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9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环境第1课:美丽家园第2课:保护环境2. 第二单元:我们的规则第3课:遵守规则第4课:安全伴我行3. 第三单元:我们的角色第5课:我是小学生第6课:学会尊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我们的环境、规则和角色,培养其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安全意识和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规则意识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卡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规则和角色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第一单元,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环境,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习第二单元,让学生了解我们的规则,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3)学习第三单元,让学生了解我们的角色,学会尊重他人。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单元的难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环境第二单元:我们的规则第三单元:我们的角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2)举例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学会尊重他人的表现有哪些?2. 答案:(1)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
(2)遵守规则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有序进行,如遵守交通规则,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环节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参观法庭等,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法律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课时: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1.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法律规定了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2. 尊重他人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财产、人格等权利。
第三课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1.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了解自己的权益,学会在遇到侵害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他人:发现他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伸出援手,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课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1. 正确的价值观:法治社会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
2. 道德素养:道德是法治社会的基石,我们要提高道德素养,做一个有道德、有法治意识的人。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4. 问答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 《我们身边的规则》:学习规则的意义,探讨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安全伴我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尊重与包容》:培养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尊重与包容的品质。
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则意识、安全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法律现象,引发学生对法律保护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规则,分享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特殊保护2. 规则意识:遵守规则、道德素养3. 安全知识:日常生活、自我保护4. 尊重与包容:人际关系、品质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
(2)举例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谈谈你对尊重与包容的理解。
2. 答案:(1)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教育、权益等。
(2)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利益、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等。
(3)尊重与包容的理解: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习惯、信仰等;包容他人,宽容他人的缺点,理解他人的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法律、规则、安全、尊重与包容等方面的理解和践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国旗、国徽。
知道国旗、国徵出现的场合。
2、体会到国旗、国徽和祖国荣誉的关系。
3、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体验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图片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课。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谁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妈妈?(指名说)(评价:响亮说,辛苦、养育、爱我、喜欢、关心等)过渡: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自己的妈妈。
那我们共同的妈妈是谁?(板书:祖国妈妈)齐读2、出示几幅祖国妈妈的山河图片。
(1)你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小结:美丽的城市、秀丽的山河把我们的祖国妈妈打扮得真漂亮。
(2)祖国妈妈真美丽,我们都要把祖国妈妈记在心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有这么美丽的祖国妈妈你的心情怎么样?(骄傲、自豪,高兴等)让我们再自豪地读课题。
过渡:孩子们,我们有这么美丽的祖国妈妈,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答:中国(妈妈的简称)或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对。
(二)、认识国旗国徽,知道国名、首都、国庆节。
1、我们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祖国妈妈的名字。
2、祖国妈妈的首都是(北京)3、前不久我们才过了国庆节,你们还记得它是哪一天吗?(十月一日)这一天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4、认识国徽:这幅图是什么?(国徽)国徽的上面是五角星,下面是,周围是麦穗和齿轮。
5、我们记住了国徽的样子,国徽是祖国妈妈的象征,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国徽呢?(警察帽徽,电视里,城楼,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人民大会堂等有。
)评价:观察仔细,真细心,知道得真多……6、认识国旗:这幅图是什么?国旗:旗面是什么颜色的?右上方有五颗星。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探讨如何尊重他人。
1.3 教学活动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分享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故事。
第二章:遵守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遵守不同场合的规则。
2.2 教学内容介绍规则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违反规则的后果。
探讨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3 教学活动讨论规则的重要性。
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过程。
分享遵守规则的成功经验。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探讨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3 教学活动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负责任的行为。
分享负责任的行为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
4.2 教学内容介绍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团队合作的效果。
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
4.3 教学活动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
分享团队合作成功的经验。
第五章:诚信做人的重要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意义。
培养学生诚信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介绍诚信做人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诚信的后果。
探讨如何做到诚信做人。
5.3 教学活动讨论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诚信做人的过程。
分享诚信做人的成功经验。
第六章:环境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
2024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认识到规则对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规则与秩序的关系,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掌握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学会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则,引发学生对规则的关注。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3. 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实例讲解等方式,详细讲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规则,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a.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规则?b. 规则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c. 为什么我们要遵守规则?5. 案例分析:呈现一组违反规则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危害,并思考如何避免违反规则。
6. 随堂练习: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a. 常见规则b. 规则的重要性c. 遵守规则,维护秩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规则的认识。
b. 举例说明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a. 规则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遵守规则可以维护公共秩序,使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b. 例如: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可以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图书馆保持安静,可以让他人更好地学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规则,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共同提高遵守规则的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法治教育活动,提高法治素养。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
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法律对于我们的作用,法律怎样规范我们的行为;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要树立宪法权威。
每一课后有活动园,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2)、了解法律的作用有什么。
教学重难点:了解《刑法》和《民法》的作用,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应什么法律;知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初识法律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前置作业请生说说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同学相互交流,你每天干什么,父母干些什么。
思考:这些事和法律有关系吗?引入新课:我们日常的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要受法律的保护。
二、新课教学1、说说法律是什么?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法律规定的内容。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交通规则要遵守,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人东西要还,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3、说说法律和学校纪律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引导。
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
三、能力提升拓展延伸,课后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2、回到课前,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哪些法律有关?3、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中都涉及哪些法律,下次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过程: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前置作业请学生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其他同学听后做补充。
二、新课学习:1、引入谈话: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通用5篇)【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才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权从何而来,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①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②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③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④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板书设计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学习目标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依法学习、依法认识、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切实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社会是个大课堂第1课:《我们的课程》第2课:《学会学习》2. 第二单元:我们的环境第3课:《爱护我们的家园》第4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情景一:展示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学习取得成功的案例。
情景二: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第一单元课文阅读,了解我们的课程。
小组讨论,探讨学习方法。
(2)学习第二单元课文阅读,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如何节约资源。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板书: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 第二单元板书:环境保护:大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
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环保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5. 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拓展延伸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为有道德、有法治意识的人。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道德规范第1课:尊重他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如何尊重他人。
第2课:诚实守信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意义,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后将所学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
五、教学时间第1课:2课时第2课:2课时总计:4课时六、第三课:公平正义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
教学内容:公平正义的定义和意义,如何做到公平正义。
七、第四课:负责任的行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如何做到负责任的行为。
八、第五课:法治观念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学内容:法治观念的定义和意义,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九、教学方法4.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实际运用。
1.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2.知道科学技术不断探索的影响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
3.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难点:感受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查找航海家的故事2.教师准备:课件媒体教学过程活动一:对世界的认识1.播放视频:《地心说vs日心说》2.补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
师生讨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怎样的影响3.科学的佐证:伽利略望远镜播放视频:《不说不知道,17世纪的伽利略用这和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4.指名交流:伽利略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5.出示资料:伽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活动二:伟大航行1.了解我国古代对宇亩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2.航海家的积极探索:你知道哪些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它们的故事。
根据交流出示相关资料。
3.整理15世纪初开始的航行大事。
4.观看视频,师生讨论: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作用?5.小结活动三:对自身的认识1.过渡: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2.人类起源的说法:(1)神创论:你了解哪些关于神创作人类的故事(2)自然进化论,也就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一和说法,人是从张猴进化而来的。
3.介绍达尔文及《进化论》2.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2024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围绕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法律是什么》,第二节《法律的作用》,第三节《我们受法律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护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我们受法律保护。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交通违章、购物纠纷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明白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选择题、判断题,检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的概念2. 法律的作用3. 法律保护我们七、作业设计a. 法律是如何保护我们的?b. 举例说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新闻,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开展一些法治教育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环节;3. 小组讨论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及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六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班级:学生数:姓名: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
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法律是一种的特殊的行为规范2.技能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控制和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明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教学重点: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分析,归纳学法指导:自学-归纳-巩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并引入新课:播放《今日说法》片断:在一个小区内,一名司机在倒车时把一位老人碾死了的事件(碾了5次)。
在看守所里这名司机却说他不知是压了人,还以为是一个垃圾袋在车下,结果倒车时倒不动了,就多倒了几下。
面对这件事我们有何看法?结论:我们认为应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们要学法用法,遵守法律,树立法律意识。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有必要走近法律,了解法律,学习法律。
(二)新课讲授:1、那法律是什么呢?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明确规定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不允许做的,以此来发挥作用和功能。
只不过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规范有许多种,如纪律,戒律、规定、村规乡约、社会习惯等等,但它们不是法律。
同样是社会规范,与道德、纪律、规章制度相比较,法律有其特殊性。
2、指导学生自学:A、那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呢?(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到,并叫一二个学生来回答)法律的三个显著特点:(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针对上述三个特点教师一一阐述)B、提问:国家如何来制定法律?国家制定法律时,国家的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造法律。
提问:我国的立法机关是谁?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重点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难点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二、讲授新课(一)法律是什么1、展示图片: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1:(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6、归纳2:(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二)法律与道德1、探究与分享: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2、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3、播放视频:《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4、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以及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律,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对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和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通过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保护公民权利的相关部门法;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等方法了解司法制度、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功能与职责。
3.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知道运用相应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守法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灵活、有效地运用法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我们知道了国家为了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一些其他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条款。
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知1.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姐姐,她的名字叫——吕慧娴。
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1)课件出示:阅读角《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2)学生观看后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吕慧娴积极寻求各方保护,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
你知道我国公民都享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吗?(4)课件出示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平等权、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检举权和获得国家赔偿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要想到有法律,法律可以广泛保护我们的权利。
2.大学生吕慧娴在法律援助中心实习。
2024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第一节《人格尊严不可辱》和第二节《法律保护我们的名誉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尊严的含义,认识到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2. 使学生了解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学会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名誉权。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格尊严的含义,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漫画,引发学生对人格尊严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练习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7.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一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人格尊严不可辱1.1 人格尊严的含义1.2 法律保护人格尊严2. 法律保护我们的名誉权2.1 名誉权的含义2.2 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小明在遭受同学侮辱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答案:1. 保持冷静,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
2. 告知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3. 向学校反映情况,要求学校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理。
4. 如有必要,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整理17篇)篇1: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3.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中其中一项的资料,讲述期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引入1.学生观看视频《一颗导弹,142万大军撤退》。
/v/cGwvOTQ0OTI2Ni8xNjk2Nzk1ODkuc2h0bWw=.html2.说一说:你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是什么?3.师:这是导弹的力量,这也正是科技的力量,科技强国,科技兴邦,科技发达了,国家也就进步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科技的发展。
4.揭示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科技改变世界(一)科技的发展进程1.学生分组交流:科技发展的过程?2.老师根据各小组的交流汇报,进行整理并补充:(1)人类早期科技萌芽:如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中国人很早就种稻、栽桑、养蚕,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科技;埃及发明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几何学,希腊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最初的物理学,中国人锻铜铸铁、发明火药,就是最初的化学。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是动力革命,先是用蒸汽机等机器来代替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天然动力,带动了采煤、钢铁、交通等事业的发展。
(课件出示:瓦特和当年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早期的电影制作)(3)19世纪电的发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导致了电灯、电话、电报的发明,还导致了电车、电影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师小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
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法律对于我们的作用,法律怎样规范我们的行为;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要树立宪法权威。
每一课后有活动园,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了解法律的作用有什么。
教学重难点:了解《刑法》和《民法》的作用,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应什么法律;知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课型:新授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识法律
课型:新授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前置作业
请生说说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同学相互交流,你每天干什么,父母干些什么。
思考:这些事和法律有关系吗?引入新课:我们日常的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要受法律的保护。
二、新课教学
1、说说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法律规定的内容。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交通规则要遵守,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人东西要还,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3、说说法律和学校纪律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引导。
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
三、能力提升拓展延伸,课后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2、回到课前,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哪些法律有关?
3、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中都涉及哪些法律,下次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过程:课型:新授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前置作业
请学生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其他同学听后做补充。
二、新课学习:
1、引入谈话: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所以,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学习教材第五页,看看图画,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3、学习教材第六和第七页,了解《刑法》和《民法》的内容,知道《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了解《刑法》的作用;知道《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了解民法的作用;知道除了《刑法》和《民法》之外,还有《行政法》,并引导学生了解《行政法》的作用。
三、完成教材第八页练习,教师订正答案,同桌检查完成情况,教师巡视批改。
四、能力提升拓展延伸,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学校的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作用。
说说我们了解了那些法律的内容,知道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和法律有关。
没有语言,人与人就不能顺畅沟通;没有规则,人与人就不能正常交往;同样,如果没有法律,人们的行为就没有了约束,我们的社会就会一片混乱,因此,法律的作用很大。
五、继续学习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
六、分小组讨论教材内容。
评判图画中人物的行为是否?为什么?请用法律的准则进行评判,并为他们想出正确的办法。
七、能力提升拓展延伸,课后小结。
1、总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希望孩子们人人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并说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课时
宪法是根本法
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简案: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其次,小组讨论,从那些方面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生感知:请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小字材料,说说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后的出结论:
(1)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普通法律治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构成
学生再讨论: P80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它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力的?
从小齐的例子我们应该:
(3)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肃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这个意义上说: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
引导学生从教材图示中得出宪法所处的法律地位
做一做:宪法与普通法律得“母子”关系(行政诉讼法、行政法、行政处罚法)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①宪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各人的活动准则。
(2)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3、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
总之,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