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法

  • 格式:pptx
  • 大小:146.92 KB
  • 文档页数:3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实现这个 目标呢?
(一)选择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1、以实验操作法激发兴趣。 • 操作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所以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 大量可操作材料,对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十分有益。 • 例如:中班科学活动如《神奇的泡泡》,活动前,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哪些材 料可以吹出泡泡?”然后为幼儿提供了许多他们认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如吸 管、铁丝网、小铁圈、笔杆……)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尝试并寻找答案。运用实验, 巧设悬念,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不断 地被激发,不断地得到满足,使幼儿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快乐的活动状态。
因此,教师在安排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应根据幼儿的认知
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那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能引 起他们兴趣的、易操作的、便于他们理解、掌握的内容,使幼 儿真正体验到所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有用处,是自己 当前想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
在农村有很多便利的条件,比如菜地多,饲养的家禽、家畜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
5
《指南》中科学与数学的主要目标
1.科学探究 (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2.数学认知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中的核心是什么?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
科学的欲望;

让幼儿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积累初步的科学知识,
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学素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标的核 心是:
答问题,或在某个孩子回答之后让其他幼儿发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个观点。
• 如:“你们知道山上的树木被砍下来后是怎样运送到木材加工厂的吗?”“谁还有
不同的想法?”等鼓励性的提问,扩大提问的参与面,逐步培养全体幼儿回答问题
的兴趣和能力。
2、发散性提问
• 这种提问没有限定的答案,能够培养孩子的独创性、变通性和精密性,也有利于
索活动;
• 3、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 过程。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
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幼
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
5、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 多媒体课件能够呈现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还可以按需要播
放某一片段或画面,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演示补充资料(文字、
图片)、插入模拟动画(录像)等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 优势,深受幼儿喜爱。
(二)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有效策略 。
• 在大多数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活动被重视起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孩子们 很忙、很投入、很高兴地在操作材料,但是,仔细地观察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 :操作仅仅处于一种表面的形式,老师在孩子操作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任务, 所以幼儿的操作显得没有目的、有的孩子玩呀玩呀就把操作当成嬉戏了。在科学活动 中我们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纯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 • 所以,在操作前老师必须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比如: 《有趣的声音》这个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分别把玻璃珠、积木、回形针、小石子 这些材料放到茶叶罐中,发出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呢?你们来试一试吧!”孩子们带着 问题的操作目的性更强、兴趣更浓,很快就辨别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所以问题如同 针头一样牵引着操作和探索这条“线”一步步向前走,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有效。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教法
第三幼儿园 苏丽莉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
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幼儿有关
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 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 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我们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 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 如大班科学活动《顶纸板》,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在圆柱形积木和铅笔中, 哪种材料能把纸板顶起来?”(幼儿猜想后验证,发现两种材料都可以)“你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铅笔尖把纸板顶起来吗?”“为什么顶不起来?”“将笔尖顶在什么位置能顶
起纸板?”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幼儿感到了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 科学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更加积极地去探索与尝试,寻求自己心中的答案。
3、层次性提问
•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否则就将充当发展的尾巴”。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水平有差异,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 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提问要体现层次性。 • 比如:《有趣的声音》的活动中老师这样提出问题:“这些材料分别放到茶叶罐中 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像你们听到过的什么声音?”在 这样有层次的问题引导下,孩子们积极思考与表达,回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共 同梳理经验,建构科学的概念。再比如 “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带来什么?你们都认 识吗?”“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这些 数字有什么作用呢?”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帮助孩子 一步一步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利用层次性逐步加深,丰富知识,建构概念 。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经验,体现了发展性原则。
科学领域的内容要求中,运用了哪些语言来强调幼儿园 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科学领域教育内容中提到
“用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
“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
1 5 4 2 3
时间、空间等现象”
“从身边小事入手”
“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 科技成果入手”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学中老师为孩子们预设的教育内容 或者操作材料远离幼儿的生活,或者超出幼儿的年龄阶特点和认知规律, 尽管浪费很多时间讲解,幼儿并不感兴趣。 例如:在一次有关物体弹性的探索活动中,师生共同收集了松紧带、 弹簧、橡皮筋、海绵、乒乓球、木块、石头、铁钉、布等材料,教师问 幼儿哪些材料有弹性,一些幼儿说乒乓球也有弹性,因为它能弹得那么 高;另一些幼儿则说乒乓球没有弹性。这时,老师犯难了,因为从理论 上讲,乒乓球应归于没有弹性的物体一类,但从直观上说乒乓球又是有 弹性的。解释来解释去,幼儿还是不理解,最后不了了之。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些偏难,因为有关乒乓球是否有弹性的 探索活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乒乓球也没有必 要在本次活动中投放。
•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提出不同 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 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
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鼓励性提问
• 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单独个体,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回

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进行幼儿科学教育就必须要从: 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途径等方面去探讨, 创设适宜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和各种活动,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
科学领域目标
1 2 3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4、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兴趣。
• 情感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有效的学习都是动情的学习,没有热情就不可能 有对真理执着的探索。幼儿具有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喜爱的,往往也 就是幼儿所喜欢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 • 因此,教师要以对科学活动充满喜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动的 语言、有趣的形式指导幼儿参加科学活动。往往在成人看来不值得奇怪的事,孩 子们会觉得无比新奇,因此,我们要尽量满足和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理解他们 ,更多的是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看、一起探索,让幼儿从教师的表情动作中学到 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等。
2、以游戏法激发兴趣。
• 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是幼儿主动自然进行的活动。科学活动中巧妙地将理性 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当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 比如:《有趣的影子》《认识磁铁》等活动,教师都可以运用游戏法(如踩影子、我 教影子学做操、你追我赶),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幼儿发现了影子
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比如在《有趣的声音》活动中,老师问:“你听到玻璃珠掉到地板上的声音是什
么感觉?像你听过的什么声音?”在《认识空气》的活动中问:“你们知道哪里 有空气吗?”这就是一个发散性的提问,问题很开放,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它 可以很广泛的收集孩子们的想法,这一提问可以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产生主动探 索的欲望。
比较普遍,树木、花草等也便于幼儿观察,是很好的活教材。 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把科学活动和生活紧密的融于一体, 让幼儿感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身边处处皆科学。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流程一般包括 猜想、操作、验证、记录、交流、总结 我们应该怎样来指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呢?
四、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 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是我们的好朋友,随着我们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也知道了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影子最长
(短);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常见、常用的策略。
3、以问题情境法激发兴趣。
•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们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幼 儿去探索,并激发寻求答案的愿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中提出有质量
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有步骤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1
对科学的兴趣
探究科学的欲望
2
3
培养科学精神
三、明确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体现教育内容生活化
•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 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动物、植物、物 质与材料、天气与自然现象等许多方面,教师要对幼儿探究的活动所涉 及的探究内容和关键经验、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要有准确的把握。
一、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 1、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 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
过程;
• 2、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 提供充分的物质材料,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
4、矛盾性提问
• 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不去注意那些矛盾的事件,此时需要教师提出矛盾 性问题,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 比如:《水在哪里》的活动中,孩子们对水果中挤压出的是不是水产生了疑问和争
论,老师及时地抓住矛盾冲突:“到底谁说得对呢?水果中挤出来的是不是水呢? 你们去装些水来比比看。”这样的指导有利于调动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使 孩子的主动探究更加深入。通过对比和讨论,孩子们发现水是透明、无色、无味的 ,而果汁是有色、有味道的。在科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矛盾冲突(可能是幼儿间 的认知矛盾,可能是孩子自身原认知与新认知间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活动 中及时地捕捉,运用矛盾性的提问及时地引领,有助于幼儿主动的建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