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专业认证”学生访谈提纲 -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认证”学生访谈提纲 -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认证”学生访谈提纲 -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学生座谈会访谈备要

1、在医学教育的认证促进医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才标准更加明确的今天,你对中医学教育和中医人才的基本要求有什么看法?

2、我校围绕中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个人发展,在学分制、三学期制、实验室管理体制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开展了多年的探索,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体会。

3、我校为发挥学生等利益方群体在中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性,建立了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前身为学生信息员),你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有什么体会和建议?

4、我校为提高中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中医学生必备素养,围绕课程开展了PBL教学、案例性教学、讨论式教学、自主设计性实验等教学改革,你对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何体会和建议?

5、我校为培养中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更为重视人文、艺术等的课程建设与外校优质资源的引入,开出一些新选修课和讲座,并鼓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你对在课程体系中如何丰富中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何意见和建议?

6、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强调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为此,学校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开展自主学习,你对此有何体会和看法?

全文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全文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徐佳虞莉青夏延明赵影张馥晴 指导老师:陆雄 (上海中医药大学03针英七,上海202003) [摘要]目的:研究染发剂对幼年小白鼠肾功能的阻碍。方法:用市售染发剂给20只昆明种幼年小白鼠染毛(即实验组,雄鼠M1组n=10,雌鼠M2组n=10),另20只小鼠做空白对比(即正常组,雄鼠N1组n=10,雌鼠N2组n=10)。染毛第18天经摘眼球取血,测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并取肾组织作肾脏病理切片观看。结果:外观上来看,M1组的脱毛现象较明显;数据显示,实验组的血肌酐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M2组的血清尿素氮明显高于N2(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M1组与N1组的血清尿素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形状学观看结果没有发觉病理形状学改变。结论:目前市售常用染发剂短期内能够导致雄性小鼠脱发觉象,但对雄性小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状没有明显的损害;对雌性小鼠,能够导致血清尿素氮的升高,但不阻碍血肌酐以及肾组织病理形状。提示短期染发毒性较轻微,其造成的毒性可能有性别差异。 [关键词]染发剂,幼年小白鼠,血肌酐,血清尿素氮,病理形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进展,色彩丰富的染发剂已不再单用于遮盖白发,它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象征,同时这一现象正更加趋向于年轻化。然而染发剂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容我们忽视。染发剂要紧是由对苯二胺构成,据CCTV每周质量报告指出,这些有毒的化学品要紧通过皮肤毛囊进入血液到达骨髓对染发者造成肝、肾的损害,从而诱发各种癌症。目前可查研究差不多上局限于血液骨髓的破坏及部分癌症的研究,肾毒性的确切性研究尚无。因此,本实验旨在确定短期内染发剂对肾脏是否造成毒性反应。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昆明刚断奶小白鼠共40只,平均体重为9.8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染发剂组(即实验组,M1组雄鼠10只,M2组雌鼠10只),以及正常对比组(N1组雄鼠10只,N2组雌鼠10只)。实验动物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批号SCXK(沪)2003-0003 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 1.1.2染发剂:市售常用氧化型染发剂二种颜色(随机选为:红色和黑色),染发剂均购自超市。(批号768128-D,上海章华保健化妆品,卫妆特字(2003)第0728号) 1.1.3 实验器材:刷子、弯镊、剪刀、镊子、微量吸管 TGL-16G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 TP1020自动脱水机(德国Leica公司)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公寓管理规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公寓管理规定为了维护我校学生公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制定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如下: 一、学生公寓由学校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和张江置业物业公司共同管理,统筹安排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七年制、本科、专科(高职)学生入住学生公寓。 二、学生工作部(处)的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代表学校实施学生日常内部管理,具体为: 1、深入学生公寓,随时与学生保持通畅的联系。 2、编制公寓楼住宿计划,做好学生入住和退宿的安排。 3、做好入住学生在公寓楼内的卫生考评,组织开展文明寝室和星级寝室评比活动。 4、从入住学生中聘任楼层长,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日常工作。 5、维持好公寓内的良好秩序,做好防火、防事故和安全教育,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处置突发事件。 6、对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协调和督办。 三、各学院辅导员负责学生在寝室内的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辅导员应当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并对寝室内违纪现象作出处理意见,报学生公寓办公室。 四、校政处代表学校监督张江物业的管理、设施配置、维护及日常服务工作。 五、张江置业物业公司是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部门,负责学生公寓的管理、设施配置维护、日常服务工作,汇同有关部门对学生公寓的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成绩记录在案。 六、入住学生公寓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在各学院统一安排后方可入住,贵重物品请勿携带入寝室。 七、入住者需按时缴纳住宿费,如因各种原因退宿的,按以下标准收费。每学年开学至当年10月31日期间退宿的,免缴该学年住宿费;11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期间退宿的,缴纳半年住宿费;次年3月1日至学年末期间退宿的,缴纳全年住宿费。

教学大纲外科学讲述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专业本科使用) 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 二OO六年六月

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 课程主任:雷学锋开课单位:济宁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 课程编码:课程中文名称:外科学总论课程英文名称:Surgery general introduction 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和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技能课程,是临床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涵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外科无菌术、常见症状和各种损伤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外科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具备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对要“掌握”的内容,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融会贯通,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对要“理解”的内容,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对“了解”的内容,应有一般的认识。对要求自学的内容,学生要认真自学。 先修课程要求: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 本课程计划64学时,3学分,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手术学实验32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 1 :1。

选用教材:《外科学》(第六版)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2003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方面的内容,将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到教材的讲授中,使用启发式教学向学生传播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手术学实验向学生传授外科无菌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学好外科学,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对外科无菌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考核方法:总分100分,理论课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占40%,手术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占60%。 教学进程安排表:

201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

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 体育特长生招生方案 根据闵行区《关于年闵行区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优质竞技体育水平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根据中医大附属浦江高中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特定中医大附属浦江高中年“体育特长生”招生方案。欢迎有意报考我校且符合特长录取条件的学生,我校将按照录取方案进行自主录取。 一、组织管理机构 、领导组:组长:董莉副组长:计强 组员:赵勇、顾建峰、康秀明、顾军、武宜燕、沈建荣、俞燕萍、朱永华、裴艳岭、王渭平. 、测评组:组长:赵勇副组长:康秀明 组员:顾军、武宜燕、李菊红、瞿哲衡、徐婷婷、陆洋、顾涛、仇璐 煜、王凤、马志帮、季鹏慧、郑晋、周萍、张燕、陈明珠、庄晓瑛、吴 秀霞、冯丹、赵晓云. 、督察组:组长:顾建峰。 组员:顾定中、孙耀清、瞿哲衡、陈小萍、李晶、施丽君、李月月、肖惠瑗、刘艳艳、江中凡. 、专家组:区级专家、王渭平. 二、招生项目 (一)项目:足球、健美操、网球 (二)人数:足球:闵行区额度招收人(限招男生) 健美操:闵行区额度招收人(男女不限) 网球:闵行区额度招收人(男女不限) 三、招生对象及条件 (一)具备年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和周岁以下(年月日以后出生)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非高中阶段学校在读生),并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二)符合条件一,且参加系统体育训练,在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正式办理注册手续年以上,持有参赛证。并在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填写《上海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见附件)参加报名。 、获得市教委、市体育局认可的并与招收学校项目对口的市级及以上正式体育比赛集体项目前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名的学生。 、获得本区教育、体育部门举办的并与招收学校项目对口的区级正式体育比赛集体项目或个人项目第名的学生。 、经市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项目专家组测试认定确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少数体育后备人才。 (三)符合条件一,且参加系统体育训练,并在义务教育阶段八、九年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填写《闵行区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见附件)参加报名。 、获得市教委、市体育局认可的并与招收学校项目对口的市级及以上正式体育比赛集体项目前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名的学生。 、获得本区教育、体育部门举办的并与招收学校项目对口的区级正式体育比赛集体项目或个人项目第名的学生。 、经区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项目专家组测试认定确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少数体育后备人才。 、经区体教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列入重点培养范围的其他优秀学生运动员。 四、报名办法及需交材料 (一)报名时间:年月日-月日 (二)报名地点:闵行区浦江镇浦连路号邮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和煦楼二楼行健馆体育办公室(三)需交材料: 、获得国家三级运动员及以上的,需提供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份(复印件需学生就读学校加盖学校公章)。(若没有,无需提供) 、获得区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的秩序册、成绩册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需学生就读学校加盖学校公章)。(若没有,无需提供) 、需提交《闵行区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申报表》(见附件)(本表一式三份)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概述 中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基本理论、资源利用、作用机理、给药方式、质量控制、新药研发与生产、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安全有效和稳定可控的药物为目标,以中药及其关联产品为研究对象,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的生产、加工炮制、制备工艺、新剂型、新技术的研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中药安全性评价,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等开展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创新理论与方法。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作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手段和方法和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管理的能力,即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论文应在所在学校导师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联合指导下,由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完成。 二、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形式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必须体现论文作者综合运用中药学理论、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进行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须联系中药产业、行业发展的现状,重点突出,应能反映工作成果的新颖性;须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应用价值。 1.专业方向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包括如下五个专业方向: (1)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 (2)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 (3)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 (4)药物筛选与评价方向 (5)药事管理方向 2.内容要求 (1)选题

学生访谈提纲

13.我院的发展沿革和概况。 我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为安徽教育学院,2007年3月改建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概况见校园网“学校概况”部分。 14.我院的校训是什么?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乐教、垂范、求真、拓新。 具体内涵: 乐教:充分认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坚定教育信念和师范专业思想,弘扬以教为乐、自觉奉献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 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自尊、自重、自律、自强,情操高尚,举止文明,诚信乐群。 求真:追求真理、真知,学做真人,立鸿鹄之志,探万物之理,实事求是,不务虚名,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博习笃行,慎思明辨,唯善唯美,尚智尚贤,积极服务于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 拓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展视野,驰骋智思,勃发生机,与时俱进,接受新技术、新方法,解放思想,革新发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新型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27.我院“十二五”“三上”发展目标指什么? 上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成果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上层次:省级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实现新的增长;专业硕士授予权单位实现突破。 上特色:应用专业群特色培育初见成效,教师教育专业群特色基本形成,职后培训品牌化。 40.我院构建“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什么? “一个全程”,学生能力培育全程化; “两个培养”,校内教学培养阶段与校外顶岗实习阶段; “三线育人”,理论教学育人体系、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和素质拓展育人体系三线协调育人。 41.学生能力“三强”的内涵是什么? 入岗竞争力强、到岗适应力强、在岗发展力强。 57.我院学生工作“三大计划”指什么? 即加强学生文明友爱和自我发展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愿景计划、爱心感恩教育行动计划和拓展计划。 58.近年来我院是如何加强学风建设的? (1)开展特色工作,以管理促学风。一是强化学生成才意识,全力实施愿景计划;二是倡导为主,组织校园文明创建;三是开展进图书馆、进阅览室、进书店和上晚自习的“三进一习”活动。 (2)重视各类评奖评优工作,以典型带学风。一是修订《学生评优办法》、《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张应有张陈雪娟奖助学金评审办法》,制定《为民励志奖学金条例》等;二是组织开展学生素质综合评测和评奖评优工作,实现以评促奖、以评促学得测评效能和综合素质评测的积极导向作用;三是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评选工作。 (3)重视学术科技创新工作,以活动促学风。印发《深化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皮肤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皮肤病学 学时:36(20/1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皮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疾病及性传播疾病规律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学科。中医皮肤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虽然疾病大部分发生在体表,但“有诸内,必形诸外”,“治外必本诸内”,故中医皮肤科学是用中医的整体观念结合皮损辩证去认识皮肤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疾病。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皮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及预防知识;了解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治要点,达到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4学时) 皮肤的结构 了解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生理功能 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3皮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了解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4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皮肤病的内外致病因素,以及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皮肤病的症状辩证 熟悉瘙痒的辩证,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中医辩证。 内治法 熟悉常用内治法的适应症,掌握常用方剂。 外治法 了解各种外用药剂型,熟悉各种剂型的适应症,掌握外用药使用原则。 难点:皮损辩证,外用药使用原则。 下篇各论 热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辩证论治,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蛇串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洗衣病名和病因病机,掌握临床表现】与热疮的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 难点:蛇串疮与热疮的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疣(1学时) 了解疣的定义及不同疣(如疣目、牛程蹇、扁瘊、鼠乳等)的西医病名。掌握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了解疣的防护。 难点:各种疣的诊断。

何立群教授情况简介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合作导师何立群 一、简介 何立群男 1959年8月生浙江 宁波人,医学博士。 198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2005 年在上海中医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5、2006年先后二次赴日本富山医科 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和美国Baylor 医药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任上海市中医 药研究院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 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肾内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FDA药品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学科组中医一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国医刊》、《临床肾脏病杂志》、《上海中西医结合学报》等八家国内核心杂志的常务编委和编委。曾先后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和上海市领军人才。 主要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血尿、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治疗肾病综合症蛋白尿的经验方“四蚕汤”和治疗慢性肾衰的中成药制剂抗纤灵冲剂在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及肾纤维化方面已取得明显的临床及实验疗效,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上海市及上海市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共9项,近5年来在《JASN》、《Phytotherapy Research》等英、美、

中药药理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学专业(本科层次)(C100802)中药药理学(03046)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6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药理作用、产生作用的主要成分、机制;主要现代应用与不良反应。它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中医和针灸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或自学,学生理解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掌握各类中药及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成就和现状,为进一步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理论包括总论及各论。总论重点阐述中药药性药理、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中药研究的思路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每章主要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概述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相关的主要(基本)药理作用,常用药物介绍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各论多数章节还附录常用方剂的现代研究,虽然该附录内容不列入考核要求,但是作为课程学习知识的补充与延伸,能进一步充实对中药的现代认识。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和药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沟通传统与现代、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中医药与西医药之间的桥梁性学科。就中药学专业而言,中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中药学课程的药性理论等传统中医药知识作为中药药理学的指导,药理学课程作为中药药理学阐述中药现代科学内涵的核心前期课程。

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方向)本科阶段分制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 本科阶段学分制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501k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具备能胜任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及教育科研单位的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针灸推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6)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 (7)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的有关知识。 2. 能力要求 (1)具有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及针灸推拿常用手法的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具有较熟练阅读本

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初步具有从事本专业翻译、研究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7)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达到山东省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水平。具有较强跟踪本学科发展趋势、自主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 (8)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临床研究能力,并有一定的临床教学能力。 3. 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职业素质:热爱中医药事业,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追求卓越。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依法工作的法律观念。 (3)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4)身心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8年,修业年限8~11年。 学位: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二)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推拿手法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 四、课程设置与修读学分 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小学生采访新闻记者的提纲教学文稿

采访新闻记者的提纲 采访时间:2012年11月8日 采访地点:XX报社 采访目的:了解新闻记者的工作情况和新闻工作的知识 采访对象:1位文字记者、1位摄影记者、1位编辑 采访要提的问题: 1、叔叔(或阿姨),您好!我是xxx附小的学生,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我们新闻社团的老师带领我们来XX报社(或XX电视台)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请问我能占用您几分钟时间采访您吗? (如果叔叔、阿姨表示同意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 (第2至第7个问题用于采访文字记者;第9至第12个问题用于采访摄影记者;第13至第18个问题用于采访编辑。) 2、叔叔(或阿姨),请问您当记者有多长时间了? 3、请问您小时候是不是特别喜欢语文、语文成绩特别好?

4、请问在您的采访工作中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次采访? 5、请问在您去采访时,如果采访对象不接受采访或者不喜欢说话怎么办? 6、请问在采访时,提问有什么诀窍呢? 7、您能给我们讲讲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吗?8、我们写作文常常为题目发愁,请问取个好标题有什么窍门吗? 9、叔叔(或阿姨),请问您当记者有多长时间了? 10、请问您拍过的新闻图片中您最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张呢?能给我们讲讲吗?

11、请问您觉得要拍出好的照片是相机性能重要还是摄影技术重要?12、请问怎样抓拍镜头,将事件发生的瞬间定格下来。 13、叔叔(或阿姨),请问您当编辑有多长时间了? 14、请问当编辑是不是要经常值夜班,很辛苦啊?15、请问一篇新闻稿从记者采访到最后印刷出来,要经过哪些程序? 16、请问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 17、我们写错别字老师要扣分,你们的报纸如果出了差错怎么办? 18、请问外地发生的新闻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学习到这么多的新闻知识,再次感谢您!(敬少先队队礼)

中医药大学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直属) 2.北京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3.复旦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4.上海交通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5.中山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6.华中科技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7.四川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8.中南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9.首都医科大学 10.中国医科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士点,54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原第一军医大) 14. 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 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 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 21.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2.苏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23.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 24.沈阳药科大学1个博士后,1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 24.新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 25.暨南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 26.西安交通大学18个博士点,36个硕士点。 27.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8.天津中医学院1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29.福建医科大学1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30.南昌大学医学院9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 31.武汉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7个硕士点。 32.郑州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 33.安徽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 34.广州中医药大学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35.山西医科大学3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36.山东中医药大学2个博士后,9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 37.大连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 38.兰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39.东南大学医学院3博士点,26个硕士点。 40.青岛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41.南京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 41.广西医科大学2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名单

高娜娜55 65 235 355 薛瑞瑞61 66 250 377 李亚洲62 77 216 355 赵佳佳65 60 234 359 薛瑞瑞61 66 250 377 梁红广69 72 237 378 杨晓帆56 69 231 356 马超76 82 240 398 史运峰55 70 231 356 田艳欣61 68 228 357 戴光祖57 71 260 388 李丹丹64 73 227 364 李霞70 74 228 372 陈瑜57 71 221 349 李颖飞68 69 252 389 刘振华54 66 250 370 吕璐63 67 244 374 史钰76 70 233 379 李泓佳72 67 258 397 史丽强60 72 221 353 郭蕾55 65 233 353 张芳72 70 260 402 张华50 62 241 353 袁杭海52 74 222 348 林琳57 60 242 359 赵苗苗61 69 221 351 唐义爽54 78 246 378 赵超群59 67 254 380 刘梅71 71 260 402 田文帅60 61 253 374 孙润菲58 64 236 358 刘静64 71 220 355 陈丽萍62 75 247 384 顾艾娜51 68 233 352 王思宇65 64 243 372 陈龙61 74 260 395 唐诚63 63 230 356 张玉民64 73 219 356 李秀花66 62 234 362 陈慧丽64 55 232 351 范小青60 55 235 350 赵梦娴56 71 250 377 张行54 67 256 377 胡诚62 58 244 364 冯极灵66 61 228 355 周晶70 61 237 368 金冰亮51 69 236 356 秦力悦48 62 250 360 李益萍65 67 228 360 季军76 68 246 390 王玥72 62 218 352 姚杨华57 56 236 349 竺卫达64 67 228 359 陈苗苗53 63 244 360 张霞68 74 222 364 汪晶晶60 66 224 350 付岩60 56 237 353 鲁冰洁61 73 230 364 孙莉59 70 231 360 张洁64 70 229 363 路方方53 54 247 354 舒楠64 67 224 355 胡锦东60 63 229 352 夏梦欣56 65 231 352 徐凤艳52 69 257 378 盛婷婷65 72 259 396 廖海燕60 66 244 370 张学延58 61 249 368 张林林64 74 229 367 朱宇丹59 71 234 364 彭庆华52 62 260 374 陈晓俊59 64 245 368 马玉环54 75 230 359 张琪78 69 234 381 孙传河63 63 237 363 姜文斐63 64 243 370 蒋晓梅61 70 227 358 郭慧60 76 237 373 岳亚琳63 74 223 360 吴蕾蕾53 54 228 335 刘金光53 68 242 363 董丽萍71 61 250 382 李汉清59 65 241 365 苏娟49 75 225 349 胡风丽55 62 253 370 张帅68 68 235 371 吴丹丹60 69 234 363 马亭云64 54 251 369

1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501K)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人才,并为其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基本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 (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了解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4)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 (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6)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7)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8)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残障及心身康复、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9)熟悉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了解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

(10)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2. 能力要求 (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3)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 (4)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 (5)具有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以及初步处理的能力。 (6)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同事及其他卫生保健专业等人员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 (7)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8)具有信息管理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9)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10)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 (2)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重视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尊重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4)尊重生命,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在医疗服务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为患者的隐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5)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上海各大医院排名及专治各科

综合排名: 综合排名比得主要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就不参与了,这当中也包括三甲中医院,因为现在三甲中医院也是科室齐全,只不过多了个“中”字而已 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人心中的永远的金字招牌,无论关于上海哪家医院排第一的理论到底有多多,最起码,华山医院这上海第一在上海人心中是肯定的!再看,《2007年全国医院排名》华山医院全国第三,上海第一;2009年全年门急诊量279万,全国第二,仅次于解放军总医院的300万;2009年出院人数4.7万,少于瑞金医院的5.5万,上海第二,综上,华山医院上海第一无可厚非。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上海第一家接受JCI评审的综合医院,10个国家重点科室上海第一,全国仅次于协和医院......华山医院上海第一,想必应该如此2,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 《2007年全国排名》全国第五,上海第二,2009年全员出院人次上海第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瑞金的实力无需多说,和华山不相上下。 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 虽然《2007年全国医院排名》把仁济医院排在全国第八,上海第三,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各1人,还有那么多重点专科的中山医院......够了,不多说。 争议就从第四名开始了

以下都是我个人意见: 4,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 5,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 6,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 7,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 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9,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10,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 分科排名(分科排名就不列举前10了,有名的我就写上,也算是指导大家去上海就医的选择吧) 内科: 神经内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心内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新华医院;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 消化内科:1,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3,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 呼吸内科:1,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 内分泌科:1,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访谈提纲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访 谈提纲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访谈提纲 你好!我是***我正在进行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基本情况的课题研究,为此我需要你的帮助与参与,以共同完成对本课题的相关情况的调查。非常感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受我们的访谈。 访谈提纲: 一、访谈目的: 本次访谈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情况,如消费动机、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等等。 二、访问对象:***大学在校大学生 三、访问方式:当面采访 四、访问问题: (1)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你平时喜欢购物吗? (2)你喜欢穿名牌还是合适就行?对衣物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3)你大约多久去购物一次?都是去什么场所去购物?大约是什么价位的?(4)你会给同学过生日吗?通常花费是多少? (5)你会给你的家人买礼物吗?通常是什么方面的礼物? (6)你经常去旅游吗?旅游花费大约是多少? (7)你的生活费是家人给还是自己打工挣?你对勤工俭学有什么看法? (8)你怎么评价你目前的消费结构?如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或是在健康方面(营养、体育运动等)的投资,又或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投资(通讯支出、恋爱支出等)等等这些方面使如何分配的?你还有其他方面的消费吗? (9)你以上各方面的消费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消费在这些方面? (10)你每月消费情况与家庭给予的生活费是否成正比?哪些消费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不是?如果你每月消费透支的话,是否想过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个负消费呢? (11)你认为我们学校学生的消费结构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可以告诉我你的消费观念吗? 五、访问步骤:到达学校随机采访 六、访问前要携带的器材:摄像机一台脚架储存卡线麦一套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中医诊断学是讲授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是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设的,是《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石,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课的桥梁, 是临床各科的基础,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中药等专业的必修课。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学、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的岗位工作群主要是服务基层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者及县(市)、乡(镇)级医院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临床医师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诊断与治疗疾病,诊断是基本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基础,所以本课程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学、中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在中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实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支持。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熟练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八纲、气血、脏腑辨证的基本原理,熟悉证侯辨证的基本思路,能够书写完整的中医病案,为以后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任务:通过《中医诊断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收集患者症状、体征和病史等资料,形成完整准确的证名,判断病种,并将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演变,诊断治疗,防护调摄等情况写成病案。 前导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后续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要求:掌握中医四诊的概念、方法和不同症状、体征代表的临床涵义;掌握中医辨证、辨病的原理、内容和临床意义;掌握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和方法。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具备中医临床辨证、辨病诊断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书写病案的能力。 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对患儿同情、尊重与关爱。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设计了5个知识模块,13个项目,41个学习情境,共63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主要研究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拥军导师简介 一、基本情况 王拥军,男,41岁。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后,美国ROCHESTER大学博士后。教授,研究员,硕士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脊柱病研究所与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外科第三党支部书记。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评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报》等6本学术期刊编委,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科实验研究学科委员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整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 师承著名中医施杞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脊柱退变性疾病和骨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全面继承施杞教授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根据“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辨证论治理论,确立“益气化瘀,标本兼顾”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法则,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系统总结出十个具体治疗方剂,正在开发延缓脊柱退变性疾病系列中药新药“复方芪麝片”、“复方芪灵片”和“复方芪补片”,对“施氏养生保健功”、“施氏脊柱平衡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和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对施教授提出的“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颈椎病病机学说及“急性和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的观点提供了实验依据。深入研究了“益气化瘀法与信号转导的相关性”,提出了脊柱病“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合作,进行骨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胚胎干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骨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理的研究,进行软骨细胞、骨细胞的基因调控和功能研究。 近5年承担(第1、2负责人)国家级课题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部市级人才基金与重点项目18项。作为第1、2完成人,获部市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先后荣获市医务青年第九届“银蛇奖”三等奖,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行政记大功一次;荣获上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