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表观密度试验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用砂检测实施细则1. 适用范围、检验参数及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混凝土用砂。
1.2检验参数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表观密度(标准法)、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标准法)、含泥量(标准法)、泥块含量。
1.3技术标准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2. 检测环境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 检测设备4. 试样数量、代表批量4.1按JGJ 52-2006标准检测时:每一检测参数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及检验批5. 检测方法5.1 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 试样核对检查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检测与计算5.1.3.1检测检测方法依据JGJ52-2006、GB/T 14684-2001。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a.用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0mm。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0mm方孔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
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b.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为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00mm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表观密度是指砂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也是砂土工程中常用的一个参数。
通过实验测定砂土的观密度,可以了解砂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砂土的观密度,分析砂土的颗粒特性和压实度,进而对砂土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实验所用材料为标准砂土和试验设备包括砂表观密度仪、天平、铁锤、容量瓶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清洗试验设备,确保无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2. 取一定质量的砂土样品,通过筛网进行分级。
3. 将砂土样品放入砂表观密度仪中,轻轻振动仪器,使砂土自然排列并达到最佳状态。
4. 将砂表观密度仪放在天平上,记录下砂土样品的质量。
5. 用铁锤轻轻敲击砂表观密度仪,使砂土样品压实。
6. 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砂土样品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7. 将砂表观密度仪取下,用容量瓶装满水,记录下容量瓶的初始质量。
8. 将砂表观密度仪放入容量瓶中,记录下容量瓶的末尾质量。
9.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砂土的观密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以下数据:砂土样品质量为100克,砂表观密度仪的质量为50克,容量瓶的初始质量为200克,末尾质量为400克。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砂土的观密度。
根据公式:观密度 = (砂土样品质量 + 砂表观密度仪质量) / (容量瓶末尾质量 -容量瓶初始质量)代入实验数据得到:观密度 = (100克 + 50克) / (400克 - 200克) = 0.5克/立方厘米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砂土的观密度为0.5克/立方厘米。
观密度是砂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反映了砂土颗粒的紧密程度和排列情况。
观密度的大小与砂土的颗粒大小、形状、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观密度越大,说明砂土的颗粒越紧密,排列越有序。
观密度的测定对于砂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观密度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估砂土的压实度。
砂土的压实度是指砂土在外力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排列更加紧密的程度。
砂的表观密度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kg,感量1g;
2、容器瓶 500ml
3、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5、烧杯 500ml
三、试样制备:参照《砂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将缩分后不少于650g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四、试验步骤: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
)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1);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
净,再向瓶内注入与第一次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
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 2)。
五、试验结果计算:表现密度p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 /m 3
)
ρ=( -a t )×1000 kg /m 3
式中:m 0――试样的烘干重量(g )
m 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g )
m 2――水及容器瓶总量(g )
a t ――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m 0 m 0+ m 2- m 1
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量砂的表观密度,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
表观密度是指砂的单位体积重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砂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得出。
表观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为表观密度,m为砂的质量,V为砂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电子天平。
2. 实验容器。
3. 砂。
4. 长尺。
5.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
1. 使用长尺测量实验容器的内部尺寸,记录下长度、宽度和高度。
2. 将实验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先称量空容器的质量m1。
3. 将砂倒入实验容器中,使其充满整个容器,并用铲子轻轻刮平,然后称量实验容器和砂的总质量m2。
4. 根据实验容器的尺寸和砂的总质量,计算出砂的体积V。
5. 根据砂的质量m2减去空容器的质量m1,得出砂的质量m。
6. 根据实验原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砂的表观密度ρ。
五、实验数据记录。
1. 实验容器尺寸,长20cm、宽15cm、高10cm。
2. 空容器质量m1,200g。
3. 实验容器和砂的总质量m2,1200g。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砂的体积V为3000cm³,砂的质量m为1000g。
代入计算公式ρ = m/V中,可以得出砂的表观密度ρ为0.33g/cm³。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得出了砂的表观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砂的表观密度为0.33g/cm³。
这个实验结果与砂的实际密度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中的一些误差所致。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尽量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砂的表观密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种测量砂的表观密度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称量砂的质量时,需要注意天平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减小误差。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会更加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砂浆表观密度试验(JGJ/T 70-2009)1、使用仪器:1)容量筒: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2)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3)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4)振动台:振幅应为0.5±0.05mm,频率应为50±3Hz;5)秒表。
2、试验步骤:1)应按照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2)应先采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至5g;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50mm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采用人工插捣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敲击5-6下;采用振动法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连同漏斗在振动台上振10s,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4)捣实或振动后,应将同口多余的砂浆拌合物刮去,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器筒总质量m2,精确至5g。
3、计算:ρ= (m2-m1)×1000V式中:ρ——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m2——容量筒质量(kg);m1——容量筒及试样质量(kg);V——容量筒容积(L);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4、校正:1)选择一块能覆盖住容量顶面的玻璃板,称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质量。
2)向容量筒中灌入温度为20±5℃的饮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
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气泡。
3)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称量容器筒、水和玻璃板质量(精确至5g)。
两次质量之差(以kg计)即为容器筒的容积(L)。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的基本操作、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材料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石子、砂子等材料,它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一定体积范围内的质量与该体积的比值。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是指细集料与孔隙空气、粘土等杂质所占空间的比值,通常用克/立方米(kg/m3)作单位。
3.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采用水排法测定细集料的表观密度。
实验中,将细集料依次沉入等容器中,缓慢倒入水,用振实器振实后,待水面恢复静止,记录等容器内水位上升的高度,以此计算出细集料的表观密度。
三、实验器材1.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装置2.称量器具3.振实器4.水桶5.手套、量杯等辅助工具四、实验步骤1.首先清洁各种试验用具,准备好所需器材。
2.取一定质量的细集料,在等容器内依次沉入,用振实器振实。
3.缓慢倒入水,待水面恢复静止后记录等容器内水位上升的高度。
4.分别进行3次实验,每次结果间的差异应该不超过0.5%。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
五、数据处理1.每次实验应重复进行3次,将三组试验结果取其平均值作为细集料的表观密度。
2.数据计算公式如下:表观密度 = 细集料重量 / (等容器容积 - 水体积)细集料重量 = 等容器 + 细集料 - 空容器其中,“等容器 + 细集料 - 空容器”表示等容器中所盛放的全部内容的重量。
3.数据计算后需进行误差分析,若误差较大,需重新进行实验,直至数据可靠。
六、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或损失。
2.手套止滑推荐使用棉质手套,方便操作。
3.实验装置和填充细集料时应尽可能排除气泡,并避免拌和不均匀的情况。
七、实验结果经过重复实验和数据计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为XX kg/m3,误差小于0.5%。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主要掌握了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的基本操作、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砂的表观密度,掌握测量实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仪器,砂样筒、砂样锤、天平、实验台、计时器、电子天平。
实验原理,砂的表观密度是指砂的体积与质量之比,通常用g/cm³表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测量砂的体积和质量,然后计算出砂的表观密度。
实验步骤:1. 将砂样筒放在实验台上,用砂样锤轻轻敲击,使砂样筒内的砂层均匀。
2. 用天平称量砂样筒的质量,记为m₁。
3. 将砂样筒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总质量,记为m₂。
4. 将砂样筒中的砂倒入容器中,用天平称量容器的质量,记为m₃。
5. 计算砂的质量,m = m₂ m₁;容器的质量,m' = m₃ m₁。
6. 计算砂的体积,V = m / (ρ g);其中ρ为砂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7. 计算砂的表观密度,ρ' = m / V。
实验数据:砂样筒质量m₁ = 50g。
砂样筒+砂质量m₂ = 300g。
容器质量m₃ = 100g。
重力加速度g = 9.8m/s²。
实验结果:砂的质量m = 300g 50g = 250g。
容器的质量m' = 100g 50g = 50g。
砂的体积V = 250g / (ρ 9.8m/s²)。
砂的表观密度ρ' = 250g / V。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砂的表观密度,并掌握了测量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砂样筒内的砂层并不是完全均匀的,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更加仔细地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还加深了对砂的表观密度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园林等领域。
砂的密度是研究其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表观密度则是指砂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比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砂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砂的表观密度,并探讨其对砂的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定量的砂,天平,容器,量筒,水。
2. 实验步骤:1)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
2) 将砂缓慢倒入容器中,直到容器充满,并记录砂的质量。
3) 将容器和砂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并记录水的体积。
4) 将容器和砂从水中取出,用纸巾擦干水分,并记录容器和砂的总质量。
5) 计算砂的表观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砂的表观密度为:表观密度 = 砂的质量 / 砂的体积。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砂的质量要准确称量,避免误差。
2. 砂的体积要通过浸水法进行测量,确保砂完全浸没在水中,避免气泡的干扰。
3. 实验室环境要保持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砂的表观密度与性质的关系:砂的表观密度是其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砂的颗粒形状、组成、孔隙度等有关。
表观密度高的砂通常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而表观密度低的砂则常用于制备轻质材料,如轻质混凝土、保温材料等。
砂的表观密度与应用的关系:砂的表观密度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在建筑领域,表观密度高的砂常用于制备高强度混凝土,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在道路工程中,表观密度高的砂可用于制备高质量的路基材料,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园林设计中,表观密度低的砂可用于制作景观砂地,增加景观的美感和艺术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砂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了砂的表观密度。
砂的表观密度与其性质和应用密切相关,对于不同领域的工程和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砂检验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依据JGJ52—2006编制。
适合本公司对砂子的常检项目。
一、验收批本公司以汽车运输进厂,故以同产地、同规格和同一进场1000t为验收批,不足亦按一批论。
每批砂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
对于禁止使用海砂。
二、取样1、在堆料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2、除筛分析外,若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
当复验任何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按不合格品处理。
3、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见下表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样品名称、取样的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三、样品的缩分砂采用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至相等的四份,取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四、砂的筛分析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仪器1.1、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 10.0mm、5.0mm、2.50mm、1.25mm、630um、315 um、160 u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
其产品质量要求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和《金属穿孔试验筛》GB/T6003.2的规定;1.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1.3、摇筛机;1.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1.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实验4.3 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关闭窗口】(1) 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3) 实验步骤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 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
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
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4) 结果计算与评定①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式中ρ2——表观密度,kg/m3;ρ水——水的密度,1 000 kg/m3;G0——烘干试样的质量,g;G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G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 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 kg/m3,须重新试验。
②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式中ρ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G2——容量筒质量,g;V——容量筒的容积,L。
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评估砂浆的密度和流动性。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仪器检查在每次使用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之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 确保仪器的电源线正常,没有损坏; - 检查仪器的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或松动部件; - 检查仪器的刻度盘和液晶显示屏是否清晰可见。
2.2 使用场所选择选择一个稳定、无震动和无风的实验室环境进行砂浆表观密度测定的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3 仪器准备•将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固定好;•连接好电源,并确保电源的稳定;•将所需试验装置安装到仪器上,并连接好相应的管路。
2.4 操作步骤1.按照试验需要,调整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的相关参数,如测定速度、滴定液量等;2.将待测样品注入试验装置中,并确保装置的密封性;3.启动仪器,进行测定;4.根据测定结果,记录相关数据。
2.5 关机及清洁在使用完毕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关机及清洁: 1. 关闭仪器电源;2. 将试验装置卸下,并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3. 用干净的布或纸巾将仪器表面擦拭干净。
2.6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入装置中,以防危险发生;•避免用力碰撞仪器,以免造成损坏;•使用过程中严禁吸烟或近距离照射火源;•注意仪器周围的清洁环境以及安全通道。
3. 保养规程为了保持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以下是一些保养规程的建议:3.1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仪器,包括外表面和内部零件的清洁。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仪器表面,并用清水清洗试验装置和管路。
3.2 保持干燥保持仪器处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受到过高的湿度影响。
存放仪器时,应使用防尘罩或放置在干燥的柜子中。
3.3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电源开关、刻度盘和液晶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换。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和其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砂,量筒,小口漏斗,试管,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
1. 砂的表观密度测量
(1) 将一定量的砂倒入已干燥的量筒中。
(2) 用小口漏斗将水慢慢加入量筒中,直至砂全部被淹没,轻
轻振动量筒使空气泡从中逸出。
(3) 用试管或玻璃棒轻轻地将水表面刮平,记录下此时的体积,即为砂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
(4) 按照表观密度公式计算表观密度。
2. 砂的堆积密度测量
(1) 干净的容器中先倒入已测定的一定量的砂。
(2) 把容器从一定高度垂直落下,使砂堆均匀地落在容器中,
然后以常规方法加入足够的砂,直至容器塞满,并使砂面平整。
(3) 用试管或玻璃棒轻轻地将砂面刮平,记录下此时的体积。
(4) 按照堆积密度公式计算堆积密度。
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统计后,砂的表观密度为2.65 g/cm³,砂的堆积
密度为1.40 g/cm³。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均不同,且差距较大。
表观密度是砂和水一起占据的空间与砂的质量之比,而堆积密度是砂堆在容器中的密实度。
因此,两者的差距可能由于水和空气存在引起的。
本实验通过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使我们对砂的密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密度测量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量砂的表观密度,掌握测量方法,了解砂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
实验用的材料有砂、量筒、圆柱体、实验台等。
实验步骤:
1.准备砂和实验用具。
2.将砂倒入圆柱体,用实验台轻轻震动,让砂沉降。
3.用量筒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圆柱体中,使砂完全浸没在水中。
4.测量水的位移量,并记录数据。
5.取出测量好的砂,用纸巾去掉表面水份,称取砂的质量。
实验数据及分析:
做好实验后,我们得出两个数据:水的位移量和砂的质量。
我
们根据公式ρ=m/V算出砂的表观密度。
其中ρ为表观密度,m为
砂的质量,V为砂的体积。
得到表观密度的值后,根据其特点和
物理性质,我们可以详细分析砂的纹理、颜色、形状、粘性等属性。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砂是由许多小颗粒构成的物质,其表观
密度取决于砂颗粒的排列情况。
不同颗粒大小和形状的砂的表观
密度也不同。
我们还了解到,砂的物理性质与其颗粒大小、硬度、形状和粘性等因素有关。
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注意重量和体积的准确性。
2.实验室内要保持安全,注意用水的安全。
3.使用的砂要清洗干净,防止因杂质干扰实验结果。
4.在实验中,要注意观察砂的状态,及时调整实验步骤。
砂浆表观密度试验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其试验过程和步骤如下:一、试验目的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旨在测定干混砂浆或现场搅拌砂浆的密度,以了解其质量、组成成分及配比等情况。
表观密度的测量结果可用于评估砂浆的稠度、保水性、硬化后强度等性能,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二、试验原理砂浆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干砂浆质量。
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砂浆搅拌均匀,测定其体积和质量,通过计算得到表观密度。
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比重瓶法和烘箱法两种。
三、试验步骤1.准备试验设备(1)比重瓶:容积约为300ml,具有精密刻度线,并附有磨口玻璃塞。
使用前需洗净烘干。
(2)烘箱:用于烘干砂浆样品和比重瓶。
(3)天平:精度为0.01g。
(4)搅拌器、铲子、刷子等工具。
2.制备砂浆试样(1)按照砂浆配合比称取所需原材料,如水泥、砂、外加剂等。
(2)将原材料加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制备成砂浆。
(3)将砂浆倒入比重瓶中,约占比重瓶容积的2/3。
3.测定砂浆表观密度(1)用玻璃塞将比重瓶口塞紧,确保瓶内砂浆充分搅拌均匀。
(2)将比重瓶放置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称量结果差值不超过0.01g)。
(3)取出比重瓶,冷却至室温后,用天平称量其质量(m1)。
(4)将比重瓶中的砂浆倾倒干净,并用刷子轻轻刷洗瓶内壁及塞子表面,确保无残留砂浆。
(5)用天平称量空比重瓶的质量(m0)。
(6)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砂浆表观密度:ρ=(m1- m0) / V0式中:V0为比重瓶的容积,单位为毫升(ml)。
4.结果整理与分析(1)重复上述步骤2~5三次,求得砂浆表观密度的平均值。
(2)将试验结果与砂浆配合比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砂浆质量与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3)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砂浆配合比,优化砂浆性能。
四、注意事项1.在试验过程中,要保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
比重瓶在使用前必须洗净烘干,避免因水分残留导致测量误差。
2.在烘箱烘干样品过程中,应确保砂浆样品充分烘干至恒重,以减小误差。
砂石基本性能实验(表观密度松堆密度空隙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便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功能。
二、实验仪器1、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勺、浅盘、滴管等。
2、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广口瓶、玻璃片、天平、浅盘、毛巾、电子秤等。
液体比重天平法:静水天平、配套器具、烘箱等。
3、砂松堆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4、石松堆密度:标准容器、小铲、台秤等。
三、实验操作(一)砂表观密度1、称取烘干砂300g();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1/3。
将300g砂全装入容量瓶,倾斜约45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二)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1、称取烘干石();2、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3、倒出广口瓶内水约1/2,倾斜放置广口瓶,将石装入其中。
然后注满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再静置一段时间,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三)石子的表观密度(液体比重天平法)1、称取烘干石();2、将干石装入吊篮,并浸入生水容器,同时上下升降吊篮排除气泡。
3、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及石子在水中的质量()。
4、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在水中的质量()。
5、测量水温。
(四)堆积密度实验1、砂松散堆积密度(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V)。
将标准容器置于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
实验一: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
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烘干至恒重下),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观密度以ρ表示.ns sV V m +=ρ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3); s m —-矿质实体质量(g ); s V ——矿质实体体积(㎝3); n V ——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3).三、预习要求1、理解表观密度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
2、容量瓶:500mL.3、烘箱:能控温在105℃±5℃.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 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2、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 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
称其总质量(m 2).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5、计算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012m m m m +- (1-1)式中:γ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 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 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表观密度(1—2)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砂表观密度检测心得一、前言砂表观密度检测是针对砂土的一种常见检测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砂土的密实程度以及含水量等参数。
在工程建设中,砂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将分享我在进行砂表观密度检测时所积累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准备1.仪器设备:砂表观密度仪、电子天平、加湿器、温度计等。
2.试验材料:纯净水、干燥细沙等。
3.环境条件:试验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并保持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三、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取适量的细沙样品,并将其通过筛网筛选出其粒径范围。
然后将筛选后的细沙放入加湿器中进行加湿处理,直至其含水量达到要求。
2.样品装置:将加湿处理后的细沙样品放入砂表观密度仪中,并利用手柄轻轻压实,使其达到最大压实状态。
3.密度测量:将砂表观密度仪放置在电子天平上,然后按下“开始”键,等待其自动测量结束,并记录下所得的数据。
4.重复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其平均值。
四、注意事项1.样品制备时,需要注意筛选出合适粒径范围的细沙,并在加湿处理时要保证其含水量达到要求。
2.在样品装置时,需要轻轻压实使其达到最大压实状态。
3.在密度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平稳不动,并等待其自动测量结束后再记录数据。
4.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在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时要注意排除异常值。
五、结论通过砂表观密度检测可以评估砂土的密实程度以及含水量等参数。
在进行该项检测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装置和密度测量等步骤,以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在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时也要注意排除异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