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语文珍珠鸟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探究,深透理解文意。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事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学生主动在班上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善于发现行文中的精彩,即使是一个精当传神的用词,也要给以鼓励,激发写作实践的兴趣。

二、研读探究,感悟体验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用审美的眼光观照作品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批注阅读中发现的精妙与疑难,合作探究,深层领悟。

学生提出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

(1)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为什么全文没有具体描写大珍珠鸟的美丽的外形?

(3)文章写“一对”珍珠鸟只是作为陪衬,而把浓墨重彩放到了小珍珠鸟的身上。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对文章的立意有何作用?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使文章感情升华到新的境界。那么,这一文句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意见,教师明确:

(1)“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作者把这一点放在前面说,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线索的牵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交代了鸟儿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的变化过程,交代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描写对象的特点立意,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文章根据珍珠鸟“怕人”这一特点巧妙地安排了珍珠鸟的出场方式,它隐居在繁茂的吊兰叶蔓的后面,其形象的展现过程实际上就表现了珍珠鸟对人害怕程度的减弱过程。用逐层点染的方法描写珍珠鸟的形象,真实再现了珍珠鸟小心试探,一步一步从隐居的环境中显现出来的过程。

(2)因为珍珠鸟“怕人”,因此,“我”设身处地替鸟儿着想,给它们创造了一个隐秘、安全的居室,为了不打搅鸟儿,“我”一次也没有去看它们。由此更可表现“我”的宽容美好的心灵。也使主题表现得更加充分。

(3)这样选材有利于突显出本文的表现主体——小珍珠鸟的娇憨可爱,能够更好地烘托出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其乐融融。

(4)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出个人的理解体会,答案不强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如:人鸟和谐相处,是因为“我”的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它们营造了宽松、自由的空间。是信赖创造美好,是自由、宽容培育了信赖。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保护动物、珍视生命,用爱心去创造理想境界,对于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2.巧选角度品析下列诗篇(句)的意蕴,说出你的理解感受。

多媒体显示:

学生揣摩品析,教师整理精彩发言:

生1:江总在诗中以芳艳之笔,细细勾画出小燕的活泼之态。小燕衔泥弄草,拂叶啄花,出入厅堂,扯动帘帷,活像顽皮儿童,人鸟间充满和谐、信任。

生2:陆游《咏燕》诗与江总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小燕那么喜爱家园、依恋巢穴,同主人的善意与亲爱不无关系。

生3:杜甫与鸬鹚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谅解与信任,进而成为须臾不离的朋友,建立起深厚情谊。

生4:秦韬玉笔下的燕子,与主人不仅相互信赖,而且相互体贴。燕子并没征得主人的同意便衔泥筑巢了,因为它清楚地记得,昔年它与佳人在此并头相偎,软语呢喃,多少回惹得她目注神移,抛却绣工,燕与人灵犀相通,融为一体。

3.学生齐声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诗意浓郁、哲理深刻、描写细腻的风格。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欣赏,多媒体显示:

同学们,看到这些曾经发生、或许正在上演着的令人怵目惊心的悲剧故事,你会想些什么?那么这一切是因为缺失什么而导致的?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课文意蕴深刻领悟。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之所以有这些诸如冷漠、血腥厮杀的不和谐音符,那是因为爱心的缺失。

冰心老人在她的《山中杂论》中这样说:“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就让一曲《让世界充满爱》表达我们的真心呼唤,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音乐起)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分发讲义资料)

①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②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③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④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⑤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

⑩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11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12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3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14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毛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15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16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第②自然段里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1)“这”指代什么鸟?(2)为什么“怕”?

(3)为什么不怕“我”?(4)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2.第⑤自然段的末句写“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1)“我们”指谁?

(2)“这样”指代什么?

(3)“一点点”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4)是怎样“一点点”熟悉的?

(5)整篇文章中最能解释这句话思想意义的语句是哪一句?

3.本文共16个自然段,按提示写出各自的起止段落:

(1)交代鸟的由来()(2)养鸟()

(3)观察鸟()(4)伴鸟()

(5)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