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许多方面,比如农牧业,食品工业;环境保护;医学卫生等等。本文作者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的学习,在查阅参考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基因工程,应用,优缺点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2、基因工程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进展植物基因移植于导入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改变植物蛋白质、脂肪、淀粉与糖类的含量与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为改变蔬菜、果品的风味提供了可能与技术途径。。
我国东北师范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导入途径,将野生天兰冰草抗病、高蛋白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小麦染色体行后再运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小冰小麦33号”,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优质小麦标准。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17%~18%,抗叶锈病、根腐病与黄矮病,产量达到4500kg/hm2~5000kg/hm2.。“小冰小麦33号“选育成功,填补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的空白。
3 、基因工程培育抗病农产物品种的进展
黄瓜花叶病毒严重危害多种蔬菜、烟草、花卉、油菜、药材和树木等770多种植物,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由于在多数作物上未发现抗这种病毒的基因,很难对其进行抗病育种与化学防治。在国外长期以来,对该病毒有“植物癌症”之称。采用植物基因工
程技术成为防治该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将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的CP外壳蛋白基因拼接在一起,构建了“双价”抗病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了同时抵抗两种病毒基因的植株。在田间实验中,对TMV的防治效果为100%,对CMV的防治效果为70%左右,可使烟草产值增加10%~30%。目前,我国专家还通过CP 途径进行小麦抗黄萎病、水稻抗矮缩病、棉花抗枯、黄萎病等基因工程的研究,并已取得进展。
4 采用生物技术,提高作物自身的抗虫害性能,为农作物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在农作物上普遍通过根癌农杆菌、发根农杆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ANA)病毒等为中介的基因工程方法,将一些抗虫基因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虫毒素基因(Bt 毒素基因)、菜都抗虫蛋白质基因(胰蛋白酶抑制的CPTI基因)、蓼草抗虫基因等导入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烟草、番茄等作物细胞,并使表达这些外源抗虫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得到再生,有的投入大田实验。如含Bt的烟草能有效地阻止烟草天蛾幼虫的危害,害虫食后1d内停食,3d内全部死亡。在转基因玉米植株中,玉米螟取食后2~3d 死亡率可达70%。培育成功的抗虫番茄植株,对危害番茄果实的烟草天蛾和烟草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达100%,对棉铃虫也有很好的杀虫作用。国外正在研究的转Bt抗虫作物还有大豆、油菜、多种蔬菜及杨树等多种树木。由此表明,应用生物技术改良某些作物的抗虫性具有很大的潜力。
应用基因技术优点
从前面可以看出,基因技术突破,是科学家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方式改良动植物品种,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品种基因加入另基因,会使该品种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减少植物农药和除草剂用量,降低种植成本并且死亡率明显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植物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袭击,并使产量更高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动植物大为缩短利用传统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才能培育出新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
出全新动植物品种,可缩短一半因此,有专家认为,不出多少年,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第四,转基因技术还可根据人们需要,赋予农作物新特性例如可以使农作物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在旱地或盐碱地上生长,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为丰富食品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能够生产防病疫苗和食品农作物
基因工程的隐患
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目前仍没有科学性共识。尽管如此,基因工程农作物已被大规模投放,生物医学应用也日益增加。转基因生物还被投入工业使用和环境恢复,而公众对此却知之甚少。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存在生态、健康危害和风险,对农民也有不利影响. 比如
基因工程细菌影响土壤生物,导致植物死亡,
总结
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不仅是可观的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我们的生产力,对人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名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有争论,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所以,在安全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基因工程,给我们的农业生产上带来的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将是受益者。
参考文献
杨汝德基因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张惟杰,张憔杰著张惟杰编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