 (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植物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我国40%的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植物生产。 (三)农业的基础产业 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生产。 (四)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门 植物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植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Ⅱ、植物生产的特点 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人工调控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社会性产业。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植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各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技术的实用性 植物生产是把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主要研

究解决植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其技术必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经济安全。 (三)生产的连续性 植物生产的每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周年性产业。 (四)植物生长的个体生命周期性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 (五)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生产依赖于大自然的周期变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 (六)严格的地域性 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也有差异,从而构成了植物生产的地域性。 Ⅲ、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光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光在植物生产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直接作用是对植物形态器官建成;间接作用是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二)温度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在植物生产中,温度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影响植物的干物质积累甚至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完成。 (三)水分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都必须在细胞含有水分的状况下才能发生。植物对水分的依赖性往往超过了任何其他因素。 (四)土壤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使植物能“吃得饱(养料供应充足)”、“喝得足(水分充足供应)”、“住得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伸展开、机械支撑牢固)。 (五)肥料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在植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料不仅可以促进植物整株生长,也可促进植株某一部位生长;肥料还在改善植物的商业品质、营养品质和观赏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Ⅳ、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学习方法

中二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植物生产与环境》中期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焚风: 小气候: 配方施肥: 肥料利用率: 光合有效辐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不是忌氯作物。 A烟草 B马铃薯 C茶树 D玉米 2.水田中不宜使用硝态氮的原因为() A引起土壤板结 B易流失 C易发生反硝化损失 D.B+C 3.下列肥料适宜做种肥施用的是() A尿素 B过磷酸钙 C磷矿粉 D氯化铵 4.芹菜“茎腐病”是由于缺少() A 铁 B 硼 C 锌 D 锰 5.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12%N:12%P2O5:12%K2O B.12%N:12%P:12%K C.12%N:12%P2O5:12%K2O D.12%N2O:12% P2O5 :12% K2O 6.以下不属于夏季的节气是()。 A.小暑 B.大暑 C.处暑 D.夏至 7.()表示天气渐暖,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 A.清明 B.雨水 C.谷雨 D.夏至 8.()节气小麦成熟收获,是夏收夏种的季节。 A.小满 B.芒种 C.小暑 D.大暑 9.水旱轮作施用磷肥施用原则是()。 A.早重水轻 B.水重早轻 C.早多晚少 D.早少晚多 10.土壤速效钾一般占土壤全钾量的()。 A.90%-98% B.10% C.5% D.1%-2% 11.下列不属于夏季的节气是()。 A.小暑 B.大暑 C.处暑 D.夏至 12.玉米早期出现了“白苗病”可能是缺( )引起的。 A.Zn B.Mo C.B D.Fe 13.下列不属地方性风的是()。 A.海陆风 B.台风 C.山谷风 D.焚风 14下列不宜于大量施用人粪尿的作物是( )。 A.白菜 B.烟草 C.小麦 D.麻类 15.一般稻田绿肥应在插秧前( )天翻压。 A.10-15 B.5-20 C.20-30 D.30-40 16.植物各生育期对养分需求的一般规律是( )。 A初期少、盛期多、成熟期少 B初期多、盛期多、后期少 C初期少、盛期少、成熟期多 D.初期少、盛期多、成熟期多 17.下列选项列出的植物营养元素中.全部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Fe、Mg、B、S B.Fe、Mg、Cu、Zn C.Fe、Ca、Cu、Zn D.Fe、Cu、B、Zn 18.下列关于铵态氮肥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为速效氮肥 B.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可进行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 C.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成为交换态养分 D.NH4易随水流失,水田不宜使用 24.“容易在果实上发生缩果病,果面凹凸不平,易木栓化”是缺下列( )元素。 A.铁 B.锌 C.硼 D.钙 25.秦岭南北气候不同是受哪种下垫面影响所致() A、海陆分布 B、地形影响 C、季风环流 D、植被不同 26.关于太阳辐照度的日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晴天正午时太阳辐照度最大 B.夜间太阳辐照度为零 C.一般是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照度就越大 D.晴天日出后太阳辐照度越来越大 27.下列属于大陆性气候表现的是()。 A.气温的年、日较差均大 B.降水稀少,多集中夏季 C.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 D.云雾多,日照少 28.下列属于耕翻的小气候效应的是()。 A.白天可提高耕层土壤温度 B.低温时期下土层增温 C.在旱季,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 D.高温时期上土层增温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与答案

农学专业暑期测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 1、植物根、茎、叶都具有的功能是。 A、光合 B、蒸腾 C、支撑 D、贮藏 2、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 A、不定根 B、支持根 C、主根 D、呼吸根 3、C 4途径CO 2 的接受体 是。 A、R u BP B、PEP C、PGA D、NADP 4、化学肥料是二元复 合肥料。 A、尿素、硫酸钾 B、氯化铵、硝酸铵 C、磷酸铵、硝酸钾 D、硝酸铵、磷酸二氢钾 5、苏南地区的小麦引至淮阴以 北地区种植一般会。 开花成熟 熟期不变 生长发 失的时期,称为。 养临界期 养敏感期 D、作物营养元素功能期 7、水稻三系配套法制种,恢复 系和不育系杂交得到的 是。 A、雄性不育系 B、雄性不育保持系 C、雄性不育恢复系 D、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 8、棉花收获结束前,在行间种 植小麦、越冬蔬菜的种植方式称 为。

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连作 9、下列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棉花 B、水稻、大豆、棉花 C、小麦、油菜、豌豆 D、水稻、小麦、油菜 10、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源主要是。 A、当年寄主 B、当年中间寄主 C、越冬越夏的场所 D、当年田间杂草 11、小麦——早稻——晚稻的复种方式为。 A、一年一熟制 B、一年两熟制 C、一年三熟制 D、两年三熟制 12、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重力水 D、毛管水 13、土壤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有时会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这一现象是。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C、替代作用 D、主导作用 14、在植物施用农药后,害虫取食经口腔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其中毒死亡的药剂类型 是。 A、熏蒸剂 B、内吸剂 C、触杀剂 D、胃毒剂 15、植物体中的干物质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A、40%-60% B、50%-60% C、75%-85% D、90%- 95% 16、在农作物生产技术中,能够 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 的是生产技术。 A、生态化 B、轻型化 C、模式化 D、信息化 17、昆虫一生需经过卵、幼虫、 蛹、成虫四个阶段变化的现象, 称为。 A、进化 B、全变态 C、不全变态 D、变态现 象 18、在作物生殖生长期内遭受短 时间的异常低温,使生殖器官生 理活动受到破坏而减产的冷害 类型是。 A、延迟型冷害 B、障碍型冷 害 C、混合型冷害 D、 稻瘟型冷害 二、判断题(每小题1.5分,将 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 面,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二、填空题 1.发育 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 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四、问答题(要点) 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可通过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影响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固氮、降解毒性等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另一方面杂草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业要素的本体;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物生产和环境试题

2、次生分生组织 3、皮孔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测验题 4 、运动细胞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5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无融合生殖 三、选择题和()三层。 1、禾本科植物茎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因渗入了(),从而使硬度增 2、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强,加强了保护和支持功能。 3、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的主要场所。 A.木质 B.木栓质 C.)和()三种。脂类化合物 D.二氧化硅4、细胞繁殖的方式有()、( 2、水稻体细胞含有、机械组织按其细胞壁增厚方式不同,可分为(5 )和(),24条染色体,则其发育成熟的花粉粒(三核)共含有 (其中后者为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如()和()。)条染色体。 A.12 ),主要 B.24 C.36 D.72 、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有两类:一类是(6 )和(3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另一类是()和(),输导有机、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次生分生组物。织)(((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柱 由)、)、74、在双子叶植物的多年生茎中,一般(可以形成侧根、)的比例最大。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其中)(和组成,()A.不定根、不定芽、木栓形成层以及一部分维管形成层。初生木质部 B.初生韧皮部 C.次生木质部 D.次生韧皮部 5 8、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转变的。、以下植物中,具根状茎的是() A.莲 B.有的还有)(和组成,()甘薯 C.马铃薯 D.洋葱)(、9禾本科植物的叶主要由 四、判断题(每题2)。和(分,共10分) 1、中央液泡的形成标志着细胞已发育成熟。()称双子叶植物幼茎的各维管束之间,10、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薄壁细胞, 2、细胞内形成核蛋白亚单位的部位是核仁。()和(具有它外连皮层、)(为。内连髓,)() 3、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维管束内有形成层,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内的作用。无形成层。(、发育成熟的胚囊具有七个细胞(或八个核),其中靠近珠孔端的形成)114),),靠近合点端的形成三个(、植物的幼茎表皮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外观呈绿色。())和两个 (一个(、双受精作用是绿色植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现象。(位于胚囊中部的形成一个()或两个()。) 五、简答题(、西瓜、南瓜等植物的果实,12(30分))十分发达,是人们食用的主要 1、植物的根尖可划分为哪几个区域?各自担负着什么功能?(6分)部分。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什么叫生物膜?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包括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结构:生物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按液态镶嵌模式构成生物膜。两列液态的磷脂分子构成膜的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层中,整个膜可以自由地作半液体流动。 功能:(1)生物膜为选择性透过膜,这样就保证了活细胞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2)生物膜具有屏障作用,把细胞中的细胞器与其他部分隔开,使细胞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3)细胞膜还具有接受胞外信息和识别不同生物种类的功能。 2.液泡具有哪些作用? (1)液泡与细胞需水有关,液泡中的溶液可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以利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2)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的产物,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3)含有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参与细胞内物质的降解。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核分裂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数量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2次,但染色体只复制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4.根尖有哪几个分区?各区的特点是什么? 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个部分。(1)根冠:根冠形似帽状,套在根的顶部,是根尖的保护结构,根冠由薄壁细胞组成。能分泌黏液,起润滑的作用,便于根尖向土壤深处伸进。(2)分生区:分生区位于根冠上方,长1-2mm,属分生组织。此区细胞体积小、壁薄、质浓、核大、排列紧密,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上方,是由分生区产生的新细胞分化而成的。该区细胞剧烈伸长,成为根在土壤中向前推进的动力。(4)根毛区:位于伸长区的上方,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细胞不再纵向生长,已分化出各种成熟组织,外表密生根毛,此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试题

第3章自测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质地 4.土壤有机质 5.田间持水量 6.蒸腾系数 二、填空题 1.土壤水分土壤中常以溶液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目前水土保持主要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如________和_________。 3.土壤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土因素的制约。 4.土壤按其作用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土壤最基本的特性。 5.自然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固相),________(液相),_______(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6.土壤微生物重要的类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及________等。 7.土壤生物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转化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土壤空气的交换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9.土壤三相中最活跃的部分是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________粒径。 A 0.1 mm B 0.01 mm C 0.001 mm D 0.000 1 mm 2.“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质地是______。 A 沙土 B 壤土 C 黏土 D 都不对 3.用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时,可搓成直径约3 mm土条,但是弯成直径2~3 cm圆环时断裂的是_______。 A 沙壤土 B 沙土 C 重壤土 D 中壤土 4.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_________。 A 桔秆 B 动物残体 C腐殖质 D糖类 5.下列适宜黏土种植的作物是_____。 A花生 B薯类 C芝麻 D小麦 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 _________cmol(+)/kg时表明土壤保肥力中等。 A >5 B <10 C 10~20 D >20 四、判断题 1.一般有效水含量范围是:黏土>壤土>沙土。() 2.有效水指从田间持水量到凋萎系数的土壤含水量。() 3.在坡度小、地形复杂、不易筑梯田或撩壕的坡地可修鱼鳞坑。()

植物生产与环境考试题教学文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考试 题

精品文档 2011~2012学年植物生产与环境模拟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再生现象 2.顶端优势 3.春化作用 4.光周期现象 5.春化的解除 6.春化效果的积累 二、填空题 1.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_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次之。 2.赤霉素最早是从__________病菌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激素,现已发现 ________多种,应用最广的是_________。 3.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等部位。 4.第一个从植物体内分离出来的细胞分裂素是__________。 5.一般认为细胞分裂素在________合成。 6.乙烯的结构式是________,它是一种气体激素,能起催熟作用,称_______,在瓜类蔬菜上可促进花的形成,又称___________。 7.温带树木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一般在春季和初夏生长________,盛夏时节生长__________,秋季生长速度又有所________,冬季________或 _________。 8.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 9.从植物一生的开花次数上,可把植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植物。 10.一般原产于北方的植物通过春化的温度较________,范围_______,需要时间_______,冬性_______。 三、选择题 1.辽宁的小麦引种到河南,应引品种。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晚熟品种 2.路灯下的植物落叶较迟主要是因为_______。 A 光照时间长 B 温度高 C 温差大 D 生长快 3.哪种激素的作用与其他三种相反__________。 A IAA B GA C ABA D 细胞分裂素 4.下列___________具有防止植物器官早衰的作用。 A 生长素 B 赤霉素 C 细胞分裂素 D 脱落酸 5.下列_________是多次开花植物。 A 水稻玉米 B 苹果小麦 C 黄瓜棉花 D 竹林蕃茄 6.下列_______引起气孔关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试卷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植物生长大周期中,生长进程的变化大致呈()形。 A.S B.V C.M D.W 2.果树结果出现“大小年现象”体现()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B.主茎与侧枝C.营养与生殖D.都不是 3.一般原产于北方的植物冬性强,通过春化时要求的温度()及所需的时间()A.低、短B.低、长C.高、短D.高、长 4.东北的大豆引种河南,生育期将() A.延长B.缩短C.不变D.死亡 5.短日植物缩短缩短夜长,开花时间会() A.提前B.延迟C.不变D.不一定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把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B.在温带,盛夏时数目生长速度最快 C.植物再生是指植物体分离部分具有恢复其他部分的能力 D.衰老是指生理功能逐渐丧失,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7.细胞膜主要是由()组成 A.脂质和蛋白质B.类脂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DNA D.蛋白质和RNA 8.于细胞内物质运输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B.核糖体C.高尔基体D.细胞核 9.显微镜的镜头有油类物质污染时,可用擦镜纸蘸()擦拭 A.无菌水B.香柏油C.无水乙醇D.都不是 10.抗倒伏的农作物品种,其茎中()较发达 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C.机械组织D.输导组织 11.和管胞输导的是() A.糖类物质B.脂类物质C.蛋白质D.水分和无机盐 12.有限维管束是贯穿在() A.蕨类植物茎B.双子叶植物茎C.裸子植物茎D.单子叶植物茎 13.叶片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A.表皮B.栅栏组织C.海绵组织D.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14.油菜的果实类型是() A.坚果B.颖果C.分国D.角果 15.下列主要起催熟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A.萘乙酸B.乙烯利C.吲哚乙酸D.多效唑 16.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 A.土壤肥力B.土壤供肥性C.土壤保肥性D.土壤结构性 17.土壤地质中较理想类型是() A.砂质土B.粘质土C.壤质土D.细砂 18.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中,当灌溉后。水分下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细管中的水分是()

植物生产与环境答案

1、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 2、13时,日出之前; 3、7,8; 4、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 5、致死温度; 6、糖类,蛋白质; 7、-10℃,25--35℃,35--45℃;8、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9、减小,增大;10、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 学下限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下限温度三者的合称。 2、有效积温: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 3、原初反应: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而引起的最初发生的反应,是光合作 用的起点。 4、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增高而相应增加, 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光照 度称为光饱和点。 5、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材料干重或鲜重所放出的CO 质量 2 质量 或所吸收的O 2 三、选择题 四、判断题

1、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5℃——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植物生长期。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15℃——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1)光合作用:①利用简单的无机物(CO 2与H 2 O)合成有机物,吸收CO 2 ; ②是贮能的过程(把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有机物中);③只在绿色细胞中进行,进行的细胞器为叶绿体;④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⑤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释放的 O 2 也可供呼吸利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呼吸作用共用。 (2)呼吸作用:①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表现为吸收O 2,放出CO 2 ; ②是放能的过程(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ATP及部分热能); ③在所有生活细胞中进行,进行的部位除细胞质外,主要的细胞器为线粒体;④有光、无光下均可进行;⑤为所有细胞包括绿色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释放的CO 2 也可供光合作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光合作用共用。 3、①漏光;②受光饱和现象的限制;③环境条件及作物本身生理状况的影响。 4、.新鲜果品的贮藏既要抑制其呼吸作用,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又要保持香味和新鲜状态,所以要保持低温和一定湿度。 5、由于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①释放的能量少,要维持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势必消耗自身大量有机物质;②其产物是酒精或乳酸,会造成细胞中毒,导致植物死亡 六、计算题 1.(1)活动积温 = 12.5+11.5+12.5+13.6+14.6+15.0+15.6+14 = 109.3(℃) (2)有效积温 = (12.5-12)+(11.5-12)+(12.5-12) +(13.6-12) +(14.6-12)+(15.0-12)+(15.6-12)+(14.0-12) = 13.3(℃) 2.日平均气温=[1/2(当天最低气温+昨天20:00气温)+8:00,14:00,20:00气温之和]÷4 =[1/2(-2℃+14℃)+4℃+10℃+12℃] ÷4 =32℃÷4 =8℃

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试题

12级三职班植物生产与环境期末考试题 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 1、减数分裂 2、不定根 3、春化作用 4、田间持水量: 5、根压 6、拮抗作用 二、选择题 1、可使小麦和水稻拔节、抽穗的分生组织是_______。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 居间分生组织 D 分泌组织 2、________的特点是细胞壁薄,质浓,核大,排列紧密,液泡小或无。 A 薄壁组织 B 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 D 输导组织3、下列物质中,_________是由活细胞组成的。 A 导管、管胞 B 筛管、伴胞 C 导管、伴胞 D 筛管、管胞 4、________的根系不属于直根系。 A 花生 B 棉花 C 马铃薯 D 小麦 5、_______根系属于须根系。

A 豆类 B 果树 C 小麦 D 棉花 6、从植物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为_______。 A主根 B 侧根 C 不定根 D 支根 7、_______属于肉质直根。 A 甘薯 B 萝卜 C 何首乌 D 马铃薯 8、_______属于寄生根。 A胡萝卜 B 菟丝子 C 玉米 D 甜菜 9、下列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是_______。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毛区 10、下列植物属于合轴分枝。 A 苹果 B 松 C 杨 D 杉 11、凯氏带是在双子叶植物根的________中出现的现象。 A 表皮 B 内皮层 C 中柱 D 薄壁细胞 12、下列顺序符合变态根—变态茎—变态叶的是_____。 A 甘薯—马铃薯—仙人掌 B马铃薯—甘薯—仙人掌 C甘薯—仙人掌—马铃薯D 马铃薯—仙人掌—甘薯 13、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A 高温 B 低温 C 光照 D 水分 14、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_________。 A 黄瓜 B 四季豆 C 白菜 D 玉米 15、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_________。 A 大豆 B油菜 C 大麦 D 花生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

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5级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以长效肥料为主,速效肥料为辅的是()。 A.追肥 B. 基肥 C.种肥 D.根外追肥 2.对磷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酶等的成分 B.在糖代谢、氮素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C.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 D.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 3.下列关于棉花的磷素营养临界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A.二叶期 B.二叶期和三叶期 C.三叶期 D.三叶期和四叶期 4.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土壤质地是()。 A.砂土 B.黏土 C.壤土 D.重壤土 5.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湿时能搓成直径约3㎜土条,但提起后即会断裂。由此可以大体判定这种土壤为()。 A.砂壤土 B.轻壤土 C.中壤土 D.重壤土 6.黏土的土壤容重一般为()g/cm3。 A.2.65 B.1.0~1.8 C.1.1~1.6 D.1.4~1.7 7.土壤区别于陆地表面其它疏松表层的本质特征是()。 A.能够生长绿色植物 B.具有肥力 C.有微生物的存在 D.由岩石风化后的母质发育而来 8.矿物质养分含量最丰富的土壤颗粒是()。 A.砂粒 B.黏粒 C.粉粒 D.石砾 9.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中,当灌溉后。水分下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细管中的水分是()。 A.吸湿水 B.毛管悬着水 C.重力水 D.毛管上升水 10.下列氮肥可作种肥的是()。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氯化铵 11.适宜作根外追肥的肥料是()。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氯化铵 1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磷肥,中度缺磷土壤要()。 A.少量施用、巧施磷肥 B.适量施用、看苗施用 C.优先施用、足量施用 D.优先施用、看苗施用 13.某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为12-18-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含N18% B.含K2O 12% C.含P2O515% D.养分总含量大于等于45% 14.烟草、柑橘等“忌氯”植物应施用()。 A.氮磷复混肥料 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 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 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 15.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土壤结构类型是()。 A.壤土 B.团粒结构 C.单粒结构 D.砂土 16.土壤团粒结构近于球形,其直径在()mm之间。 A.0.01~0.25 B.1~10 C.2~3 D.0.01~10 17.我国土壤pH大多数在()范围。 A.4.5~8.5 B.3.5~8.5 C.3.5~9.5 D.4.5~9.5 18.生产上常施用菌肥养地培肥土壤,是利用了()原理。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生物吸收 D.离子交换吸收 19.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的有效性最低。 A.Mo B.Mn C.Zn D.Fe 20.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有()。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水汽压 D.露点温度 21.某地12小时降水量为34mm,则降雨等级为()。 A. 中雨 B.大雨 C. 暴雨 D.特大暴雨 22.水分临界期是农作物各不同生育期中对水分缺乏()的时期。 A.敏感 B.比较敏感 C. 不敏感 D.最敏感 23.大气中有凝结核的存在,水汽(),才能促进水汽凝结。 A.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B.成分发生很大改变 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 D.使温度不断提高 24.“深山云雾产好茶”是由于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中的()。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红橙光 25.()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A.根压 B.蒸腾拉力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26.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新陈代谢 D.都不是 27.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当光照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A.光补偿点 B.光饱和现象 C.光饱和点 D.光不饱和现象 28.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属于()。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光合磷酸化 29.包括曙光和暮光的是()。 A.可照时数 B.实照时数 C.日照时数 D.光照时间 30.维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A.等于光补偿点 B.高于光补偿点 C.低于光补偿点 D.与光照强度无关 31.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A.质体 B.有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32. 果实食用品质最佳的时期是()。 A.呼吸高峰出现前 B.呼吸高峰出现时 C.呼吸高峰过后 D.成熟后 33.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后,由于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大大减弱。实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大气上界的()%。 A.14 B.27 C.43 D.16 34.()是反映植物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不超过5。 A.叶面积系数 B.生物产量 C.经济产量 D.光合时间

完整版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与答案

农学专业暑期测试《植物生产与环境》试卷7、水稻三系配套法制种,恢 复系和不育系杂交得到的是。 A、雄性不育系 B、雄性不育保持系得分:150分命题人: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C、雄性不育恢复系 D、具有杂种优势的 杂交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下面.8、棉花收获结束前, 在行间种植小麦、越冬蔬菜的种植方式称为。 9 8 4 5 6 7 题号 1 2 3 A、间作 B、套作 C、混作 D、连作 答案9、下列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棉花 B、水稻、大豆、棉花 18 16 17 12 题号 10 11 13 14 15 C、小麦、油菜、豌豆 D、水稻、小麦、油菜 答案 10、病原物初次侵染的来源主要是。 A、当年寄主 B、当年中间寄主 1、植物根、茎、叶都具有的功 能是。C、越冬越夏的场所 D、当年田间杂草 BA、光合、蒸腾 C、支撑 D、贮藏11、小麦——早稻——晚稻的复种方式 为。 2 。、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是A、一年一熟制 B、一年两熟制 A、不定根 B、呼吸根 C、主根 D、支持根C、一 年三熟制 D、两年三熟制的接受体是。C3、途径CO2412、 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NADP PEP CR、BP B、、PGA D、A u A、吸湿水 B、膜状水 C、重力水 D、毛管水是二元 复合肥料。4、化学肥料 13、土壤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有时会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这一现象、尿素、硫酸钾 B、氯化铵、硝酸铵A是。 D、硝酸铵、磷酸二氢钾 C、磷酸铵、硝 酸钾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替代作用 D、主导作用。 5、苏南地区的小麦引至淮阴以北地区种植一般会14、在植物施用农药后,害虫取食 经口腔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其中毒死亡的、提早开花成熟 B、推迟 开花成熟A药剂类型是。 D、开花有可能提早也有可能推迟、开花 成熟期不变C A、熏蒸剂 B、内吸剂 C、触杀剂 D、胃毒剂、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如果缺乏某营养元素,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而很615、植物体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