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的关键期;
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
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9至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那么,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又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象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住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家长要重视以外,要做孩子思想工作,使他们懂得关键期的理论,要让他们明白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之一,是奋发图强、苦练本领的时期,切不可放任自己,也不可过分贪玩,贻误了人生成长的黄金年龄。
关键期:是指人生发展、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期,是智力、能力、习惯、性格等培养成效最大的年龄段。也称为: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窗口期等。
在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发展心理学家按照年龄人为地划分了8个阶段:婴儿期(0-1岁)、幼儿期(2-3岁)、儿童期(4-5岁)、少年期(6-11岁)、青春期(12-21岁)、成人期(22-40岁)、中年期(41-64岁)、老年期(65岁~)。
上述人生的8个发展阶段中,前5个是关乎心智成长的特定阶段。如果在该阶段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发展,这个人会在生活上出现一些问题,长大后他就需补回这个过程,但要付出很大的人生代价。
每个发展阶段都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每一个阶段里孩子的需要不同,家长也应有正确的做法,家长若忽视了便有可能出现不良情况,导致孩子长大后会出现的个性特征和其他这个阶段有关的成人不良心理倾向。
第一阶段0至1岁,是孩子产生信任感的阶段。这是离开母亲及家人的喂养、保护就难自行生存的阶段,也是孩子建立最初的信任感的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人会很信任他人,有些人却会对任何人充满疑虑,也让自己患得患失。而这种感觉在人出生的第一年里就已经播下了种子。所以当婴儿因为肚子饿而哭闹时,我们要及时喂他食物;当他受惊时,妈妈要轻拍来安慰他;当婴儿哭泣时妈妈要拥抱他,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爸爸妈妈多么爱护他,那他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安全感。当孩子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他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及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1.表现出心理上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对任何事都不满足,常常抱怨;对任何关系不是疑虑重重,就是死缠烂打;
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和关注;
3.需要别人照顾;
4.对生活很迷惑,不信任自己,将来也不信任别人。
第二阶段2至3岁,是孩子产生自主与羞愧感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学习自己吃饭、上厕所、找玩具、开始自己照顾自己。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并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分影响力。
若孩子在这成长阶段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长大后可能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2.不习惯自己照顾自己,常常需要别人催促写作业、起床、睡觉等等;
3.必须依靠别人决定日常事务;
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是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至5岁,是孩子发展主动性与内疚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因能力大大增强,生活范围加大,因而喜欢自己到处探索了解外界,并试图自己处理、适应问题。
如果在这阶段,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会私下悄悄地做。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害怕犯错,变得退缩,或消极地去做;
2.感到无助及内疚,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不断地去讨好别人,只懂得安慰别人,很少关照自我的感受;
4.回避风险,隐瞒错误;
5.对感情关系承担过分的责任,自己很累,也让别人不轻松;
第四阶段6至11岁,是孩子养成勤勉习惯与自卑感产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会主动做事情,并享受做事情的快乐。如果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及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而且自信,养成勤奋学习、工作的习惯。有成功的体验,更有成就感。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自卑感,所以也不敢承担责任。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由于自卑感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生怕不如别人而极度喜欢与他人竞争;
2.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3.经常拖延及耽搁,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4.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凡事要求完美。
第五阶段12至21岁青春期,这个阶段会产生身份与角色的困惑。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生理及身体的变化变得很敏感,由于生活重心渐渐从家庭、父母转移到同龄的朋友,并对异性朋友兴趣大增,关心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评价,到底自己长得怎样,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矛盾与危机之中,他们常常因为以下的困惑而感到不知所措,他们需要了解的是:
1.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应这世界,包括如何看待及应对周围的人、事、物;
2.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同时接受自己的成长,但有时成长会伴随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