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1、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2) 样品的预处理

(3) 成分分析

(4) 分析数据处理

(5) 分析报告的撰写

2、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六种?

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一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3、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样遵循的原则:

(1) 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4、有完整包装的物料200件,采样件数应该为多少件?

采样件数√200/2 =10件

5、什么是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一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

6、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哪三种样品?

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食品分析的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第三章作业:

1、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类型有哪些?

感觉是客观事物(食品)的各种特性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

经传导反映到人脑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的反应。感觉类型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2、什么是感觉疲劳现象?

感官在同一种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感觉变弱的现象。

3、什么是感觉相乘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效果。

4、什么是感觉消杀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5、什么是嗅技术?

作适当用力的吸气(收缩鼻孔)或扇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使空气容易形成急驶的涡流,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嗅技术。

6、什么是“双盲法”感官检验?

对样品密码编号.提供样品顺序随机化的感官检验一“双盲法”感官检验。

第九章作业:

1、感官分析按方法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三类: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2、什么叫差别检验?有哪些类型?

确定两种产品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检验叫差别检验。差别捡验类型:a:成对比较检验,b:三点检验,c:二----三点检验,d:五中取二检验,e:“A”----非“A”检验

3、32人检验甜度差异(双边)(5%显著水平),22人选择“698”,10人选择“865”,问两样品间是否存在有甜度差异?

查316页表10-9-选择“698”的人数为22<表中5%显著水于的人数23,所以,两样品间的甜度没有明显差异。

4、什么是定量描述检验?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的检验方法---定量描述检验

5、什么是评分检验法?

根据样品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来进行鉴评的检验方法

第二章作业:

? 测定面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数据如下:12.56%、12.62%、12.64%、12.65%、11.32%。

取置信度90%,求面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总体平均值μ

? 不同在置信度90%的t 值

? 测定次数: 3 4 5 6

? t 值: 2.920 2.353 2.132 2.015

解: Q=(X 2-X 1)/W=(12.56-11.32)/(12.65-11.32)=0.9323>Q 0.90=0.64

∴11.32%应该弃去

X (平均)=(12.56+12.62+12.64+12.65)/4=12.62

Sd

(标准偏差)=

=0.0404

u=x ± t s

=12.62±2 353×0 0404=12.62±0.05

第三章作业:

1、已知17℃时测得牛乳的乳稠计读数为32.6。

,则20℃时牛乳的密度为多少?

32 6。- (20-17)×0.2。=32。,即20℃时牛乳的密度d=1.032

2、已知20℃时蔗糖的比旋光度为66.5。,旋光管的长度为l0cm ,测得蔗糖溶液的旋光度

为13.3。,则20℃时该蔗糖溶液的浓度为多少g /mL?

c=α/ ([α] D × L)

=13.3/(66.5× 1)

= 0.2g/mL

3、20℃时测得蔗糖溶液的糖锤度为25.6。,则20℃时蔗糖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多少?

20℃时蔗糖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 25.6%

4、准确量取50mL 冰淇淋,放入插在250mL 容量瓶内的漏斗中,加入200mL50℃蒸馏水,

温水保温,泡沫消除后玲却,加入2mL 乙醚,用蒸馏水定容,记录定容用蒸馏水体积为

21 .8mL ,计算该冰淇淋的膨胀率。

膨胀率(%)=(V 1+V 2)×100/(50 –V 1–V 2)

=(2+21.8) ×100/(50 –2–21.8)

=90.8%

第四章作业

一、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的测定

一般食品中的水分含量(105℃烘箱恒温干燥法) 如何测定?(写出具体的测定步骤)

称取约5g 试样,精确至0.001g ,于上述已知恒重的铝皿中,置于105℃ ±2℃的鼓风电

热恒温干燥箱内(皿盖斜放在皿边),加热2-4h ,加盖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

再烘1h ,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著不超过0.002g .即为恒重。以最小称量为准。

其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12m m m

-=水分(%)

式中: m 1--------试样和铝皿烘烤前的质量,g :

m 2-------试样和锅皿烘烤后的质量,g :

m -------试样的质量,g :

2、痕量水分的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用什么方法测定? (只写出测定方法的名称)

痕量水分的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用卡尔.费休法测定。

3、扩散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如何测定? (写出具体的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样品1.000g ,装入铝皿喊玻璃皿中,迅速放入康威氏扩散皿内室中,室外放入

标准饱和溶液5ml ,边缘涂凡士林,加盖密封,枉25℃±0.5℃放置2±0.5h(平行作2-4份不

同Aw 值的标准饱和溶液及样品),取出,迅速称重,计算各样品每克质量的增减数

以Aw 标准为横坐标

±mg 样品量为纵坐标

在方格坐标纸上作图,交点处为样品Aw

二、酸度的测定

1、写出有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度、牛乳酸度的概念。

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又可称为滴定酸度。包括以离解的和未离解的酸的浓度

2、中和牛乳样品50.00ml,用去0.085mol/L NaOH 10.00ml,该牛乳的酸度为多少。T?

牛乳的酸度为:0.1x=0.085(10.00×100/50)

x=17.0。T

该牛乳的酸度为17.0。T

3、分析柑橘类果实及其制品时,用(柠檬)酸表示,K=0.064,K是换算为主要酸的系数,即指(中和1mmol NaOH相当于酸的克数)

三、碳水化合物

1、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有哪些(写出方法名称)?

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法、直接滴定法、蓝爱农法、斐林氏法、铁氰化钾法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等。

2、写出直接滴定法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计算方法。

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混合生成就是酸钠合铜,就是酸钠合铜+葡萄糖→葡萄糖酸+Cu2O↓(红棕),斐林乙液中加入了亚铁氰化钾,甲液内有亚甲基蓝,使Cu2O↓(红棕)生成无色络合物K2Cu2Fe(CN)6。终点时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测定步骤:

2、测定

①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乙液(内有亚铁氰化钾))

取甲、乙液各5mL,加入9~9.5ml葡萄糖标准溶液(1mg/mL).加热2min内沸腾,准确沸腾30s,滴至蓝色褪走,记下消耗葡萄精V1

F=C·V1

F---10mL 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mg :

C---葡萄搪液浓度mg /mL

V1---葡越糖液消耗体积

②预测: 吸取甲、乙液各5mL ,加水10mL ,2min 内加热至沸,准确沸腾30s ,用

样液滴定至蓝色褪去,记录V 样液预测

③测定: 吸取甲、乙液备5mL ,加入预测样液V 少1mL 样液,△,2min 内沸腾,

准确沸腾30s ,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去,记下V2

实验结果计算方法:

F

100(V2/V)m =??还原糖(%)

F----- 10mL 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mg

V2----- 消耗样液的体积,ml

V----- 样液定溶的总体积,ml

M----- 样品的质量,mg

3、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塘时,为什么费林试剂(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

分别存放,用时才混合? 滴定时为什么要加热?

碱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缓慢分解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

度降低。

加热的目的:(1)加速还原糖与Cu 2+的反应速度 (2)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

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氧化态次甲基蓝,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

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3、扩散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如何测定? (写出具体的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样品1.000g ,装入铝皿喊玻璃皿中,迅速放入康威氏扩散皿内室中,室外放入

标准饱和溶液5ml ,边缘涂凡士林,加盖密封,枉25℃±0.5℃放置2±0.5h(平行作2-4份不

同Aw 值的标准饱和溶液及样品),取出,迅速称重,计算各样品每克质量的增减数

以Aw 标准为横坐标

±mg 样品量为纵坐标

在方格坐标纸上作图,交点处为样品Aw

2.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常用凯氏定氮法,写出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1)实验原理: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浓硫酸消化试样,使有机氮分解为氨,与硫酸生

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标

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3分)

(2)实验步骤:

①试样的制备与称样(称0.5-5g 试样(含氮30-40mg ) 放入凯氏烧瓶中) (1分)

②消化 (2分)

向凯氏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铜0.4g 、硫酸钾10g 、硫酸20mL 、及数粒玻璃珠。将凯氏

烧瓶斜放(45°)在电炉上,缓慢加热。待起泡停止,内容物均匀后,升高温度,保持液面

微沸。当溶液呈蓝绿色透明时,继续加热0.5-1h。取下凯氏烧瓶冷却至约40℃,缓慢加人适量水,摇匀,冷却至室温。

③蒸馏与吸收

将消化好并冷却至室温的消化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1分)

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4%硼酸溶液和1滴混合指示剂。将接收瓶置于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下口,使下口浸入硼酸溶液中。取 10±0.05mL稀释定容后的试液,沿小玻璃杯移入反应室。并用少量水冲洗小玻璃杯,一并移入反应室。塞紧棒状玻璃塞,向小玻璃杯内加入约10mL40%氢氧化钠溶液。提起玻璃塞,使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塞紧玻璃塞,并在小玻璃杯中加水,使之密封。通入蒸汽,蒸馏5min。降低接收瓶的位置,使冷凝管管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管口,洗液并入接收瓶内。取下接收瓶。(3分)

④滴定(2分)

用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收集液至刚刚出现紫红色为终点。

一、填空题(计30分,每小题2分)

1、采样遵循的原则是()。

2、肉制品新鲜度常用检验方法有()、()、()、()。

3、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分别得到的样品为()。

4、分析柑橘类果实及其制品时,用()酸表示,K=0.064,K是换算为主要酸的系数,即指()。

5、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的鉴别主要检测对象是()。

6、已知测定蔗糖溶液的糖锤度为35.8oBx,则该糖液的重量百分浓度为()。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8、对于颜色深的食品,测定其酸度的方法有()。

9、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10、测定痕量水分的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的方法是()。

11、在测定磷酸盐含量比较高的食品的灰分时,为了使灰化完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12、食品中的总酸度是指()。

13、食品感官分析按照应用目的可分为()按照方法的性质可分为()。

14、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15、快速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名称有()。

二、是非题(计10分,每小题1分)

1、测定所有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时都可以用索氏抽提法。()

2、在测定冰淇淋膨胀率时,加入乙醚的体积为2.0ml,滴加蒸馏水的体积为22.0ml,则冰淇淋膨胀率为92.3%。()

3、测定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前处理。()

4、测定食品中的钾、钠含量时,可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5、有效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6、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样品中的脂肪含量用巴布科克法。()

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糖精时,根据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峰面积定量。()

8、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矿物元素的含量。()

9、VB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荧光,在525nm波长下可以测定其荧光值,从而可以在525nm 波长下测定食品中VB2的含量。()

10、测定蔗糖溶液的糖锤度为28.5o,则其浓度为28.5%。()

三、名词解释(计12分,每小题2分)

1、空白试验

2、食品中的总糖

3、牛乳发酵酸度

4、挥发性盐基氮

5、感官检验

6、食品掺伪

四、问答题(计48分;每小题6分)

1、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常用什么方法?写出其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在食品分析中,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测定食品中的钙、铁、锌等矿物元素用什么方法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3、测定脂肪时常用的提取剂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测定牛乳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

4、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时,为什么费林试剂(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存放,用时才混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热?

5、据新华社讯记者报道,重庆生活消费品市场散装食用油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抽检89个样品,合格3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40.4%,酸值、溶剂残留量超标,其中油脂掺假问题尤为突出,请阐述油脂掺假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和油脂掺假检验的思路。

6、简述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蜂蜜的检验方法。

7、简述控制食品变质的基本途径,针对某种食品提出防止食品变质的操作方法。

8、设计罐藏食品的微生物检验方案(检验一种以上病原微生物)。

一、填空题(计30分,每小题2分)

1、(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2、(爱氏试剂法)、(蛋白质沉淀法)、(过氧化氢酶法)、(pH值检验法)

3、(检验样品、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4、(柠檬)(1molNaOH相当于酸的克数)

5、(甲醇)

6、(35.8%)

7、(感官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分析、酶分析法)

8、(电位滴定法)

9、(氯仿—甲醇提取法)

10、(卡尔—费休法)

11、(灰化一次后加水溶解、加入HNO3、H2O2、(NH4)2CO3使蓬松、加Mg2+(空白)+PO43)

12、(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13、(嗜好型和分析型)(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14、(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15、(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比色法、染料结合法)。

二、是非题(计10分,每小题1分,只能选做10小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计12分,每小题2分)

1、不加被检验样品,其余试剂照样加入,检验步骤相同的试验叫做空白试验。

2、还原性的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和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的总量。

3、牛乳放置后,酸度升高的那部分酸度(乳糖发酵→乳酸)。

4、挥发性盐基氮——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产物。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

5、可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是在生理学、心理学和统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

6、食品掺伪: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些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食品掺伪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

四、问答题(计48分;每小题6分)

1、凯氏定氮法。(1分)

实验原理: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浓硫酸消化试样,使有机氮分解为氨,与硫酸生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1分)

实验步骤:

(1)试样的制备与称样(称0.5-5g试样(含氮30-40mg)放入凯氏烧瓶中)(1分)(2)消化(1分)

向凯氏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铜0.4g、硫酸钾10g、硫酸20mL、及数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斜放(45°)在电炉上,缓慢加热。待起泡停止,内容物均匀后,升高温度,保持液面微沸。当溶液呈蓝绿色透明时,继续加热0.5-1h。取下凯氏烧瓶冷却至约40℃,缓慢加人适量水,摇匀,冷却至室温。

(3)蒸馏与吸收(1分)

将消化好并冷却至室温的消化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摇匀.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4%硼酸溶液和1滴混合指示剂。将接收瓶置于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下口,使下口浸入硼酸溶液中。取10±0.05mL稀释定容后的试液,沿小玻璃杯移入反应室。并用少量水冲洗小玻璃杯,一并移入反应室。塞紧棒状玻璃塞,向小玻璃杯内加入约10mL40%氢氧化钠溶液。提起玻璃塞,使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塞紧玻璃塞,并在小玻璃杯中加水,使之密封。通入蒸汽,蒸馏5min。降低接收瓶的位置,使冷凝管管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管口,洗液并入接收瓶内。取下接收瓶。

(4)滴定(1分)

用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收集液至刚刚出现紫红色为终点。 2、在食品分析中,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是为除去样品中对分析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1分)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

①有机物破坏法:常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根据具体操作条件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②溶剂萃取法:常用于维生素、重金属、农药及黄曲霉素的测定,又分为浸提法和溶剂萃取。

③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所进行分离的方法,根据样品中待测定组分性质不同,可采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

④色层分离法:又称色谱分离法,根据分离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层分离、分配色层分离和离子交换色层分离。

⑤化学分离法:分为磺化法和皂化法、沉淀分离、掩蔽法。

⑥浓缩法:可分为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4分)

测定食品中的钙、铁、锌等矿物元素可利用有机物破坏法进行干法灰化进行样品的预处理。(1分)

3、常用的提取剂有: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1分)

乙醚特点:溶解强,可含2%水,易抽出糖份。(1分)

石油醚特点:溶解弱于乙醚,含水少。(1分)

氯仿-甲醇特点:可结合脂肪酸、磷脂、脂蛋白。(1分)

一般食品可用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1分)

测牛乳的脂肪含量可用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1分)

4、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存放原因:碱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缓慢分解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3分)

加热原因:(1)加速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2)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氧化铜,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和氧化亚铜被氧化。(3分)

5、掺伪现象有:未精炼的机榨毛油及变质油;以低价食用油脂掺入高价食用油脂;在食用油中掺入了非食用油;用煎炸餐饮残油替代使用;地沟油的回收利用;动物油的非法回收利用等;(1分)

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步为油脂的经典理化特性分析。每种油脂都有它特定的理化性质,通过这些特性分析,一般可以得出初步的判断结果即油脂有无掺伪的信息。(1分)

第二步为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在一定的背景下,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是相当稳定的,

这个背景指油脂的品种、产地和加工程度。如果油脂的品种相对稳定,产地相对集中,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一般变化很小。通过分析脂肪酸组成变化,可以测定出掺伪油脂的种类和数量。(2分)

第三步为甘油三酯的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因为油脂98%为甘三酯,其甘三酯是混合物,测定油脂甘三酯组成中2位脂肪酸分布或油脂的甘三酯组分,对油脂进行掺伪定性和定量分析是最完善、最准确和最可靠的方法。

第四步为油脂中的微量特殊成分分析。油脂中微量特殊成分虽然含量很少,但油脂不同,微量成分差异很大,此分析检验法可认为是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一种特征模式鉴别。另外,非食用油的检测可采用非食用油脂的特殊性质进行检测。(2分)

6、(1)感官检验

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蜂蜜,一般都颜色深黄、粘稠度大,近似于饱和胶状溶液;蜜中有块状脆性物悬浮且底部有白色胶状颗粒。(2分)

(2)化学检验

取样蜜10g,加20ml95%乙醇,充分搅拌10min,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取白色沉淀物2g,置于100ml温热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清液30ml,加入3ml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1分)

取上清液50ml,加入100ml1%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1分)

若上述两项试验皆呈现阳性结果,则说明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掺入。(2分)

7、该题目在于考察学生对食品变质的基本认识和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首选需要阐述食品变质的基本途径,给出影响食品变质的基本途径;进而针对某种食品提出防止食品变质的操作方法。

分值共6分,其中阐述清楚影响食品变质的基本途径的给3分;能够给出某种具体食品防止食品变质操作方法的给3分,按照实际答题情况给出相关分数。

8、该题目在于考察学生对微生物检验程序的了解、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掌握和罐藏食品中可能微生物的了解。答题需按照检验程序设计检验步骤、根据鲜乳中可能的病原微生物选择一种病原微生物进行病原菌的检验。

分值共6分,其中能够按照食品检验程序来进行设计的给3分;能够选定正确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正确的给3分,按照实际答题情况给出相关分数。

食品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学号 食品分析练习题 一、判断并改错: (√)1、配制标准溶液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2、测定牛乳中乳糖含量时,费林氏液的用量为甲、乙液各10mL。 (√)3、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 (√)4、复合电极一般是将其浸入蒸馏水中保存。(√)5、准确称取是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0.1mg。 (√)6、蛋白质测定,样品消化加硫酸铜是起催化作用,加速氧化分解并做蒸馏时样液碱化的指示剂。 (√)7、测定酸性样品的水分含量时,不可采用铝皿作为容器。 (√)8、测定乳制品总糖含量时,应将样品中的蔗糖都转化成还原糖后再测定。 (√)9、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时,加显色剂后必须在6秒测定吸光度,否则会因产物不稳定而造成很大误差。 (√)10、凯氏定氮法测牛乳蛋白质时,蒸馏装置冷凝管应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 (×)11、测定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2mg。 (√)12、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在准确度和重现性方面均优于直接滴定法。 (√)13、当溶液中无干扰物质存在时,应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14、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的是样品中的总抗坏血酸含量。 (×)15、用酸度计测得果汁样品的pH值为3.4,这说明该样品的总酸度为3.4。 (√)16、直接滴定法配制试剂时,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应分别配制、分别贮存,不能事先混合。

(×)17、凯氏定氮法实验过程中蒸馏结束应先关电源后移走吸收瓶。 (√)18、常压烘箱干燥法的温度一般在95℃~105℃。(×)19、茶叶一般采用常压干燥法测水分。 (√)20、减压干燥法适合于热稳定性不好或受热表面易结壳的样品。 二、单选题: 1、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时,加入的活性炭为(D) A.干燥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 氧化剂 2、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中脂肪,要求样品中不含(C)A淀粉 B.可溶性糖 C..水 D.蛋白质 3、测定鲜鱼、蛋类等含磷脂及结合脂类较多的样品中的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是(C) A甲醇 B.乙醚 C.氯仿-甲醇 D. 氨-乙醇 4、由于氨基酸分子中的( A )可用甲醛掩蔽,所以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可以用滴定法。 A. 羧基 B. 氨基 C. 酮基 D. 羰基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精)

第一章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保护区历史 一、自然环境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由东西两峰组成,东峰大仙顶海拔 1480 米 , 称东天目山;西峰仙人顶海拔 1506米,曰西天目山,两峰遥相对峙。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 , 宛若双眸仰望苍穹 , 因而得名“ 天目” 。该名始于汉,显于梁,古称“ 浮玉”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天目山,所辖地域总面积 4284 ha,地理位置为30°18′~30°25′ N , 119°23′~119°29′ E ,距杭州 94km 。 天目山山体古老,系下古生界地质构造活动为始,继奥陶纪末褶皱断裂隆起成陆,燕山期火山运动渐呈主体,为“ 江南古陆” 一部分。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貌独特,峰奇石怪,天然自成, 素有“ 江南奇山” 之称。全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地层。流纹岩、流纹斑岩、溶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脉岩兼而有之。天目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地貌,如四面峰、倒挂莲花、狮子口等地悬崖、陡壁、深涧,千亩田、东关、西关溪持坑坞等地的冰碛垅, 阮溪东坞、千亩田等地的冰窖,西关溪上游的冰川槽谷,开山老殿、东茅蓬的冰斗等。 天目山山势高峻,分长江、钱塘江而立。天目山南坡诸水汇于天目溪,注入钱塘江。北坡为太湖之源,汇聚长江入东海。天目之水清凉透彻,矿化成份丰富,水质优良。 天目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8~8.8℃ , 最冷月平均气温 3.4~2.6℃,极值最低气温 -13.1~-20.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19.9℃,极值最高气温 38.2~29.1℃。无霜期 235~209d 。雨水充沛,年雨日 159.2~183.1d ,年降水量达 1390~1870mm ,积雪期较长,比区外多 10~30d ,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年雾日 64.1~255.3d 。光照宜人, 年太阳辐射 4460~3270兆焦耳 /M2。春秋季较短, 冬夏季偏长。空气富含负离子,疗养保健之功效显著。是“ 天然氧吧” ,避暑休闲胜地。

食品分析试卷

一:填空(每题1分,共45分) 1:在许多食品研究论文中,常见有不少国际性组织的英文缩写,请写出下列几种英文缩写的中文意思。AO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AO_____________,F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O__________。 2:样品采样数目一般要求是_________,每份均需标注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灰分是表示食品中____________总量的一项指标,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回归曲线Y=ax+b是定量分析中常用方法之一,其中X代表______________,用于表示_______________。 5:食品分析实验你共做了_______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基础实验,_________属于提高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设计实验。 6:湿法氧化法消化样品时,可选择许多种氧化剂,其中针对下列对象选择最常用的一种是:蛋白质_________,脂肪_________,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其它还可选择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所谓农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常见能引起中毒的农药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8:测定食品中蔗糖含量时,可采用测还原糖的直接滴定法,其定量试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移取时应先移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指示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定,达到终点时显色剂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由于蔗糖结构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测的量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才能计算出蔗糖含量。 9:食品中的酸度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表示,而牛乳及其制品的酸度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表示。 二:判断下列各种说法正确否(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Aw来表示。 2: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3: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多采用聚酰胺粉提取待测成分,是因为待测成分在某一部分结构上具有共性。

食品分析练习题讲解

第1~2章绪论与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正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样是指从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少量的物料,原始样品是指_将所有获取的检样综合在一起_,平均样品是指抽取原始样品中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检验的样品。采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_ ,通常采用_二者结合的_方式。样品采集完后,应该在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的项目有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及采样人。 3.样品的制备是指对采集的样品进一步粉碎、混匀、缩分,其目的是保证样品完全均匀,使任何部分都具有代表性。 4.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干扰物质,提高被测组分的浓度,预处理的方法有_有机物破坏法、化学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萃取法、蒸馏法、色谱分离法、浓缩法。 5. 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微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其中的感官鉴定不属于理化检验的内容。 6.干法灰化是把样品放入高温炉中高温灼烧至残灰变为白色或浅灰色。湿法消化是在样品中加入强酸和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_有机___物质分解、氧化,而使_待测组分物质转化为无机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7.溶剂浸提法是指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的某种被测组分浸取出来,又称为液-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在样品液中加入一种与样液互不相溶的_溶剂,这种溶剂称为_萃取液,使待测成分从一相_中转移到_另一相中而得到分离。 8.蒸馏法的蒸馏方式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等。 9.色谱分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有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等分离方法。 10.化学分离法主要有_磺化法、皂化法和沉淀分离法、掩蔽法。 11.样品经处理后的处理液体积较大,待测试成份浓度太低,此时应进行浓缩,以提高被测组分的浓度,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减压浓缩。 12.称量样品时,使用的容器越大,称量出的样品误差越大(大或小)。 二、选择题: 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A )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随意性 D.适时性 2.使空白测定值较低的样品处理方法是(B ) A.湿法消化 B.干法灰化 C.萃取D .蒸馏 3.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B ) A.100~150℃ B.500~600℃ C.200~300℃ 4.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A ) A.稻谷 B.蜂蜜 C.鲜乳D .苹果 5.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C ) A.强还原剂 B.强萃取剂 C.强氧化剂D .强吸附剂 6.选择萃取的溶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B )。 A.以任意比混溶 B.必须互不相溶 C.能发生有效的络合反应D .不能反应 7.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B )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高压蒸馏 8.色谱分析法的作用是(C ) A.只能作分离手段 B.只供测定检验用 C.可以分离组份也可以作为定性或定量手段 9.防止减压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B ) A.加入暴沸石 B.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 C.加入干燥剂 D .加入分子筛 10.水蒸汽蒸馏利用具有一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与水蒸汽混合成份的沸点(B)而有效地把被测成份从样液中蒸发出来。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及答案

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 A、体积 B、容积 C、重量 D、质量 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而制得的酒。 A、经蒸馏 B、不经蒸馏 C、加热煮沸 D、过滤 6、比重天平是利用()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杆原理 C、稀释定理 D万有引力 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 °Bx',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 ) A、24.08 B、24.16 C、24.08 °Bx ' D、24.16 °Bx' 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 B、光是直线传播的 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 D、光 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 9、3oBe'表示() A、相对密度为3% B、质量分数为3% C、体积分数为3% 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为分析样品。 A、1 Kg B、2 Kg C、0.5 Kg D、1.5Kg 11、测定液体食品中酒精的含量,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如下:20.34%,21.36%,20.98%,20.01%,则此组数据()(Q逸=0.5) A、20.34%应该逸出 B、21.36%应该逸出 C、20.98%应该逸出 D、20.01%应该逸出 E、都应保留 12、对于同一物质的溶液来说,其折射率大小与其浓度成()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13、要测定牛乳产品的相对密度,可以选用() A、普通比重计 B、酒精计 C、乳稠计 D、波美表 14、当Cl2为1.013X105Pa(大气压)、[Cl-]=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是()V。(其中半反应式为Cl2+2e=2Cl-,EΘCl2/Cl-=1.358V)A、0.48 B、2.48 C、1.358 D、1.48 15、用酸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金属电极 C、标准氢电极 D、甘汞电极

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

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 1、 位置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东经119°23′47″~119°28′27″,北纬30°18′30″~30°24′55″为浙江第一名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 之誉,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得此名。 二、地形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天目山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幽美,堪称“江南奇山”,也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三、气候 天目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北缘,北亚热带南缘,其气候具有丘陵向平原、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气候过渡的特征: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西天目山地势复杂,具有复杂多变多类型的森林生态气候。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4℃。 四、土壤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区内土壤共有6 大类型20 个土属。垂直分布大致是400m~ 1200m 为黄红壤分布区。1200m~ 1500m 为棕黄壤分布区,表土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明显。 五、植被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是指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有活化石之称,且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天目山的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是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指的是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表明了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则是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

食品分析题库

名词解释 1.食品分析 2.食品总酸度 3.食品防腐剂 4.水分活度 5.牛乳外表酸度 6.食品分析 7.感官评价 8.光学活性物质 9.水分活度 10.样品 11.食品添加剂 12.相对密度 13.水分活度 14.总酸度 15.水分活度 16.总酸度 17.灰分 18.菲林试剂 19.紫外分光光度法 1.水活度 2.总灰分 3.膳食纤维 4.非蛋白氮 选择 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1)代表性(2)典型性(3)随意性(4)适时性 2.选择萃取的试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 (1)以任意比混溶(2)必须互不相溶 (3)能发生有效的络合反应(4) 不能反应 3.在对食品进行分析检测时,采用的行业标准应该比国家标准的要求()(1)高(2)低(3)一致(4)随意 4. 通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因为()。 (1)残留物的颗粒比较大 (2)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3)灰分可准确地表示食品中原有无机成分的总量 5.总灰分测定的一般步骤为()。 (1)称坩埚重、加入样品后称重、灰化、冷却、称重

(2)称坩埚重、加入样品后称重、炭化、灰化、冷却、称重 (3)样品后称重、炭化、灰化、冷却、称重 6. 30.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 (1)95~105℃(2)120~130℃(4)500~600℃(4)300~400℃ 7. 测定食品样品水分活度值的方法是() (1)常压干燥法(2)卡尔.费休滴定法 (3)溶剂萃取+卡尔费休滴定法(4)减压干燥法 8. 用乙醚提取脂肪时,所用的加热方法是()。 (1)电炉加热(2)水浴加热(3)油浴加热(4)电热套加热 9. 凯氏定氮法碱化蒸馏后,用( )作吸收液. (1)硼酸溶液 (2)NaoH液 (3)萘氏试纸 D蒸馏水 10.费林氏(1)液.(2)液()。 (1)分别贮存,临用时混合(2)可混合贮存,临用时稀释(3)分别贮存,临用时稀释乒混合使用。 1.以波美度表示液体浓度单位如何表示:__________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以符号,_________表示,高于20℃时,糖液相对密度减小,即锤度_____________。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使防止脂肪氧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大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时,样品处理液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糖精易溶于乙醚,而糖精钠难溶于乙醚。 4.凯氏定氮法共分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时还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氧化剂。消化加热应注意,含糖或脂肪多的样品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消泡剂。消化完毕时,溶液应呈_________________颜色。 5.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前者是 _______,后者是_______。 6.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使分离机理不同而构成各种色谱类型,主要有、、、和等。

(整理)食品分析化学相关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化学相关习题第1-3章 1.开展食品检验的意义有哪些? 答:1、监督食品质量及卫生状况,确保人类的健康 2、指导人们合理摄取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3、评价环境状况及饮食状况、食品加工的依据 4、进出口食品的监控 5、法律仲裁的依据 2.食品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答: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 (1)有害元素及有机物 (2)农药 (3)细菌、霉菌及其毒素 (4)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5)抗生素、激素等残留 (6)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 4、食品中功能成分的分析 5、食品感官鉴定 3.食品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有哪些? 答:现状: 1、范围越来越广 2、项目越来越 3、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 4、越来越向着微量分析发展 5、越来越快速 发展方向: 多功能、现代化、自动化、快速、准确 4.食品分析主要方法和分析过程有哪些? 答: 方法:1、化学分析法,包括容量法、重量法、比色法 2、微生物分析法 3、酶分析法 4、仪器分析法 5、感官检验法 分析过程:1、取样(采样) 2、样品的预处理

3、样品含量的测定 4、数据处理 5.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并简单介绍 答: 一、溶剂提取法:浸泡法、萃取法、盐析法、超临界萃取法 二、有机破坏法:干灰化法、湿灰化法 三、蒸馏法和挥发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子蒸馏 四、层析分离法:是在一种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的一些方法的总称 五、化学分离法:皂化法、沉淀分离法 六、膜分离技术:在常温下使不同物质通过特殊膜而产生分离 第4章 1.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直接法:①重量法( a、常压干 b、减压干燥 ) ②蒸馏法 2、间接法:①比重法②折射率法③电导法④介电常数 2.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重量法、 3.食品中酸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总酸度的测定: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用标准碱液 中和滴定。 2、有效酸度的测定(pH值的测定) ①比色法:pH试纸法、标准色管比色法 ②电化学法: E=E0-0.0591 pH(25℃) 3、有机酸测定:GC法、HPLC法 4.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蛋白质: 凯氏定氮法:GB方法 比色法:1、水杨酸比色法;2、双缩脲比色法 氨基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食品中脂类物质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脂肪测定的方法:索式提取法、脂肪分析仪法、近红外光谱法、CO2超临界萃取法、碱性乙醚提取法、酸性乙醚提取法 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6.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还原糖的测定:、斐林试剂法(GB方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 2、非还原糖测定:经酸水解→还原糖→按还原糖测定 3、多糖测定:以淀粉为例子(酶解法、酸水解法) 4、总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差减法、加和法 7.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1、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比色法(国标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标方法、国际方法) 2、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8篇

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8篇 On the tour guide words of Tianmu Mountain in Zhejian g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8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浙江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2、篇章2: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3、篇章3: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4、篇章4: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章5: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6、篇章6:1:杭州临安西天目山导游词文档 7、篇章7:2:杭州临安西天目山导游词文档 8、篇章8:3:杭州临安西天目山导游词文档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距杭州84公里,

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 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篇章1: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范文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 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 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 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食品分析实验考试计算题(答案版)

14级无机及分析下即食品分析实验考试笔试部分复习题 测定计算题: 1、欲测某水果的总酸度,称取5.0000g 样品,研磨后过滤,用水定容至100mL ,移取20.00mL 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0514 mol/L 浓度的NaOH 标准溶液溶液滴定至终点,4次滴定消耗标准碱溶液分别为15.11 mL 、15.16 mL 、13.12 mL 、15.09 mL ,另滴一份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0.02mL 。求此水果的酸度值(以苹果酸计,K=0.067)。 解:因为数据13.12mL 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故应舍去。 由题意得,平行实验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平均值为 ml ml ml ml V 12.153 09.1516.1511.15=++= 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为ml V 02.00= 故此水果的酸度值为 mL g g ml ml L mol M K V V C X 100/20.5100100 00.200000.5067.0)02.012.15(/0514.0100 100 00 .20)(0=???-?=???-?= 2、欲测定苹果的总酸度,称得一苹果样品重30.00g ,经组织捣碎机搅拌后过滤,用水定容至100mL ,分别取滤液10mL 放入三个同规格洁净的锥形瓶内,然后分别加入经煮沸后冷却的水50mL ,2滴酚酞指示剂,用0.05020mol/L 的标准氢氧化钠滴定,3个样品分别消耗标准碱溶液3.18mL 、3.16 mL 、3.20 mL ,另滴一份空白消耗标准碱溶液0.02mL ,求苹果中总酸度含量?(K 乳酸=0.090、K 苹果酸=0.067、K 柠檬酸=0.064) 解:由题意得,平行实验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平均值为 ml ml ml ml V 18.33 20.316.318.3=++= 空白样消耗标准碱溶液体积为ml V 02.00= 因为苹果中主要的酸是苹果酸,故苹果中总酸度含量以苹果酸计,则K=0.067故苹果中总酸度含量为

食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1、熟悉食品分析的研究内容 食品营养素分析;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的感官评定。 2、熟悉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纯度:一级纯(优级纯或基准级试剂G.R)> 二级纯(分析纯A.R)> 三级纯(化学纯C.P)表示方法:体积分数指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毫升数。(%) 质量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克数。(g/L) 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3、掌握采样的概念和了解样品的分类,熟悉样品的分数、用途及保留时间 采样指为了进行检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三类。 样品应一式三份,用于检验用、复验用、备查或仲裁用。保留时间一个月。 4、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因素;使待测组分完整地保留下来;浓缩待测组分。 5、掌握样品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先冷冻至冰点以下,再高真空使冰升华为水,从而干燥样品。133-140Pa;-10℃-- -30℃);冷冻法(使样品在-10℃-- -30℃下呈冷冻状态保存);冷藏法(在0—5℃保存,适合于易腐败变质样品,时间不宜长);干燥法(样品放在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保存的方法 变色硅胶、无水Cacl2)。 6、了解准确度和精确度概念,熟悉回收试验 精确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确度低,准确度必然低,而且说明结果不可靠。 回收试验:就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标准物质进行对照试验,实际中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7、掌握风干样品、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回潮、恒量的概念 风干样品:指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时的样品。它所含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干物质:指除去水分后的样品。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于水的干物质。 回潮:指粉状干物质或比风干样品含水低的样品,铺成不超过1cm的厚度,置于大气中吸水,直至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为止,这一过程称为回潮。 恒量:指一份样品先后两次烘干(或灰化)后的质量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就算达到恒量。是衡量样品烘干(或灰化)是否完全的指标。 8、掌握与水分有关的物质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计算公式:以脂肪为例 脂肪%(干)脂肪%(鲜)脂肪%(风) ---------- = ----------- = ------------- 100% 1-水分%(鲜)1-水分%(风) 9、了解为什么说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的水分含量,熟悉减压干燥法的适用样品因多数样品都含有胶态物质,直接干燥法完全除去束缚水较困难,而减压干燥法可以顺利地除去,所以该法是水分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 适用样品: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天目山简介

天目山简介(生物学) 植被类型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 “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 “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 “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 “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 “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植物资源 天目山地质古老,第四纪冰川影响不深,加上历来都受到人类保护,植被没有遭受过重大破坏,计有苔类植物22科33属70种;藓类植物39科110属240种,葳类植物29科60属110种,种子植物167科716属157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86科277属675种。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荟萃了如此丰富的种质资源,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常绿树种主要有:壳斗科的青冈栎属、拷属、石栎属;樟科的樟属、紫楠属、润楠属、山茶科的柃属、山茶属;还有杜鹃属、山矶属、冬青属等。落叶树种主要有槭科,蔷薇科、豆科、壳斗科的栗属、栎属、水青冈属,樟科的木姜子属和山胡椒属,桦木科、胡桃科、木兰科等种类也较多。天目山据记载有800多种野生药材名贵的有:於术、竹节人参、天麻、天目贝母、八角金盘、缺萼黄莲等。天目山这块开发较早的植物宝库,直到现在还有新种被发现,足以说明天目山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复杂性,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库。 大树华盖,奇树参天 天目山独特的森林景观使天目山自然景观别具一格,如果说黄山以“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天目山则以“大树华盖闻九洲”。大树者:柳杉、金钱松、银杏,被人们称为天目山之绝。当人们一走进天目山,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巨大的千年柳杉,它比模式产地庐山和湖北神农架的原始柳杉更为壮观。胸径100公分以上便有398株之多,胸径200公分以上有15株,最大的“大树王”胸径233公分,现已枯死;最大单株材积达75.46立方米,最高蓄积量每亩达328立方米。“冲天树”枣金钱松,系我国特产,非常珍贵,为世界五大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在天目出适宜的环境中长得特别高大,为天目山百树之冠。在天目山仅胸径50公分以上98株,其中胸径100公分以上有8株,一般树高50米左右,最高大的胸径107公分,树高52.5米,材积19.46立方米。枫香、兰果树、青钱柳、天目木姜子等,在天目山这块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也长得特别高大。 天目山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其中二类保护8种;银杏、金钱松、天目铁木、独花兰、香果树、连香树、鹅掌楸、黄山梅。三类保护17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1、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2) 样品的预处理 (3) 成分分析 (4) 分析数据处理 (5) 分析报告的撰写 2、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六种? 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一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3、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样遵循的原则: (1) 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4、有完整包装的物料200件,采样件数应该为多少件? 采样件数√200/2 =10件 5、什么是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一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 6、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哪三种样品? 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食品分析的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第三章作业: 1、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类型有哪些? 感觉是客观事物(食品)的各种特性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 经传导反映到人脑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的反应。感觉类型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2、什么是感觉疲劳现象? 感官在同一种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感觉变弱的现象。 3、什么是感觉相乘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效果。

4、什么是感觉消杀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5、什么是嗅技术? 作适当用力的吸气(收缩鼻孔)或扇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使空气容易形成急驶的涡流,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嗅技术。 6、什么是“双盲法”感官检验? 对样品密码编号.提供样品顺序随机化的感官检验一“双盲法”感官检验。 第九章作业: 1、感官分析按方法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三类: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2、什么叫差别检验?有哪些类型? 确定两种产品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检验叫差别检验。差别捡验类型:a:成对比较检验,b:三点检验,c:二----三点检验,d:五中取二检验,e:“A”----非“A”检验 3、32人检验甜度差异(双边)(5%显著水平),22人选择“698”,10人选择“865”,问两样品间是否存在有甜度差异? 查316页表10-9-选择“698”的人数为22<表中5%显著水于的人数23,所以,两样品间的甜度没有明显差异。 4、什么是定量描述检验?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的检验方法---定量描述检验 5、什么是评分检验法? 根据样品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来进行鉴评的检验方法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分析 2、样品制备 3、采样 4、原始样品 5、平均样品 6、检样 7、控制样 8、空白样 9、精密度 10、重复性 11、样品预处理 12、湿法消化 13、干法灰化 14、回收率 15、感官检验 16、物理学检验法 17、灰分 18、pH值 19、总酸度 20、总糖 21、滴定度 22、掩蔽剂 23、水分活度 24、烘箱干燥法 25、萃取 26、盐析 27、蒸馏 试卷: 一:填空(每题1分,共45分) 1:在许多食品研究论文中,常见有不少国际性组织的英文缩写,请写出下列几种英文缩写的中文意思。AO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O_____________,F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O__________。

2:样品采样数目一般要求是_________,每份均需标注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灰分是表示食品中____________总量的一项指标,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回归曲线Y=ax+b是定量分析中常用方法之一,其中X代表______________,用于表示_______________。 5:食品分析实验你共做了_______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基础实验,_________属于提高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设计实验。 6:湿法氧化法消化样品时,可选择许多种氧化剂,其中针对下列对象选择最常用的一种是:蛋白质_________,脂肪_________,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其它还可选择的氧化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所谓农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常见能引起中毒的农药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8:测定食品中蔗糖含量时,可采用测还原糖的直接滴定法,其定量试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分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移取时应先移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定,达到终点时显色剂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由于蔗糖结构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测的量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才能计算出蔗糖含量。 9:食品中的酸度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表示,而牛乳及其制品的酸度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表示。 二:判断下列各种说法正确否(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Aw来表示。

天目山旅游攻略(最新版)

天目山旅游攻略(最新版)

2015年杭州临安天目山和天目大峡谷两日自驾 游游记攻略 都快五一了,我再来更新清明的两日游,会不会有些晚。但是,我喜欢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好玩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如果我的游记有那么一两个点击量和评论,就觉得非常的荣幸。因为有人在看我走过的路,所以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旅游,是人们多么喜欢的字眼,它可以使你中断每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说白了就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去别人住腻的地方寻找新鲜感。 我是个很用力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最近汪国真的去世,心里不禁有些悲伤。因为他的那句“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这是一种洗

脑,那我也是那个愿意被洗脑的志愿者。积极、乐观本身就是好的,没必要抗拒。如果是洗脑,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这次出游吧,我是从上海出发的,去天目山大约花了4个小时在路上,在城市的拥挤,车水马龙,让我感觉烦躁;因此觉得和家人,一起去登山。路线是用高德导航定位的哦! 首先,我先说一下,出游前需要做的准备。 1、需要提前订好当地的农家乐,最好提前2 周左右,因为好的位置的农家乐,一般不提 前订是没有的哦,(因为看了很多游记,最 后我定的是天目山龙凤竹农家乐,最高的一 户了,感觉还不错) 2、需要提前买零食哦,因为到了那边大山里 是没有零食的,比如瓜子什么的 3、需要自己带毛巾,越齐全越好,因为山上 农家一般没有消毒设备,所以不提供毛巾。 4、一件略厚长外套(山上昼夜温差大),运 动鞋,睡衣等等生活用品,不用我多说了吧! 5、关注天气,看交通路线

食品分析习题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