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教育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57%的留守中学生存在轻微或轻微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7.7%,中度为9.0%,重度为0.3%。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些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2.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3. 学校债务。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中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高达500多亿元,债务形式主要是施工队垫款、银行贷款以及向教师和社会借款等。
4.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城市教师的超编和农村教师的缺编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的教育更是关键。作为农村教育核心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可以作为晴雨表直接反映出来农村的教育质量。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
1. 招生公平性问题。省市之间分数的差距,名人降分录取,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招生丑闻事件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学校招生的公平性?
2. 提高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东中部教育水平高,西部教育水平低。西部教育水平低主要反映在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教育
3. 贫困生的教育问题。近年来与贫困生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由贫困生带来的一系列扶贫措施,教育和心理问题爱到广泛关注。大学每学年都有很多贫困生,学生欠学校的学费有的达上千万元之多,学校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但相对于贫困生的庞大数量实在是太微弱了。
4. 择校制度。择校作为教育供需双方选择的制度安排,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由于户籍和区域管理,中国的择校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教育内容
1. 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造成恶性事件。“开平市中学生众凌一女恶劣性虐待视频”近日在网上广泛流传,很难相信几个十几岁的少年竟有如此“狠毒”之心。与“马加爵”事件、校园偷拍事件一起,都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标准的缺失。在教育体系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弱化未将来的社会埋下不稳定的炸弹。
2. 正当渠道的性教育缺失引发社会问题。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已日益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视,如何让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性观念?高校调查表明,只有76.6%的男生认为自慰是“自然正常”、“有好处”的,对自慰的看法是积极的,而女生只有51.8%。其中有2.7%的男生和2.6%的女生认为自慰是违反道德的;15%的男生和18.5%的女生认为自慰会有损健康和性能力。由于缺少正确的性教育渠道,只能从三级片、低级杂志等地方取得片面的性知识,影响青少年正常的性学观。许多大学生有基本的避孕常识,但不懂得具体方法及工具、药品的使用。这些都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
3.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影响文化传承。中小学不设(毛笔)书法课,小学升初中不考语文,只考数学和英语,这不禁让人对上世纪70年代黄帅的“不学ABC,
照样干革命”与今日英语狂热的理性思考,我们是否不左就右?我们不应忘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怎能以外语挤压母语的地位?如果我们无视这些问题的严重后果,那么谁来传承古老的中华文明,又怎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4. 灾害与安全教育的提倡。如果不是汶川大地震,我们不可能把灾害教育列在我们的教育清单里。但其实,在灾难频发地和发达国家,减灾、防灾的教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它已经成为每个儿童的生存的重要课程。在我国,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环中,有关灾害的教育环节还十分薄弱,缺口很大,由此也导致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
5. 心理教育。随着就业、升学等社会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能否进行心理的自我调剂?大学校园的跳楼事件层出不穷,反映出学校心理教育的缺失。
6 网络教育。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互联网上信息安全,网络交友规则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四)学校教育
1. 应试教育的优劣的讨论。我们的教育是前紧后松,中小学时玩命学,到了大学正是学知识长本事的时候却放松了。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千万学生过独木桥,都要上大本,其结果是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而那些既要有知识又要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人才却十分缺乏。
2. 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当代教育体制改革有几大特点:延续性和继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内容应当保留,哪些内容又值得提倡,一直是社会争论不休的话题。
3. 素质教育改革。从某种意义讲,学生的压力更多地来源于家长。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希望孩子处处争第一。于是乎,除了拼命找“好学校”外,就是见班就报,什么琴棋书画,数学外语等等,样样不拉。新教材改革的重点在于学生的
素质教育,但不少家长担心素质教育的减负意味着减能力,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在家庭加负,教育体制改革的效果不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五)家庭教育
1. 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宣布从今年9月1号起,全区小学生到校时间由原来的早7:30推迟到8:00,并规定一律取消早读,目的是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必要的睡眠和休息。没想到的是,在教委看来一项更科学合理,更人性化的政策,却遭到了大多数家长的反对。一名5年级学生的父亲表示,不能依着孩子不起床,早上的时间无论做练习还是背课文都能学到东西,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想法。
2. 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薄弱,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是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农村家庭教育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的家庭虽然也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但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所用方式和方法多简单粗暴,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效果很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 教育救助。贫困、服刑、畸形家庭的儿童享受教育机会少,家庭关注少,在受教育方面存在困难,同时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其犯罪或边缘化的可能性更大,需要社会机构对此类儿童进行教育救助,帮助他们完成应受的教育。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开展了针对家庭有问题的儿童的救助活动,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六)教育体系
1. 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薪资、地位、自由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2. 民办高校的社会作用。北京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与中青世纪教育机构等主办方通过近半年时间的调查统计,6月22日将7项数据指标位于前十位的北京城市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中国软件管理学院、北京吉利大学、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科技研修学院、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大学、北京人文大学和燕京华侨大学作为代表的首都民办高校品牌实力的典范向社会整体公布。这标志着北京“十强”民办大学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