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4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内容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中 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并能批判地继 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建议教师在让学 生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活动范围, 说明撰写论文的各项准备工作,整个 教学活动分为收集、撰写、交流三个 主要程序,包括课上和课下两部分活 动,要动员学生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 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预测传 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写下自己的观点, 互相交流。
昆 曲 表 演
2、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 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 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 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 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 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 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 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 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 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 息论内容。
2、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活动的 主持人、评委、记录员,在教师 的协助下,明确活动的内容以及 过程。选择并熟悉相关资料与范 文,作好课堂活动的准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 将论文制作成演示文稿或投影片, 准备在现场演示,这样效果更佳。
3、论文宣讲会
开场 问题讨论 评选过程 公布结果 结语
主持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作简单 介绍。各组学生所选题目不同,因此 评委可能不了解相关资料,评选就不 知从何选起。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学生 找到的资料在全班交流,为之后的论 文评选打好基础。
方案二 可在学校橱窗、宣传栏等地点展
示优秀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活动课 专刊
黑板报
六、活动资源库
1、昆曲简介
昆曲在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 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 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 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 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 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 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 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 呐、三弦、琵琶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
──历史小论文
探 究 活 动 课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 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 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国各个 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 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 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 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 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中国依然 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
(2)撰写论文时应注意: 论文应该紧扣活动主题,论点
明确,文通字顺,表述清晰不含糊, 语言简练易懂,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应具备历史科论文的四要 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论文应对某一问题深入挖掘, 而不是宽泛地谈论,内容不应空洞。
论文的论据应支持论点,论证 有力。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交流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学 生之间互相评价,指出各自的缺点,进 行修改;教师可以从更深更广的层次上 提示引导学生,提高论文的水平。也可 以在论文宣讲会上交流。
请几位学生朗读他们的范文。注 意朗读时应态度大方,咬字准确,富 有感情。其他学生应认真聆听内容, 必要时应做笔记。
记录员将论文中所讨论的问题一 一记录,列在黑板或投影上,便于下 一步讨论。
全班学生就论文中提到的问题有 选择性地进行讨论。包括:论文中的 观点是否有价值,其他学生如何看待 该问题,等等。可以请论文作者进行 简单的答辩,了解论文答辩的过程。 主持人在讨论过程中要随机应变,适 时地请学生上台(或在座位上站起来) 阐述其观点。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或 见解时,态度要大方得体,言语准确 清楚,讲话有条理,内容应合乎论题 要求。学生发言时,记录员应作简明 记录。
今天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 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在新 时代的转换。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 发展,跟随历史的潮流,传统文化 才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如何才 能让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让独特 的中国文化鹤立于世界之林呢?不 仅是继承,而且要批判地继承;不 仅要发展,而且要创新地发展。
只有具有民族性 的文化,才具有世界 性;只有具有包容性 与发散性的民族文化, 才能够创新。作为新 时代的中国人,我们 有权利也有义务保存 本民族珍贵的传统, 将其中的精华奉献给 世界。让世界了解中 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五、活动延伸
方案一 方案二
论文宣讲会 成果展示会
方案一
筛选分两个步骤
1、筛选论文
第一,每一小组将本组论文集中讨 论、修改,目的是选择和确定符合本组 所选题目的组员文章,然后上交。
第二,将上交的论文进行分 类。可以按论文内容分类,如: 按照学科类型:科技类、文学类、 美术类等;按照历史朝代:先秦 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 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 时期、民国时期等。组织者从每 一类别中选出若干(一至二篇即 可)具有代表性、观点明确且文 笔流畅的文章,作为范文。
四、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
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 先进技术或思想中,选出自己最感兴 趣、最有感触的内容进行评论。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由古到今(乃至 未来)的传播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效性及其在当 前和未来的应用空间,结合现实生活, 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和建议。
在讨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2、论文方案
(1)学生决定小论文题目,小组讨 论,立论,并根据论点筛选资料。
(2)应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观点,或 有创意、熟悉或有趣的题目。
(3)注意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材料。 (4)教师应鼓励各个小组选择不同 领域的问题,以保证活动内容广泛、全 面、丰富。 (5)指导学生制定出论文评比标准 评价表,并在学生撰写论文前公布。
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细节或内 涵并不是很了解,比如一些年代久远 的古代科技,需要结合现代高科技的 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再如一些古代思 想,应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虑, 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 其所以然。这些内容知识技能要求较 高,难度较大,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 需要的帮助。
讨论的过程可以 分为三个部分,按照 时间顺序依次讨论中 国传统文化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将学生 搜集到的资料整理为 这三类,从各种资料 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 的来讨论。
七、能力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 指东西方向)。《鬼谷子 · 谋 》 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 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 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 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一师识地理, 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 针。”
评委认真评审, 对论文的观点、现实 意义、语言等各方面 进行评选,综合得出 结果。评比标准可以 参照课本提供的表格。 同时,评委评出演讲 优秀奖,鼓励有独到 见解、创新思维的学 生,以及勇于在全班 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
注意点:宣讲 会应事先估计好时 间,不能太长,以 一堂课为最佳。活 动应尽可能请学生 组织、主持、整理, 以提高他们的综合 能力。教师应随时 注意状况,及时提 供帮助,以免发生 冷场。
在整个讨论中可以考虑突出以下线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
过去:古代,无论是
科学技术还是思想文
化,均领先于世界,
如四大发明;近代,
落后于西方,同时受
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接受了不少西方思潮、
科技,不断适应时代
发展。
改进造纸术的蔡伦
四大发明之一司南
明朝士兵正在点火药
中国传统文化 的现在:传统文化 在当代仍然有着强 烈的魅力,如茶文 化;但不少传统文 化已经失传,不少 正在消失,亟待拯 救,如南京云锦; 应尝试将传统与现 代文化相结合,如 改良旗袍、中西医 结合、汉字与电脑 输入法等。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 状,了解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批 判与继承,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化之间的联系、变革,提高运用马 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和预测中国传统 文化未来的发展,鼓励学生多角 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了 解历史小论文的特点,学会论从 史出、史论结合的论述方法,提 高写作能力。
(2)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好所需 要的资料。学生根据选题查找资料, 按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查找资料的来 源包括:图书馆、录像带、多媒体光 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以及报 刊杂志、电视广播、遗迹遗址、博物 馆等。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应该丰富、 全面,教师应该多多了解学生对本次 活动的准备工作,必要时加以指导和 协助。
3、选题参考
“巧妙的建筑结构──传统建筑的发展” “透光镜制作技巧在未来的运用空间” “针灸的未来──中医的发展之路” “方块字与失语症治疗”
4、撰写论文
(1)参考要求如下: 文体:议论文 格式:符合议论文的写法
即可,字迹工整,用方格稿纸 誊写清楚。
字数:1000字左右(不超 过1500字)。
有完整的注释,注明所引 用资料的作者与来源出处。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 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 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 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该剧 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国 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 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
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 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 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 内容?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 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 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本题解析:本题引用的四段材料, 教材的依托性不强,这是考查理解和处 理材料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推断能力。 从材料一的作者韩非子所生活的时代可 以推断,发明司南的时间至迟是战国。 从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取玉也,载司南 之车”和“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可 以了解它具有生产、导航和看风水的功 能。材料三指出了马克思对中国三大发 明传到欧洲的积极作用。理解它的关键 是要认真领会“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 到来的三大发明”的含义。
南京云锦
中国传统茶文化
改 良 旗 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传 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传 统的手工工艺具有欣赏价值与 文明价值;传统文化中的环保 精神在现代与未来的应用,如 “天人合一”思想;一些旧传 统会消失,一些会继续存在, 甚至有所发扬,一些已经失传 的技术可能被重新发明,如透 光镜的制造技术。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 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 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 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 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 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 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4、通过对论文的讨论与评 说,提高学生即兴发表意见、阐 述观点的能力,强化学生健康的 心理素质。
5、通过按组活动,加强合 作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默 契,提高社会适应力。
三、活动准备
1、活动指导
(1)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 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将学生划 分成几个研究小组。以组为单位活 动。选择合适的学生担任该活动的 组织者,组织各小组的活动以及延 伸活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 (1)战国。生产(或采玉)、导 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 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 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 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 术的沦丧)。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可供搜索的相关网址
中国昆曲网 http://www.kunqu.net/ 中国书法网 http://www.freehead.com/ 书法空间 http://jiqi.myrice.com/ 中华书法网 http://www.shxw.com/ 中国美术 http://www.artcn.org/ 故宫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 中华人 http://www.grea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