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生物化学第四部分
- 格式:docx
- 大小:28.25 KB
- 文档页数:10
《医学生物化学》第四部分重要组织器官代谢第四部分重要组织器官代谢
肝胆生化、血液生化和钙磷代谢
第十四章肝胆生化
要求:
掌握肝脏在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掌握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第一相反应:重点加单氧酶作用;第二相反应:重点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在掌握胆红素正常代谢的基础上,较熟练地对三种黄疸的病因及血、尿、便进行检查、分析、比较。
熟悉胆汁酸的来源、种类、排泄和肠肝循环及其生理功能。
提要:
进食后,食物经消化吸收,血糖浓度有升高的趋势,此时通过合成肝糖原、肌糖原来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由于肝脏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肝糖原能直接分解补充血糖;但肌肉内无此酶,故肌糖原只能通过酵解生成乳酸,再经糖异生作用转变成糖。如人体饥饿10小时左右,体内肝糖原就被耗尽,此时需要通过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脂肪分解产物中的甘油,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某些戊糖氨基酸以及糖分解代谢中产生的丙酮酸、乳酸等非糖物质,可以在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糖,另外体内的其它单糖,如果糖、半乳糖也可以在肝中转变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酸盐是强乳化剂,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故患有肝、胆疾患时,可出现脂类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脂肪泻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症状。肝细胞富含合成脂肪酸和促进脂肪酸b-氧化的酶,而且只有肝脏含有合成酮体的酶,故肝脏是脂肪酸合成和进行b-氧化最主要的场所,也是有酮体生成的唯一器官。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外组织氧化供能的另一种形式。当血糖浓度过低时,心、脑、肾和骨骼肌也能利用酮体供能。脂蛋白是脂类的
运输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只在肝中合成。人体内的胆固醇靠食物供给,由体内合成。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重要场所,约占体内合成总量的。
血浆中的胆固醇与卵磷脂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该酶为肝脏所特有。当肝功能障碍时,血浆胆固醇与胆固醇酯的比值升高。
肝脏也参与胆固醇的转化,体内胆固醇约有一半在肝脏转变成胆汁酸盐。
肝脏内蛋白质代谢极为活跃。它不仅能合成自身的结构蛋白质,而且还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如全部的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血浆脂蛋白所含的多种载脂蛋白(APOA、B、C、E)和部分球蛋白(a1、a2、b球蛋白)。清蛋白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会出现水肿,A/G比值倒置以及在肝昏迷前后病人常出现各脏器的出血倾向,甚至大出血。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随尿排出体外。鸟氨酸氨基甲酰移换酶和精氨酸酶只在肝中存在,故当肝功能衰竭时,尿素合成障碍,血氨升高,引起肝性昏迷。
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合成的胆汁酸盐是强乳化剂,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维生素K参与肝细胞中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合成;维生素A是视紫红质的组分,与暗视觉有关;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关系密切。故三者吸收障碍,可分别出现出血倾向、夜盲症和佝偻病。肝脏是维生素A、K、B12的主要贮存场所。
激素在调节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激素的灭活在肝中进行,这对于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及强度具有调控作用。肝功能障碍时,激素灭活作用减弱,血中相应的激素水平就会升高,如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
体内代谢生成的氨、胺、胆色素等;肠道细菌腐败产物胺、酚、吲哚和硫化氢等被重吸收入体内;外界的药物、毒物、有机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等进入体内,这些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脂溶
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基团,增加水溶性,而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生物转化作用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同时还具有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生物转化作用分为两相,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亦称为第一相反应,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肝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液中含有参与生物转化的不同氧化酶系,催化不同类型的氧化反应,其中加单氧酶系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氧化酶系。
非营养性物质:一般经过上述氧化、还原或水解的第一相反应后,还需进一步进行第二相的结合反应才能完成生物转化作用。
结合反应是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结合反应中最常见的结合基团供体有葡萄糖醛酸(UDPGA)、硫酸(PAPS)、乙酰基(乙酰CoA)、甲基(SAM)、谷胱甘肽(GSH)和甘氨酸。生物转化作用常受年龄、性别、疾病及诱导物等体内外因素影响。如老年人对药物的转化能力降低,故用药要慎重。
由肠道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入肝,在肝脏中游离型胆汁酸又转变成结合型胆汁酸,并同新合成的结合型初级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入肠道。此循环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胆汁酸的循环使用,使有限的胆汁酸发挥最大限度的乳化作用,以保证脂类的消化吸收。此外胆汁酸的重吸收也有利于胆汁分泌,并使胆汁中胆汁酸与胆固醇比例适当,不易形成胆固醇结石。胆汁酸盐除了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外,还能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胆固醇不溶于水,必须与胆汁酸盐和卵磷脂形成微团,才能通过胆道转运至肠道排出体外,而不致析出。胆汁酸浓度对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7a羟化酶和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均有抑制作用;半数的胆固醇在肝脏被转变成胆汁酸而被排泄,故胆汁酸的生成、调控及排泄对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有重要作用。
胆色素是指含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化合物,但不包括血红素。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其它则来自非血红蛋白的含铁卟啉化合物一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的分
解。正常成人每天约生成250~350mg胆红素。衰老红细胞由于细胞膜的变化,而被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并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珠蛋白按一般蛋白质代谢途径进行分解,血红素,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加氧,还原生成胆红素。
胆红素是亲脂的,能自由透过胞膜进入血液。在血中,它主要与血浆清蛋白结合为血胆红素,这是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形式,也有少量胆红素与a1球蛋白结合。胆红素-清蛋白这种运输形式,既改变了胆红素的脂溶性,增加了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能力,又限制了胆红素自由透过各种生物膜,以免造成对组织的毒性作用。
未结合胆红素经肝血窦与肝细胞膜直接接触,此时肝细胞膜载体蛋白和胆红素结合,使血浆清蛋白从胆红素上“脱落”下来。胆红素一旦与膜载体蛋白结合,就被转运到细胞膜的内表面,经微绒毛进入胞液中。
胆红素一进入胞液,即与Y或Z蛋白结合成为胆红素-Y蛋白或胆红素-Z蛋白,这增加了它的水溶性。Y蛋白对胆红素的亲和力比Z蛋白大,故胆红素优先与Y蛋白结合。苯巴比妥能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Y蛋白生成,故临床上应用此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与Y蛋白或Z蛋白结合成的复合物即被运送到内质网。大部分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下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结合,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还有小部分胆红素可分别与活泼硫酸、甲基、乙酰基和甘氨酸进行结合反应,生成结合胆红素。故在肝脏生成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又可称为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溶于水,由胆道排泄。正常时血、尿中无结合胆红素,只有当胆道阻塞,毛细胆管因压力过高而破裂时,它才可能逆流入血,在血、尿中出现。
结合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迅速生成一种紫色偶氮化合物,称为范登堡试验直接阴性。未结合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时,需先加酒精或尿素后,才产生明显的颜色反应,称为范登堡试验间接阳性。两种胆红素性质差别很大。肝内外的阻塞或重症肝炎,均可导致胆道排泄障碍,使肝胆红素逆流回血,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