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笔记

  • 格式:txt
  • 大小:27.97 KB
  • 文档页数:5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不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代的灭亡。研究的对像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 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的被考古学代替。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遗址。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分期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笔记2(2009-02-17 19:17:35)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二

一、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地层关系。

(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

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 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

.文化区。 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2.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 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4.考古分期。是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考古文化遗存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考古研究方法。作法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对早晚不同的典型出土物进行类型排比,如不同层位的主要遗迹遗物显示出阶段性变化 ,便可将这 些层位的遗存划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以早、中、晚或序数对各期加以区分 ,如早期 、中期、晚期,一期、二期、三期。考古分期具有不同的层次,可对某一遗址分期,对某一墓地分期,也可对某一考古学文化分期,对某一类器物分期。

绝对年代的确定 确定绝对年代有两个途径:

一、是对于历史时代的考古学,主要依赖文献记载,或具有明确纪年的考古实物资料 ,如器物上的纪年铭文及墓志 、碑碣 、简牍、帛书等。

二、是对于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科学方法检 测出绝对年代 。方法如碳-14 断代、树木年轮断代 、热 释光 断代 ,钾-氩法断代 、古地磁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等。其中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领域。运用最广的方法有:①碳-14断代 。又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原理是,地球生物均汲取碳水化合物为养料,一般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 。生物体死亡后 ,体内积淀的碳-14便以每隔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递减。只要测出有机物(如木炭、骨骼、贝壳)中残存的碳-14比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代 ,从而得到有机物所在地层和遗迹单位的年代 。因大气中碳-14浓度实际上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有差距,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正才能使用。通常说的距今多少年,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该方法适用范围在5万年以内 。它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广泛的比较研究。其出现被誉为“考古年代学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明了串级加速器高能质谱技术,它比常规的碳-14方法耗费时间短,

所需样品少,是碳-14断代研究的新发展。②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进行断代,主要适用于考古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用火烧过的粘土样品。所得到的年代是标本停止焙烧的年代。测定的年代范围可达数十万年。③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沉积磁性断代。前者利用某些古代遗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可用于经火烧过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等的检测。后者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可据沉积岩石中剩余磁性所反映的地磁场方向推出年代,用于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断代 。④钾-氩法断代 。利用岩石中钾40衰变成氩40的原理进行断代。在考古上主要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⑤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测定年代的技术。树木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有关;旱年窄而温暖多雨年份宽。故在同一气候区内,树木年轮有相近的变化 。如把确 知 砍伐年代的树木的年轮变化,在坐标纸上绘成曲线,再依次同生长期部分交错的树木的年轮变化曲线相连接,便可得出一个地区树木年轮演变的主序列,并一直上溯至史前时代。将同一地区考古发现的木头标本,与此年轮序列相对照,即可判知标本的年代。此方法精确度很高,发明于20世纪 。通常在考古学中用来校正碳-14断代法测出的年代。
考古学笔记3(2009-02-17 19:24:0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 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

年代测定方法表:







断代技术
样品物质
测年范围

放射性碳素(碳-14)
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
5晚年以内

古地磁
粘土
3晚年以内

热释光(TL)
陶器、烧土
100晚年以内

含氟量(F)
骨、牙等
数百万年以内

钾-氩(k-Ar)
火成岩
10万年以上

裂变径迹(FT)
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
数千年至数百万年

树木年轮

1晚年以内

氨基酸外消旋

数年至数百万年

黑曜石水含
黑曜岩制品
几十万年以内

铀系
碳酸岩、骨、牙、贝壳
数千年至45万年












二、 勘测技术的应用。

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

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考古通论笔记4(2009-02-23 22:30:4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

1.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包括布方、区分层次、挖掘、收集标本、发掘隔梁、关键柱和记录等等;

2.发掘前的准备和试掘,包括人力的组织训练

、发掘工具、材料的准备、与遗址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系,解决吃、住、土地赔偿、民工征用等问题,对遗址或遗迹的试掘,以便了解遗存的分布和规模,有利于制定发掘计划和掌握层次关系;

3.区分堆积层次和挖掘的基本方法;

4.介绍各种遗迹,如灰坑、水井、窑址、古墓葬等等的发掘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寻找,了解古代遗迹的分布情况,客观科学地记录,为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发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踏查—实地步行调查

钻探—遗迹暴露地面不足以了解埋葬情况时

试掘—为进一步了解遗迹底层的堆积情况和文化内涵,选择恰当部位作小面积的发掘



一、目的—科学地获取资料

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性地获取资料的方法,已发掘遗迹埋葬情况不可能恢复原状,因此要求发掘者尽可能科学、完备、系统的获取资料,尽可能避免失败,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二、发掘的形式

1,抢救性发掘(对于破坏状态的古遗迹进行发掘)

2,配合基本建设烦的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工作内容)

3,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主动进行发掘,准备充分且不受发掘时间的限制,获取的资料内容详尽)

三、测绘、规划和布方(5×5),边缘留出一米宽的隔梁,划分发掘区,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发掘。

探方—考古发掘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规格标准为(5×5),大型墓葬遗址可道到10×10,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编号,控制统一发掘进步。

四、考古地层学的应用

1,目的:尽可能将不同时间和文化堆积区别开,确定相对年代的先后关系

相关概念:文化层—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含义的人类文化堆积的关系总称。



地层堆积原理

1,文化层的底面可能是生土,也可能是下一文化文化层的顶面

2,自然地面或者人类活动地不一定是水平的

3,文化层的厚度是顶面和底面的距离,表示堆积的时间,不能以绝对的厚度衡量堆积时间长短

4,遗址局部可能或出现跳跃式的叠压关系,局部地层关系不一定代表整个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



1.按正方向分布(北)

2.向上而下逐层下挖

3.按叠压打破关系先清理最晚的遗址

4.按地层和遗址单位手收集遗物并编号

5.清理完文化层面上的每一个遗迹再下挖

6.下挖至生土

考古发掘中的记录

1.文字记录

工作总日记、遗迹编号记录、探方日记、探方记录

2.图表记录

遗物记录包括出土器物标签及出土器物登记表,遗迹记录包括灰坑登记表、房址,墓葬登记表。绘图记录有各种探方

层面的遗迹分布图,各探方四壁剖面图,各遗迹平面图。

3.影像记录

遗址全景、重要遗迹遗物照,重要地层剖面
考古通论笔记5(2009-02-23 22:35:3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六、遗物整理

 考古资料的整理
1.田野考古资料整理的意义;

2.对遗物进行初步整理,包括清洁、写号、拼对、修复;

3.选标本、做卡片及对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器物的类别、制作工艺及用途以便于分类和统计;

4.对遗存进行鉴定检测,包括人骨、兽骨、植物的鉴定、绝对年代的测定,其它遗物如石器、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的鉴定等等;

5.对遗存的分类统计,即根据器物的质地、形态、属性、数量和用途进行分类和统计;

6.对遗存的特征、演变、年代分期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及其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考古报告的编写
1.编写考古发掘报告的意义和要求;

2.发掘报告的种类(3万字以下的小型报告,3~10万字的中型报告和10万字以上的大型报告),发掘报告的内容(共10项:遗存所在地的详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发现经过和以往的工作,保存现状、田野工作概况和过程,遗址堆积介绍、遗物和遗迹介绍和鉴定报告,工作所得认识和研究结论),发掘报告的体例(即描述的次序);

3.发掘报告的编写方法(包括写好报告的先决条件、标题的写法、前言或序言的写法、正文部分的写法、结语部分的写法)。
文字记录
1.田野考古文字记录对后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依据之一,文字记录的种类包括发掘工作日记、探方发掘记录和遗迹发掘记录

2.文字记录的对象、具体内容和基本格式。

考古绘图
1.考古绘图的重要性、种类和一般要求;

2.田野发掘绘图的种类,包括遗址图、探方平剖面图、发掘区图、遗迹平剖面图,田野发掘绘图的具体操作方法;

3.考古器物绘图的正投影原理;

4.器物绘图的几种起稿方法,包括座标法、灯光投影法、轴对称法

5.不同类型器物绘图的具体技法,包括石器、完整陶器和陶器残片、金属器、瓷器、玉器的画法等等;

6.器表纹饰的画法;

7.器物绘图的用笔技法,包括起稿和清绘的用笔技法。
 考古测量

1.考古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罗盘、照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塔尺、标杆)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

2.考古测量的项目,包括方向、坡度、水平距离、高低差、平面图、地形图的测量

3.方向、坡度的测量方法;

4.水平距离和高低差的测量方法;

5.平面图和地形图的测量方法。
考古摄影
1.摄影的

基础知识,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功能、种类,照相机的选择、照相机的附件、聚焦和曝光技术、用光和构图方法、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和选择;

2.田野考古摄影的拍摄内容,包括各类遗址、各种遗迹、遗物以及各种遗址、遗物、遗迹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等等。

3.摄影器材的配备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4.田野考古摄影的基本方法,包括光线的运用、拍摄位置的确定、画幅的选择、画面构图和布局、接片的拍摄方法等等;

5.文物摄影,包括角度的选择,背景的选择以及布光的方法等等;

6.考古摄影的新课题,介绍航空摄影、立体摄影、电影、电视以及数码录相技术在考古摄影中的应用。
拓 片
1.拓片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2.拓片常用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拓片的基本操作方法。
考古通论笔记6(2009-03-03 21:34:35)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距今200—1.2万年)

1.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分类

2.旧石器的制造与分类

3.人类起源与进化

4.环境考古理论及方法

参考书目:

1.吴汝康《古人类学》、《中国远古人类》

2.斐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

3.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4.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

笔记7(2009-03-03 21:39:29)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三、地点与遗址

1.遗址——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属原地埋藏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多以居址为中心,一般规模较小

2.地点——异地埋藏。是指那些由于流水与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埋藏点。

3.遗址的分类

(1)洞穴遗址

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



①洞穴应出入方便,背风向阳,并有一定的居住空间的水平洞穴

②洞穴周围应该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料

③靠近水源,但也避免水患



举例:辽宁小孤山洞穴遗址

(2)岩棚遗址

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屋幨状结构,是临时性的、季节性的居住所

举例:美国科罗拉多州13世纪印第安人…………

(3)旷野遗址

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单居所





四、旧石器的制作、鉴别和分类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1.选择原料

所有石料的要具有一定得硬度和韧度

硬度一般应该在5度以上,最好在6—7之间



摩氏硬度计。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8)黄玉 9)

刚玉 10)金刚石、



我国旧石器石料主要是燧石、石英石、角页岩、安山岩


2.打片工具:石锤,角锤



3.打击方法:

A 锤击法B碰砧法C砸击法D 击钎法E压剥法



4.修整

A两面加工B压制法



5.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A.加工工具 :石锤、石砧

B使用工具:刮割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锥,雕刻器类,球状器类,细石器



(二)人工石制器的鉴别

1.人工石制器的特征

A.人工制品的石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

B人工大致的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椎体、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等特征

C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加工方式

D人工制作石器上的加工整理疤痕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E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形状、

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A …………

B…………

笔记8(2009-03-03 21:41:48)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三)莫维斯理论




1937—1938年,美国考古学家莫维斯(H.L.Movius)考察了东南亚上缅甸的安雅特文化(Anaythanian)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吉丹文化(Patjitaaiian)之后,认为这两种文化同巴基斯坦的索安文化(Soan)及中国的北京猿文化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一起代表着一个与西方阿舍利文化平行发展的独立文化传统。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人类学家Movius提出人种优劣有别论: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按照早期人类的技术和行为能力,存在着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区:Movius把欧洲与亚洲地区划分开来,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传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东方的后者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这两个多多少少同时代的石核工具传统......能够被定义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东方的——典型特征是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Movius,1948)。
但是这套理论后来遭到许多的质疑和挑战。中国广西百色旧石器文物自1973年发现以来,经过中外科学家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2005年1月,在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枫树岛遗址(位于广西田东县)的抢救发掘,发现的大部分石器出土于基岩风化层之上的红土层中,在网纹红土地层中首次发掘出土4件手斧,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玻璃陨石。百色旧石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富含西方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技术的东亚最为著名的遗址之一,属于世界级的史前文化遗址。百色旧石器遗址主

要分布于长100公里、宽15公里的百色盆地右江沿岸的第四阶地上,分布点上百处。本次发掘的是祥周乡百渡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包括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中。





丹江口石斧

最新的研究表明, “百色手斧”年代在80万年前。其发现展示了东亚早期直立人的行为能力和高超的石器工业技术,首次向全世界证实了早期东方人种至少在80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打制技术,从根本上纠正了把亚洲地区与非洲、欧洲划分开来的错误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Movius理论中“东方早期人类智力低于欧洲、非洲早期人类”的论断,在学术界有力地证明了东亚早期人类与西方具有同样的智慧和认知能力。2008年1月,湖北丹江口市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了80万年前精致的手斧,亦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东方无手斧论”。

分享到新浪微博
笔记9(2009-03-03 21:43:14)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四)、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1. 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南部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考古发现与古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时期,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动物化石种类,以喜温暧、习惯于栖息于森林的动物为主,并以“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最具代表性。反映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多森林、多水流、兼有草原的自然景观,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华南地区不仅发现有丰富的古猿化石,而且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依据环境和人类文化特征,南方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岭南及云贵地区等。
古环境研究表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岭南一带,更新世以来的大多
数时间里,多为暖湿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森林广布,植被繁盛。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大量的砍伐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旧石器时代,主要流行用于劈砍、砸击、挖掘的大型砍砸器和大尖状器等粗大砾石石器,小型工具少见或不见。这类以重型工具为主的文化,反映的是一种森林环境的采集狩猎经济,其中森林采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是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应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 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基本特征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用砾石和石核制作的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主要成分,石片石器相对较少;各类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许多石器不经

修理一次成形;在石器组合中以砍砸器占主要成分,其次是尖状器,刮削器较少。近年来发现的湖南沅水( yuan, 元音)、澧( li, 礼音)水流域旧石器地点群,广西百色旧石器地点群,陕西汉水上游梁山旧石器地点群,安徽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等石器均具有共同特征。如以砾石石器为主;各类石器中砍砸器数量最多(陕西南郑龙岗寺 41.7 %,安徽水阳江 30 %,湖南沅水 60 %),刮削器很少;工具的总体特征是大而厚重。南方地区至今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存。

3. 文化区系的研究
南方地区不同地方的旧石器文化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如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观音洞文化中,石片石器和中、小型石器所占比例较多,刮削器数量较多。旧石器时代晚期(贵州普定穿洞和兴义猫猫洞等),流行“锐棱砸击法”剥片和反向加工(由背面向劈裂面打击)技术。这种技术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贵州水城硝灰洞石器中,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发展起来,一直流行到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晚(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中有大量锐棱砸击石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旧石器文化中,以砾石、小石块或石核为原料加工的各类石器较多。如四川富林的石器中,用小石块或小石核制作的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56 %。在有些石器组合中,砍砸器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如 四川铜梁的石器组合中,砍砸器所占比例达 33 %。石器工业的主体面貌与云贵高原者相去甚远,而与南方的砾石石器系统文化较为接近。
上述中国两大技术系统的旧石文化,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笔记10(2009-03-03 21:44:45)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五)、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
1. 北方地区的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这一文化区域华北区为中心,包括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陕西、山西、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山东等省区。华北区地处中纬地带、暖温带区域,气候温和半湿润,更新世时大部分地方的植被属疏林草原或灌丛草原。更新世时,几次全球性的气候剧烈变化,对这一地区影响较大,特别是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的巨大影响,加速了黄土堆积和植被草原化过程。与人类共生的动物主要是马、牛、羊、鹿等草原性动物。依据考古发现和

自然环境特征,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桑干河流域、周口店地区、晋豫陕交界地带、渭水流域等个区域内。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在河北、山西北部的桑干河流域就孕育出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特征的小长梁文化;北京猿人文化也以中小型石器为主。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文化,中小型石器占了绝大多数。一般认为,以刮削器和小尖状器为主的小型石片石器系统文化,主要是一种适应草原或以草原环境为主的文化类型。刮削器和小尖状器等轻型工具主要用于切割和刮削等,反映的是草原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活动,其中狩猎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的石器文化,应主要是在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反映的应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
2. 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基本特征
这一系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石片和用石片制作的石片石器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重要比例,石核和砾石石器相对较少;各种石器以单面加工为主;石器的基本类型是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尖状器也具有重要地位,砍砸器数量较少。如在泥河湾盆地的东谷坨地点中,刮削器占 86.5% ,尖状器 11% ,砍砸器仅占 2% 。小长梁遗址中,刮削器占 62% ,尖状器 11.7% ,雕刻器 8.8% ,钻具 8.8% ,砍砸器仅占 2.9%(28)。北京猿人的石器中,石片石器占石器总数的 71.53 %;在各类石器中,刮削器最多,占 75 %,尖状器次之,占 14 %,砍砸器仅占 5.4 %。在许家窑遗址中,经统计的包括石核、石片在内的 389 件石制品中,石片占 37.79 %,刮削器占 38.56 %,尖状器占 4.11 %,砍砸器仅仅占 0.26 %。一方面,这一系统的石器文化从早到晚是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石器在基本特征大体一致的前提下,既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器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类型由简单向复杂、由粗糙向精细演化,最终演化出细石器并过渡到新石器时代。 3. 文化区系的研究
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差异,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华北北部和南部的旧石器文化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地域性差别。如晋、豫、陕交界地区同桑干河流域的旧石器文化就有明显的不同。似乎可细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区系(29):
一是以山西和河北北部的桑干河流域为中心,北京周口店等地的华北北部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地处暖温带的北部,气候相对干凉,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从更新世早期开始,就孕育出以小型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旧石器文
化。代表性文化遗存有河北桑干河流域的阳原马圈沟(30)、小长梁、东谷坨、飞梁(31)、许家坡(32)、岑家

湾(33)旧石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文化、周口店第 15 地点、阳高许家窑遗址、朔县峙峪遗址和阳原虎头梁遗址等。中更新世晚期以后,其影响可波及到东北南部的辽宁营口金牛山、喀左鸽子洞等。石器的特点是:打片以砸击法为显著特色,锤击法也是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少见碰砧法,石片多形体较小,石片角也较小,大多数在 90 ─ 110 之间;石器以中、小型者居多,类型也较为复杂,主要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锥等。同其它文化区相比也存在显著的区别,如刮削器占绝对优势,小型尖状器亦居于重要地位,并有一定数量的雕刻器,砍砸器的数量较少,缺乏三棱大尖状器等。
二是以晋、豫、陕交界地区为中心包括汾河中、下游等地区在内的华北南部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地处暖温
带的南部的河谷和丘陵地带,气候相对暖湿,自然植被中森林具多。又此区地处中国南、北两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受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多。从旧石器时代初期开始,就形成了以大型石器为特色的旧石器文化体系。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山西芮城西侯度和匼河,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陈家窝和锡水洞、潼关张家湾和卧龙铺石器,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中期)、垣曲南海峪、平陆庙后、万荣西马鞍梁、侯马南梁(中期),河南三门峡水沟和兴会沟、陕县张家湾、灵宝谢家坡等,遗址或石器地点总数约在 100 处以上。石器的特点是:打片多用碰砧法,石片多较粗大,石片角也较大,一般在 115 ─ 120 之间;器形较为简单而形体相对较大,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同华北北部文化区相比确有较大的差别,如石器的器型一般较大,砍砸器的比例较高,三棱大尖状器器形特殊,基本不见雕刻器等,较早阶段有少量的砾石石器等。特别是砾石石器的存在,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秦岭南、北两侧有着一定程度较多的交流与联系。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文化区及其特征,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早、 中期是比较明显的。分布于不同区域的这两个文化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整个华北地区的气候逐渐向干凉的方向发展,植被也逐渐草原化。在这种环境气候的影响下,小型石器系统文化逐渐向南扩散,并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两种类型的旧石器文化渐趋统一而向细小化发展,使得文化样相更趋复杂,最终演化出典型的细石器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