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2.65 KB
- 文档页数:3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20XX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5)第三章收入管理 (7)第一节收入登记管理 (7)第二节票据管理 (8)第三节非税收入管理(可选) (8)第四章支出管理 (9)第一节用款计划管理 (9)第二节支付管理 (10)第三节执行方式及事前申请管理 (11)第四节借款管理 (13)第五节报销管理 (13)第五章收入和支出分析 (15)第六章附则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局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单位财务规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主要包括:(一)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三)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五)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注: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五条确定。
】第三条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包括:(一)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收支管理是组织和个人日常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有效的收支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及个人实现财务目标,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为此,建立和完善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有效实现经营目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包括制度性控制、过程性控制和操作性控制三个方面。
制度性控制是指组织建立的各种制度、政策和规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过程性控制是指组织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的控制,包括资源配置、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等。
操作性控制是指组织对具体操作活动进行的控制,包括授权、记录和检查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组织的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促进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确保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和明确组织职责。
在建立和完善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时,还需遵循以下原则:合理性原则,即制度和控制措施要符合实际需要和组织特点;科学性原则,即制度和控制措施要科学、先进、有效;灵活性原则,即制度和控制措施要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运作的需求;可操作性原则,即制度和控制措施要能够便于操作、监督和评价。
三、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制定收支管理政策和制度组织应制定收支管理政策和制度,明确组织的收支管理目标和原则,规范收支管理的各项流程和操作,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制度应包括预算编制、费用报销、资金支付等方面的内容,并与组织的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
2.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或岗位组织应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或岗位,负责收支管理的具体操作和监督工作。
财务部门或岗位应有合适的人员配置和资金配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是收支管理的基础,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运营费用预算和资金需求预测等。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扎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保障组织目标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建立健全收入、支出内部控制、稽核、审批、审查制度,完善内部收入、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约束监督力度,不断降低单位运行成本。
各项收入、支出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不得弄虚作假。
第二条:在业务活动中与其它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一切款项收入应该及时缴入财政统一管理。
不得截留、隐瞒、挪用,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我校财务支出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
财务支出的统一审批程序:由经办人写明事由并签名,依次由分管部门、财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内控工作小组组长审批后,方可据实报账。
第四条:经常性支出管理办法。
为维系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结合单位工作的行业特点,对经常性支出实施下列管理办法:(一)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按市级相关文件支出,同时执行市教育局有关奖金、补贴,聘用人员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基本工资、资金、福利。
(二)会议费、差旅费按市财政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支出。
(三)接待工作应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按市级相关文件执行,不得超标准接待。
(四)如需购买办公物品、设备,需报行政办公室备案,并请示单位主要负责人,经同意后方可购买,并按市级相关文件据实报销票据。
凡是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物品,要按照政府采购规定和程序采购。
第五条:专项支出管理办法。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专项文件精神,遵循财务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项资金使用落到实处。
第二章附则第六条:本制度由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佳化学校负责解释。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文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依法划归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的,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的的组织。
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障其收支管理的合规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范文,以供参考: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负责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工作。
2.设立财务中心,包括财务会计部、审计部和内部控制部等。
3.财务会计部负责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管理、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4.审计部负责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内部控制部负责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操作。
2.严格经济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按照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和使用财务资源。
3.程序完整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审批、报备、核定、登记等环节。
4.权责分离原则: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必须明确各岗位的权限和责任,避免权力滥用和责任逃避。
四、收支管理流程1.预算编制:事业单位每年都要制定预算,明确收支情况和资金需求,编制预算表和预算说明。
2.预算审核: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经过审批,由财务部门审核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预算执行:事业单位根据预算的安排,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预算,包括采购、支付、结算等。
4.财务核算:事业单位每月都要进行财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分类、汇总和核对。
5.财务审计:事业单位每年都要进行财务审计,由审计部门对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
6.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等,确保收支管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一
、收支管理制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收入、支出、资金运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确保收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透明度,促进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一、收入管理制度:
1. 收入的分类和登记:明确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将收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登记。
2. 收入的核实和认定:对收入进行核实和认定,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 收入的登记和入账:对收入进行准确的登记和入账,确保收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收入的管理和使用:对收入进行统一管理,并按照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
二、支出管理制度:
1. 支出的编制和控制:对支出进行编制和控制,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 支出的批准和支付: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批、批准和支付,确保支出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 支出的监督和检查:对支出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支出的浪费和滥用。
4. 支出的登记和报账:对支出进行准确的登记和报账,确保支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资金运作管理制度:
1. 资金的筹措和运用:制定资金筹措和运用的规定,确保资金的适度和安全。
2. 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对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3. 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并按照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
4. 资金的回收和结算:对资金的回收和结算进行管理,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和结算。
以上是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内部控制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财务部负责,其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内部控制工作,以达到合理筹集资金、参与经营投资决算、有效利用公司各项资产,努力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建立和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四条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1.权力分隔,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不能由一个部门和一个人全部包办,以防止出现差错和弊端。
2.合理分管,实行账物分管、钱账分管、印鉴分管及钥匙分管等。
3.审批稽核,任何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有明确的授权与审批,同时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与稽核。
4.责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要职责分明,以便任何情况都能落实到个人责任。
5.凭证控制,建立和健全凭证制度及严格传递程序,直到会计资料归档。
6.例行核对,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都要进行例行核对,以保证账证、账账、账表、账物及账款核对一致。
第二章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第五条实行财务收支预算控制。
1.在财务部的指导下,公司各部门要编好月份和年度现金(包括银行)收支预算。
月份提前一周,年度提前一个月编报财务部。
2.在财务部的指导下,公司所属企业要编好月份和年度资金上缴与下拨及业务往来的财务收支预算。
月份提前一周,年度提前一个月编报财务部。
3.财务部和所属企业财务收支预算汇总,加上公司现金和转账部分,即为全公司的财务收支预算,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凡预算外的财务收支,需单列项目呈报总经理批准后办理。
第六条建立定额备用金制度。
1.各部门零用现金定额规定如下:生产部____元经销部____元综合部____元工程部____元办公室____元2.对各部门零用现金实行限额开支审核报销办法。
(1)各部门单项支出低于____元的,先备用现金开支,然后汇总填制备用金支付单(略),将取得合法的____单据附在后面,经本部门负责人签批后,再到财务部办理审核报销手续,由会计填制付款凭证,凭此证到出纳处领取现金,以补充部门备用金。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____年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保障财务资金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应坚持遵循规范性、透明性、科学性、有效性和便利性的原则。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应当符合国家财务法规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公共财务资金的合理、合法、透明的使用。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收支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内部财务审计及外部审计。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对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财务资金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疏漏。
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信用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惩处。
第二章收支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收支行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超越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收支活动。
(二)计划性原则:收支行为应具有合理的计划性,根据预算和工作计划,科学安排和合理使用资金。
(三)节约性原则:收支行为应节约为本,严禁浪费行为,保障财务资金的合理和有效使用。
(四)责任性原则:收支行为应明确责任,确保单位财务人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五)公开性原则:收支行为应透明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的会计原则进行财务核算,依法依规编制财务报告。
第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法申报、存储、归集和使用相关财务信息,确保财务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是指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规范、透明和高效。
一、会计核算制度:1.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整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基础、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表制度。
2. 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记账、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
二、预算管理制度:1. 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编制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
2. 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管理,确保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三、收入管理制度:1. 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资格要求收取各类收入。
2. 事业单位应加强收入核算和管理,确保收入的合法、正确和及时入账。
四、支出管理制度:1. 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开展支出活动。
2. 事业单位应加强支出审批、备案和支付管理,确保支出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五、财产管理制度:1. 事业单位应建立财产登记、存放、使用和处置管理制度。
2. 事业单位应加强财产的管理和保管,确保财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六、财务报告制度:1. 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形式编制财务报告。
2. 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报告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七、内部控制制度:1.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等。
2. 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八、监督管理制度:1. 事业单位应接受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 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规范和透明。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同的事业单位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具体制度,以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有序进行。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2)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合理组织收入、节约费用开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务监督,使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促进我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02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组织为了确保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度流程和职责分工等控制措施。
一、收支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2.确保收支活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相关流程,确保所有的收支交易准确地记录在账簿上,并能够真实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立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识别和评估可能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
二、收支管理内部控制的要素:1.收支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收支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包括收支核查、审批流程、票据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规范收支活动的进行。
2.财务人员的素质与职责:培养和选拔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完善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财务人员的责任边界,促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
3.内部控制流程:建立起完整的收支管理流程,包括收款、付款、财务报告等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核查和审批都能够严格执行,减少操作风险。
4.内部控制检查和审计:建立定期的内部控制检查机制,对组织的收支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收支活动进行独立的审计,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5.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立适合组织需求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对收支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同时加强对系统的安全和风险控制。
三、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步骤:1.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制度规定和流程。
2.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执行相关制度。
3.信息系统建设:根据组织的需求,建立适合的信息系统,确保收支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和安全性。
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经批准设立的法人组织,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经营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自筹资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一)财务收支业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1. 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业务管理的规范化,使财务活动符合财务法规和相关政策。
2. 保证财务收支业务的合法、规范和公正性,防范财务风险。
3. 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支出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
二、财务收入管理(一)财政拨款管理1. 财政拨款的申请、审批和使用需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
2. 财政拨款的申请和报备程序要规范、透明,并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和决算报告。
3. 财政拨款的使用要按照预算安排和项目规定,严禁挪用、截留、虚报等行为。
(二)社会捐赠管理1. 接受社会捐赠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专门的收款账户,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和报备。
2. 社会捐赠的收款、使用和报告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反映。
3. 社会捐赠的使用要按照捐赠方的要求和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合理使用,确保公益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经营收入管理1. 经营收入要按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要求收取,严禁低收费、乱收费。
2. 经营收入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缴财务部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及时性。
3. 经营收入要按照会计原则进行核算和报表编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三、财务支出管理(一)采购管理1. 采购活动要进行招标、比价等公开透明程序,确保采购的公正、合理和高效。
2. 采购合同要严格履行,不得存在贪污、挪用、以次充好、变相回扣等行为。
3. 采购支付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二)工资管理1. 工资发放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要求进行,严禁拖欠和克扣工资。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的管理,规定收支业务的权限划分、流程和责任制度,保障公共财政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业务的管理。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法按照国家财政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开展收支业务管理,确保收支业务的规范、合法和透明。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预算编制情况,合理支配和使用财政拨款资金,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五条收支业务管理应以激励机制、规范流程和风险防范为原则,确保各项业务流程合理、科学、规范化,实现内外部检查和审核的有效衔接。
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收支业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数据安全和风险防控管理。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财务业务流程,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培训和培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本制度由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处(财务部)负责执行,接受上级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收支业务权限划分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权限划分应按照“权责一致、明确分工、有章可循、严格制约”的原则,合理分配各类业务的管理权限。
第十条收支预算权限的划分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规模和单位的职能属性等因素进行,由上级财政部门和单位政府共同确定。
第十一条中央财政部门负责划分和管理中央政府收支预算的权限,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划分和管理地方政府收支预算的权限,地市区财政部门负责划分和管理县级政府收支预算的权限。
第十二条收入管理权限的划分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属性、经济实力和政府规定进行,由上级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支出管理权限的划分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属性、事业规模和政府规定进行,由上级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确定。
第十四条账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属性、会计制度和政府规定进行,由上级部门和单位财务部门确定。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明确资金业务管理的相关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2.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
3.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第3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2章资金业务管理岗位责任第4条财务负责人岗位责任1.审核有关资金管理制度。
2.批准银行开户,与财政、金融机构接洽。
3.权限范围内审批现金数目。
4.组织制定有关资金管理制度。
5.指导、协调资金管理工作。
6.抽查现金盘点表、支票登记本、银行余额调节表等资金管理表单。
第5条出纳岗位责任1.填制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
2.保管现金,控制现金数目。
3.按规定办理部门及个人用款支付,开出支票并进行登记。
4.定期与总账核对银行现金日记账;购买、保管空白收据、支票等票据。
第6条会计岗位责任1.编制记账凭证;填制资金总账。
2.审核业务经办人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
第7条审计人员岗位责任1.审核资金日记账、资金总账以及资金办理手续等。
2.定期盘点库存资金,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第3章附则第8条本制度由财务室解释。
第9条本制度自2017年 7月 1日起开始实施。
(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管控制度1、现金管理办法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学校的现金管理,防范在现金管理中出现舞弊、腐败等行为,确保单位的现金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学校财务室现金管理第3条现金管理原则1.现金管理按照账款分开的原则,由专职出纳负责。
2.出纳与会计岗位不能由同一人兼任,出纳也不得兼管现金凭证的填制及稽核工作。
第2章现金限额管理第4条按规定建立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制度,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
第5条应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
收支业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合理组织收入、节约费用开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务监督,使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促进我站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结合我站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收支管理制度第二条收入包括各项协调款、项目资金、上级专款、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种来源资金;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办公费、车辆燃修、招待费、书报费、差旅费、通讯费等)、专款支出、基建支出、其他支出等各种资金支出。
第三条严格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各单位取得资金收入时,必须出具省财政厅监制的《山东省往来结算统一收据》,并加盖财政所公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印制收据。
第四条进入预算外帐户的资金由财政所统一管理,政府集中调拨使用,实行站长一支笔签字制度。
第三章报帐制度第五条报销单据以部门为单位,每月____-____日集中报账,每部门要设一名固定报帐员,非报帐员报帐,财务部门可以不予办理。
第六条对各部门日常零星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
财务部门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的支出规模,合理确定备用金数额,由各部门报帐员填写备用金领取单后领取使用。
第七条单位或个人有报销项目,必须提供有对方单位加盖公章或财务章的完整、真实、合法、有效的正式发票或收据,否则一律不予报销。
报销发票时要遵循以下程序:经办人签字并注明事由,分管领导签字,财政所审查核实,站长签字,入帐报销。
第八条各项开支都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进行。
一般业务支出,要由分管领导同意;其他特殊或大项支出,须报站主要领导同意,必要时要通过集体研究决定。
第九条对单项超____元的业务支出,各单位不能自行以现金支付,原则上通过站财政直接拨付到对方账户。
第十条政府经费支出要根据领导签批意见及时进行帐务处理,财务部门备用金不足时,要及时向分管领导反映并列清支出计划报站长签批拨款。
第十一条对专项支出尤其是涉及农户的资金支出,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在资金支出、发放时,具体承办单位要提供对方银行开户信息,完善手续后,由财务部门直接将款项打入对方账户或“惠农一本通”存折,严禁以现金支出或发放。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1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2条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
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第3条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
第4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
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
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
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
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适用范围。
第5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6条单位应当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一)加强支出审批控制。
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二)加强支出审核控制。
全面审核各类单据。
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收支业务的管理,保障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防止和减少财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原则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权责明确。
收支业务的各项职责和权限应当明确划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程序规范。
收支业务的各个环节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资金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责任追究。
收支业务的各个岗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履行职责,发生错误或者违规的,应当及时纠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监督检查。
收支业务的各个环节应当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本单位设立财务部门,负责收支业务的管理和核算。
财务部门下设出纳岗、会计岗、审核岗等。
1.出纳岗。
负责收付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开具收据、发票等凭证,保管现金、银行存款、凭证等财务资料,按时向会计岗报送资金余额和流水情况。
2.会计岗。
负责登记收支业务的账簿和账册,编制财务报表和报告,核算成本和费用,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提出财务建议和措施。
3.审核岗。
负责审核收支业务的申请单、合同、发票等单据,审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检查账簿、账册、凭证等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四、操作流程和要求(一)收入业务1. 收入来源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经营活动或者接受非法捐赠。
2. 收入金额应当按照合同或者协议约定或者市场价格确定,不得虚增或者虚减。
3. 收入方式应当优先选择银行转账或者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方式,如需使用现金方式,应当严格控制现金额度,并及时存入银行账户。
4. 收入时间应当按照合同或者协议约定或者工作需要确定,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收取。
5. 收入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税务规定开具或者索取,凭证内容应当真实、完整、清晰,凭证编号应当连续、一致,不得重复或者遗漏。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内部控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域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附属单位收支内部控制管理。
第三条收支管理内部控制目标,根据外部政策要求及内部管理要求确定的管理目标。
第四条收支管理内部控制任务收入:(一)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二)合理设置岗位;(三)对收入业务实施归口管理;(四)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五)加强票据及印章管控。
支出:(一)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二)合理设置岗位;(三)加强支出事前审批控制;(四)加强支付控制;(五)加强支出分析控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本单位的收支实行“决策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相分离的设置方法。
第六条党组会是收支管理的决策机构。
其主要职责为:(一)审议、审定本单位年度部门预算;(二)负责重大项目大额资金的审批;(三)听取收入、支出状况分析的报告;(四)审定本单位收支管理相关政策、制度;(五)负责审定本单位内部支出范围、支出定额及支出标准等经费管理办法。
第七条办公室是收支管理部门的管理机构。
其主要职责为:(一)负责各项收入统计、核算、上缴,确保所有收入纳入单位财务管理;(二)负责拟定本单位收支管理相关制度及管理办法;(三)负责确定本单位各经济活动的支出事项标准,包括支出事项的定义、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及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四)负责本单位日常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收支情况分析。
第八条收支处室是收支管理的执行机构。
其主要指责为:(一)负责按职责及工作任务编报年度项目计划及资金安排计划;(二)负责按分解下达的预算指标、项目安排计划,分解、细化支出事项,并组织实施;(三)对经办事项经费支出合规性、合法性负责,办理经费支出财务单据收集、整理、报备等工作;(四)结合经办事项实施情况,提出项目及资金调整申请;(五)接受纪检组对经费支出的监督检查。
收支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的收支业务,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收入管理1. 收入确认(1)公司收入应当根据销售合同或协议的约定确认。
(2)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收入。
(3)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
2. 收入控制(1)收入确认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2)收入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在账簿中。
(3)收入应当及时缴入公司账户,不得私设“小金库”。
(4)收入应当开具合法的发票,并妥善保管发票。
3. 收入监督(1)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对收入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
(2)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收入情况进行审计。
(3)监事会应当对收入情况进行监督。
三、支出管理1. 支出审批(1)公司支出应当经过审批,审批权限和程序应当明确。
(2)大额支出应当经过总经理审批。
(3)日常支出应当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批。
2. 支出控制(1)支出应当符合公司经营计划和预算。
(2)支出应当遵循节约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支出应当开具合法的发票,并妥善保管发票。
3. 支出监督(1)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对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
(2)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支出情况进行审计。
(3)监事会应当对支出情况进行监督。
四、票据管理1. 票据领用(1)票据领用应当经过财务部门审批。
(2)票据领用应当填写登记表,注明领用人、领用时间、票据号码等信息。
(3)票据领用后应当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损毁。
2. 票据使用(1)票据使用应当符合公司规定,不得超范围、超额使用。
(2)票据使用应当开具合法的发票,并妥善保管发票。
(3)票据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核销。
3. 票据监督(1)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对票据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
(2)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票据情况进行审计。
(3)监事会应当对票据情况进行监督。
五、内部控制1. 内部控制目标(1)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是一个关系到单位财务运作和资金使用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单位资金安全、合理使用资金具有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为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监督体系。
其目标是确保资金的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保护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贪污、浪费和滥用资金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事业单位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合规的资金收支管理。
2.科学分工原则:各个部门和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各负其责。
3.严格审批原则:所有资金支出必须按照预算和相关审批程序进行,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
4.健全审计原则: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制度,定期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提高效益原则:事业单位要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浪费和滥用资金。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建立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责任制度。
2.资金收入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收入的核算和使用规定,建立财务收入管理和规定收入使用的制度。
3.资金支出管理制度:建立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规定资金支出的程序和标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
4.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审计检查等内容,确保财务数据准确、真实。
5.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各项资金收支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制度: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制度,对各项资金支出进行评价,促进财务资源合理配置。
7.内部控制制度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宣传教育,加强职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遵守。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范本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内部控制,确保收支过程的合规性、透明性和有效性。
制度适用于全体事业单位员工,包括财务部门、收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收支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保障单位资金的正常运作。
2. 收支核算管理2.1. 收入管理2.1.1. 接受收入前,必须核查和确认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2.1.2. 接受非现金收入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核算、登记和归档。
2.1.3. 定期进行收入核对和对账工作,确保收入的全面入账和准确性。
2.2. 支出管理2.2.1. 支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财务预算的规定,需经过合法程序及领导审核批准方可进行支付。
2.2.2. 严格执行采购制度,确保采购流程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2.2.3. 支出凭证必须真实记录支出事项、金额和用途,同时进行财务审核和领导审批。
3. 风险控制管理3.1. 内部审计管理3.1.1. 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收支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3.1.2.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3.1.3. 内部审计结果必须报告给上级领导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并进行跟踪整改。
3.2. 风险防范管理3.2.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造成财务损失的因素进行预测和防范。
3.2.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财务数据和个人隐私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2.3. 制定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恢复业务。
4. 职责分工管理4.1. 财务部门4.1.1. 负责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监督和控制收支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4.1.2. 负责落实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和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1.3. 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4.2. 收支管理部门4.2.1. 负责收入和支出的管理、核算、登记和报账工作。
收支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 1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
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2条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
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
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
应收尽收,及时入账。
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
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
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第 3条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
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
做
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
第4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
财政票据、发票
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
单
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
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
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
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
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
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
发票等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适用范围。
第 5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单
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
办理支出事项。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
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
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6条单位应当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
实
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应当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
定执行。
(一)加强支出审批控制。
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
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二)加强支出审核控制。
全面审核各类单据。
重点审
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
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
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三)加强支付控制。
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
理资金支付手续。
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
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当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四)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
由财会部门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应当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第7条根据国家规定可以举借债务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债务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不得由一人办理债务业务的全过程。
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单位应当做好债务的会计核算和档案保管工作。
加强债
务的对账和检查控制,定期与债权人核对债务余额,进行债务清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第8条本制度自 2018年 1月 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