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一单元的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在经历探究较大数的读写方法,完善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渗透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3.在探究大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4.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2.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3.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结合数学信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护环境意识;结合数学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和多位数的读、写。
三、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
四、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本单元教学内容丰富,将“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整合成一个单元,使知识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大数的认识”单元的编排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数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通过迁移类推掌握新知,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读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通过情景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重视数学的培养。
《课程标准》提倡,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联系,要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组织学生全面地认识数,这是对整数认识的系统整理。
2.重视对难点知识内容的教学,学习领会含义、细致对比异同、加强实践研究。
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