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注浆土体加固的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3
小导管注浆土体加固的技术要求
小导管注浆是喷锚暗挖遂道超前支护的一种措施。采用这种措施的地层,一般都很软弱或松散,如不采取措施,开挖时工作面极易坍塌。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在条件允许时,也可在地面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在有导洞时,也可在导洞后对遂道周边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用作小导管的钢管钻有注浆孔,以便向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也利于提高小导管自身钢度和强度,参与受力。
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如下:钢管直径40~50mm,钢管长3~5m,钢管钻设注孔间距为100~15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0~150,钢管沿遂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为1m。
小导管注浆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空隙,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由试验确定。
注浆施工中,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注浆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可注性;固结后有强度、抗渗、稳定、耐久和收缩小;无毒。注浆工艺简单、方便、安全等性能。
注浆材料的选用和配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条件,经试验确定。
注浆施工期应监测地下水是否污染,应该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
1、喷锚暗挖法
喷锚暗挖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台阶分部法、上下导洞法、单侧壁导洞法、双侧壁导洞法、漏斗棚架法、蘑菇法等。用新奥法原理施工的常用方法致分为:全断面法、台价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
○1全断面法就是将全部设计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修筑衬砌。一般适用于Ⅴ~Ⅵ类围岩,并配有钻孔台车和高效率运装机械的石质遂道。开挖工作面较大,钻爆效率较高。
○2台阶开挖法是全断面法的变化方案,是将设计断面分上半部断面和下半部断面二次开挖成型;或采用上弧形导洞超前开挖和中核开挖及下部开挖。开挖的关键是台价的划分形成,一般将设计断面划分为1~2个台阶分部开挖。台阶法适用于Ⅴ~Ⅵ类围岩。台阶开挖法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但增加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3上下导洞先拱后墙法,适用于Ⅱ~Ⅲ类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等松软地层修建遂道。一次开挖的范围宜小,及时支撑与衬砌,保持围岩稳定。其工作面较多,相互干扰大。
传统喷锚暗挖法的施工顺序,可按衬砌的施工顺序分为:先墙后拱法和先拱
后墙法。
○4先墙后拱法(又称顺做法),它通常是在隧道开挖成型后,再由下至上构筑混凝土衬砌。先墙后拱法施工速度快,各工序及各工作面之间相互干扰少,衬砌的整体性好。
○5先拱后墙法(又称逆做法),它是先将遂道上部开挖成型并浇筑拱部衬砌,在拱圈的掩护下开挖下部并制作边墙。先拱后墙法施工速度较慢。但当上部拱圈完成后,下部施工就较安全、快速。先拱后墙法衬砌结构的整体性较差。
2、挖掘准备
○1喷锚暗挖隧道施工技术要点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围岩自承作用,开挖后及时支护并尽快闭合,当开挖面围岩稳定性能差,不能满足完成初期支护时,应预先对围岩采取加固措施,以提高其稳定性。
○2开工前应充分掌握地质资料、地层中的管道、构筑物,并制定相应措施。
○3暗挖施工必须保持在无水条件下作业,应按规范进行降水。
○4用钻爆法施工前,必须先编制爆破方案,并得到城市主管部门及公安部门的批准。
○5隧道掘进之前,必须拟定对地面、地层和支护结构的动态监控量测计划,以做到开挖过程中随时有反馈信息,指导挖掘施工。
○6、充分准备好掘进时需用材料、机具设备、支护构架、竖井,做好各专业的人员组织工作。
3、隧道掘进
○1挖掘方法应视地质、覆盖层厚度、结构断面及地面环境条件等综合确定。
○2地质情况为稳定岩层,可采用光面或预制爆破成型后施工仰拱,然后做支护、衬砌。
○3土质地层中,应根据开挖断面跨度及土质自稳性能,选用台阶法中的长台阶、短台阶或超短台阶法施工。待拱部支护结构基本稳定后,可开挖下台阶,但应先做边墙初期支护结构,后做仰拱。长台阶的上下台阶距离为100~150m,或5倍d(d为隧道跨度),小台阶为2陪d,超短台阶为3~5m。
○4中隔壁适用于土层或不稳定岩体,施工方法为台阶法。为施工安全,将一个大断面分为上、下、左、右四部分,各部分分开开挖、支护、闭合,自成立独立小单元。一般规定先施工拱部(即上半部),而后做下台阶及仰拱。各小单元施工开挖时,前后应错开15m以上。
○5在围岩不稳定的条件下,为使围岩自承能力得以发挥以及施工安全,应千方百计争取时间,限制围岩变形、失稳。为此必须在开挖、支拱架和喷射混凝土三个施工环节上连续作业,快速形成闭合的初期支护。
○6如果在开挖、支拱架和喷射混凝土三个环节所经历的时间段内,围岩自稳不了,则必须采取超前支护或加固措施。超前支护的常用方法有导管和管棚法,特殊情况下也用冻结法。超前加固一般用注浆加固法。
○7挖掘的循环进尺,在不稳定围岩中为0.5~1.2m;稳定围岩中为1~1.5m,
这两个数值仅是一般情况,施工的实际地层复杂多变,施工时应严密注意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如遇自稳性很差时,应采取较小值。
○8隧道挖掘中原则上不应欠挖,以保证支护、衬砌的结构厚度。允许超挖的量也必须在《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规定的范围内。
○9两条平行隧道(含导洞)相距不足1倍隧道跨度时,二者开挖面距离不应小于15m,以防因开挖的施工扰动使围岩应力重分布,对先挖的隧道产生不利影响。
10同一条隧道又向开挖时,为保证隧道轴线与高程准确无误,应在相距20m ○
时停止一方的挖掘,而由另一方挖进,使贯通误差在《地下铁道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规定范围内。
11采用台阶法施工或以台阶法为基础的施工方法时,在完成拱部初期支护○
后,才进行下台阶挖掘施工及墙体初期支护。为确保墙体施工时拱部已完成的支护结构不至悬空、坍塌,应在拱部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台阶开挖。
12下台阶施应注意以下4点:
○
●不得在同一环断面位置的两侧同时开挖墙体,以防止上部支护结构同时悬空;
●一次循环开挖长度,不稳定围岩(土层和不稳定岩体)应不大于2m;稳定围岩不应大于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