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常见易错考题(2套)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常见易错考题一
1.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
A.全面发展
B.均衡发展
C.能力为重
D.德育为先
【答案】B
【解析】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ACD是为促成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举措。
2.儿童在知道“白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新概念。这种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的学习属于( )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类属学习
【答案】B
【解析】奥苏泊尔提出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包括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即由小概念向大概念的学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即由大概念向小概念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两个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
3.下列( )提出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
【解析】六三三学制又称为“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 1922年效法美国制定的新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运动。因此,题目中的儿童能够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说明他的认知发展已达到具体运算阶段。
5.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其表现之一就是具有历史继承性。容易混淆的答案是B,但题中很清晰地指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历史继承性。
6.有关小学生的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答案】C
【解析】人的思维根据发展程度的差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分别是,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他们的发展顺序是这样的。0-2岁主要是直观动作思维,儿童的思维要借助于动作来进行。3-6岁属于完全的具体形象思维,这个阶段,个体的思维必须借助于形象才能进行,离开了具体的形象,个体无法理解抽象的公式和概念。6-12岁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变化的阶段。这个阶段两种思维在个体的思维体系中并存,前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后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小学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7.在上初三的小梅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答案】B
【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呈现性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移去性惩罚,是将某一种刺激移走,以减少不当行为。本题中,通过小刚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增加,我们判断这是“强化”,再通过家长减少了一种行为,从而判断是“负强化”。在区分这四者时我们还有一个技巧或顺口溜,即给他他想要的是正强化,不给他他不想要的是负强化,给他他不想要的是“呈现性惩罚”,不给他他想要的就是“取消性惩罚”。
8.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系统性
B.客观性
C.能动性
D.主观性
【答案】C
【解析】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9.研究表明,有些任务适合开展竞赛,有些任务则不适合竞赛。指出下列不适合开展竞赛的任务( )。
A.卫生大扫除
B.学一门新的难度大的学科
C.参加课外活动的出席率
D.学生每学期总评分的名次
【解析】对学生名次进行竞赛容易形成分数第一的旧应试观念。
1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是( )。
A.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B.参与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答案】D
【解析】《教师法》第七条关于教师的六项基本权利中的第三条: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明确了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
11.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A.政治功能
B.生存功能
C.发展功能
D.享用功能
【答案】D
【解析】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愿望、需要,从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满足,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
B.7-10岁儿童一般可以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
C.“一心二用”说明人注意的稳定性不高
D.注意的起伏是一种分心现象
【答案】B
【解析】A项是注意的广度。实践和实验表明:人是可以“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的,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C项错。注意的起伏指当注意某一对象时,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分心指注意分散。D项错误。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答案】A
【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盲从的人不了解自己行动的意义,极易在别人的怂恿下从事不符合个人意愿或社会需要的行动。
这首小诗的意思是人们有时候喜欢拖延,总是把事情放在明天去做,如果总是放在明天,那么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问题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对事件本身不够重视,所以导致行为不自觉,意志拖延。这是意志缺乏自觉性的标志。这道题容易错选C和D选项。意志的基本特性中不包括意志的坚持性,另外,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