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70
2020年高考化学《三大守恒的分析》专项复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分)1.在时,将溶液与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水的电离程度:B. 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 a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D. 该温度下,的电离平衡常数2.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的盐酸,溶液中含A元素的各微粒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溶液中,B. NaHA溶液的C. 曲线Ⅰ代表,曲线Ⅲ代表D. 盐酸时,3.常温下,将稀HCl溶液滴加到等浓度的弱碱AOH溶液中,测得混合液的pH和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表示未加盐酸时的数据,e点表示HCl和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数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温下,的水解平衡常数为B. e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浓度为C. c点溶液中的等于点e溶液中的D. d点溶液中:4.已知:某二元酸在水中电离分两步:,。
常温下,在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温度与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NaOH溶液的B. 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变小C. F点溶液中D. G点溶液中5.室温时,用盐酸滴定溶液不考虑从溶液中逸出,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点溶液中:B. b点溶液中:C. c点溶液中:D. 室温时,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6.常温下,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随阳极产生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8.A. 溶液时,B. 电解过程使的水解程度减小,pH增大C. 若,D. 若将阳极产生的bmL气体重新通回溶液,不会改变9.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A. 点a所示溶液中:B. 点b所示溶液中:C. 点c所示溶液中:D. 点d所示溶液中:11.常温下,用溶液滴定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两者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A. 点所示溶液中:B. 点所示溶液中:C. 点所示溶液中:D. 点所示溶液中:13.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A、氢离子浓度相等B、H2SO4和HAc的浓度相等C、H2SO4的浓度为HAc的1/2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正确答案:A2、如发现容量瓶漏水,则应:A、调换磨口塞;B、在瓶塞周围涂油;C、摇匀时勿倒置D、停止使用;正确答案:D3、醋酸的pKa = 4.74,则Ka值为:A、2.0×10-5B、1.8×10-5C、1.82×10-5D、2×10-5正确答案:A4、下列有关灼烧容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灼烧容器在灼烧沉淀物之前或之后,必须恒重B、恒重至少要灼烧两次,两次称重一致才算恒重C、灼烧玻璃砂芯滤器的时间可短些D、灼烧后称重时,冷却时间一致,恒重才有效正确答案:C5、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越大,表明一组测定值的什么越低:A、相对误差B、准确度C、绝对误差D、精密度正确答案:D6、测定NaOH中Na2CO3时,当加入酚酞指示剂时呈红色,加入一定量HCl滴定至无色时,再加入甲基橙溶液呈黄色。
说明:A、不含有Na2CO3B、不含有NaHCO3C、不含有NaOH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D7、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A、金光红色B、深绿色C、中蓝色D、玫瑰红色正确答案:A8、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B、无灰滤纸上C、定量滤纸D、定性滤纸正确答案:A9、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5.2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25.72mL,那么溶液中存在:A、NaOH + Na2CO3B、Na2CO3 + NaHCO3C、NaHCO3D、Na2CO3正确答案:B10、分析实验中一般要求平行测定3~4 次,然后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其目的是:A、减少实验的试剂误差B、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C、减少实验的主观误差D、减少实验的操作误差正确答案:B11、滴定分析中,若怀疑试剂失效,可通过哪种方法进行验证:A、仪器校正B、对照分析C、多次平行测定D、空白实验正确答案:B12、挥发法常用于()试样中水分、结晶水或其他易挥发组分的含量测定。
分析化学题库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有体积相同的K2CO3溶液和(NH4)2CO3溶液,其浓度a mol·L-1和b mol·L-1。
现测得两种溶液中所含CO32-的浓度相等,a与b相比较,其结果是:A、a=bB、a>bC、a<b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2、已知MNa2CO3=105.99g/mol,用它来标定0.1mol/LHCl溶液,宜称取Na2CO3为:A、0.5~1gB、0.05~0.1gC、1~2gD、0.15~0.2g正确答案:D3、在0.1mol/L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溶液的pH值将会:A、不变B、增大C、减小D、与pOH相等正确答案:C4、用0.1mol/LHCl溶液滴定0.1mol/LNaOH溶液时的pH突跃范围是4.3~9.7,用0.01 mol/LNaOH溶液滴定0.01 mol/LHCl溶液时的pH突跃范围是:A、4.3~9.7B、4.3~8.7C、5.3~9.7D、5.3~8.3正确答案:D5、pH = 2.00和pH = 4.00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
A、3.2B、2.5C、2.8D、2.3正确答案:D6、下列有关准确度、精密度、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一定小B、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C、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D、精密度高,不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正确答案:C7、在24℃时(水的密度为0.99638g/mL)称得25mL移液管中至刻度线时放出的纯水的质量为24.902g,则其在20℃时的真实体积为()mL。
A、25.01B、24.97C、25D、24.99正确答案:D8、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A、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B、lmax作测定波长C、显色反应产物e 大的显色剂D、选择适当的参比液正确答案:B9、分析天平的称样误差约为0.0002克,如使测量时相对误差达到0.1%,试样至少应该称( ) 克。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B )A. 掩蔽干扰离子;B. 防止AgCl凝聚;C. 防止AgCl沉淀转化D. 防止AgCl感光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5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D )A. 1.94;B. 2.87;C. 5.00;D. 9.62。
4. 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 C )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高E(Fe3+/Fe2+);D.降低E(Fe3+/Fe2+)。
5.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 A )A. SO42-和Ca2+;B. Ba2+和CO32-;C. CO32-和Ca2+;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A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加错试剂C.看错砝码读数D.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E.以上都不能※2.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过失误差E.系统误差※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为A.±0.1%B.±0.01%C.±l.0%D. ±0.001%E. ±2.0%※4.空白试验能减小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方法误差D.试剂误差E.系统误差※5.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多次测定取平均值E. A和B※6.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0.1024mol/L,0.1022mol/L、0.1023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48mol/L,该学生的滴定结果A.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D.准系统误差小。
偶然误差大E. 准确度较差,且精密度也较差△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温度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D.实验方法不当E. 以上A和D都对△8.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A.加错试剂B,溶液溅失C.操作人看错砝码棉值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E. 以上A和B都对△9.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以上A和D两项※10.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1.005B,2.1000C.1.00D.1.1050E.25.00※1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A. 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五位※12.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C.精密度高,准确度高D.精密度差,准确度差E.以上都不是※13.下列属于对照实验的是A.标准液+试剂的试验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C.纯化水十试剂的试验D.只用试剂的试验E.以上都不是※14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Rd≤2%B. Rd≤0.02%C.Rd≥0.2%D, Rd≤0.2%E. Rd≥0.02%液的体积正确的是A.24.100mlB.24.1mlC.24.1000mlD.24.10mlE.以上都不对△16用两种方法分析某试样中Na2CO3,的含量,得到两组分析数据,欲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改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A.u检验法B.F检验法加t检验法C.F检验法D..t检验法E.以上都不对△17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A. t检验法B. G—检验法C.F检验法D. u检验法E. F检验法加t检验法△18.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A.以其实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实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实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E.以上都不对△19.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时,分以下五步进行,其中错误的为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数据排列,算出测量值的极差B.计算出可疑值最邻近值之差C.计算舍弃商Q记D.Q表≥Q记,,舍去可疑值E.以上都不对△20.某试样中C1-含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A.在90%的置信度下,试样中Cl-的含量在36.35% 36.55%范围内.B.总体平均值u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10%C.若再作—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D.在此区间内的测量值不存在误差E.以上都不是A. 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以上都不对22.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2..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5.以上都不对A. 1,3B. 2,4C. 1,4D. 2,3E.1,523.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
分析化学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D)A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B 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 置信度可以自由度来表示D 标准偏差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2.下列论述中, 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C)A [H+] = 1.50×10-2(3位)B c = 0.1007mol·L-1(4位)C lgK Ca-Y = 10.69(4位)D pH = 8.32(2位)3.在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时, 滴定过程中出现了气泡, 会导致(A)A 滴定体积减小B 滴定体积增大C 对测定无影响D 偶然误差4.在对一组分析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时, 若已知标准值, 则应采用(A)A t检验法B F检验法C Q检验法D u检验法5.根据滴定管的读数误差(0.02mL)和测量的相对误差(0.1%), 要求滴定时所消耗的滴定剂体积V应满足(C)A V≤10MlB 10mL<V<15mLC V≥20mLD V<20mL6.下列情况中, 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A)A 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 H2C2O4·H2O失水B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时, 滴定管内壁挂有水珠C 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形瓶D 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 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B 算术平均偏差又称相对平均偏差C 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D 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8、下列有关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论述中, 错误的是(C)A 在一定置信度和标准偏差时, 测定次数越多,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包括真值的可能性越大B 其他条件不变时, 给定的置信度越高,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C 平均值的数值越大, 置信区间越宽D 当置信度与测定次数一定时, 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越高,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小9、偏差是衡量(A)A 精密度B 置信度C 准确度D 精确度10、下列论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D)A 高精密度B 标准偏差大C 仔细校正过所有砝码和容量仪器D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1. 算式的有效数字位数为(A)A 2位B 3位C 4位D 5位12.欲将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看有无显著性差异, 则应当用(B)A 先用t检验, 后用F检验B 先用F检验, 后用t检验C 先用Q检验, 后用t检验D 先用u检验, 再用t检验13.误差是衡量(C)A 精密度B 置信度C 准确度D 精确度1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B)A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 分析中, 首先要求准确度, 其次才是精密度D 分析中, 首先要求精密度, 其次才是准确度15.下面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D)A 5位B 3位C 4位D 2位16.下述情况, 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D)A 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时, 测定管内壁挂水珠B 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 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瓶D 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 H2C2O4·2H2O失水17、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18、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 C )A.总体标准偏差B.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C.总体平均值D.样本平均值19、假定元素的原子量的最后一位有±1的出入, AgCl中的Cl的百分率正确表示为: (A )A.24.737±0.001 (%)B.24.737±0.010 (%)C.24.737±0.100 (%)D.24.737±1.000 (%)20、痕量成分分析的待测组分含量范围是: ( C )A.1~10%B.0.1~1%C.<0.01%D.<0.001%21、已知1.00ml Na2S2O3溶液相当于0.0100mmol KH(IO3)2物质的量, 则(mol·L-1)为(D)A 0.2400B 0.03000C 0.06000D 0.120022.某含MnO的矿石, 用Na2O2溶解后得到Na2MnO4, 以水浸取之, 煮沸浸取液以除去过氧化物, 然后酸化, 此时, MnO42-岐化为MnO4-和MnO2, 滤液用标准Fe2+溶液滴定, nMnO : nFe2+为( B )A 2 : 3B 10 : 3C 3 : 10D 3 : 523.欲测定含Fe.Al.Cr.Ni等矿样中的Cr和Ni, 用Na2O2熔融, 应采用的坩埚是: ( C )A.铂坩埚B.镍坩埚C.铁坩埚D.石英坩埚24.下列关于滴定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A.1g标准溶液相当被测物的体积(ml)B.1ml标准溶液相当被测物的质量(g)C.1g标准溶液相当被测物的质量(mg)D.1ml标准溶液相当被测物的体积(ml)25.每100 mL人体血浆中,平均含K+18.0mg和Cl-365 mg。
Chap 1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高于__1__%为常量分析;称取试样质量高于__0.1__g为常量分析。
2试液体积在1mL~10mL的分析称为半微量 _分析。
3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_ 微量_分析。
4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C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5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6若每1000g水中含有50 mg Pb2+, 则可将Pb2+的质量浓度表示为__50_μg/g。
7已知某溶液含71 μg/g Cl-,其密度为1.0 g/mL,则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2.0×10-3__ mol/L。
[A r(Cl)=35.5] (71/35.5)×1.0×10-38某水样中含有0.0025 mol/L Ca2+, 其密度为1.002 g/mL, 则该水样中Ca 为__100__μg/g。
[A r(Ca)=40.08] 0.0025×40.08×1000/1.0029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μg/mL)为 ( C )(A) 0.5 (B) 2.5 (C) 5.0 (D) 25注意:稀释至500 mL,计算时必乘2,答案只能是A C10海水平均含 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 D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A) 4.79×10-5, 2.87×10-6 (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 (D) 4.79×10-2, 2.87×10-3Na:1.08×103/1000/23.0/1.0211 海水平均含 1.08×103 μg/g Na+和 270 μg/g SO42-, 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 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 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 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 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Mn2+)=1.51V,Eφ(Fe3+/Fe2+)=0.77V]4A .320.0B .3.4×1012C .5.2×1062D .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A .Br -B .Cl -C .CN -D .I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3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 B .C .D .3423Fe O Fe O M M 343()Fe O Fe OH M M 342323Fe O Fe O M M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l -1溶液的pH 值为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 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A.NaOH+Na2CO3 B.Na2CO3 C.NaOHD.Na2CO3+NaHCO317.在pH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C )A.H4Y B.H3Y- C.H2Y2- D.Y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A )A.僵化现象 B.封闭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19.用Ce4+滴定Fe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D)(已知Eφ1(Ce4+/Ce3+)=1.44V,Eφ1Fe3+/Fe2+=0.68V)A.1.44V B.1.26V C.1.06V D.0.68V20.可用于滴定I2的标准溶液是( C )A.H2SO4 B.KbrO3 C.Na2S2O3 D.K2Cr2O7 21.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C)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 B.Na2CO3 C.(NH4)2C2O4 D.Na3PO4 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内(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 (B)0.2g (C)0.05g (D)0.5g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三.判断:√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4.某同学根据置信度为95%对其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报告结果为(25.25±0.1348)%.该报告的结果是否合理。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分析化学的研究范畴?A. 物质的定性分析B. 物质的定量分析C. 物质的结构分析D. 物质的合成方法2. 在滴定分析中,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的颜色变化B. 溶液的pH变化C. 溶液的密度变化D. 溶液的导电性变化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分解D. 电化学分解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以上都不是5.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检测溶液中微量金属离子?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红外分光光度计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6.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A. 蒸馏B. 萃取C. 色谱法D. 沉淀法7.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范围一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范围无关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窄于滴定范围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宽于滴定范围8.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分分析?A. 单光束分光光度法B. 双光束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质谱法9.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A. 气相色谱仪B. 液相色谱仪C. 紫外分光光度计D. 原子吸收光谱仪10. 在电位分析法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提供电流B. 测量电流C. 测量电压D. 维持恒定电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通常是________,而固定相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4. 在酸碱滴定中,终点的判断可以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来确定。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以下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加错试剂C.看错砝码读数D.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E.以上都不能※2.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过失误差E.系统误差※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假设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为A.±0.1%B.±0.01%C.±l.0%D. ±0.001%E. ±2.0%※4.空白试验能减小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方法误差D.试剂误差E.系统误差※5.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屡次测定取平均值E. A和B※6.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0.1024mol/L,0.1022mol/L、0.1023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48mol/L,该学生的滴定结果A.准确度较好,但精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细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细度较好D.准系统误差小。
偶然误差大E. 准确度较差,且精细度也较差△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温度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D.实验方法不当E. 以上A和D都对△8.以下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A.加错试剂B,溶液溅失C.操作人看错砝码棉值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区分不够敏锐E. 以上A和B都对△9.精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以上A和D两项※10.以下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1.005B,2.1000C.1.00D.1.1050※1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展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A. 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五位※12.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A.精细度差,准确度高B.精细度高,准确度差C.精细度高,准确度高D.精细度差,准确度差E.以上都不是※13.以下属于对照实验的是A.标准液+试剂的试验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C.纯化水十试剂的试验D.只用试剂的试验E.以上都不是※14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Rd≤2%B. Rd≤0.02%C.Rd≥0.2%D, Rd≤0.2%E. Rd≥0.02%※15在用HCI滴定液滴定NaOH溶液时,记录消耗HCl溶A.24.100mlB.24.1mlC.24.1000mlD.24.10mlE.以上都不对△16用两种方法分析*试样中Na2CO3,的含量,得到两组分析数据,欲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改用以下方法中的哪一种"A.u检验法B.F检验法加t检验法C.F检验法D..t检验法E.以上都不对△17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A. t检验法B. G—检验法C.F检验法D. u检验法E. F检验法加t检验法△18.以下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选项是A.以其实值为中心的*一区间包括测定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围C.实值落在*一可靠区间的几率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实值为中心的可靠围E.以上都不对△19.*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时,分以下五步进展,其中错误的为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数据排列,算出测量值的极差B.计算出可疑值最邻近值之差C.计算舍弃商Q记D.Q表≥Q记,,舍去可疑值E.以上都不对△20.*试样中C1-含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A.在90%的置信度下,试样中Cl-的含量在36.35%36.55%围.B.总体平均值u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10%C.假设再作—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D.在此区间的测量值不存在误差E.以上都不是21. 醋酸的pKa = 4.74,则其有效数字位数为A. 一位E.以上都不对22. 关于准确度与精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1..精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2..高的精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3.精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细度5.以上都不对A. 1,3B. 2,4C. 1,4D. 2,3E.1,523. *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
20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专)期末考试补考题库在线作业、在线考试题库(复制快捷键:Ctrl+C 查找快捷键:Ctrl+F)一、单选题1. (1分)如果供沉淀的杂质离子因为沉淀的构晶离子半径相同,电荷相同,则易形成()A. 表面吸附B. 混晶C. 机械吸留D. 包藏E. 后沉淀参考答案:B2. (1分)用NaC2O4作为基准物质标定0.1mol/L KMnO4溶液浓度时,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是()A. 酚酞B. 二苯胺磺酸钠C. KMnO4D. 铬黑T参考答案:C3. (1分)可作标定NaOH水溶液的基准物()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NaClC. ZnOD. K2Cr2O7E. H2C2O4•2H2O参考答案:A4. (1分)可作标定NaOH水溶液的基准物()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NaClC. ZnOD. K2Cr2O7E. H2C2O4•2H2O参考答案:A5. (1分)盐酸和醋酸的拉平性溶剂是()A. 水B. 乙醇C. 甲酸D. 液氨参考答案:C6. (1分)条件电极电位是指()A. 标准电极电位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位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位D. 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化型、还原型分析浓度均为1mol/L或其比值为1时的实际电位参考答案:D7. (1分)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大小常用下列哪项参数来表示()A. 相对误差B. 偏差C. 相对标准高偏差D. 精密度参考答案:A8. (1分)盐酸和醋酸的拉平性溶剂是()A. 水B. 乙醇C. 液氨D. 甲酸参考答案:C9. (1分)用0.1mol/L HCl滴定0.1mol/L NaOH的pH突跃范围是9.7~4.3。
用0.01mol/L HCl滴定0.01mol/L NaOH的pH突跃范围是()A. 9.7 ~ 4.3B. 8.7 ~ 4.3C. 9.7 ~ 5.3D. 8.7 ~ 5.3参考答案:D10. (1分)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酸效应是指()A. 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B. 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的现象C. 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 加入酸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现象E. 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增加的现象参考答案:A解析由于配位体EDTA的存在型体受pH值影响,酸度会影响配位主要型体[Y]的浓度,从而降低EDTA的配位能力。
分析化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用EDTA滴定Co2+时(CCo终=0.01mol/L),其允许最小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A2.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能确定其酸碱性正确答案:D3.按一般吸光光度法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得某试液的透光率为5%;现改用示差法,以一般吸光光度法测得透光率为10%的标准溶液做参比,则该试液的透光率为()。
A、50%B、5%C、10%D、90%正确答案:A4.配位滴定法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终点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C、EDTA配合物的颜色D、EDTA配合物与指示剂配合物的混合色正确答案:A5.以甲基红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液准确滴定的酸是()。
A、硫酸(pKa2=1.92)B、草酸(pKa1=1.25,pKa2=4.29)C、乙酸(pKa=4.75)D、甲酸(pKa=3.75)正确答案:A6.用0.1mol/L的NaOH标液滴定0.1mol/L氨水,当溶液的pH=9.25时,氨水被滴定的百分数为()。
(氨水的pKb=4.75)A、125%B、75%C、50%D、25%正确答案:C7.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的有效氯(Cl)时,常用()作指示剂。
A、甲基橙B、淀粉C、铁铵矾D、二苯胺磺酸钠正确答案:B8.浓度为0.1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对CaCO3的滴定度是()g/mL。
A、0.01B、0.01000C、3.646×10-3D、5.000×10-3正确答案:D9.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正中B、随意C、上半部边缘D、下半部边缘正确答案:C10.相对标准偏差(n<20)的表达式为()。
A、Xdi.×100%B、Xndi1..×100%C、Xndi.×100%D、Xndi12..×100%正确答案:D11.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两份KHC2O4·H2C2O4溶液,一份可与VmL0.1500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另一份加H2SO4后,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也需要VmLKMnO4溶液。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4/Mn2+)=1.51V,Eφ(Fe3+/Fe2+)=0.77V]A.320.0 B.3.4×1012 C.5.2×1062 D.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A.Br- B.Cl- C.CN- D.I-9.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B )A.PH为11—13 B.PH为6.5—10.0 C.PH为4—6 D.PH为1—310.用BaSO4沉淀法测S2-时,有Na2SO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2O3,以Fe3O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34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A .AxB .AsC .As -AxD .Ax -As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A .T 2B .T/2C .2T D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 )A .NaOH+Na 2CO 3B .Na 2CO 3C .NaOHD .Na 2CO 3+NaHCO 317.在pH 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 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 C )A .H 4YB .H 3Y -C .H 2Y 2-D .Y 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 与MIn 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A )A .僵化现象B .封闭现象C .氧化变质现象D .其它现象19.用Ce 4+滴定Fe 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 D )(已知E φ1(Ce 4+/Ce 3+)=1.44V ,E φ1Fe 3+/Fe 2+=0.68V)A .1.44VB .1.26VC .1.06VD .0.68V20.可用于滴定I 2的标准溶液是 ( C )A .H 2SO 4B .KbrO 3C .Na 2S 2O 3D .K 2Cr 2O 721.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C )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B.Na2CO3C.(NH4)2C2O4D.Na3PO4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 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与下列()因素有关。
分析化学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滴定分析法?A. 酸碱滴定B. 氧化还原滴定C. 重量滴定D. 配位滴定答案:C2. 下列哪种指示剂适用于强酸滴定强碱?A. 酚酞B. 甲基橙C. 溴酚蓝D. 茚三酮答案:A3. 下列哪种滴定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硫酸铜中的铜含量?A. 氯化钠滴定B. 碘量滴定C. 硫酸滴定D. 硝酸滴定答案:B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A. 莫尔法B. 佛尔哈德法C. 玻璃电极法D. 氢电极法答案:B5. 下列哪种仪器不能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pH计B. 酸度计C. 溴酚蓝指示剂D. 酚酞指示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6.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
答案: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7.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曲线的拐点称为_________。
答案:滴定终点。
8. 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
答案:利用化学反应将待测组分转化为沉淀,然后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9.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原理是_________。
答案: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原子浓度的线性关系,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待测元素的浓度。
10. 色谱法的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取10.00 mL某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用0.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5.00 mL。
求未知溶液中硫酸的浓度。
答案: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根据化学计量关系,硫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2,所以:n(H2SO4) = 1/2 × n(NaOH) = 1/2 × C(NaOH) × V(NaOH)= 1/2 × 0.1000 mol/L × 25.00 mL= 0.00125 mol硫酸的浓度为:C(H2SO4) = n(H2SO4) / V(H2SO4)= 0.00125 mol / 10.00 mL= 0.125 mol/L12. 取10.00 mL某未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0.1000 mol/L的硝酸银溶液滴定,消耗硝酸银溶液20.00 mL。
分析化学选择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用NH4SCN为滴定液测定Ag+的含量,最好应选用的指示剂是()A、溴酚蓝B、曙红C、荧光黄D、二甲基二碘荧光黄E、铁铵矾正确答案:E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包括A、既消除系统误差又消除偶然误差B、消除偶然误差C、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D、消除系统误差正确答案:D3、标定KMnO4滴定液时,常用的基准物质是()A、K2Cr2O7B、Na2C2O4C、Na2S2O3D、KIO3正确答案:B4、消除试剂、纯化水带入的杂质所引起的误差()A、校准仪器B、对照试验C、回收试验D、空白试验E、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正确答案:D5、减小方法误差需进行()A、对照实验B、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C、A和B均是D、A和B均不是正确答案:A6、在标定HCL溶液浓度时,某同学4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18mol/L.0.1017mol/L.0.1018mol/L.0.1019mol/L,而准确浓度为0.1036mol/L,该同学的测量结果为()A、准确度较好,但精确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确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确度较好D、准确度较差,精确度较差正确答案:C7、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选用曙红作指示剂()A、测定结果偏高B、测定结果偏低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8、用基准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下列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A、加 H2SO4B、水浴加热至65℃C、加热至沸D、暗处放置1minE、A+B正确答案:E9、某沉淀反应能否用于沉淀滴定()A、沉淀的溶解度B、两者都有关C、两者都无关D、溶液的浓度正确答案:B10、滴定终点是指A、滴定液和被测物质质量相等时B、加入滴定液25.00ml时C、滴定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反应式反应完全时D、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11、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A、两者含义相同B、两者互不相干C、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D、两者必须吻合正确答案:C12、混合试剂的优点()A、变色敏锐B、变色范围窄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正确答案:C13、操作者加错试剂而造成的误差()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A和B均是D、A和B均不是正确答案:D14、H2O2含量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D15、能做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区分性溶剂的是A、水B、乙醇C、苯D、冰醋酸正确答案:D16、测定0.02mg样品的含量()A、半微量分析B、微量分析C、电位分析D、常量分析E、超微量分析正确答案:E17、1L盐酸溶液中含溶质HCl3.646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000mol/LB、1.000mol/LC、0.36g/mlD、0.003646g/mlE、0.01000mol/l正确答案:A18、测定0.80ml样品溶液的含量()A、半微量分析B、电位分析C、常量分析D、微量分析E、超微量分析正确答案:D19、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A20、用于准确测量滴定中所消耗溶液体积的量器()A、滴定管B、移液管C、试剂瓶D、量瓶E、锥形瓶正确答案:A21、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min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A、反应速度太慢B、待测物与KI反应不完全C、空气中氧的作用D、KI加量太少E、溶液中淀粉过正确答案:B22、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A、快速B、适用于微量分析C、适合于常量分析D、灵敏E、准确正确答案:C23、直接碘量法不能在下列条件下测定()A、加热B、酸性C、弱碱性D、中性正确答案:A24、亚硝酸钠法所用的酸性介质是()A、I2液B、H2SO4C、HClD、Na2S2O3E、KI正确答案:C25、碘量法()A、特殊指示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C、自身指示剂D、不可逆指示剂E、内指示剂正确答案:A26、滴定反应不要求具有()A、有合适的指示剂确定终点B、确定的计量关系C、明显的可觉察的外观变化D、反应速度较快E、反应进行完全正确答案:C27、可用来标定NaOH滴定液的基准物是A、草酸钠B、邻苯二甲酸氢钾C、甲酸D、无水碳酸钠E、硼砂正确答案:B28、用AgNO3滴定氯化物,以荧光黄为指示剂,最适宜的酸度条件是()A、PH7-10B、PH4-6C、PH2-10D、PH1.5-3.5E、PH>10正确答案:A29、表示每毫升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A、TBB、T T/AC、A和B均是D、A和B均不是正确答案:A30、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滴定()A、Ka<10-7B、cka³10-8C、c=0.1mol/LD、cka<10-8E、Ka=10-7正确答案:B31、一位有效数字()A、0.1001mol/lB、0.02mlC、0.0506gD、pH=11.00E、1.2010g正确答案:B32、检查测量方法是否可靠()A、回收试验B、对照试验C、校准仪器D、空白试验E、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正确答案:B33、间接碘法中,需加入2~3倍于计量的KI,其作用是A、防止微生物作用B、增加指示剂的灵敏性C、加快反应速度D、防止Na2S2O3 分解正确答案:C34、有机卤素的测定应选用()A、EDTA滴定法B、沉淀滴定法C、两者均可用D、两者均不可用正确答案:B35、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应为A、4.00B、4.000C、4.0000D、4.0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36、按酸碱质子理论,Na 2HPO4 是A、酸性物质B、中性物质C、碱性物质正确答案:D37、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需进行()A、对照实验B、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C、A和B均是D、A和B均不是正确答案:C38、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分析化学题库第一、二章绪论、误差一、判断题:1.按照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常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 √)2.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是属于滴定分析。
( √)4.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5.只要是可疑值(或逸出值)一定要舍去。
(×)6.被分析的物质称为样品,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试剂,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7、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8、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9、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0、当偶然误差消除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
(×)11、在滴定分析中,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其准确度也越高。
( ×)12、相对平均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测定值的分散程度。
(×)13.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 ×)14.用20ml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体积数记为20ml。
(×)15.按照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常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属于化学分析。
(√)17.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18.在一定称量范围内,被称样品的质量越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 √)19.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是“0.00ml". ( ×)20.测定0.8ml 样品溶液的含量,属于常量分析。
(×)21.测定值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二、填空题1。
配制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2.用50ml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体积数记为50。
00 ml。
3。
称量太慢,使试样吸湿,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称量样品过程中样品吸湿,所导致的误差属于何种误差?A、相对误差B、过失误差C、偶然误差D、系统误差正确答案:D2、每次滴定之前,滴定管要添加滴定剂到0刻度附近,是为了:A、0.00刻度的读数比其他地方的读数准确B、减少读数次数,减少系统误差C、减少滴定管刻度不够均匀引起的体积误差D、保证溶液在下次滴定时足够正确答案:C3、指出下列哪一条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应陈化B、沉淀作用宜在较稀溶液中进行C、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D、应在不断地搅拌作用下加入沉淀剂正确答案:C4、用Na2C2O4标定高锰酸钾时,刚开始时褪色较慢,但之后褪色变快的原因是:A、温度过低B、反应进行后,温度升高C、Mn2+催化作用D、高锰酸钾浓度变小正确答案:C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滴定分析中所用的器皿统称滴定分析器皿B、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反应统称滴定反应C、用于直接滴定的化学反应,必须定量、快速、完全地进行D、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正确答案:C6、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A、蓝色恰好消失B、出现蓝色C、黄色恰好消失D、出现浅黄色正确答案:A7、下列易燃易爆物存放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保存在水里B、爆炸性危险品残渣不能倒入废物缸C、分析实验室不应贮存大量易燃的有机溶剂D、存放药品时,应将氧化剂与有机化合物和还原剂分开保存正确答案:A8、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方法是:A、右手捏挤玻璃珠上半部的乳胶管B、右手捏玻挤璃珠下方的乳胶管C、左手捏挤玻璃珠上方的乳胶管D、左手捏挤玻璃珠上半部的乳胶管正确答案:D9、下列不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A、沉淀的摩尔质量大B、沉淀的溶解度小C、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D、沉淀纯净正确答案:A10、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11、稀释浓硫酸时, 只能仔细搅拌下或冷却下将酸慢慢倒入水, 绝不可将()往浓酸中倒。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量分析B. 滴定分析C. 光谱分析D. 显微镜分析答案:D2.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确定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A. 观察颜色变化B. 测量溶液的电导率C. 测量溶液的pH值D. 测量溶液的密度答案:C3. 以下哪种仪器不是用于光谱分析的?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质谱仪D. 红外光谱仪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基体效应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A. 样品浓度过高B. 样品中存在其他元素C. 样品的溶解度问题D. 样品的颗粒大小答案:B5. 以下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A. 电导法B. 电位法C. 重量法D. 色谱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答案: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的重量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通过沉淀、蒸发、干燥等步骤转化为不溶性固体,然后通过称重来定量分析。
重量分析法适用于那些易于形成沉淀或挥发性较小的物质的定量分析。
2. 什么是标准溶液?请举例说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答案: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通常用于校准分析仪器或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
例如,在滴定分析中,标准溶液用于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在光谱分析中,标准溶液用于建立校准曲线,从而定量分析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3.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工作原理是将样品转化为原子态,然后通过测量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优点包括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
缺点包括对样品的形态有要求,需要将样品转化为原子态,且仪器成本相对较高。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学生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使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的HCl溶液。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I 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2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A)4.00×10-5 (B)0.400 (C)0.004 (D)p K a = 4.0083 为了消除0.0002000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1) 0.02537 (2) 0.2009 (3) 1.000 (4) 20.00(A)1,2 (B)3,4 (C)1,3 (D)2,4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A)1,2 (B)3,4 (C)2,3 (D)1,4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2) 0.140 (3) 1.40 (3) K a=1.40×10-4 (4) pH=1.40(A)1,2 (B)3,4 (C)1,4 (D)2,3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9 用25 mL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10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D)(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1分析天平的精确度是0.000111 用分析天平称量试样时,在下列结果中不正确的表达是(A)(A)0.312g(B)0.0963g (C)0.2587g (D)0.3010g12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0.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D)(A) 1×10-11 mol·L-1 (B) 1.259×10-11 mol·L-1(C) 1.26×10-11 mol·L-1 (D) 1.3×10-11 mol·L-1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13 醋酸的p K a = 4.74,则K a值为(A)(A) 1.8×10-5 (B) 1.82×10-5 (C) 2×10-5 (D) 2.0×10-514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二位的是(D)(A) [H+]=10-7.0 (B) pH=7.0 (1) (C) lg K=27.9 (1) (D) lg K=27.94(2)15 按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0.2546)的是(C)(A)0.25454 (0.2545) (B)0.254549 (0.25455)(C)0.25465 (D)0.254651 (0.2547)16 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2134的是(D)(1) 0.21334(0.2133)(2) 0.21335(0.2134)(3) 0.21336(0.2134) (4) 0.213346(0.2133)(A) 1,2 (B) 3,4 (C) 1,4 (D) 2,3“四舍六入五成双”,等于五时要看五前面的数字,若是奇数则进位,如是偶数则舍去,若五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都要进位。
17 以下计算式答案x应为(C)11.05+1.3153+1.225+25.0678 = x(A) 38.6581 (B) 38.64 (C) 38.66 (D) 38.67先修约,后计算:11.05+1.32+1.22+25.07=38.6618下列算式的结果中x应为(C)0000 .1)60 . 2300.25(1018.0-=x(A) 0.14252 (B) 0.1425 (C) 0.143 (D) 0.14219 测定试样CaCO 3 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 0.956 g ,滴定耗去 EDTA 标准溶液22.60mL ,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C )(A) 47.328% (B) 47.33% (C) 47.3% (D) 47%20 以下产生误差的四种表述中,属于随机误差的是(B )(1) 试剂中含有待测物(2) 移液管未校正(3)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4)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A) 1,2 (B) 3,4 (C) 2,3 (D) 1,4二、填空题1 以下各数的有效数字为几位:0.0060为 二 位; π为 无限 位; 25为 无限 位; 6.023×1023为 四 位 ; pH=9.26为 二 位。
2 将以下数修约为4位有效数字:0.0253541 修约为 0.02535 , 0.0253561 修约为 0.02537 ,0.0253650 修约为 0.02536 , 0.0253651 修约为_ 0.02537 , 0.0253549 修约为 0.02535 。
3 测得某溶液pH 值为3.005,该值具有 三 位有效数字,氢离子活度应表示为9.89×10-4 mol ·L -1;某溶液氢离子活度为2.5×10-4 mol ·L -1 , 其有效数字为 二位,pH 为 3.60 ;已知HAc 的p K a =4.74,则HAc 的K a 值为 1.8×10-5 。
4 常量分析中,实验用的仪器是分析天平和50 mL 滴定管,某学生将称样和滴定的数据记为0.31 g 和20.5 mL ,正确的记录应为 0.3100g 和 20.50mL 。
5 消除该数值中不必要的非有效数字,请正确表示下列数值:0.0003459kg 为 0.3459 g ;0.02500 L 为 2.500×10-2 L 或 25.00mL 。
6 以下计算结果中各有几位有效数字(不必计算只说明几位)?, 100%0.25010.002980.015.6824.50)(25.000.1000)1(⨯⨯⨯-⨯=x w 二位 , 100%0.25010.002980.015.6820.00)(25.000.1000)21(⨯⨯⨯-⨯=x w 三位7 下列计算结果为: 1.19%%1001000000.103.17)00.180100.000.251000.0(3NH ⨯⨯⨯⨯-⨯=w 8 某学生两次平行分析某试样结果为95.38%和95.03%,按有效数字规则其平均值应表示为 95.2% 。
9 由随机的因素造成的误差叫 随机误差 ;由某种固定原因造成的使测定结果偏高所产生的误差属于 系统 误差 。
10 滴定管读数小数点第二位估读不准确属于 随机 误差;天平砝码有轻微锈蚀所引起的误差属于 系统 误差;在重量分析中由于沉淀溶解损失引起的误差属于 系统误差 ;试剂中有少量干扰测定的离子引起的误差属于 系统误差 ;称量时读错数据属于 过失误差 ;滴定管中气泡未赶出引起的误差属于 过失误差 ;滴定时操作溶液溅出引起的误差属于 过失误差 。
11 准确度高低用 误差 衡量,它表示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
精密度高低用 偏差 衡量,它表示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
12 某标准样品的w = 13.0%,三次分析结果为12.6%,13.0%,12.8%。
则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0.2(%) ,相对误差为 -1.6% 。
13 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的偏差之和应为 0 ;而平均偏差应 不为0 ,这是因为平均偏差是 各偏差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 。
14 对于一组测定,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相比,更能灵敏的反映较大偏差的是 标准偏差 。
15 当测定次数不多时,-xs 随测定次数增加而 减小 ,也就是说平均值的精密度应比单次测定的精密度 好(或高) ,即-x s 比s 小 。
当测定次数大于10 次时_xs 的 变化 就很小了。
实际工作中,一般平行测定 3~4__次即可。
三、问答题1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 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 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 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 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 随机误差。
(6) 随机误差。
(7) 过失误差。
(8) 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 分析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0.05g 、0.2g 、1.0g 时可能引起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答: 由于分析天平的每次读数误差为±0.1mg ,因此,二次测定平衡点最大极值误差为±0.2mg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g 20001.0(⨯±=Ε根据%100r ⨯=ΤΕΕ可得 %4.0%10005.00002.00.05 ,r ±=⨯±=E %1.0%1002.00002.00.2 ,r ±=⨯±=E %02.0%10010002.01 ,r ±=⨯±=E 结果表明,称量的绝对误差相同,但它们的相对误差不同,也就是说,称样量越大, 相对误差越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越高。
定量分析要求误差小于0.1%,称样量大于0.2g 即可。
3 滴定管的每次读数误差为±0.01 mL 。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 mL 、 20 mL 和30 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答:由于滴定管的每次读数误差为±0.01 mL ,因此,二次测定平衡点最大极值误差为±0.2 mL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201.0(⨯±=Ε根据%100r ⨯=ΤΕΕ可得 %1%1002mL0.02mL 2mL ,r ±=⨯±=Ε %1.0%10020mL 0.02mL 20mL ,r ±=⨯±=Ε %07.0%10030mL0.02mL 30mL ,r ±=⨯±=Ε 结果表明,量取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它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