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459.81 KB
- 文档页数:11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
1.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2.任务: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栽培技术措施。
二、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
1.作物的起源:
起源地:(1)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
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2)中南美洲地区
2.作物的分类:
(一)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喜温(10°C):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烟草;耐寒(1~3°C):小麦、大麦、黑麦、
燕麦、马铃薯、豌豆、油菜。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日照作物(在日照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稻、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中性作物(对日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荞麦;定日照作物:甘蔗的某些品种只能在
12.75h的日照长度下才开花。
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分为三碳(C3)作物和四碳(C4)作物。
C3作物(光合作用CO2补偿点高):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烟草
C4作物(光合作用CO2补偿点低):玉米、高粱、谷子、甘蔗(二)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 粮食作物: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稻、玉米、谷子、高粱等)
豆类作物(大豆、豌豆、绿豆、蚕豆、豇豆、菜豆等)
薯芋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芋等)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洋麻、黄麻、龙舌兰、蕉麻等)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
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甜叶菊、芦粟)
其他作物(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
3.饲料和绿肥作物:紫云英、田菁、三叶草、沙打旺、黑麦草、苏丹草、红萍、
水葫芦、水花生等
4.药用作物:枸杞、黄连、红花、人参、地黄等
(三)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
(1)按播种期可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
(2)按收获期可分为:夏熟作物、秋熟作物
(3)按栽培季节分为
冬季作物——秋冬播种、次年春夏收获。如小麦,蚕豆等。
夏季作物——春夏播种、秋冬收获。如水稻、玉米等。
(4)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5)按耕地种类可分为: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
3.主要作物的科、用途
花芽分化为二者的界限
3、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
地上部:茎、叶、花、果实、种子
地下部:根、也包括块茎、鳞茎
4.作物的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的过程。
5.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过程,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6.“S”型生长曲线:作物个体的生长、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以至作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均经历前期生长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
缓慢增长期:种子内细胞处于分裂时期和原生质积累时期,生长比较缓慢。
快速增长期:细胞体积随时间而呈对数增大,因为细胞合成的物质可以再合成更多的物质,细胞越多,生长越快。
减速增长期:生长继续以恒定速率增加。
缓慢下降期:生长速率下降,因为细胞成熟并开始衰老。
7.种子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8.叶龄: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一般来说,植物长出几片完全叶就称几叶龄。
9.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10.简述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首先,生长和发育是统一的。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又促进新器官的生长。
其次,生长和发育又是一对矛盾。生长快而发育慢:有时营养生长过旺的作物往往是影响开花结实,如“贪青晚熟”;生长受到抑制时,发育却加速进行,例如在营养条件不良情况下,作物提早开花结实,发生“早衰”。
1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基础。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进其协调发展。
(3)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要掌握得当。
12. “S”型生长过程在生产上的应用。
答:第一,各种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应在生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
第二,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生育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到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第三, S形曲线可以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作物生育是不可逆的,在作物出苗至成熟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到该期应有的长势长相。
四、作物产量形成
1.主要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2.产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生物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内所形成的地上部(茎、叶、花、果实)
经济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源: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主要指作物的叶、茎为主体的全部营养器官。
库: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3.库源关系: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库对源的大小和活性有明显的反馈作用;库、源器官的功能室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
4.库、源关系对产量形成的作用
①源限制型
②库限制型
③源库互作型
5.群体: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群体结构:组成一个群体的各个单株以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
自动调节P62
6. 试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有哪些。
(1)培育高光效的品种。在生理水平上——改变光合色素的组成与数量,提高作物光饱和点,改变CO2固定酶等。在形态学水平上——理想株型选育。如矮秆、叶片厚(2)降低呼吸消耗。通过环境调控,防止逆境引起的呼吸过旺,减少光合产物的损失。
(3)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状况;合理密植;合理灌溉;采用间、套作和育苗移栽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使一年中在耕地上有尽可能多的时间生长作物(延长光合时间);补施CO2,人工补充光照等(提高光合效率)。
五、品质及安全
1、品质: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了解)
2、四大品质类型:
①食用品质:指蒸煮、口感、食味等的特性。
②营养品质:指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
③外观品质:影响产品质量的外部形态特征。
④加工品质:指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质量,但又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