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集约化经营下的新农村发展实践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集约化经营成为新农村的重要发展方式。
在这一模式下,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乡村面貌得到改善,新农村发展得到了推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集约化经营下的新农村发展实践。
一、资源整合新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整合,通过集约化经营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
比如建立农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计划,统一采购农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技术支持集约化经营需要技术支持,农民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政府和专业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三、市场导向新农村发展要与市场接轨,通过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开拓销售渠道,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同时,可以加强产品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升级集约化经营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可以生产更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五、生态环境集约化经营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可以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方式,提高农田利用率,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农民收益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农民收益,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产业链延伸,农民的劳动所得和经营收入得到提升。
可以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合作经营,分享企业利润,实现共同富裕。
七、人才培养新农村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集约化经营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高校毕业生和技术人员进入农业领域。
可以设立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素质和综合素养。
八、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支持新农村发展的政策,加大对集约化经营的扶持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可以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贷款和保险支持,降低农民风险。
九、社会合作集约化经营需要农民之间的合作和社会支持,可以组建农民合作社,实现生产、流通、销售一体化。
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引言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就业机会的稀缺,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 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定义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指的是农民自愿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专业农业经营主体,并通过合作、承包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管理和运营。
在这种模式下,土地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但土地使用权发生变动。
2. 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的特点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农民自愿参与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是基于自愿的原则进行的,农民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土地流转给他人。
这种自愿性确保了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专业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需要有专业的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他们具备更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3 集约化管理和运营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农业生产得以集约化管理和运营。
专业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2.4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为发展农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通过合作、承包等方式,农民可以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业生产,分享利益。
3. 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影响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对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专业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集约化管理和运营,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地规划土地利用,合理安排种植和养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专业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优质、绿色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实现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切入点作者:赵宇峰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年第11期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是农村社会发展、变革的产物牡丹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一些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已经意识到,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已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要想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佳效能,只有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互助合作,扩大产业规模,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求发展。
今天的牡丹江农业围绕生猪、肉牛、食用菌、果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涌现出了宁安渤海镇新农韭菜合作社、水稻专业合作社、西安区大莫村盛达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经济和示范效应显著的专业合作社,他们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
二、集约化经营的优势1.在科技上的优势。
集约化经营走科学种植、规模种植、特色种植之路。
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农户自己经营每亩增加收入200~300元,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效益更突出。
2.节约成本。
集约化经营将企业管理模式嫁接到农业生产经营,实现集约式发展,避免了大型机械难以在一家一户“零”“散”地块推广的弊端,达到省时、省力、省工的效果,激活了生产力要素,使投资成本最大化“缩水”。
3集聚了政策上的优势。
2014年农业项目补贴范围包括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等十五个项目的补贴。
国家发改委确定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七大重点,就包括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
制定新增农业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倾斜的具体办法。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树立“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农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农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投入的焦点。
我认为,学习贯彻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首先需要明确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深入贯彻党的指示和政策,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推动三农工作实现扎实发展。
一、明确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三农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
在当前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三农”工作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
同时,农业也是维持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深化农业改革和加强农村建设对于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明确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有效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更是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贯彻党的指示和政策党和政府始终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出一系列涉及农业政策和措施。
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确保三农工作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保障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确保城乡居民饮食安全。
三、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好三农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至关重要。
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全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挖掘农村潜力,注重激发农村内部动力和活力。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要注重弥合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良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激发城乡居民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完善土地经营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双辽市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土地经营方式的实施对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但随着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一家一户的狭小分散经营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呈现,而适度规模经营在实践中越发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优势,成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使土地流转有了法律依据。
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措施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并没有大幅度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此,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何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探索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思路。
一、双辽市农村土地经营流转,规模种植的形式及特点1.种田大户经营体制近年来,种田能手、科技种植户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以租赁、承包形式把土地经营权转到自己手中实行连片种植,这种经营体制最为普遍。
使农户流转的土地真正实现了集中连片承包,达到了规模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更便于大型农业机械的耕作和使用,也便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达到水土保持,培肥地力的目的,从而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股份合作经营体制是由种植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各种专业协会等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及自然人吸纳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行股份合作统一经营。
这种方式一般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基础上,吸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把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变为连片规模经营土地,由各合作组织直接经营土地。
实行保底经营,利润分红的经营模式。
我市这样的合作社已发展到二十几个。
如花生种植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等。
3.集体组织经营体制是由村民委员会或集体经济组织把转移过来的土地统种、统管、统收,创造的效益作为村集体积累,用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规模经营、科学种田的要求,实行统种、统管、分收的经营体制。
模块综合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考察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等情况。
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看生产线、登重卡驾驶室,调研复工复产情况。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他要求国有大型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这是基于()①制造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③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B解析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①错误。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②正确。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③正确。
在我国,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农民多而不富、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美”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发展,而股份合作农场是农民在农业经营体制方面破解上述难题的全新探索。
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使农村资源实现资本化、集约化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这说明股份合作农场模式能够()①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②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③促进土地流转,重置农村土地所有权④实现土地增值,推动按劳分配政策的实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使农村资源实现资本化、集约化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说明股份合作农场模式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促进土地流转,而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③说法错误。
股份合作农场模式能够使农村资源实现资本化、集约化发展,实现土地增值和农民收入多元化,但不能推动按劳分配政策的实施,④不符合题意。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年度,我单位在土地托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年度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政策宣传与推广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托管政策,提高农民对土地托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开展试点示范: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村社开展土地托管试点,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提供借鉴。
(二)土地托管服务体系建设1.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成立土地托管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托管服务。
2. 优化服务内容:根据农民需求,提供耕、种、管、收、售等一条龙服务,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三)土地托管模式创新1. 探索“公司+农户”模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实施“村社合一”模式:整合村集体和农民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
(四)土地托管效果显著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土地托管,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托管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 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托管使农民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增加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
三、存在问题1. 农民参与度不高:部分农民对土地托管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
2. 服务体系不完善:土地托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土地托管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如金融、保险、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政策宣传: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托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托管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3. 创新托管模式: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托管模式,提高土地托管效益。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完善金融、保险、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创新机制规范运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摘要] 加强组织领导、搭建流转平台、多种形式流转,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土地流转合作社农业结构农民组织土地经营权安丘市吾山镇共有68个行政村,1.1万户,4万口人, 6.9万亩耕地。
今年以来,吾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完善思路举措,创新体制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了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全镇有68个村、1261户群众进行了土地流转,签定合同1987份,土地流转面积达3390亩。
一、主要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流转机构。
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镇财经中心、司法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国土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并在镇财经中心设立土地流转办公室,具体指导各村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明确各村村会计为土地流转信息员,负责收集各村土地供需信息并上报镇土地流转中心,进行定期发布。
同时,注重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加快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消除他们的顾虑,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的共识和内在动力。
二是搭建流转平台,规范交易流程。
投资200万元,新建成为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大厅,专门配备了土地流转信息电子显示屏,及时公开土地转出方、需求方、面积、土质、水浇条件、拟交易价格、转出期限等信息,并设立土地承包合同查询、土地合同鉴证、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农村财务查询等窗口,为土地流转提供全方位服务。
土地交易时,由土地流入方向流转中心提出用地申请,流转中心对流出方的土地情况、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登记,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流转土地价格进行评估,然后将土地流转价格等流转信息发布给流入方、流出方,由流入、流出双方进行具体协商,达成流转意向后签订流转合同。
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集约化经营是一种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生产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模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集约化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实践与探索的角度,探讨集约化经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集约化经营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农民土地权益日益受到侵蚀,耕地越来越少,加上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化的趋势,农业生产能力巨大的降低,手工生产方式的显著弊端越来越明显。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战略,通过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升级,推动集约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在土地利用效率方面,通过对农田的流转、撂荒、集中连片进行优化调配,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有力地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的实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实施农业流转土地试点的意见》等,为农民更好地进行土地流转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在生产布局上,实施集约化经营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耕作面积,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
集约化经营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农民可以通过技术改造、现代化种植、特色农产品开发等方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科学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最后,在生产成本上,集约化经营也能够对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科学规划农业生产、种植高产优质的品种、使用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实施有机化肥供应和生命科学技术的研发,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费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二、集约化经营的探索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是不断进行之中的。
在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探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前,我国在集约化经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许多地区平均地块太小、土地流转难度较大、资金不充足等原因,集约化经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土地流转角度)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产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我县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了摸清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总结经验,探索和建立新时期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我们专题开展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特点上世纪90年代初,在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不少地方出现弃耕抛荒的同时,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也随之出现,产生了一批种粮大户。
不过当时土地流转形式较为单一,流转面积比较小。
200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粮食生产由指令性定购向自愿合同订购转变。
这一体制改革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土地流转迅速推进。
到2008年6月底,全县10个乡镇(办事处)、239个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总面积5.48万亩,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5.50万户,土地流转总面积1.53万亩,流转率为27.9%,涉及流出农户数1.41万户,农户流出率为25.6%。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流转总量不断增加,以农户自发流转为主。
从前几年的小面积自然资源,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初步成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既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客观要求,又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有利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使农民自愿地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出去,另一方面使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合作社及其他农业经营主体能及时获得相应的土地,既解决了“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又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土地确权登记和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它们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影响。
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确权登记,确保农民的承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府应加强对农地承包关系的管理,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和农地流转政策,提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保障水平。
同时,要积极推动土地承包期限的适时续签,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二、农村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流转土地,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了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规范,政府可以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加强对流转合同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可以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土地确权登记与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土地确权登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政府应加大土地确权登记的推进力度,加强登记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训,完善土地确权登记的程序和标准。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鼓励土地经营者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结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通过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加强土地确权登记和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可以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个体经济组织或农户之间,通过租赁、转让、出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流转。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改变了传统散户经营的土地格局,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通过流转,农村土地可以集成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还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土地流转能够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通过土地流转,农村资源可以向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农村产业转移。
资源优势的集中利用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打破传统的单一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农村土地流转还能够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率的提高。
三、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获得经营租金或者转让收入,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
流转土地后,土地的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经营收入也相应增加。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流转土地后,农村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业科技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使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农村产业链的延伸。
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村土地流转还可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流转,可以实现对土地的科学管理,降低农业过度开发对土地资源的损害程度。
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关系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业经营管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一、规模化经营的特点和优势1. 规模化经营的特点规模化经营是指依据市场需求和土地资源条件,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实施生产作业标准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经营规模的经营方式。
规模化经营的特点包括生产标准化、生产流程化、资金投入大、管理规范化等。
2. 规模化经营的优势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整合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规模化经营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外,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二、集约化经营的特点和优势1. 集约化经营的特点集约化经营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投入品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实现农业资源的集聚化和集约化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经营方式。
2. 集约化经营的优势集约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单位面积产出量的提高。
集约化经营可以通过科学施肥、科学种植等方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集约化经营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三、规模化经营与集约化经营的关系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规模化经营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同时需要集约化经营来实现生产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
集约化经营则需要依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规模化经营可以为集约化经营提供生产要素的保障,同时集约化经营可以为规模化经营提供高效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支持。
202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项训练《集体经济》1、近年来,我国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入股、集体资产参股等多样化经营方式,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发展“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目前,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225万家,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000多个。
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意在(B)①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②发挥互助性经济组织作用,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支配范围③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④建立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某村按照小户集中、公司经营、村级流转、互惠共赢”的土地流转原则,把传统农业活动转化为生态活动,发展田园经济;依托名人文化与名作文化内涵,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研学游、康养体验等。
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资产达3000多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 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能上豪村”。
该村的成功是基于(D)①发展现代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②挖掘文化资源,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旅游③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④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财产权益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近年来,某县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成立集电商平台运营、企业孵化等为一体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整合县域电商物流资源,建成11个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90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聚集全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的400余种商品,成功打造沙珠玉土鸡等一系列当地电商特色产品。
该县的举措( B)①打造电商富民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力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价值量通过产销精准对接,有效带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④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A①③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M村在传统种植柑橘的基础上,引进猕猴桃、黄桃等水果品种,组建经济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积极构建“旅游+特色种植”产业新模式,山庄、驿站等特色农家乐相继涌现,农户手工磨的豆腐、自家做的擂茶、山上放养的土鸡都变成“真金白银”,装进了村民腰包。
深化农村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激发农村活力,推动农村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我国不断探索新的举措和路径。
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1. 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农民提供产权保障,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通过流转向有组织的大农户和农业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
三、构建农村金融体系1. 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推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
2.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放,降低农村贷款利率,解决农民资金需求问题。
四、发展农村产业1. 加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2. 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 健全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晚年生活质量。
2. 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
六、加强农村教育与文化建设1.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七、推进新型城镇化1. 支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八、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1. 改革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2. 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培养农村干部队伍,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九、加强农村环境保护1. 推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和农村垃圾处理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十、总结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正迈向更加繁荣和现代化。
在推进这些举措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问题的解决,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目标。
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农村集约化经营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农村集约化经营既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举措。
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可以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推动农村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性。
一、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可以整合农业资源。
传统农村散落的农田和农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效率低下。
而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将多个农户的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或加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园区建设,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
再次,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园区不仅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可以引进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等,有利于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最后,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还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并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性农村集约化经营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今,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得农村劳力短缺,农村经营主体单一,存在着许多小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这种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而农村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
农村集约化经营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只有实行农村集约化经营,才能推动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农村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
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前郭是典型的农业大县,72%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的基础地位牢固不可动摇。
按照“三化”统筹战略的要求,我们以“机械在田间作业、农民在城市生活”为奋斗目标,深入探索“五化带一化”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目前,全县集约化经营面积已经达到2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6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00元(其中,集约化经营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0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52%)。
一、以规模化生产为前提,创新集约化经营模式
规模化生产是实施集约经营的基本条件,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着力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
一是实施“公司+农户”的模式。
与甘肃国有农垦集团合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王府站镇 2.25万亩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米公顷产量突破了3.1万斤,拉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
今年,我们计划在全县22个乡镇全部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二是实施“企业+基地”的模式。
前郭灌区米业、二马泡米业等企业的种植基地已经达到10
万多亩,通过订单生产、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包装上市,有效提高了稻米品质和市场价格,打造了“前郭大米”知名品牌。
三是实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主要是依托八郎、长山、王府等乡镇的瓜菜产业基础,成立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户进区入社,计划3年内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000栋,推动蔬菜生产向“反季节、高效益、大品牌”方向发展,打响“南有寿光、北有前郭”的地域品牌。
在查干花镇筹建5万亩的旱作集约化经营示范区,已经完成土地流转,春季开始实施。
四是实施“农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全县成立农机合作社43个,农机大户发展到276个,主要采取“托管服务”的方式,实施“全程代耕”,既节省了经营成本,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
五是实施“大户联合经营”的模式。
涌现出了海勃日戈镇王文秀、乌兰敖都乡丁慧等一批种粮大户,目前由这些“家庭农场”经营的耕地达到2万余亩。
其中,王文秀被评为“2011年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奖励。
二、以水利化建设为支撑,夯实集约化经营基础
水利化建设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基础工程,“十分种地、六分靠水”,解决了水的问题就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一是加快建设旱田井灌工程。
近年来,全县累计新打农田机电大井4344眼,小井20144眼,灌溉总面积达到66.6万亩,占全县旱田总耕地面积的24.7%,为实施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是大力推广旱作节水灌溉项目。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
建设井、电、地膜、滴灌系统全程配套工程,实现节水、节电、节肥、增温、保墒的目标。
目前,全县实施膜下滴灌项目面积已达到15.3万亩。
三是切实加强灌区渠系治理。
积极争取上级投资2.6亿元,在前郭灌区建设了远程控制、自动量测、管理快捷的现代农业水田节水灌溉系统,辐射面积达到10万亩,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从0.6提高到0.75。
三、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
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施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结合本县实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措施,积极推广高效耕种方式,全力打造精准农业。
在旱田区,主要实施了“四化六统一”和“十项重大技术”。
“四化”即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六统一”即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十项重大技术主要有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精量播种、生物防螟、膜下滴灌等。
在水田区重点推广“三推两早一达标”水稻栽培技术。
全县水稻亩均节约成本100元,增产300斤,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四、以机械化作业为动力,增强集约化经营能力
全程机械化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主要标志,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根本途径。
我县现有耕种收大型农机具近4000台。
其中9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2100余台;单台日作业面积200亩的凯斯、春雨等品牌大型玉米收获机128台;
单台日作业面积280亩的久保田、井关等品牌水稻收割机469台;复式整地机、玉米精量覆膜播种机等机械1300余台。
在水田集约经营项目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在插秧、收获两个环节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切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旱作集约经营项目区,我们在土地整理时采用复式整地机,实现了灭茬、深松、旋耕、镇压一次性完成;在耕种时使用玉米精量覆膜播种机,每次播种8行,施肥、铺管、覆膜、播种四项作业一次完成,每天可播种600亩;在秋收时使用大型玉米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每天可收获玉米1000亩以上,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五、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优化集约化经营环境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集约化经营项目区,我们重点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社会环境。
一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运用“双线转移”就业模式。
一方面,组织示范区农民到县城或域外打工创业;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发展棚膜经济,为大龄男劳动力和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王府项目区的农户年可收入3—4万元。
二是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组织了近千人的农业技术特派员队伍,深入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就业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领;成立了专业司法维权队伍,在农民土地流转、外出务工、生产经营
等方面提供司法服务。
三是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通过建设公租房、老年公寓,设立公安分局,改造扩建卫生院等,强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社会保障能力,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切实解除区内农民在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逐步推动农业向产业转变,农村向城镇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抵御干旱气候、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创新之举、治本之策。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为全省增产百亿斤粮食能力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