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复习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884.00 KB
- 文档页数:3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一、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1、“地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托勒密 (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2、“日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哥白尼 (布鲁诺被烧死、伽利略)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开普勒第二定律:v v >远近开普勒第三定律:K —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与环绕星体无关的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中心天体的星体才可以列比例,太阳系: 333222===......a a a T T T 水火地地水火 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及其推导:应用了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KT R =23 ① r T m F 224π= ② 22π4=r m K F 2m F r ∝ F F '= ③ 2r M F ∝' 2r Mm F ∝ 2r MmG F =2、表达式:221r m m GF = 3、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4.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的100多年里,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用扭秤实验测出。
5、适用条件:①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的计算。
②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 就是它们球心之间的距离。
③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④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的适用,其中r 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6、推导:2224mM G m R R T π= ⇒ 3224R GMT π= 四、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重要推论1、在匀质球层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地壳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
2、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质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就等于半径为r 的球体的引力。
五、万有引力的成就1、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法一:在天体表面找一个物体m ,不计天体自转,万有引力=重力(=G F F 引)2Mm G mg R=⇒M = 黄金代换式中心天体的密度:233443gR M gG V GR R ρππ===法二:在中心天体周围找一颗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n F F 引)2Mm G r= 22232223224v v r m M r Gr mr M G r mr M T GT ωωππ⇒=⇒=⎛⎫⇒=⎪⎝⎭以 2324r M GT π=为例求中心天体的密度 2332233433r M r GT V GT R R ππρπ=== 若为近地卫星,则r=R ,则23GT πρ= T 为近地卫星的公转周期六、双星系统两颗质量可以相比的恒星相互绕着旋转的现象,叫双星。
万有引力与航天科学知识点总结1. 万有引力的定义和原理- 万有引力是指质点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力,由牛顿于17世纪提出的普适物理定律。
- 万有引力的原理是质点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2. 万有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公式表达了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和距离的关系:`F = G * (m1 * m2) / r^2`。
- 其中,F表示引力的大小,m1和m2分别是两个质点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数。
3. 航天科学中的万有引力应用- 万有引力是航天科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对行星运行、地球轨道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 宇宙飞行器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以及运动轨迹的计算都需要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
- 万有引力也是行星探测任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家通过研究行星的引力场,获得行星的质量、结构和组成信息。
4. 航天科学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万有引力,航天科学还涉及许多其他重要知识点,如:- 轨道力学:研究天体运动的力学原理和方法。
- 航天器设计:包括航天器的结构、推进系统、导航和控制等设计原理与技术。
- 火箭发动机:研究和设计用于航天器推进的火箭发动机。
- 航天器轨道控制:保持航天器在特定轨道上的运动稳定与精确控制。
5. 航天科学的前沿领域- 航天科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目前还有许多前沿研究领域,如:-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 空间站和深空探测任务- 火星和月球探测- 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研究以上是对万有引力与航天科学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总结。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航天科学的奥秘与魅力。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简称,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力之一、航天知识则涉及到太空探索、火箭技术、卫星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万有引力:1.定义与公式:万有引力是指在宇宙中,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得出如下公式:F=G*(m1*m2)/r^2其中,F表示两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普适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为两物体的质量,r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2.万有引力的特点:(1)引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两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引力越大。
(2)引力大小与距离成反比:两物体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引力越小。
(3)作用力相互切实:不仅物体1受到物体2的引力作用,物体2也同样受到物体1的引力作用。
3.万有引力在宇宙中的应用:(1)行星与恒星的运动:行星绕恒星运动是由于恒星对行星的引力作用,保持了它们之间的平衡。
(2)卫星轨道:卫星绕地球运动也是由于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作用,保持了它们之间的平衡。
(3)宇宙探测器的轨道:通过计算出不同行星、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宇宙探测器的轨道设计。
二、航天知识:1.航天器的分类:(1)人造卫星:用于地球观测、通信、导航等领域。
(2)宇宙飞船:用于载人航天,包括宇宙飞船和国际空间站。
(3)深空探测器:用于探测太阳系以外的星球、行星等宇宙空间。
(4)陆地探测器:用于探索行星表面的器械。
2.火箭技术:(1)火箭方程:描述火箭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燃料质量等相关关系。
(2)推力、燃料消耗与速度增长:加大推力和减小燃料消耗可以提高速度增长。
(3)多级火箭:通过分层设计,将多级火箭发射到太空。
3.卫星技术:(1)通信卫星:用于实现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的通信连接。
(2)导航卫星:用于卫星定位系统,如GPS系统。
(3)遥感卫星:用于地球观测,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4.航天发展:(1)航天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通信、天气预报、农业、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
⾼中物理万有引⼒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中物理知识点:万有引⼒与航天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中物理万有引⼒与航天知识点总结篇1 ⼀、知识点 (⼀)⾏星的运动 1.地⼼说、⽇⼼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积;半长轴三次⽅、周期平⽅、⽐值、定值)、适⽤范围 (⼆)万有引⼒定律 1.万有引⼒定律:内容、表达式、适⽤范围 2.万有引⼒定律的科学成就 (1)计算中⼼天体质量 (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发射速度、最⼤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四)经典⼒学的局限性:宏观(相对普朗克常量)低速(相对光速) ⼆、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式 1.地⼼说、⽇⼼说:了解内容及其区别,能够判断其科学性(选择) 2.开普勒定律:熟知其内容,第三定律考察尤多;适⽤范围(选择) 3.万有引⼒定律的科学成就:计算中⼼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选择) 4.计算中⼼天体质量、密度:重⼒等于万有引⼒或者万有引⼒提供向⼼⼒、万有引⼒的表达式、向⼼⼒的⼏种表达式(选择、填空、计算) 5.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物理意义(选择、填空);计算第⼀宇宙速度:万有引⼒等于向⼼⼒或重⼒提供向⼼⼒(计算) 6.计算重⼒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周期)、平抛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度、时间)、受⼒分析(计算) 7.经典⼒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所在,适⽤范围(选择) ⾼中物理万有引⼒与航天知识点总结篇2 知识点总结 ⼀、开普勒⾏星运动定律 (1)、所有的⾏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个焦点上, (2)、对于每⼀颗⾏星,太阳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积, (3)、所有⾏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跟公转周期的⼆次⽅的⽐值都相等。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一.三种模型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两种学说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三.两个定律1.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又叫椭圆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 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为:)4(223πGM K K T R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定值与行星无关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⑴.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⑵.数学表达式:r F Mm G 2=万⑶.适用条件:a.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b.当0→r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c.认为当0→r 时,引力∞→F 的说法是错误的⑷.对定律的理解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5)引力常数G :①大小:kg m N G 2211/67.610⋅⨯=-,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 ②意义: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 的物体,相距为1米时相互作用力为:N 101167.6-⨯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 F向万=即:222224n Mm v F G ma m mr mr r r T πω=====万 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即2gR GM =(又叫黄金代换式)注意:①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R GM g 2=≈9.8m/s 2 ②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2')(h R GM g 9.8m/s 2 ③关系:22')(h R g R g +=五.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计算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一.三种模型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 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两种学说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 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三.两个定律1.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又叫椭圆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 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为:)4(223πGM K K T R ==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定值与行星无关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⑴.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⑵.数学表达式:rF MmG2=万⑶.适用条件:a.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b. 当0→r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c. 认为当0→r 时,引力∞→F 的说法是错误的⑷.对定律的理解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5)引力常数G :①大小:kg m N G 2211/67.610⋅⨯=-,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②意义: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 的物体,相距为1米时相互作用力为:N 101167.6-⨯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 F 向万= 即:222224n Mm v F Gma m mr mr r r Tπω=====万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g m R MmG=2即 2gR GM =(又叫黄金代换式)注意:②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2')(h R GM g9.8m/s 2③关系:22')(h R gRg+=五.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计算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k T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R =23,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21r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10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ω-=;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地面上,22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22)()(h R GM g mg h R Mm Gh h +=⇒=+,所以g h R R g h 22)(+=,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1.T 、r 法:232224)2(GT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2333,34R GT r V M R Vπρρπ=⇒==,当r=R 时,23GT πρ=2.g 、R 法:GgR Mmg RMm G 22=⇒=,再根据GRg VM R V πρρπ43,343=⇒==3.v 、r 法:Grv M r v m r Mm G 222=⇒=4.v 、T 法:G T v M T mr r Mm G r v m r Mm G ππ2)2(,32222=⇒==考点三、星体表面及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 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星球自转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22R GM g mg R Mm G =⇒=。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公式总结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一.三种模型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两种学说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三.两个定律1.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又叫椭圆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 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为:)4(223πGM K K TR ==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定值与行星无关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⑴.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⑵.数学表达式:rF MmG 2=万⑶.适用条件:a.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b. 当0→r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c. 认为当0→r 时,引力∞→F 的说法是错误的⑷.对定律的理解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5)引力常数G :①大小:kg m N G 2211/67.610⋅⨯=-,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②意义: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 的物体,相距为1米时相互作用力为:N 101167.6-⨯ 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 F 向万= 即:222224n Mm v F G ma m mr mr r r T πω=====万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g m RMm G =2即 2gR GM =(又叫黄金代换式)注意:9.8m/s 2②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2')(h R GMg 9.8m/s2 ③关系:22')(h R gRg+=五.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计算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归纳一、万有引力定律1.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公式,其中,称为引力常量。
3. 适用条件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 计算天体质量对于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若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则。
若已知环绕天体的角速度和轨道半径,则。
若已知环绕天体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则。
2. 计算天体密度对于质量为、半径为的天体,若有一颗卫星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由,天体的体积。
当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则。
三、人造卫星1. 卫星的动力学方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2. 卫星的线速度由可得,说明卫星的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3. 卫星的角速度由可得,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4. 卫星的周期由可得,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5. 地球同步卫星特点: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高度,线速度。
四、宇宙速度1. 第一宇宙速度定义: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计算:由(为地球半径),可得。
这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
2. 第二宇宙速度,当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而小于时,卫星绕地球运行;当卫星的发射速度等于或大于时,卫星将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
3. 第三宇宙速度,当卫星的发射速度等于或大于时,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
五、双星系统1. 特点两颗星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 规律对于质量分别为、的两颗星,轨道半径分别为、,两星之间的距离为()。
万有引力定律复习提纲一. 万有引力定律: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1m 2m 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 其中G =6. 67×10-11N ·m 2/kg 2②适用条件1.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2.质量分布均匀两球体间,r 为两球体球心间距离。
③运用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二. 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1.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1)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F 向=m ·R ·(2π/T 0)2,很小。
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在赤道处:,所以,因地球mg F F+=向R m RGMm F F mg 22自向ω-=-=自转角速度很小,,所以。
R m R GMm 22自ω>>2R GM g =说明:如果有些星球的自转角速度非常大,那么万有引力的向心力分力就会很大,重力就相应减小,就不能再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了。
如果星球自转速度相当大,使得在它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好等于该物体随星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那么这个星球就处于自行崩溃的临界状态了。
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 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
2)('h R GM g +=强调:g =G ·M /R 2不仅适用于地球表面,还适用于其它星球表面。
2.绕地球运动的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向心力、重力三力合一。
即:G ·M ·m /R 2=m ·a 向=mg ∴g =a 向=G ·M /R 2三. 天体运动:1. 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概括与要点题型总结一、行星的运动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①第必定律(轨道定律):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随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期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全部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即:T 2k此中k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相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没关。
推行:对环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或卫星,上式均成立。
K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例 . 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是1: 2,则它们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成立F G Mm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r 2②月—地查验③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 GG 6.67 10 11N2/ kg22、万有引力定律m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F G m1m2r 2②合用条件(Ⅰ)可当作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散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状况下,可以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视地球自转可得:mg G MmR2例 . 设地球的质量为 M ,赤道半径 R ,自转周期 T ,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 G 为万有引力恒量)(2)计算重力加快度G Mm地球表面邻近( h 《R ) 方法:万有引力≈重力mgMmR 2地球上空距离地心 r=R+h 处 mg ' G2 方法:( R h)在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随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 ' ' 方法:mg''G M ' ' mR '' 2(3)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Mm利用自己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R 2mgMm v 2 24 2利用环绕天体的公转:G r 2m m rm 2 r 等等rT(注:联合 M4 R 3 获得中心天体的密度)3例 .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 V 0 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 ,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 M 。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k T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R =23,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21r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10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ω-=;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地面上,22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22)()(h R GM g mg h R Mm Gh h +=⇒=+,所以g h R R g h 22)(+=,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1.T 、r 法:232224)2(GT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2333,34R GT r V M R Vπρρπ=⇒==,当r=R 时,23GT πρ=2.g 、R 法:GgR Mmg RMm G 22=⇒=,再根据GRg VM R V πρρπ43,343=⇒==3.v 、r 法:Grv M r v m r Mm G 222=⇒=4.v 、T 法:G T v M T mr r Mm G r v m r Mm G ππ2)2(,32222=⇒==考点三、星体表面及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 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星球自转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22R GM g mg R Mm G =⇒=。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网络归纳一、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 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 。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 。
23Ta = K (K 只与 有关),行星的椭圆轨道视为圆周运动时,椭圆的半长轴即为圆半径。
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表达式 : 万有引力常量2211-kg N.m106.67G ⨯=→卡文迪许实验测出 适用条件:(1)求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当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大小时,物体可看成质点,公式中的r 表示 间的距离。
(2)求两个均匀球体间的万有引力:公式中的r 表示 距离。
(3)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 。
2、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F 万 分解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 和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向(1)在赤道,向心力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指向地心;此时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且F向 + mg = F 万 (2)在两极,F 向 = 0,重力最大;且mg = F 万 (3)近似处理:实际计算中忽略地球自转影响,近似认为地球表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就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即 = ,即GM=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 卫星质量m ,中心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r ,中心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卫星运行向心加速度n a ,卫星运行周期T )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两种思路】:(1)设天体表面任意放一物体,根据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得质量:由 = ,得M=密度:==VM ρ = (2)有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质量】: 【密度】:=⇒M )2(2T mr π ①===3R 34M V M πρ =2rMm G =⇒M mr 2ω ②当行星(或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时,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则=⇒M rv m 2=ρ2、重力加速度与高度h 的关系:由地面表面的物体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得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 2RMm G mg = =g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 2)(h R Mm G g m +=' ='g 所以 ='gg (R 为地球半径,h 为物体到地表面的高度) 此式也适用于其它行星3、关于天体运动的几个常用关系式:设行星(或卫星)m 绕中心天体M 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T T mr 2)2(π r 越大,行星(或卫星)的T 越 =2rMm G =⇒ωω2mr r 越大,行星(或卫星)的ω越 =⇒v rv m 2r 越大,行星(或卫星)的v 越 =⇒n n a ma r 越大,行星(或卫星)的n a 越4、第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环绕速度 skm v 9.7= (R r 地球半径轨道半径= ) 人造卫星最大人造卫星最小(2)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公式推导:(适合于任何行星)设中心天体质量M, 卫星质量m ,中心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r ,方法一:由r v m rMm G 22= , =v 方法二:由2gR GM = , 上式变为 =v(3)第二宇宙速度skm v 2.11=是卫星脱离地球束缚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skm v 7.16=是卫星脱离太阳束缚的速度。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一 .三种模型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 (如地球、月亮 )还是人造天体 (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 ,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两种学说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三.两个定律1.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又叫椭圆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 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表达式为: R K (K GM k 只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2 2 )T4定值与行星无关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687 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⑴ .内容 :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⑵ .数学表达式 :F 万G Mm2r⑶ . 适用条件 :a. 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物体为均匀球体时,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b.当r0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c.认为当r0 时,引力 F的说法是错误的⑷.对定律的理解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 ,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与所在d.特殊性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 5)引力常数G:11 2 2①大小: G6.6710Nm / kg ,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②意义: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 的物体,相距为1 米时相互作用力为:116.6710N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m v 2 mr 4 2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万F向即: F 万G Mmma n mr 2r 2rT 2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m m gGR 2gR 2 (又叫黄金代换式)即 GM注意:gGM2①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2≈ 9.8m/sR②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M2g( Rh ) 2 9.8m/s'2g③关系 :Rg(Rh) 2五.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计算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万有引力和航天一. 天体运动:1. 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1) (2) (3)二. 万有引力定律: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__________,与它们之间的距离________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___________ 其中G =6. 67×10-11N ·m 2/kg 2②适用条件(Ⅰ)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2. 基本问题是研究星体(包括人造星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基本方法:将天体运动理想化为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即:G ·M ·m /r 2=m ·v 2/r =________=_________=m ·r ·(2πf )23. 绕中心星体的运动的快慢与绕行半径的关系:(1)由G ·M ·m /r 2=m ·v 2/r 得v =M/r G ⋅,_______越大,v 越小。
(2)由G ·M ·m /r 2=m ·r ·ω2得3M/r G ⋅=ω,r 越大,______越小(3)由G ·M ·m /r 2=m ·r ·(2π/T )2得M G r T ⋅⋅=/422π,r 越大,___越大。
在地表附近,可以认为T =g R /2π=83. 7h 。
例题1.、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 ,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等于R ,b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等于3R ,则a 、b 两卫星周期之比=b a T T :_________。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r2m1m2,其中G=6.67某10-11 N·m2/kg2,称为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根本思路(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Gr2Mm=mrv2=mω2r=mT2π2r.(2)在地球外表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R2Mm,gR2=GM.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轨道半径r,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r2Mm=mT24π2r,得出天体质量M=GT24π2r3.(1)假设天体的半径R,那么天体的密度ρ=VM=πR34=GT2R33πr3(2)假设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外表运动,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那么天体密度ρ=GT23π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外表运动的周期,就可求得天体的密度、3、人造卫星(1)研究人造卫星的根本方法: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r2Mm=mrv2=mrω2=mrT24π2=ma向、(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①由Gr2Mm=mrv2得v=rGM,故r越大,v越小、②由Gr2Mm=mrω2得ω=r3GM,故r越大,ω越小、③由Gr2Mm=mrT24π2得T=GM4π2r3,故r越大,T越大(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①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因而都是超重状态、②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但凡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4)三种宇宙速度①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 km/.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假设7.9 km/≤v<11.2 km/,物体绕地球运行、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 km/.这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假设11.2 km/≤v<16.7 km/,物体绕太阳运行、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 km/这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假设v≥16.7 km/,物体将脱离太阳系在宇宙空间运行、题型:1、求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在星球外表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那么:GR2Mm=mg,所以g=R2GM(R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2g1=R12R22·M2M1.2、求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假设设离星球外表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h,那么:G(R+h)2Mm=mgh,所以gh=(R+h)2GM,可见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ggh=(R+h)2R2.3、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1)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r近似地等于地球半径R,其运动速度v=RGM==7.9 km/,是所有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运行周期T=85 min,是所有卫星的最小周期;向心加速度a=g=9.8 m/2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2)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一定”①周期一定T=24 h. ②距离地球外表的高度(h)一定③线速度(v)一定④角速度(ω)一定⑤向心加速度(a)一定。
精品!【知识点精析】一. 万有引力定律: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其中G =6. 67×10-11N ·m 2/kg 2 ②适用条件(Ⅰ)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二. 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1. 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1)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向=m ·R ·(2π/T 0)2,很小。
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在赤道处:mg F F +=向,所以R m RGMm F F mg 22自向ω-=-=,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R m R GMm 22自ω>>,所以2R GM g =。
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到的向心力f 的大小不超过重力的0. 35%,因此在计算中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和重力大小相等。
如果有些星球的自转角速度非常大,那么万有引力的向心力分力就会很大,重力就相应减小,就不能再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了。
如果星球自转速度相当大,使得在它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好等于该物体随星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那么这个星球就处于自行崩溃的临界状态了。
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 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21)('h R Gm g +=。
强调:g =G ·M /R 2不仅适用于地球表面,还适用于其它星球表面。
122m m F G r =2R MmG mg =2. 绕地球运动的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向心力、重力三力合一。
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一、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指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会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为F=G*m1*m2/r^2,其中G=6.67×10^-11 N·m^2/kg^2.适用条件有两种情况: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运用方面,万有引力与重力有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二、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和重力。
其中,向心力很小,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在赤道处,F=F向+mg,所以mg=F-F向=GMm/(2-Rω^2)自^2/R,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所以可以忽略地球自转。
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到的向心力f的大小不超过重力的0.35%,因此在计算中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和重力大小相等。
但是,如果星球自转速度相当大,使得在它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好等于该物体随星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那么这个星球就处于自行崩溃的临界状态了。
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g'=(Gm1/(R+h)^2)。
强调的是,g=G·M/R不仅适用于地球表面,还适用于其他星球表面。
绕地球运动的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向心力、重力三力合一。
即:G·M·m/R=m·a向=mg,所以g=a向=G·M/R^2.三、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可以分为“地心说”和“日心说”两个阶段。
XXX(XXX、XXX)代表了“地心说”,而XXX (XXX被烧死、XXX)则代表了“XXX说”。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
定义: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个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F=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量。
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具有普遍性、相互性、宏观性和特殊性。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在地球的两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但在地球的其他地方,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向心力,所以重力并不完全等于万有引力。
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是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最大的。
航天器:航天器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研究太空、利用太空的目的的重要工具。
例如,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人造卫星,如东方红一号、悟空号等,还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如神舟9号、神舟10号、神舟11号和神舟12号等。
以上就是万有引力与航天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认识宇宙的奥秘,也可以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