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教案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案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和小熊是怎样维护友谊的,从中受到启发。

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船、风筝

教案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也应该有,是吧?(抽生回答)今天呀也有一对好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和大家一起分享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那么他们是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书92页,我们继续学习纸船和风筝。(出示课题)

1、提问: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松鼠和小熊住在什么地方吗?(抽生回答)

2、师小结:哦我明白了,原来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一条小溪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你们看小熊来了,松鼠也来了。(板画出山和小溪,贴出小熊和松鼠)

过渡:咦,他们一个住在山脚一个住在山顶,隔得那么远,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2~6自然段,就有答案了。

二、新课教案:

(一)、学习2~6自然段。

1、学生自由地小声地读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读情况。

3、指名回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

过渡:哦我听明白了,原来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4、区别“漂”和“飘”。

你看纸船漂来了,风筝也飘来了,(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发现漂字有什么不同?)谁来读一读?(抽生朗读),让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生答….),生情感朗读,指导读出漂呀漂的语气,然后分别让男女同学读。

就这样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的心情会怎么样呢?抽生看图回答(小熊乐的眉开眼笑,小熊乐的手舞足蹈,小熊乐的合不拢嘴…….)课文中也有个词写小熊特别高兴,你找到了没有?(出示课件)让学生圈出这个词,并抽生读读,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提问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因为它收到了礼物,还有祝福的话)是呀,小熊原来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但是现在它不再孤单了,它有朋友了,它怎能不乐坏了呢?把这快乐大声地读出来吧,全班齐读这一段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出示风筝图,松鼠想不想抓住风筝啊?(想)出示风筝图,接着出示第五自然段,松鼠看见手里的风筝上面都有些什么?抽生回答,松鼠呀收到了这些礼物心情会怎样呢?(高兴、激动)是呀,难怪小松鼠也乐坏了,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高兴表达出来吧。

D、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样高兴?

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对,他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过渡:纸船和风筝为他们带去了问候,也带去了祝福,让他们成为好朋友,那么这对好朋友就一直友好相处下去了吗?(生答:不是….)那么他们之间又发生什么事了呢?(生答:…)是呀,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吵架过后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7到9自然段。

(二)学习第7~9自然段。

请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范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1、课件出示7~9自然段,在凄美的乐声中老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中受

到感染。

2、师: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范读,你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感到难过

呢?

因为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了,小溪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出示课件)为什么看不见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呢?他们吵架了,心情怎么样?课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

(因为他们谁也不理谁了)

3、师:孩子们,一对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不和了,老师跟你们一样,心里也很难过,你们也像老师那样读读,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吧!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思考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中悟出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伤感,深悟友谊的纯真、可贵。)

4、学生配乐朗读。

过渡:松鼠和小熊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他们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吗?

他们是怎样和好的呢?

(三)学习第10、11自然段

1、集体朗读10、11自然段

2、问:松鼠和小熊是怎样再次和好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语说说:是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主动折了一只纸船并写上: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结果小熊真的就放风筝了,就这样他们就和好了。)

3、松鼠和小熊再次和好了?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你们的心情也怎样?(激动高兴)

4、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图3,让学生感受松鼠和小熊再次和好后,松鼠把屋顶上的纸船放进小溪里的动人场面。提问:聪明的孩子们,如果你是松鼠当你把屋顶上的纸船放进小溪里,每放一只,你会说些什么呢?

5、指导学生用激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第最后一自然段。

6、A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B分男女生读。

C全班齐读。

7、问:松鼠和小熊你喜欢谁呢?为什么?(敢于伸出友谊之手。)

9、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在他们的友谊出现裂缝时,纸船和风筝让他们再次和好,这就告诉我们友谊需要容忍和谅解。

(过渡: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一下它们的纯真友谊吧!

10、生齐朗读全文。)

(以读为主,在读中学、读中悟,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角色体验,去体会成为好朋友的高兴、吵架后的伤感、孤独,再次和好后的兴奋心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课外延伸

进行思想教育:

问:学习这篇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安媒子)

师总结全文:是啊,我们应以广阔的心胸去接纳身边的朋友,要学会容忍别人,谅解别人,要勇于伸出友谊之手,让自己成为倍受欢迎的人。

过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班集体,平时,同学间相处肯定会出现快乐和矛盾,现在,请你们勇敢地敞开心扉,走到你朋友身边,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朋友达心意吧!。(放音乐)

五、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赵州桥第二课时+

11 赵州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 省”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精巧、美观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赵州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荡舟洨河,去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

桥。 因为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所以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板书: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赵州桥非常雄伟。)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板书:非常雄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预设:因为赵州桥整个桥身只有一个大桥洞,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所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创举”是什么意思?(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出示课件后要求学习朗读。 因为用“既……又……”连接起来的两个文字片段是并列的关系。你能用“既……又……”说个句子吗?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 3.学习第3自然段。

【优品】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四季之美》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学情现状分析 1、由于地域的原因,孩子出生在深圳大都市,深圳一年四季变化不是太明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本班孩子朗读能力欠缺,在课堂上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重点难点预设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设定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教学策略设计 媒体资源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方式方法1.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基本信息课题课时第2课时授课类型讲授学校名称小学教学班级五(2)时间地点五(2)班教室 授课教师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眼中四季的最美是在什么时候? (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二、课文解读: 媒体出示: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每个季节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课文中圈出来。 学生讨论后,师板书: 春天:天空彩云 夏天:萤火虫明月细雨 秋天: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冬天:火盆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理解每个季节所描写的景物,开拓学生的思维) 2.再读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找出句子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读完后同桌交流感悟。 2)师生交流: 师:汇报第一段: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生1: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云彩色彩流动的变换来表现春天的气象。 生2:这一段是对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它变 化的动态美,通过颜色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下面我们采用配乐的形式来体现春天黎明的美。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十送红军》 提问: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 由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1.出示材料: 材料一:从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岳麓书社高中必修一 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岳麓书社:高中必修一 材料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红军的壮大,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不顾国难,却积极围剿红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出示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 2.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失败原因有: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战略战术;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出示“相关史事” 教师总结: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掌握长征开始的原因、时间、出发地点、人数 3.结合地图掌握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的行军路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阳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阳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教材的特点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语文实践。 3.凭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阳光的宝贵。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阳光的宝贵。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这一句话。 2.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师贴设计夸张精美的太阳图) 2.跟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吧!(生打招呼) 3.真有礼貌,看,受到你们的欢迎,太阳公公,它眯眯笑了。(师给太阳公公贴眯眯笑的眉毛)谁来说说,太阳公公有什么本事?(生自由发言)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它发出的光叫阳光。板书课题:阳光

二、复习巩固生字 1.这节课继续学习《阳光》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阳光) 2.这金灿灿的小太阳可爱吗?大家能叫对这些小太阳的名字吗?(齐读生字词) 3.小朋友们可真不了起,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些可爱的小太阳,现在呀,可爱的小太阳要带领我们走进课文中去感受阳光。准备好了吗? 三、激情范读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阳光吧。(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故意把第1自然段读得更有感情) 2.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生举手指头评价) 3.你觉得哪一段老师读得最好?为什么?(生自由评价) 四、学习课文,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一)读第一段。 1.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由红彤彤变得亮晶晶。(出示句子: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谁愿意读?这么优美的画面,你肯定能读得有感情。 2.学生个别读,指导朗读。 3.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学生思考:如阳光和金子一样,都会闪闪发光,而且都很宝贵……)。“洒遍”有谁知道意思?(就是把每一个地方都洒到了。)

《桥》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福禄镇中心小学潘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1、洪水疯狂而至,老汉沉着冷静地指挥村民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就是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通过深刻的研读,会感受老汉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们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这个课题:横平竖直,撇捺要舒展。齐读课题:第十六课《桥》。你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咆哮清瘦 势不可当沙哑 狂奔而来祭奠 呻吟 请同学们,请注意“呻吟”的吟字,右边是今天的今,不是一个命令的令。祭奠二字有一点复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在本子上把这两个词语写两遍。(生写,师巡视)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翻到78页,快速地浏览课文,勾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并和同桌交流交流。(师请生起来交流) 生1生2生3

2、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是这些句子吗?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越下越大。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3、同学们找得很准,请同学们自由反复朗读,注意把这些文段读正确,读流利。好了,开始练读吧!(生读,师巡视) 4.师:老师看大家都练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起来给大家读一读第1、2句? 生1读完。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通顺、流利。我注意听了,他着重强调了“泼”、“倒”“咆哮”“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等词语。听他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倾盆的的大雨,以及洪水来临时的大而猛,就是凶猛。)(板书:凶猛) 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一读3、4句? 生2读完。 师:你也读得非常棒!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3、4句。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拟人)。对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跳舞”“狞笑声”等词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和可怕。 同学们,大家一起来读读最后两句。(生齐读)看来,大家都能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特殊的黎明,去再次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请听。(播放录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请同桌相互交流。(生交流,师巡视) 生1交流感受。师随机点评:这样的画面你害怕吗?(害怕)那你带着你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第一二句。 生2交流感受。师随机点评: 孩子,你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生3交流感受。师随机点评。

四季教案

一年级语文《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快乐中学语文 一、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所以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在设计上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满童趣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自编诗歌,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唤起学生对快乐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课堂中要多“动脑”、“动手”、“动口”,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儿童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和口头编诗歌的兴趣。 (三)、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感知四季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 教学重点:多形式的朗读,对四季特点的认知。 教学难点:在读懂儿童诗的基础上自编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画四季》的歌曲,活跃气氛,教师谈话激趣。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四季美丽的景色,还初步读了课文,你还记得一年是哪四季吗?(春、夏、秋、冬)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一起走进画一般的四季。哎,别急,还是先来问候一下生字宝宝吧! (2)词语复习,教师指正。 就是不对荷叶圆圆的夏天秋天雪人肚子冬天青蛙谷穗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谈话,儿童化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赏春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孩子们,我们都知道,雷公公的声音可响啦,你们听,他叫醒了谁呀?(课件播放雷声,相继出现笋芽、柳梢、草芽……) (1)学生边观察边看图,自由读课文第一节。(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体会小草刚从土里钻出来时的心情(高兴的、害羞的、激动的……),读出自己的理解,多形式的朗读。 (3)在学生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欣赏春天美丽的图片,进一步认识春天,并学习两个描写春天的词语,以课件图片帮助记忆。(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红军长征优秀教案

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红军长征》。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长征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长征》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红军长征》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之后,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1935年1月,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此召开了。 (2)发展过程: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14年党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内部分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渡: 遵义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此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党和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4)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的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作业布置】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为什么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3.长征红军什么时候跳出敌人包围? 4.现在甘肃会宁城有个会师门,它的命名所依据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阳光》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阳光》教学设计课前透视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平台

《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与反思

《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设计理念】 根据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这一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我尝试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自主读”,“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阅读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 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2、复现洪水可怕 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有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如魔 师: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 课件出示: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二、聚焦老汉,体会党员大山形象 1、师:洪水势不可挡!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让我们走进老汉,想想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1)、生自由读这两段话。 (2)、反馈交流。 ①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站)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课件出示:(远教图片资源)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什么? (2)、指导朗读这段话。 3、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岿然不动。 三、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认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师: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交流: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学生交流汇报。 3、引读课文。自读7---27段。 四、习作练笔,感悟课题 1、文章为什么要以“桥”为题目? 2、写一句话赞美老汉,尽量用上“桥”。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生字 组词 笔顺书空:天、四、是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学的知识掌握得真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四季》这篇课文,去领略四季的美,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四季的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哪一个季节最美?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分小节朗读,感悟四季的美 走进春天。指名朗读 ①教师:草芽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②学生在插图中找出草芽尖尖的部分 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尖尖的? ④教师:刚出土的小芽,用手去轻轻碰一下,会有什么样感觉? ⑤指导朗读第1节。

走进夏天。指名朗读 ①教师: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②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圆圆的? ③教师出示插图,师生合作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小青蛙找夏天。 ④指导朗读第2节。 走进秋天。指名朗读 ①教师:谁在向我们报告秋天的到来?它是什么样子?学生读文后汇报。 ②教师:弯弯是什么样子?大家一起学一学把。 ③引导: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到谷穗身边,谷穗除了告诉我们秋天到了,它还会说些什么? ④指导朗读第3节。 走进冬天。指名朗读 ①引导学生想象下雪天。 ②学生表演第4节的内容。指导朗读第4节。 .教师:大自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汇报。 齐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创编小诗: 教师: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分别是四季的代表物,

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自然更美的景色? 出示图片“四季美景”,学生边欣赏边观察: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教师以“桃花”为例,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桃花,他对说:“我是春天。” 学生根据不同的景物,创编小诗。 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四、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读熟了课文,而且还读懂了课文。尤其是从课文中,我们还了解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课后,请同学们把四季中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再把课文美美地背诵给爸爸、妈妈听吧!

《阳光》教学设计(1)

《阳光》教学设计 一、概述:本课共2课时 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课第8课。“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在朗读中识字;引导合作,在自主学习中会读和会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和写字学习中体验学习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拼音基础和一定的识字经验,对简单的笔画和写字的笔画顺序有了初步感受。但学习基础的差异也会直接反映在新课认读学习中。 五、教学资源 本册课本图文和制作的PPT课件,跨越式阅读资料。 六、教学策略 情景感染法;自主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 2.初步感受课文情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初步认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趣,创设情景联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太阳)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洪水的肆虐 1、同学们,你们从电视上看到过山洪暴发时的画面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如果你遇到这种危急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看看文中的老汉在山洪暴发时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并说说这场洪水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 2、交流,用一个词形容这场洪水给你带来的感受。 3、你们是从课文哪些语句的描写中感受到危急、恐怖、害怕的?找到并划下来读一读。 4、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找到的句子。 5、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6、同学们找得很准,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7、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的样子吗?找找课文中的人们作出了怎样的反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用一个词形容人们的表现。惊慌失措(惊恐万分、惊恐不安) 8、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6自然段,感悟情况紧急,人们的惊慌失措。 9、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 10、“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四、聚焦老汉,感受老汉的党员大山形象 1、当人们跌跌撞撞拥向木桥时,看到了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找令你感动的语句,结合当时洪水所达到的程度想想为什么感动? 2、出示: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老汉此刻像一座山? 4、为什么老汉这么一站,在哪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眼里就像一座山呢? 5、你真会读书,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那你能告诉大家“拥戴”是什么意思吗? 6、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在什么季节有些什么或者我们能做些什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进行“什么季节有.....”的说话训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四季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一年有几个季节?哪四个?对,一年中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简称四季,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2、四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里的生字宝宝,还给他们组了词语,老师来考考你们记住了没有。抽读卡片(说话、荷叶、夏天、秋天、冬天、雪人、肚子、就是) 2.看样子,小朋友上节课学得都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61页,自己读一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读完后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三、细读课文,了解季节特点(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 (一)了解春天的特点 1.还有喜欢春天的小朋友举举手,这么多呀!那我们一起去春天看一看好吗? 2.找到课本上的图画,哪幅图画的是春天的景色?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春天有些什么呀?(板书:小草、小鸟) 3.除了图上画的,你还知道春天有什么? 4.春天时,天气变暖,小草从地里长出来了,笑嘻嘻地和小鸟打招呼,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5.“草芽”是什么意思啊?草芽就是刚刚从地里长出来的小草,非常地娇嫩,很容易受伤,那我们要怎么读会更好? 6.哪个小朋友愿意试一试? 7.轻轻地、温柔一点,一起来读一读。 8.配上动作咱们边做边背。 (二)了解夏天的特点 1.春天真美呀,有草有花有鸟,但是其他季节姐妹也不差呢!除了春天,你还喜欢什么季节? 2.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很想读一读描写夏天的句子,我能读吗? 3.请你们用小笔尖指到第二小节,认真听老师读一读。 4.仔细观察夏天的图画,说一说夏天有什么?(板书:荷叶、青蛙) 5.一提到夏天,我们就有一个感觉,热死了,那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做些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红军长征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能力培养 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培养学生展示自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红军的长征能够给学生一种心灵的震撼,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也能够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新时代中体会运用“新长征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突破方法:1、对于遵义会议,指导学生从会议的背景引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来加强记忆,掌握会议的内容、意义,教师突出强调会议对以后革命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解决这一重点问题。 2、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通过课件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让学生参与“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要求学生记住红军经过的重要地点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来掌握又一重点。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突破方法:对分析这一问题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从在遵义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议和通过比较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来认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

微课教案《桥》

微课教案:五年级下册《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老支书的感人形象,体会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维持求生的秩序、坚持求生的顺序,将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 3.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生命桥”;“党群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拘私情、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2、理解文章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桥”;“生命桥”;“党群桥”。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导入新课 1、(播放洪水画面)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桥),理解了生字新词,了解到在黎明的时候,一个村庄被迅猛的洪水淹没了,此时村民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板书:生死存亡),为了逃生,一百多号村民惊慌失措地涌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窄木桥。(板书:唯一逃生) 2、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老汉)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呢?

二、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老汉光辉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一)、自读课文第7~23自然段,从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用心读第7—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并在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写写批注、感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写感受。) (二)、讨论交流: 1、镇定的老汉。 过渡:同学们,你们几处描写老汉的句子?从那些句子中,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下,随着洪水的变化老汉有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请看大屏幕! (1)、轻轻地读,用心体会,通过“拥戴”一词,可以让我们知道老汉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威望很高) (2)、从“盯”字,你可以读懂老汉的心吗?“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在想什么?(相机板书:有序) (3)、理解“他像一座山”。“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老汉没有伟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给人山一般的感觉?(相机板书:镇定) 多么沉稳的老汉啊!面对着死亡的逼近,——(生齐读)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 本文是关于《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日出又将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揭示、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看了课题,你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课文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描写了哪几种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景象?)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三、细读理解,中心突破。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一)指导学习2、3自然段。 1、学法指导: (1)读。(自由读课文。) (2)找。(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划出来。)(3)思。(想一想所划句子该怎样感情朗读,并试着读一读。) (3)谈。(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感受或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先小组内汇报,再集体交流。) 2、重点理解: (1)、理解“目不转睛”的意思,并说话。 (2)、“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 ——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二)学法迁移,小组学习4、5自然段 重点理解: 1、“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卢莹莹 授课时间:2014/5/21 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和人们惊慌失措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3、初步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难点: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以及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谈话:回忆学过的关于“桥”的课文;欣赏一组桥的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复习词语,归纳共同点 板书:人们洪水老汉 4、谁能看着这些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洪水肆虐 1、师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黎明,请同学们翻开书第78页,配乐齐读课文 2、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回顾找到的描写洪水的句子 3、出示句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的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4、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边读边想想画面。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读) 5、体会比喻、拟人的神奇效果 6、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齐读) 7、归纳写法上的特点 8、观看洪水视频,感受一下洪水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 9、小结 三、体会村民惊慌 出示3、(齐读)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1、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惊慌)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2、那此刻这窄窄的木桥在人们的心中变成了什么?(预设:救命桥生命桥救命的稻草唯一的道路……

精选 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

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一)读正确字音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四季》这首小诗歌,现在老师出示这个的生字宝宝,看谁能把它们的名字叫上 来?(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 (二)读通课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四季》,读题,还记得是哪几个季节吗?(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我们边看图边来听听课文朗读,回忆一下课文内容。 4.读得美吗?你能学着读读吗?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用心听,如果谁把字音读错了,请提出来,帮他改正。 5.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读。 二、细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春天部分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文章的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节写了春天的什么。 2.学生汇报。 (1) 生:这一节写了春天的草芽。 (2)师:小朋友,草芽是什么?(出示草芽图)看,这是春姑娘

给我们送来的草芽,它是刚从地下钻出来的。你能说说它是页 1 第 什么样的吗?师边教读边做动作。老师带读“草芽尖尖”。 (3)草芽尖尖,我们还可以说成草芽( 嫩嫩 )。 (4)沉睡了一冬的草芽终于从土里钻出来了,他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兴奋) (5)指导感情朗读 请你高兴地跟小鸟说“我是春天。” 请你激动地跟小鸟说“我是春天。”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读。 师: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 生:“我是春天。” (6)拓展说话 草芽、小鸟都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小朋友们,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我们赶快去看看吧!(看春天的图片) (7)看了图片,你能不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呢?(出示句子) 桃花----------,它对---------说:“春天来了。” 柳叶----------,它对---------说:“春天来了。” ( )----------,它对---------说:“春天来了。” (8)欣赏了春天,我们觉得春天真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