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33.21 KB
- 文档页数:18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
课程标准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
学时:96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它是中职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并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进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不仅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等后续课程、集中实训和顶岗实习打下基础,而且为相关专业学生考取初、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内容大致分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正反转、降压启动和制动等部分。教学应在电气控制实训室中进行,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并养成良好自觉的职业习惯与素养。
前期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基础、电工技术;
同步课程:电子技术、机械制图;
后续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良好职业习惯与素养。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架构,重新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能力体系架构。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培养学生自主资讯、归纳总结、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在一个团队的工作中通过沟通与交流,形成工作方案并具体实施,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工作的能力与经验。
3.尊重个体差异,看到学生进步,注重过程评价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分析、积极思考,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多看到学生个体的进步,而不要对学生的要求搞“一刀切”,只要学生有进步,哪怕还较其他同学差些,但相对自己有了进步,教师就应及时鼓励,给予表扬,并在过程评价中予以体现,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要遵循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为原则,并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对机电产品装配工、机电产品维修工、机电设备操作工、机电产品现场安装工等工种的岗位能力、岗位素质要求进行分析,结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需求,设计出五个教学情境。
课程组到生产一线进行企业调研与访谈,与企业专家共同建设课程标准,提炼出既能满足知识、技能教学要求,又有利于实施
“教、学、做”为一体的工作任务,设计和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够对几种常见的电动机进行检测;
2.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电工工具;
3.会正确、熟练地使用万用表对常用低压电气元件进行检测;
4.能正确认识常用低压元器件,并能正确识读其文字和图形符号;
5.能正确安装常用低压元器件,并注意用电安全;
6.能正确识读电气图(电路原理图、位置图、接线图);
7.能够根据电路接线图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8.会对已安装完成的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全、正确操作,注意用电安全;
9.能利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检测与故障维修。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电动机的分类、铭牌意义、选用、保养、检测方法等;
2.掌握常用低压元器件的结构、功能、安装、使用、检测、工作原理等;
3.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基本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
4.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的工艺流程与规范;
5.掌握电气控制线路检修技巧;
6.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三)素质目标
1.学习态度与情感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培养引导其对本专业的感情,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工作态度与兴趣爱好。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感觉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道德情感。
2.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愿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优秀的精神品质。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及要求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及要求表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应在实训室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做中教、做中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传授相关的基本知识,知识以“够用、适用”为原则.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使学生明确将来的职业方向。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及良好素质的养成教育,将企业的“6S”管理规范贯彻始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企业的生产规范及要求,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多做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开拓视野,多多见识一些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
6.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能够真正起到辅助教学作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实现信息化教学。
(二)师资要求
1.团队规模: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按1:20确定,其中需要本课程的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
2.专业教师要求:具有相关传感器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经历,熟悉与本课程相关的岗位规范、职业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实践教学方法;是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师。
3.课程负责人要求:熟悉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与工艺规范,能够以典型企业产品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具备开发《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能力,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是机电专业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