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胆小躲藏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日期:2024年4月15日学生姓名:小明年龄:10岁性别:男年级:四年级辅导者:心理辅导员引言:小明是一个十分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最近他的老师发现他变得有些内向,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经过了解,发现小明最近有点过于留意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对自己出现了一些自卑和不自信的情绪。
因此,学校安排我为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重建自信心。
辅导过程:我首先和小明进行了亲切的问候,并向他介绍了我是一名心理辅导员,来帮助他解决一些感到困扰的问题。
我强调了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他快乐地成长,并且我会保护他的隐私。
2.倾听和情感表达我鼓励小明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困扰告诉我,让他知道无论是愤怒、悲伤还是焦虑,都是正常的情绪,我们可以一起面对它们。
小明开始表达他最近对同学们的评价过于在意,害怕被别人嘲笑或批评。
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而产生了自卑感。
3.探索问题的原因我询问小明是否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小明说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学习和运动方面都不如同学们出色,导致他产生了不自信的情绪。
我解释给小明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人是完美的。
我也告诉他,与其担心被别人怎么看待,他可以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努力。
4.增强自信心我鼓励小明激发他内心的积极能量。
我提醒他,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
我建议他列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鼓励他每天回顾一下这个列表,提醒自己自己的优势。
同时,我也鼓励他设置一些小目标,并帮助他规划实现这些目标的步骤。
5.培养积极的心态我和小明一起讨论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我解释给他听,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鼓励他寻找带给自己快乐和满足感的活动,并学会积极面对挑战。
6.提供进一步支持结语:经过几次辅导,小明逐渐开始重建自己的自信心。
他懂得了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我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他会逐渐走出阴影,成为一个更加自信和快乐的孩子。
辅导地点:辅导时间:班级:班主任:刘季芹,女,11 岁,五年级学生。
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
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
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
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走路回家上学。
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初步分析: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
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辅导过程:(一)情感沟通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李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
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同时,我还和婷婷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建议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
建议家长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她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
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婷婷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辅导效果: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婷婷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李小明(化名)是我校一年级学生,性别男,家庭情况良好,父母关系和睦,但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家长对李小明的期望较高。
近期,老师反映李小明表现出较为内向的性格,不愿与同学交流互动,课堂上也缺乏主动参与。
因此,我决定进行个案辅导,帮助李小明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次个案辅导记录:在第一次辅导中,我和李小明进行了深入交谈,通过倾听和引导,了解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小明透露,他之所以不愿与同学交流,是因为害怕被同学排斥或嘲笑。
针对这一问题,我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鼓励他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我还与李小明的班主任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了一些小组活动和家庭作业,帮助他逐渐融入集体。
第二次个案辅导记录:在第二次辅导中,我发现李小明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抬头率低,课堂表现较差。
经过询问,我了解到李小明曾受到同学的打击和责备,导致他产生自卑情绪,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学习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我和李小明进行了心理干预,帮助他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我还鼓励他多参与课堂互动,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害怕犯错。
同时,我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要求老师对李小明进行更多的关怀和鼓励。
第三次个案辅导记录:在第三次辅导中,我观察到李小明的情绪逐渐好转,学习状态也有所提升。
他愿意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参与小组活动,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
在辅导过程中,我不仅关注他的学习情况,还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外兴趣班,拓宽交友圈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我还向他灌输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告诉他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追求梦想。
结语:通过三次个案辅导记录,我发现李小明在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逐渐摆脱了内向孤独的状态,走出了困境,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李小明的心理状态,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集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2日期:2021年10月15日学生信息:姓名:小明年龄:10岁性别:男就读学校:XX小学个案描述:小明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学生,脸上总是带着害羞的笑容,很少和同学交流。
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他的成绩一直保持中游水平,没有明显的学习问题,但是需要帮助他克服内向的性格和自信心的问题。
辅导过程:1. 初次接触:我首先和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面谈,尽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我问他对学校和课堂的感受如何,他表达了自己害羞和不自信的想法。
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尝试主动与同学交流,参与班级活动。
2. 游戏和角色扮演: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表达自己,我和他进行了一些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活动。
我故意给他一些挑战,让他扮演一个自信的演讲者或团队领导者的角色。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内向和害羞,开始展现自己的表达能力。
3. 社交训练:我帮助小明学习一些社交技巧,如与人眼神交流、主动与同学打招呼、询问他人的兴趣爱好等。
我和他一起分析一些可能出现的社交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他在安全的环境下练习和他人交流。
4. 奖励和肯定:每次小明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或与同学交流时,我会及时给予赞扬和奖励,让他感到被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增强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5. 家庭合作:我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告诉他们小明的进展和需要在家中的支持。
我向他们提供一些家庭活动和游戏的建议,以帮助小明更好地与家人互动。
辅导结果:在数次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内向和害羞。
他开始变得更加主动与同学交流,参与班级活动,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
他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因为他开始主动回答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小明和他的家人对心理辅导的效果感到满意,他们表示会继续支持小明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一)永顺县第二中学翟春艳一、基本情况张某,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十分内向、孤僻的孩子,父母是外地人,父亲自己开了一家店,母亲无工作。
二、主要问题在同学们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事都干不好的人,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便是“一点都没有用!”他的作业总是比别人做得慢,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每次考试,尽管她加倍努力,但成绩还是远远地落后在其他同学的后面。
而且,他平时也不太愿意主动与别人去玩,其他人也不会与她玩耍,做游戏。
张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上的挫折,又由于同学们不喜欢和她一起玩,便产生了苦闷、忧郁的情绪,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出现了自卑心理。
三、分析原因通过我的分析,我可以判断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卑的现象,引起当前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屡遭挫折与失败该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开始定的目标是85分到最后变成能考到及格就可以了,考试对他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挫折多了,失败多了,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及时关注,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
2、家庭环境的影响,“先天”和“后天”的不足由于母亲是家庭妇女,根本没能力辅导其学习,只靠父亲,但他有很忙,每天到家很晚,根本没时间辅导。
这就让他感觉“低人一头,矮人一截”的想法,他们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家庭羞于启齿,这些原因也能使其产生自卑心理。
3、家长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学生压力过重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
虽说他的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但帮他买了很多课外书籍,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是一个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辅导。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一些小学心理辅导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一,小明的自卑情绪。
小明是一个内向而腼腆的小学生,他在班级中总是不敢与同学们交流,也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经过与小明的交流,我发现他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都持有较大的自卑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采取了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对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
同时,我还鼓励他多参与班级活动,多与同学们交流,通过实际行动来增强自信心。
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小明的自卑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他也变得更加活泼和开朗。
案例二,小红的焦虑情绪。
小红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但她总是过分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焦虑不安,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小红的情况,我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
首先,我告诉小红,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我鼓励她学会放松自己,适当调整学习压力,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我还建议她和家长进行沟通,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我的辅导下,小红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她的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三,小杰的行为问题。
小杰是一个爱发脾气、不服从管理的小学生,他经常在班级中捣乱,与同学们发生冲突。
在与小杰的交流中,我发现他的行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父母的忽视。
针对小杰的情况,我首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他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同时,我还与小杰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
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小杰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他也变得更加懂事和乐观。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胆小怯懦性格的心理矫正》一、案例简介林林,12岁,性格内向,胆小怯懦。
上课时虽能认真听讲.但回答问题时神情紧张,目光游离不安,语言结结巴巴,几句话没说便满脸通红,急切的盼望老师赶快让其坐下。
课堂讨论时,他总是低着头,用举起的课本遮住脸部,让别人无法看清他的表情,总巴望老师和同学别注意他。
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其他同学嬉笑打闹,生龙活虎,林林却远远的坐着观望,偶尔也报之以笑声,但总的反应是沉默寡言,一副漠然神态。
胆小怯懦的孩子虽然对别人不构成伤害,但是他自己会有不自然甚至难受的感觉。
这种社会退缩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一个学生一旦形成怯懦性格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僻地自我封闭,而由此形成的不良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加深怯懦。
二、案例分析:根据我的观察与分析,林林在众人面前胆小害羞主要有以下原因:1.家庭不良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我在林林的作文中看到:有一次,妈妈为他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而狠狠地打了他一顿。
经过了解,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父母脾气暴躁,与孩子交流太少,对孩子的错误言行处理简单粗暴,更不允许孩子在大人面前辩理;二是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太高,不能与孩子经常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
对孩子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宽容疏导,不能进行实际分析、科学判断,家长过于严厉是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的根本原因。
大树下面只能长小草。
父母强势的简单粗暴与过高期望,使本来就内向、感情脆弱的林林形成了胆小怯懦的性格。
2.自信心不足。
由于胆小,林林缺乏自信,缺乏勇气,过分惧怕在众人面前讲话,在学校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愿望,因此总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注意,整日“默默无闻”。
在集体活动中,他大多是旁观者、陪衬者。
因为失去展示的机会,与人交流时想象成功的体验贫乏,因而丧失交往的信心、勇气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胆小怯懦的学生总是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对于别人的话过于敏感,所以别人的一句否定或批评可能就会让他们闷闷不乐、耿耿于怀,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胆小退缩的人在追求目标时,总是缺乏主动性、勇气和信心,所以可能错过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成绩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逃学的情况。
学校教师意识到了小明的情况,并将他介绍给心理辅导师进行帮助。
初步了解在初步了解小明的情况时,心理辅导师发现小明是一个内向、孤独的学生,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感觉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这导致了他逃避学习的行为。
辅导师还了解到小明在班级中没有真正的朋友,这对于他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设定目标在初步了解小明的情况后,心理辅导师跟小明制订了一些心理辅导的目标:1.帮助小明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朋友圈。
3.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自己。
实施步骤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了多次会谈,在尊重小明的基础上,与他建立了信任关系。
辅导师通过倾听、理解和共情,让小明感受到他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2.情绪管理:心理辅导师帮助小明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
他鼓励小明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指导他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3.思维改变:辅导师帮助小明认识到负面思维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引导他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思维方式。
通过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小明开始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4.培养兴趣:心理辅导师与小明一起探索他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参加相应的活动。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小明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对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动力。
5.人际关系培养:辅导师与小明一起分析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他的交往方式并进行改进。
同时,辅导师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小明与同班同学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和互信。
6.家庭支持:心理辅导师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交流,告知他们小明的情况并提供家庭支持建议。
通过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小明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得到了积极的改变。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一、基本情况辅导对象:张林性别:男年龄: 9岁教育:小学二年级藉贯:黑龙江省性格:极其内向,胆怯,说话声音低弱。
家庭情况:属外来工子弟,父母在企业打工,且文化水平很低为小学,家庭经济收入中下。
二、主要问题性格非常内向、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很少与人交往,忧郁,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做事认真努力,上课不爱发言,整天不开心,即使是特别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在家总是感觉紧张压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挨批评,不是说错话就是做错事,总认为自己好像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学习虽然认真努力,但感觉其反应迟钝,成绩不理想;因此,目前在他内心好像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分析与诊断由于父母工作关系,每天早出晚归,一日三餐中,特别是早晚基本不能按时吃饭,早上起床时,父母已去了工厂上班;晚上父母又常常是六、七点钟才下班,吃完饭已经是七、八点了;好在中午在学校还能按时就餐。
正因为这个现象导致他和父母在时间上缺乏沟通,同时由于他的父母自身的教育和素质也有限,所以在沟通的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粗鲁,不够科学。
客观而言,父母对他的关爱确实比较少,一般放学回家后,他就独自呆在家里,或和几个极熟的小伙伴在家门口随便玩玩,有时父母回家看见他在玩,或未完成作业(其实是不会做)就指责他,因而使得他的性格内向,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时父母因为工作不顺,或其它原因心情不好就会对他大声责骂,导致他的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自卑感。
其次,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比如: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父母,不是在工厂上班就是在发脾气,从而让他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缺少父母的爱。
在学习上,上课极少举手发言,提问到他时也不知他在说什么,有时把耳朵凑上去也听不清楚。
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反应较迟钝,一些简单的问题,他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他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
四、教育目标:帮助他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赏识,树立自信,感受家庭温暖,为建立其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案例介绍孙某,女,11岁,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学业成绩一般,不够稳定。
内向、胆小、害羞。
她在学校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交谈。
在课堂上,他无精打采,没有眼睛。
他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
通常独自一人,我喜欢看别人的活动,很少参加。
她的家庭生活相对贫困,所以她有一点自卑感。
父母是个体经营者,教育水平低,对子女的关注不够。
父母忙于谋生,忽视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
她整天郁郁寡欢,脸上从来没有笑容。
案例分析孙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
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
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
辅导方法1.经常交谈。
他时不时地与孙老师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和关心的态度,并真诚地解释老师愿意帮助她,让她有一种信任感。
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
由于孙某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
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开展“一帮一”活动。
安排一位开朗、健谈、乐于助人的同学和她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把任务分配到同一张桌子上,让他每天和孙说五句话,话题是随机的,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通过训练逐渐激发兰与他人交谈的欲望。
4、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丢沙包、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让孙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美好,友谊可贵。
5.关注重点,表扬和鼓励更多。
在课堂上,试着给孙老师一个表演的机会,夸大和赞扬他取得的小小进步,让学生羡慕她,亲近她,这样孙老师就可以增加他的自信,消除自卑感。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一(5)班刘思颖刘思颖,女,7岁,一年级学生。
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
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
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
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
下学。
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
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辅导过程(一)情感沟通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我把她这段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
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
建议家长对刘思颖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
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思颖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
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案例介绍毛某,学习不主动,成绩欠佳。
他非常腼腆,性格内向,不苟言笑。
下课总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发呆,老师叫他和同学玩,他仍然坐着不动,从来不主动参与班级的活动。
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长期受不到别人的重视,产生过多的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一直怀疑自己是否有优点,陷入到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2.家庭因素。
他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妈妈在在家开了一个麻将馆。
两人常常深夜才回家,别说是和孩子沟通、辅导功课了,就连每天的三顿饭都是让孩子在外买着吃。
虽说是给孩子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长此以往,孩子便形成了孤独、内向的性格。
三、辅导步骤1.发现兴趣,唤起信心。
我偶然间发现他喜欢看踢足球。
于是,我便经常在课余时间和他聊天。
当我得知他很崇拜球星时,我便给他讲起球星们的成长史、奋斗史……(当然,这些都是现学现卖的)。
但是他听得很仔细,脸上写满了惊讶。
慢慢地,他喜欢和我接近了。
2.发扬优点,树立信心。
看到他敢于在课堂上迎接我期待的目光时,我知道此刻他的内心在跃跃欲试。
我便叫他读一段课文。
起初,他有些羞涩和怯懦,声音虽小但吐字却很清晰。
渐渐地,他敢放声读课文了。
“你的声音很清脆,很阳刚!”当我在讲台上给他这样的评价并带头鼓掌时,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从此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了。
后来经过我的不断鼓励,他进步了许多。
四、结论自卑,源于缺乏自信,它会让孩子无论是内心还是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黯然失色。
王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
因而,针对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暂且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上,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兴趣、优点和特长,使他一步步地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重拾自信,迈向成功。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胆小内向的孩子并不少见。
这类孩子往往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拘谨、害羞、缺乏自信等特点。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分享一个关于胆小内向孩子的教育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帮助这类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健康成长。
二、案例描述小王,一个胆小内向的男孩,今年10岁。
从幼儿园到小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性格却十分内向。
在学校里,他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课堂上也总是低着头,不敢发言。
家长和老师都为他担忧,希望他能变得开朗、自信。
三、教育策略1. 了解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王胆小内向的原因。
通过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沟通,我们得知,小王在家庭中缺乏关爱,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
在学校,由于性格原因,他害怕被同学嘲笑,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拘谨。
2. 增强自信针对小王的性格特点,我们制定了以下策略:(1)表扬鼓励:在课堂上,老师对小王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同时,鼓励他在生活中尝试新事物,克服恐惧。
(2)开展团队活动: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如班级联欢会、户外拓展等,让小王在团队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增强自信心。
(3)树立榜样:在班级中,我们选出了几位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作为小王的榜样,让他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3. 培养兴趣爱好为了丰富小王的生活,我们鼓励他参加各种兴趣班,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小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4. 家庭教育针对小王的家庭环境,我们建议家长:(1)多陪伴孩子: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学会倾听:家长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在家庭中找到自信。
四、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变得开朗、自信,与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在课堂上,他敢于发言,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家长和老师都为他感到高兴。
五、总结胆小内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引导。
灵台三中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案例介绍(胆小躲藏)王某,女,初二学生。
父母文化水平,该生身体瘦小,说话慢,动作慢,胆小。
,经常无缘无故地躲藏起来,任凭家里人有多着急,不找到她,她绝不会自己出来。
找到后,问其原因,就是不吭声。
搞得父母,老师非常费解,而且替她担心。
案例分析王某从小体弱,常被别的孩子欺负,父母教给她的应对策略就是"惹不起,躲得起"。
只要看到她与别的小孩一起玩,怕她又受欺负,母亲就会赶紧把她叫走。
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打理一家太阳能店,无暇顾及王某的生活。
除在校外,她几乎是一个人独处,父母很少和她沟通,对她的关爱也非常少。
她放学回家,就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格变得非常内向。
于彩说话慢,动作慢,她的母亲对她的表现很不满,经常当客人的面叫她"木头人",后来弄得老师和同学也叫她"木头人"。
王某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能和她亲热的,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
而在学习上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这又遭来了同学的耻笑和老师的不满。
王某非常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均未实现。
一次偶然,她没和家里人招呼,就和一位亲戚回去了,这使得她母亲和老师非常着急,连夜到处寻找,父亲也连夜打车回来参与寻找。
找到后,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儿,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而王某此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她意外的收获。
此后,王某在孤独难耐的时候就会躲藏起来,让父母,老师寻找她。
辅导方法长期以来,王某由于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心,心理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她选择了采用躲藏的方式,以引起别人的重视,从中得到心理满足。
而今天,在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原理后,我们再也不能呵斥她,她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怀。
因为性格内向的孩子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师接近,老师就应主动接近她。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1班级:六(一)班性别: 女年龄: 12基本情况:性格不好,脾气固执,时刻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是一个女孩子,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初步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辅导过程:(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 (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辅导效果: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2班级: 三(1)班性别:男年龄: 10岁基本情况:虽说来在我班的时间不长,但发现他学习上并不笨,只是交不了作业。
每天放学时,别的同学都回家了,他却一样作业都没交,我只能耐心地等。
辅导方法:1、了解原因:我一方面仔细观察他作业时在干什么,另一方面,我找与他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和家长了解情况。
原来以前他的作业交不交都没关系,放学了,别人回家他也回家,老师从不跟他计较。
2、找他个别面谈。
我明确告诉他,必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不会允许你不交作业就回家的,即使再晚我也要批到你的作业才会放你回家。
心理辅导个案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徐(S)性别:男年龄:12 四年级二、问题行为情况在课堂上经常看到,S因为害怕答错,而不敢举手发言,或者是等老师已经让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他才敢悄悄地举手,偶尔被老师点名作答时,也是一字未说却已满脸通红.一些本来会回答的问题总是因为胆怯而无法表达。
课外见到老师更是竭力躲避。
特别是老师要求其承担的工作,不能够跟同学们及时的沟通而不能顺利完成。
三、个案背景资料1、父母性格内向,忠厚老实,不善言辞。
特别是家庭有个体私营,家庭教育缺少及时的沟通,促成了他不善于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2、S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不错,属于优等生。
一般是自己默默学习,缺少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
看到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导致老师家长一般就少与他交谈,他的存在对家长和老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负担,更加重了他的胆怯和自闭。
四、心理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他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
如父母经常缺少对孩子应有的沟通和了解,使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这么沉默。
再在学习生涯中,无法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那么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处于惊恐之中。
久而久之,形成孩子退缩、冷漠、孤独、自卑(各种活动中)等性格特点。
而过于胆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五、辅导过程(一)对比鼓励法对比鼓励法就是让学生在一种横向(纵向)的比较过程中,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尊、自信意识和自我表现的勇气,逐渐消除胆怯心理。
众所周知,小学生最崇拜、最敬畏的人通常是班主任,但班主任切不可滥用权威。
我拿某个优秀的学生与他作比较,并指出那位学生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他呢,并告诉他,应该克服胆怯心理,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
(二)优点放大法所谓优点放大法,就是要用一种欣赏与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微小的闪光点,并适当而巧妙地加以放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
小学心理个人辅导记录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个案编号:001日期:2022年1月15日姓名:小明性别:男年级:小学三年级问题描述:小明同学在班级中表现出缺乏自信心,经常胆小怕事,害怕与别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在课堂上经常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害怕回答错误而受到同学的嘲笑。
在课外活动中,他也更愿意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互动。
辅导目标: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提高他的社交能力,让他能够更好地与同学们交流和互动。
辅导计划:1.了解小明的情绪和内心感受:-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对自己的不自信的原因和感受。
- 倾听他的想法和意见,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接受的情绪。
2.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在课堂上,鼓励他举手回答问题,无论答案是否正确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 给他一些小任务,让他有机会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他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培养小明的社交技能:- 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 鼓励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他建立友谊和增强社交能力。
4.建立成功体验:- 在小明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 给他一些适当的挑战,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增强他的自信心。
5.家长支持和参与:- 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小明的辅导目标和计划,并鼓励他们在家中积极支持和培养小明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辅导结果:经过多次个别辅导和与家长的合作,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他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且不再害怕同学的嘲笑。
他也愿意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并能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小明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更加自信,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总结反思:通过对小明的个体辅导,发现他原本缺乏自信主要是因为害怕被批评和被嘲笑。
通过逐渐培养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小明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个案例的成功经验是在辅导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胆小躲藏灵台三中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案例介绍(胆小躲藏)
王某,女,初二学生。
父母文化水平,该生身体瘦小,说话慢,动作慢,胆小。
,经常无缘无故地躲藏起来,任凭家里人有多着急,不找到她,她绝不会自己出来。
找到后,问其原因,就是不吭声。
搞得父母,老师非常费解,而且替她担心。
案例分析
王某从小体弱,常被别的孩子欺负,父母教给她的应对策略就是"惹不起,躲得起"。
只要看到她与别的小孩一起玩,怕她又受欺负,母亲就会赶紧把她叫走。
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打理一家太阳能店,无暇顾及王某的生活。
除在校外,她几乎是一个人独处,父母很少和她沟通,对她的关爱也非常少。
她放学回家,就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格变得非常内向。
于彩说话慢,动作慢,她的母亲对她的表现很不满,经常当客人的面叫她"木头人",后来弄得老师和同学也叫她"木头人"。
王某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能和她亲热的,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
而在学习上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这又遭来了同学的耻笑和老师的不满。
王某非常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均未实现。
一次偶然,她没和家里人招呼,就和一位亲戚回去了,这使得她母亲和老师非常着急,连夜到处寻找,父亲也连夜打车回来参与寻找。
找到后,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儿,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而王某此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她意外的收获。
此后,王某在孤独难耐的时候就会躲藏起来,让父母,老师寻找她。
辅导方法
长期以来,王某由于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心,心理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她选择了采用躲藏的方式,以引起别人的重视,从中得到心理满足。
而今天,在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原理后,我们再也不能呵斥她,她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怀。
因为性格内向的孩子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师接近,老师就应主动接近她。
我找王某进行了两次个别心理辅导,详细了解,询问了她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我向王某坦诚表露了自己,说是平时还不够关心她,同时也如实分析了她这样做带来的危害。
并再三启发她:有想法,有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告诉父母,告诉老师,学会倾诉。
由于对王某的理解,关心,王某对我有了好感,好几次都主动找我说些"悄悄话"。
1、实施了家庭辅导,提高家教水平,这个案例显示,家教的失误常给孩子的发展酿成苦酒。
一般父母认为,只要给予孩子吃,穿,玩,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他们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帮助。
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同情和关爱,可还没等孩子把要表达的意见说出来,就遭到父母的厌烦,呵斥,这样,孩子还有什么心里话能对父母说的呢诚然,家长生意忙,再忙也不能忽视对子女的关心。
因此,我们和家长诚心诚意地交谈了这些问题,并要求父母平时多关心她,多与她交淡,多鼓励她,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她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
家长表示后悔,很感激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并一再表示要改变以往的家教方式。
其父借去几期《莫愁》家教杂志,说,"要好好看一看"。
其母在随后的日子里,经常主动来校了解孩子的情况。
2、实施了体育疗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王某从小身体虚弱,自我感觉不如其他小孩,害怕和其他小孩交往。
我们除督促她上好体育课外,还由体育老师根据她的情况专门设计一个体育治疗方案,以引起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她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并按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她在体育活动中良好的心理品质。
3、实施了交往辅导,培养自尊,自信。
长期以来,王某处在一种心情压抑的状态。
她长得瘦小,学习成绩不好,说话慢吞吞,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
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她缺乏自信,更谈不上自尊。
这次在交往辅导的过程中,必须帮助她恢复自信,培养自尊。
(1)在上课时要不断地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她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
对于她的反应迟钝问题,在给她讲作业时,尽量的启发她,给她多做些她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猜谜语,还有做一些有益智力发展的游戏,让她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并在游戏中给予鼓励,让她在游戏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她的反应敏捷起来;(2)把班组中最热情的小娜换成王某的同桌,以此来感染她,带动她;(3)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表现自己,让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快乐。
辅导方法经过几个月的辅导,我发现王某比以前开朗多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
她在平等,自由的伙伴交往中,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学习,游戏中,她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
她已不再孤独,至此,她再也没有躲藏过。
她的个性已逐步得到完善,变得自信,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