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79.63 KB
- 文档页数:2
《液压传动》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液压传动英文名称:Hydraulic pressure transmission课程编号:B05054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负责人:罗中平开放实验项目数:4大纲主撰人:罗中平大纲审核人: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6 实验学时:6课程总学分: 3 实验学分:二、适用专业及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三年级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要真正掌握该技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增强其感性知识,增强学生实际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技能,学习研究方法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是验证、消化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智能的任务。
四、主要仪器设备雷诺实验仪、QCSOO3B型液压教学实验台等。
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六、实验技术、方法、手段1.实验的组织实验项目以及每项实验的内容,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择,但必须完成规定的数量。
实验时间比较灵活,可以由学生实验组预约时间,若有矛盾,经实验室调整后通知该组。
也可以在实验室公布的若干时间单元中,由学生实验组选择。
2.实验的教学方法采取“两头严中间放”的做法,即对实验准备和实验报告严格要求,从中把住实验质量关,而具体实验过程则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从中培养学生智能和独立操作能力。
必须纠正和杜绝学生实验中一些违反科学的作法,如实验前不重视个人准备,心中无数;实验中“照方抓药”,很少动脑;实验后不尊重实验数据,擅自涂改拼凑,对实验报告草率从事,甚至互相抄袭。
学生必须完成实验准备报告,经指导老师审批或提问,符合要求者才准进入实验岗位。
七、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以现场检查、实验报告或作业形式和出勤情况进行多种形式考核2、考核成绩: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3、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本次实验项目的内容要求、目的意义、实现方案和需要的实验条件、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对关键性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本次实验操作方法与内容作进一步改革与扩充的设想。
液压传动教学大纲四年制本科 52学时 3学分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二零零四年十月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液压传动》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深入了解机械设计制造所用的主要传动技术--液压传动。
本课程以液压传动为主,着重讲述液压传动元件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特点,并了解液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液压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深入了解液压元件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特点,通过讲课及实验对常用液压元件、典型液压系统分析,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液压元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从而了解工程机械液压系统。
三、课程内容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1-1液压传动工作原理§1-2液压传动的组成部分§1-3液压油§1-4液压传动优缺点§1-5液压传动发展史第二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2-1液压流体静力学§2-2液压流体动力学第三章圆管流动§3-1雷诺数§3-2沿程能量损失§3-3局部能量损失第四章孔口出流和缝隙流动§4-1孔口流动特性§4-2缝隙流动§4-3静压支承和液压卡紧§4-4液压冲击§4-5气穴第五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5-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5-2齿轮泵和齿轮马达§5-3叶片泵和叶片马达§5-4柱塞泵和柱塞马达第六章液压缸§6-1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6-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6-3液压缸的设计和计算第七章辅助装置§7-1蓄能器§7-2滤油器§7-3油箱§7-4密封件§7-5热交换器§7-6管件第八章压力阀§8-1溢流阀§8-2减压阀§8-3顺序阀§8-4压力继电器第九章方向阀§9-1单向阀§9-2换向阀§9-3 多路换向阀第十章流量阀§10-1节流阀§10-2调速阀§10-3其他流量阀第十一章其他液压阀§11-1电液伺服阀§11-2电液比例阀§11-3电液数字阀§11-4叠加阀§11-5插装阀第十二章液压传动基本回路I§12-1 压力控制回路§12-2方向控制回路第十三章液压传动基本回路II§13-1流量控制回路§13-2其他回路第十四章典型液压系统§14-1外圆磨床液压系统§14-2装载机液压系统§14-3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14-4挖掘机液压系统§14-5压路机液压系统§14-6转向液压系统第十五章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15-1分析系统设计要求及工况§15-2设计液压系统原理图§15-3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及液压元件选型§15-4绘图及编写技术文件2.课外作业安排5~6次作业,每次2~3题。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业工程专业总学时数:45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41学时实验实践学时:8学时(其中:4学时课内,4学时课外)学分数:2机械制造教研室执笔者:简引霞编写日期:2003年5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液压传动》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业课,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指定性选修课,具有实践性较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液压传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常用液压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应用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类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设备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目标:1能较好的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能较好的掌握各类液压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3具有阅读并分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的能力。
4根据设备要求,合理选用液压元件,并进行简单液压传动装置验算。
5具有初步的液压传动系统调试和排故的能力。
二、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含实验实践内容及类型等)、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等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备注1绪论了解液压传动的应用、发展和优缺点理解并掌握液压传动定义、原理、组成和作用22液压油液体静力学了解液压油性质、静压特性传递规律,理解并掌握粘性、静力学方程、压力表达式和结2论3液体动力学了解液体流动过程的特性和传递规律理解并掌握流速和流量关系、动力学三大方程2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了解压力损失的类型和产生原因,理解并掌握液体流态、雷诺数、压力损失定义和减小措施25小孔和缝隙流量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了解流量公式、特点、两种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理解并掌握薄壁小孔流量公式和流量通用方程26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齿轮泵了解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和分类理解并掌握工作原理、必要条件、排流量计算27叶片泵了解叶片泵的分类和结构,理解并掌握叶片泵工作原理、计算、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原理和特性38柱塞泵、各类液压泵性能比较和应用了解柱塞泵的分类、结构、各类液压泵区别理解并掌握柱塞泵原理、计算性能、液压泵选用29液压马达了解液压马达的作用、分类和结构理解并掌握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1 10液压缸了解液压缸结构型式和分类理解并掌握液压缸参数计算特点2n液压控制阀概述方向控制阀了解液压控制阀作用、分类和结构,理解并掌握换向阀位、通、滑阀机能、控制方式、符号含义312 13压力控制阀了解压力控制阀作用、分类、组成、特点,理解并掌握压力阀区别、先导式溢流阀结构、原理314流量控制阀了解流量控制阀作用、分类、组成、特点,理解并掌握调速阀组成、原理、特性215比例阀、插装阀和数字阀了解新型液压控制阀的分类、组成和特点理解并掌握作用、工作原理、与普通阀区别应用216液压辅助元件了解液压辅助元件的分类和结构理解并掌握辅助元件作用、原理、符号和应用217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了解回路的组成、类型和特点理解并掌握回路作用、工作原理和应用218速度控制回路了解速度控制回路组成、类型和特点理解并掌握调速、增速、换速回路原理和应用219多缸工作控制回路了解多缸工作控制回路分类、组成和特点理解并掌握多缸工作控制回路作用、工作原理220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了解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组成、特点理解并掌握其工作原理及阅读液压系统图方法221 22液压元件拆装训练液压传动实验课内外各23总复习224机动2三、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工程力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有密切联系。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02.实验中心名称:液压基础实脸中心03.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04.课程代码:41240105.课程类别:专业课06.课程性质:必修07.课程学时:40学时,其中含实验8学时08.课程学分:2.509.面向专业: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0 .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目的《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为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由于工作介质是在密闭的、不透明的管路中流动,且液压元件内部的运动也无法看到,因此学生对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很难理解。
实验课是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及元件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典型液压元件(泵、阀、缸及辅件等)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程序;了解液压元件的性能参数;掌握液压元件和回路之间关系,能够独立地把元件组成回路;拟定基本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成常用基本回路,接受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回路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实际动手的能力。
11 .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掌握各种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熟悉液压泵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
掌握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熟悉各种液压控制阀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和小功率液压泵的测试方法。
熟悉液压泵的压力一流量特性、容积效率、总效率等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与步骤。
了解溢流阀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
熟悉溢流阀的启闭特性等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与步骤。
液压传动教学大纲液压传动教学大纲液压传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它利用液体的力学性质来传递能量和控制运动。
在现代工程中,液压传动已成为各种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对液压传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完善的液压传动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液压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元件结构和系统设计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元件结构和功能;3. 能够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液压传动的定义和分类- 液压传动的优点和应用领域2.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压力传递原理- 流量控制原理- 力的传递原理3. 液压传动系统的元件结构和功能- 液压泵和马达- 液压阀和控制阀- 液压缸和执行器- 液压油箱和管路4.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系统性能参数的计算和评估- 系统故障排除和维护五、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纵液压传动系统,加深对液压传动的理解。
3.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解决液压传动相关问题。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
2.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3. 实践项目评估:对学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进行评估。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液压传动技术导论》2. 参考书目:- 《液压传动技术手册》-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调试》- 《液压传动系统故障排除与维护》八、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液压传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研究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而制定。
二、对本门课程的实验具体安排
三、本实验课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液压传动课程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技能,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处理实际问题,验证消化和巩固基础理论的重要环节。
通过液压传动实验使学生初步具备液压元件、液压回路的调整和测试的综合能力。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1.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性能测试、原理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知识了解、实践。
消化和巩固了基础理论。
2.学会操作液压实验台,熟悉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3.学会和掌握小功率液压元件、系统的测试方法。
4.认真研究实验结果,对实验项目能够正确分析和得出定性、定量的实验结论。
5.学会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五、讲授哪些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液压传动讲授液压元件的原理、分析其品质,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特性。
测试系统中的测试点的选择与标准等基本理论,正确操作实验台的方法,各种仪器仪表的校正、标定、参数的确定及分析判断测试系统的误差环节等实验技术知识。
六、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优、中、及格。
2。
《液压传动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于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教学周数:一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液压传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内容能够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并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液压传动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训练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的能力;3.熟悉液压缸的结构设计以及液压元件的选择方法;4.学会使用有关国家标准、液压手册及产品样本等有关技术资料。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准备分析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
要求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主要参数。
2.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
3.选择有关液压元件,验算系统性能。
4.设计液压缸。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并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三)绘制图纸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要求图中附有液压元件明细表,各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工作循环图和电器元件动作顺序表等。
2.液压缸的装配图。
要求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四)编写技术文件编写技术文件1份,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计算说明书;(2)零部件目录表;(3)标准件、通用件及外购件总表;(4)液压系统使用及维护技术说明书等。
三、时间安排序号项目内容时间(天)备注1准备1包括讲课2液压系统设计计算23绘制图纸14编写技术文件1合计5四、考核课程设计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学生答辩。
课程设计成绩应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质量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液压传动课程英文名称:Hydraulic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课程代码:030501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分:3总学时:54 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12授课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前导课程:机械原理、流体力学、电工学和自动控制原理等。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液压传动中常用液压元件的原理与结构、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理和液压系统常见回路的分析方法;能读懂常见工业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具备进行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与调试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液压传动概述1.1液压传动定义与发展概况1.2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1.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1.4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基本要求: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工作介质的分类。
重点与难点: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2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2.1液压泵、马达2.2 齿轮泵2.3 叶片泵2.4 柱塞泵2.5 液压马达2.6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工作特点基本要求:(1) 掌握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计算;(2) 了解叶片泵及叶片马达、齿轮泵及齿轮马达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掌握柱塞泵及柱塞马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4) 掌握分析马达产生输出扭矩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1) 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计算;(2) 柱塞泵及柱塞马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 分析马达产生输出扭矩的方法。
第3章液压缸3.1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3.2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3.3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了解液压缸、摆动缸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掌握液压缸基本参数计算。
重点与难点:(1) 液压缸的基本结构;(2) 常用密封件密封原理;(3) 液压缸基本参数计算。
第4章液压辅助元件4.1 滤油器4.2 蓄能器4.3 油箱4.4 管件4.5 热交换器基本要求:掌握油液污染的防治和过滤器的原理;了解密封件密封原理;了解管件、管接头、蓄能器、油箱的功用及基本结构。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液压传动英文名称:Hydraulic Transmission二、课程编码及性质课程编码:0800021课程性质:必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24学分:1.5四、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机械制图、工程控制基础等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1、系统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了解各主要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的结构特征及液压传动基本控制回路的作用,为专业核心课程《材料成形装备及自动化》等的学习奠定基础;2、了解常见的液压驱动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行业)设备、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具备调控常用设备及仪器参数,进行测控和维护的能力;3、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行业)装备的液压系统传动特点,掌握复杂工程设备的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4、具备进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行业)复杂设备的液压驱动及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液体压力的形成、液压传动原理(帕斯卡原理)及组成的理解;(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的三个必要条件,液压泵的性能参数;(3)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困油现象及消除措施,齿轮泵的特点及提高效率齿轮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叶片泵的种类、工作原理及特点;柱塞泵的种类、工作原理及特点;(4)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在结构及性能上的区别;常用液压缸的结构组成、特征及其参数计算;(5)常用液压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的种类与作用、工作原理及特点,表示符号;(6)电液比例阀的原理、特点及种类;逻辑阀的组成、种类及特点;电液数字阀和电液伺服阀的种类、特点;(7)液压基本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多缸工作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各工作阀的作用,典型回路的工作压力、运动速度等主要参数计算。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机电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及各类液压基本回路的功能,组成和应用。
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结构原理、特点,熟悉其应用。
能看懂典型的液压系统图,独立分析典型的液压系统,并了解液压伺服系统及液压新技术。
为达到以上目的,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此课程的先修课为《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基本概念:流量压力、理想液体、稳定流动、压力稳定性、平衡回路、绝对湿度、露点。
基本知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元件、各种控制回路。
基本技能:简单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重点:液压传动基础、液压元件、液压控制阀及液压回路。
难点: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现代化改装。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的总学时数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64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课内实践20学时。
二、教材与教学环节1、参考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屈圭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液压与气压传动》, 姚新刘民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最新技术及应用。
3、教师讲授时应围绕教材突出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