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13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以Avner Greif研究成果为代表
(讨论稿)
钱滔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310027)
内容提要: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是美国90年代以后兴起的研究方法。本文旨在综述其代表人物Avner Greif的理论研究。试图按制度在历史演进中所涉及经济问题的扩展秩序,来综述
Avner Greif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前现代社会中委托代理合约的执行问题,以及前现代社会交易
中存在的外地商人产权保护问题,Greif结合历史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方法分析了制度的出现
与本质,即制度自我实施的特性。然后Greif采用动态方法结合历史研究制度的含义与制度变迁,
即制度自我加强的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HCIA方法,本文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述评HCIA之
前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的基础上,展开分析HCIA的框架与方
法论上的突破。最后是对全文做出简单的小结。
关键词:Avner Greif历史比较制度分析context-specific model
一、引言
就形式而言,无论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还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即如何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是,这些不同的社会却运用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去解决它们的经济问题,而这些不同的制度安排又和它们在经济史上的兴衰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的分析来增进对这种“兴衰”的理解。其实,这正是经济史所关心的基本现象与问题。
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在德国历史学派的归纳方法之后,是结合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理论,以价格(或利率)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即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但由于这种研究框架本身不能包含制度,以及分析工具的局限,故并不能对经济史的基本问题给出全面的解释。在科斯(1937)提出制度的重要性之后,又出现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NIE)理论,以交易本身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但这种方法也并不能对制度的运行给出满意的解释(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实行了私有化,但经济反而出现衰退的经济现象)。即为什么有些国家采用了理论上或在其他地区有效的制度,却不能获得经济增长。而且以上方法也没有解决理论的演绎和历史的归纳方法之间的二分性。
其实,历史演进过程是制度“生存检验”的现实环境,这其中存储着丰富的有关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制度本身和制度演进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洞见。A vner Greif就是通过前现代(pre-modern)经济史的研究,综合理论的演绎与历史的归纳方法来考察制度的历史演进,即制度的起源、本质及含义。进而试图解释市场与非市场的制度(non-market institution)之间关系这一经济史和制度分析的基本问题。1Greif通过两个
*本文主要是对Avner Greif研究成果的综述,若要对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进行较全面的述评,则须进一步阅读其他学者的文献,才能作出更客观的评价。而本文对历史制度分析的评述和附录中的观点是仅在Avner Greif的文献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待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1对于市场需要制度基础,在学术界已取得基本的共识。但对于制度的定义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分析,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分析框架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些分歧可分类为:有些是采
历史案例(穆斯林世界的马格里布与拉丁世界的热那亚),以交易和组织为分析的聚焦点,用有效工资模型结合历史来研究这两个社会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不同机制。并且用模型结合历史分析了前现代社会交易中心存在的外地商人产权保护问题及解决机制。即解释作为交易基础的自我实施(self-enforcing)制度。在此基础上,Greif针对制度的运行,采用了制度自我加强(self-reinforcement)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制度的历史演进。为我们理解制度及制度演进提供了新的洞见。
目前,这个方向的研究已经成为美国90年代以后兴起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即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对于HCIA的研究框架及分析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进了微观经济学和博弈理论的框架,采用历史的前后相关性模型(context-specific model)来分析经济史的基本问题,即历史在制度的起源、本质及含义(即制度的历史演进)中的作用。同时因这种方法是在综合理论的演绎逻辑与历史的归纳逻辑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来解释历史、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HCIA在方法论上突破了以前经济史研究的二分法,有了逻辑上比较一致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A vner Greif这种更具解释力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对理解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差异、形成的原因与演进路径极富启示。
本文接下去的部分框架如下:第二部分是综述Greif对前现代社会中交易基本问题(FPOE)克服时涉及的第一个问题的考察,即委托代理合约执行的非正式制度基础,第三部分是综述Greif对FPOE中另一问题的研究,即当地统治者与外地商人之间产权问题克服的组织与制度基础。以上是Greif结合历史进行关于制度的出现及本质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即制度自我实施特性;第四部分是Greif制度的含义及制度变迁的分析,Greif分析了历史在市场制度与非市场制度的演进中的作用,采用动态的方法进行制度分析,即制度自我加强(衰减undermining)特性;为了更好理解HCIA方法,本文的第五部分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综述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史的成就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出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的研究框架与方法论上突破,并从理论逻辑与应用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简单的小结。(附录一是关于Greif的简介,附录二是从HCIA理论与温州经济制度变迁的转接中提出一些探索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供讨论。)
二、经济史上自我实施制度之一:委托-代理关系
对于市场、制度与经济兴衰的关系,目前经济理论上的基本经济命题是:互惠式的自愿交易是一种最优的资源配置机制,这种自愿交易在容量上的扩展会促进劳动的分工,而专业化分工会则有利于经济增长,这就是斯密动力。2但交易不能在没有组织或制度的真空里发生。若要解释这种互惠式自愿交易发生的制度基础是什么?这就涉及交易的基本问题(Fundamental Problem of Exchange, FPOE)。事实上,若没有组织或制度保证,交易将面临的是一个单边囚徒困境博弈(one-sided prisoner’s dilemma game, OSPD),3使得交易不发生。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虽然都知道制度的重要性,但对过去和现在的社会中市场的制度基础却还知道得不多(社会主义国家激进式改革出现的问题和发展中国家所遭遇的困难就是很好的例证)。而A vner Greif结合地中海地区11~14世纪商业革命的经济史,对制度的起源与运
用理论演绎的逻辑,有些是采用历史的归纳逻辑。Avner Greif提出的历史制度分析方法试图用博弈理论分析框架和context-specific model来弥合以上逻辑的二分法。
2斯密在其经典的著作中指出交易容量的扩大会导致劳动的分工,而分工又会导致工具的创新、劳动熟练程度增加及节省工件转移的时间而促进效率,随后的很多经济史的研究就在试图证明市场的作用;科斯(1937)的经典论文又明确指出,使用市场机制是有成本的,有效率的组织同样会因为节约成本而促进效率,且两者之间存在边界及互补性。这又导致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史,并使得经济史的分析对象从商品的价格转到交易本身。但这两种研究留下了方法上的分歧。请参见Avner Greif,1997b。
3详见Avner Greif,2000,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exchange:A research agenda i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4(Dec.,3), pp.2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