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3-SVG地图背景色等设置

2.2.3-SVG地图背景色等设置

2.2.3-SVG地图背景色等设置
2.2.3-SVG地图背景色等设置

国网地图svg设置格式

说明:设置格式工具:VS。

使用VS打开.svg文件,若显示无格式,可“编辑-高级-设置文档格式”进行规范化显示,方便修改。

一、大屏模式

1、VS打开jiangsu.svg,需要参考shandong.svg(已设置好格式的svg)修改。

2、defs上面,将整个模块粘贴shandong.svg的内容,宽度、高度更改成新的svg自带的

3、defs中filter粘贴过去,无需更改

4、style中的内容需放在CDATA中,如下两图

5、defs后的内容全部放在组中

6、除了shijie,shiming,xianjei,xianming组除外的内容,全部放在mainmap中,需添加与四个

组平级的biandianzhan组,如上图。

二、电脑模式

(与大屏模式的区别:background不一样,且不需要filter)

1、VS打开jiangsu2.svg,需要参考shandong2.svg(已设置好格式的svg)修改。

2、defs上面,将整个模块粘贴shandong2.svg的内容,宽度、高度更改成新的svg自带的

3、defs中filter粘贴过去,无需更改

4、style中的内容需放在CDATA中,如下两图

5、defs后的内容全部放在组中

6、除了shijie,shiming,xianjei,xianming组除外的内容,全部放在mainmap中,需添加与四个

组平级的biandianzhan组,如上图。

南网地图svg设置格式

参考广东集控

(县界县名)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图分幅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 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 1:100万地图的编号 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全球统一分幅编号。 列数:由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o为一列,直到南北88o(南北纬88o至南北两极地区,采用极方位投影单独成图),将南北半球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 表示。 行数:从经度180 o起向东每隔6 o为一行,绕地球一周共有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 由于南北两半球的经度相同,规定在南半球的图号前加一个S,北半球的图号前不加任何符号。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短线连接。例如北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如图14所示)。 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o的经差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 o-76 o间的图幅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 o,纬差为4 o);在纬度76o-88o间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o,纬差为4o)。这些合并图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后。例如北纬80o-84o,西经48o-72o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编号应为U-19、20、21、22。

地形图基础(试题及答案) (1)

地形图基础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 )。 2、山谷内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 3、对于成带状的狭长地物,如道路,电线,小河等其长度可依比例尺表示,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这种符号称( )。 4、由山顶向某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 )。 5、垂直的陡坡称为( )。 6、地形图上主要采用的等高线种类有( )、( )、( )、( )。 7、根据地物的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符号,( )符号,( )符号和( )。 8、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 9、地形图的分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0、手持式GPS在林业上的应用有( )、( )、( )、( )。 二、选择填空题(每题1分,共47分) 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 )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 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3.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 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 4.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d>b B.a=b=c=dC.b>d>c>a D.无法确定 5.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

知识地图介绍

知识地图介绍 知识地图,英文全称Knowledge Map,简称K-Map,是知识管理工具之一。 下文介绍知识地图的含义、功能、类型、知识地图与目录结构的区别。一、K-Map的含义 有关知识地图的含义,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有一共同认识,即知识地图指示出知识的所在位置或来源,并不包含知识的内容,其所连结的信息包括人员、程序、内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知识地图最大的贡献在于构建知识间的关系,使无序的知识信息以有序的面貌呈现在用户面前,提高了知识的利用率。 二、K-Map的功能 知识地图的主要功能如下: 1.知识导航 这是知识地图最根本的功能,它能告诉人们到哪里去找需要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们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实际上是反映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状况的导航图。 2.揭示知识节点间的关系 知识地图通过揭示款目之间的关系实现知识的提取和共享,如等级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评价关系等。每个知识节点与其他存在关系的节点相连,与相关的人员相连,与相关的事件相连,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顺着这个网络,可以找到所有与节点相关的东西。 3.揭示隐性知识 由于隐性知识存在于人脑中,很难显性表述,或者转化成本太高,或在提炼过程中会失去很多特性,而这些特性可能比共性的东西更有价值,因此,找到拥有知识的人,也就找到了需要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公司里面有哪些人员,这些人员具体从事过哪些项目,有些什么知识背景和经验。 例如,软件工程师甲曾经开发过人事管理软件,能用VB、Oracle编程。 乙是人力资源部人员,曾在其他公司参与过人力资源系统的采购和实施。 两者通过“人力资源”这一知识节点联系在一起。如果公司有一个客户,需要采购一个基于Oracle系统的人力资源系统,通过知识地图,就可以很快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120409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它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第一节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由此可见,分母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 2.图示比例尺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1: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

地图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地图知识点总结

三、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 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二、地图的种类 (一)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以等高线图为例。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基本概念 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 相对概念。 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 崖外都不能交叉。 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 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 (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 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地球地图基本知识专项测试题

黔江新华中学地球地图训练测试题 一、基础型单项选择。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 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南再东北 C.一直向西 D.先东北再东南 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W) C.(30°S,100°E) D.(60°S, 80°W) 读某地区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图中ab、bd、 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b>cd>ac=bd B.cd>ab>bd>ac C.ac>bd>ab>cd D.bd=ac>ab=cd 4、若a点比b点的地方时早10小时,则 ①a点在d的西北方②a点在d的东北方 ③bd的经度为90W ④bd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读图,判断5~6题: 5、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6、若D点所处经度为116°E,与116°E经线共同组 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4°E B、64°W C、116°W D、180°W (2007海南卷)读图,回答以下7-8题。 7、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8.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一幅地图比例尺为1∶500 000,图幅面积为 10 000平方厘米。根据需要,现用1∶1 000 000 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据此回答以下9-10题。9、新图图幅的面积为 ( )

知识地图的绘制方法研究

知识地图的绘制方法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实施知识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少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观点来源)。需要指出的是,知识地图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因为知识地图描述了组织内的知识资源情况并贯穿于知识转化周期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智力资本的培育和评估,而且使组织成员清楚地了解和使用组织内的可用知识,为知识的创造、共享和应用提供了环境。但有关知识地图的研究与应用所见甚少(这个结论如何得到)。本文旨在指出绘制知识地图过程中的误区及有效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研究内容和目的太粗)。 二.知识地图的概念 知识地图是一种用来认识组织知识分布情况并进行知识搜寻的工具, 它不但告诉人们知识的所在位置, 而且能够将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 让人们在搜寻时可依据其关联性找到所需的知识。除此之外, 知识地图还是一种用来进行知识评估的工具, 可以用来以评估组织知识有哪些是企业所独有的知识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等,并以此来增强优势, 弥补劣势。这部分没有意义,不能作为一个章节 三.目前绘制知识地图的误区 这章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第一,在绘制地图时,只注重某类知识而忽略其他类型的知识。例如,Wexler 就曾指出,地图是获取和共享显性知识的理想方式。这种认识集中反映了目前知识地图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倾向,即:只注重专家知识、结构知识等显性知识,而相对忽略自发知识、局域知识等隐性知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绘制出的大部分知识地图都只能称为专家地图或者企业信息导航图,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地图再比如Davenport把知识地图看成是帮助寻找组织中重要知识的工具,因此,知识地图也就等同于公布一份目录或图表告诉人们哪里可以找到组织的重要知识,在这样的地图中,绘制地图者认为不重要的知识已经被预先排除在外了。知识地图固然需要强调重要知识,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可以忽略所谓不重要知识,今天不重要的知识明天可能就会变得相当重要。过分关注当下重要的知识,有可能损

MapGIS K9基础系列(二)--透视服务

MapGIS K9基础系列(二)--透视服务使用MapGIS K9 IGServer平台做过WebGIS开发的朋友都非常熟悉,在MapGIS的BS开发中,地图加载是所有功能的基础,在地图的web端显示基础上,我们进行各种系统功能的开发,而作为基础的地图加载,我们离不开两个服务:瓦片服务和矢量服务。本篇就将围绕MapGIS服务展开,全面讲解各个服务,并以此为核心,展开描述在不同环境下之所以会出现各种软件使用异常的原因。 在“MapGIS K9基础系列(一)--安装指南”中,验证安装部分,已经提到过,正确安装“证书+MapGIS K9 SP2企业版+MapGIS IGServer增量包”之后(WebGIS开发需要安装“证书+ MapGIS K9 SP2企业版+MapGIS IGServer增量包”),在系统的服务列表会生成5个以MAPGIS开头的服务,如下图所示: 这5个服务分别对应了软件的不同部分,并提供不同的功能: (1)MAPGIS Licence Service:MapGIS证书服务,是安装证书服务程序后生成的(学习版或者正式版),是5个服务中最基础的服务。该服务提供了使 用软件的权限,相当于秘钥,只有在证书服务正常启动后,其他服务才能正 常工作,软件才能正常使用;启动证书服务后,在系统的任务管理器里会相 应启动一个名为zdLccSvc.exe的进程; (2)MAPGIS DataStorage Service:MapGIS数据存储服务,是安装MapGIS K9 SP2企业版之后生成的,是软件的核心服务。该服务和数据相关,因而

是所有MapGIS功能实现的核心,软件的一切功能一定是在该服务正常启动 后,才能进行。该服务可以在证书之前启动(原则上所有的服务都要在证书 服务之后启动,但数据存储服务既可以在证书服务之前也可以证书服务之后 启动),启动它之后,MapGIS K9 SP2企业版的所有功能就都可以使用了(主 要是指MapGIS K9 SP2企业版软件的各种操作);启动数据存储服务后,在 系统的任务列表里会相应的启动一个名为DS_Service.exe的进程。 (3)剩下的3个服务都是安装MapGIS IGServer增量包之后产生的,是针对WebGIS开发而用,其中MapGIS IGServer TileData Service和MapGIS IGServer VectorData Service处于相等的地位,在IGServer服务管理器中 统一进行管理;MapGIS IGServer GIS Center则是针对企业级用户而设, 具体说明如下: ①MapGIS IGServer TileData Service:瓦片服务,介于客户端与 MapGIS K9基础平台(本文中MapGIS K9基础平台就是指的MapGIS K9 SP2企业版,后面不再说明)之间,客户端浏览器通过封装的http请求方 式向IGServer服务管理器发送请求,根据请求的服务类型获取相应的GIS 数据,在客户端予以显示; 启动瓦片服务后,会在系统的任务管理器里启动3个名为tileService.exe的进程(默认,真实的进程个数可以根据机器的环境进行修 改),如果是默认设置,而点击启动后,没有3个进程同时启动,会看到服 务启动状态处于假死状态,系统列表里显示“启动”而不是“已启动”,客 户端也因无法获取数据而不出图。 ②MapGIS IGServer VectorData Service:矢量服务,和瓦片服务一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第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和重点:本章主要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重点内容是:比例尺精度、地形图的分幅、地物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等高线原理、等高线表示基本地貌、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线。 7.1 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 将整个地球或者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参考椭圆体表面,得到的图形保持了与地面实体的相似性。如果不是投影在椭圆体表面,而是投影在平面上,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变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特殊的制图方法称为地图投影。若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应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按比例尺缩小后绘于平面上,这种图则称为地图,例如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对于一个小地区,不考虑地球的曲率,把地球椭圆体表面当作平面,将地面上的图形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平面图。工程上所指的平面图仅仅表示出地物的形状和位置,而没有表示出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如果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和形状,而且把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地貌也表示出来,这种图便称为地形图(图7—1)。 图7—1 1:2000地形图

7.2 比例尺 地面上的地物或地貌(高低起伏的地表情况)在平面上的投影,不可能按其真实的大小绘在图上,而是将其缩小。经缩小后,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与其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设在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为l ,在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为L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L l M =1 (7.1) 比例尺通常将分子化为1表示,M 为比例尺的分母,即 l L M = 如5001,10001,100001 等。假设某直线在地面上水平距离为92m ,而量出该直线在地形图上长度为4.6 cm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2000 192006.41==M 以分数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的分母表示地面水平距离在图上缩小的倍数。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工程建设上,使用较多的是 5001,10001,20001,50001, 10000 1地形图,通常称这些比例尺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250001,500001,1000001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而500000 1,10000001, 等则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所谓比例尺的大小,是当一种比例尺与另一种比例尺相比较时,如某一种比例尺在图上对同一地物所画出的图形比较大,则该比例尺为较大的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给我们一种缩小程度的概念,地面上的长度经过计算后才能得到图上的长度,这当然感到不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三棱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得某直线的长度,使用上既方便又迅速。 通常认为人们的肉眼能在地形图上分辨出的最短距离为0.1 mm ,因此,地形图上0.1 mm 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时应该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测绘 10001地形图时,测量距离的精度只需0.1 m ,因为地面0.l m 在1000 1地形图上便是0.1 mm ,而地面小于0.1 m 的长度即使测量了,地图上也表示不出来。反过来,根据比例尺精度也可算出要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某段距离应采用的比例尺。例如要求在图上能表示出0.5 m 长度的物体,则所用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地图教学“五步曲”

地图教学“五步曲” 发表时间:2012-09-12T10:16:01.90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汝花 [导读]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 王汝花(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山东滨州251900)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地图的教学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读图、识图、用图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它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提高学习成绩和将来参加社会实践,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目前考察地理知识时,读图思考题一般占总分的60%以上。要掌握好这一学习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实际,笔者尝试了地图教学的如下教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即“读图———析图———绘图———填图———用图”,这五个层次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知识转化成为能力的过程。 一、读图 这是学生学习地图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学好地图的基础,它要求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读出一幅地图所表达的不同的地理事物。在这一环节中,要重点训练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熟记图例、注记。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血肉”。对于常用图例,教学时,指导学生画出其形状,反复记忆,达到熟练认识的程度。如城市用“○”表示、公路用“=”表示。做题时,指导学生善于用图例,尤其是作为隐藏条件。如图中仅有一条等高线和一穿过等高线的河流,如何判断河流流向,很明显要看这条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即流向与凸向相反。 (二)识别地图方向。方向的指示是地图的要素之一,地图的方向有多种表达方式。1.常规方向。即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一般地图表达方向的方式,较容易记忆。2.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有些地理事物的方向不规则,所以用指向标来指示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线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辨认地图的方向,以便准确地认识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 (三)明确地图比例。比例尺的大小,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决定着描述范围的大小和描述程度的详略。教学这一问题,重点利用数学公式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小,描述范围越大,描述内容越简略。反之,比例尺越大,描述范围越小,描述内容越详细。学生弄清了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公式,学会了应用方法,就会为读懂地图打下基础。 总之,通过上述训练,学生能较熟练读懂一幅地图,并能迅速地指出图中任意地理事物的方向和位置等。 二、析图 析图是根据教学目标在能熟练读图的基础上,感知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图进行综合分析说明,以弄清图中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技能。析图在开始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方法指导,帮助学生看图找规律。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图,进一步引导分析图中地理事物的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绘图 绘图是在读图、析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记住图中各地理事物的位置、方向、界线、形状等而动手操作记忆的过程,是地图教学的关键环节。训练时,根据图的不同情况,可分类进行。 (一)临摹。对于较简单的图,通过读图、析图后,可直接照原样绘出。例如,《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学生在绘图的同时达到了记忆的目的。 (二)复印。对于较为复杂的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地图,地理事物多,靠观察分析后照原样绘出,难度较大,这时可叫学生采取直接用复写纸复印出图的大致轮廓,再参照原图注明图例和注记,达到记忆地图的目的。 (三)绘图。根据已有的材料和数据,通过绘图制作画出图示,达到直观记忆的目的。它可分为绘画和制作两类。绘图是根据已有的数据或材料绘制成图。例如,提供了某地一月中气温的日平均数据,就可绘画出该地一月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制作多运用于带有运动过程的地图。例如,锋面的形成过程,可指导学生根据图示制作活动挂图,变抽象记忆为直观记忆。 总之,绘图是学生学习地理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长期地不间断地强化训练,才能掌握绘图技巧,熟练准确地绘图。 四、填图 所谓填图,即根据已有的地图轮廓,把该区的地理事物用图例或注记准确地填入图中相应位置,它是把知识转化成技能的一种体现,也是地图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一环节运用于初中地理部分复习。 五、用图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经常以地图为切入点,再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包括区域图、农业地域类型图、天气形势图、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类型柱状图、生态农业模式图、森林火灾统计表等。这就要求我们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首先是审题,看清图的标题(或名称),确定知识范围;其次看图例和注记,发现并提取图中的图像信息,寻找标志性数据或知识点;最后看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分析,组织有效答案。 通过以上五个层次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学会读图知识,掌握读图技能,使学生对地图产生兴趣,由原来的“冷接受”转变为现在的“热心学”,通过读图、析图、绘图、填图、用图等训练,做到“心中有图”,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图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详解)

地图基础知识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分) 读欧洲西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25—26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题。 3.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5千米。 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丁村位于丙村的北方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 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 线。据此回答11~12题。 5.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6.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A.A B.B C.C D.D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3-4题。 7.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8.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9.右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 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2分)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2分) (3)下图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3分) 10.读“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1分)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1分)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2分)( ) A. 100 m≤H< 300 m B.100 m≤H< 200 m C.200 m≤H< 300 m D.100 m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word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复习建议 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图例、注记 知识清单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 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 3.数字式 4.小、大。 考点聚焦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概念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 注意: 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典型例题】 在某幅地图上,60°N 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 B. 1∶15000000 C. 1/30000000 D. 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已经给出,主要是要求出实际距离。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知道三个知识点:一是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 0 400千米 800千米

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

7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 2.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 3.地形分为和,仅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图,二者 同时表示的图,称为。 4.供测图、读图和用图的专门统一符号注记规范叫。 5.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实际水平长度之称 为。 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7.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2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20m,则该地 形图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精度为。 δ表示。 8.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大小为M =1.0 ? 9.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和。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 于的分幅。 10.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分幅或分幅,图幅大小为图幅和 图幅。 11.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状态称为,用表示 1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 13.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用符号表示 1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用符号表示。 15.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每各四条首曲线或 倍等高距加粗描绘的手等高线,称为。 16.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 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高程HA=85.33m,B点的高程HB=61.87m,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DAB=156.4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 二、名词解释: 1、山脊线---- 2、山谷线---- 3、地性线---- 4、地籍图----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有( )。 A、确定测图时测量实地距离应准确的程度 B、确定测图比例尺 C、只有A选项 D、只有B选项 2.根据地物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地图的标准分幅

---------------------------------------------------------------最新资料推荐------------------------------------------------------ 地图的标准分幅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1:50万---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按6°带划分1:1万比例尺地形图按3°带划分 1/ 29

我国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表示方法1、方法:(1)先将自然值的横坐标Y加上500000米;(2)再在新的横坐标Y之前标以2位数的带号。

---------------------------------------------------------------最新资料推荐------------------------------------------------------ 2、举例:国家高斯平面点P (2433586.693,38514366.157)所表示的意义:(1)表示点P在高斯平面上至赤道的距离; X=2433586.693m (2)其投影带的带号为38 、P点离38带的纵轴X轴的实际坐标Y=514366.157-500000= 14366.157m 3/ 29

3、我国投影带号测图比例尺1:2.5万至1:50万的地形图均采用6°分带方案,即从格林尼治零度经线起算,每6°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 我国领土位于东经72°到138°之间,共包括 11个投影带(13带~23带)。 测图比例尺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方案,全球共分为120个投影带。 我国共跨22个3°带,带号为24-45. 带号计算: ? n= 6?(取商的整数+1)? n= (取商的整数,如余数大于1°30′加1, 3?小于1°30′不加1) 如:E86;E87;E88;E88.5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 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概论 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 地图的基本特性: 1、严密的数学法则 2、科学的地图概括 3、特定的符号系统 地图的组成要素: 1、数学要素 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 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 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 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 3、辅助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 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 地图的功能 1、信息载负功能 2、信息传输功能 3、客观模拟功能 4、认知与感受功能 现代地图分类 (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 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 普通地图:

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 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 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 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 第二章: 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 一、地图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 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 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 地理坐标系: 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 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 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基础地形图数据库规范(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形图数据库规范(1:500、1:1000、1:2000)

1综述 1.1 目的 为建设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空间数据库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并通过该规范指导数据库建设。 1.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1:500、1:1000、1:2000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 本规程规定了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的分层,每层的名称与该层内数据的实体类型;各层的属性结构,包括各层的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中英文名称及属性类型宽度;基础地形图数据分类与编码,用以标识该比例尺范围地形图要素数字信息,保证其存储交换的一致性。 本规程适用于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的数据建库与更新。各部门可根据本专业、行业的需要和地区特点,在对此规程定义的数据结构上进行扩展和补充。 本规程适用于大比例尺基础数字地形图为基础的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中地形图要素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各部门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测图时,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依据本规程所规定的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进行增补和扩延,或采用便于向本规程转换的分类编码。 1.3 制定原则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与国标2007年的地形图示保持一致;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1.4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本规范制订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 图图式》(GB/T 20257-2007); 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 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 4)《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 5)《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J 298-2004)。1.5 缺省属性项 本标准中的对于各数据的数据结构设计仅定义每层数据的扩展属性项,未包括系统缺省属性项,此处的系统缺省属性项指的是数据导入SDE数据库中时自动生成的属性字段以及由入库系统对入库数据自动生成记录数据创建的时间属性项。这些属性项均不需由数据制作人员进行人工创建,而是由系统自动生成。SDE数据库自带的缺省属性字段包括: 由入库系统记录的属性字段包括: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 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 M D d 1= (2).比例尺种类: 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 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 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 ○ 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 2.取舍; ○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 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 .比例尺 b .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 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 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