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3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王凯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学院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编号: 142308英文名称:sports biomechan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0 实验学时: 6学分:2开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田径》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科学思维和求实的态度。
2.了解人体运动器系的生物力学特性,熟悉肌肉生物力学特性并用于体育实践。
3.熟悉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一般规律和器械运动的力学规律。
4.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的基本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测量、分析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绪论本章重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定义和学习要求。
本章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特性。
学法指导:运动生物力学属于自然科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学习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学习中应树立系统分析的观点,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内外力相互作用和人体内力起主导作用的观点。
导言:树立“大体育观”,要有“忧患意识”,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导言:树立“大体育观”,要有“忧患意识”,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概念和历史沿革,明确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概述本章重点:学科任务及学科展望。
本章难点:① 对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科学中作用的理解。
② 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法指导:学习一门新课首先要对这门课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要从本门课的定义、研究任务以及发展简史着手。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大纲(12学时)一、培养目标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现象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通过实验:1、掌握身体运动的测量与评定方法。
2、验证人体运动中某些基本规律。
3、为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4、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和事实求是的作风。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运动生物力学实验主要采取的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各项实验技能并能够正确使用之。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3个环节。
每6人为1个实验小组,每项实验以小班为单位,约20人。
实验要求:⑴实验前:认真预习,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器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⑵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耐心的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随时记录实验结果,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注意安全及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其他物品,爱护器材。
⑶实验后:整理实验仪器,所用器械应擦洗干净,打扫实验室卫生。
整理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三、课程学时本实验课实验总学时为12学时。
四、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五、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实验课的成绩为100分,考试采用操作和答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给出。
其中试卷部分占50%,操作占30%,平时成绩占20%。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等情况确定。
凡是符合下列任何一条者,实验课成绩记为不及格:1、实验课缺勤三分之一以上者。
2、实验报告缺少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实验不认真,敷衍了事,且屡教不改者。
4、实验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部、院)领导批准后,随下一届重修相应的实验课,参加考试,并按有关规定缴纳一定的费用。
实验课重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八、实验内容简介实验一一维重心测量(2学时)[训练内容和要求]利用力矩原理测量人体一维重心。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1)授课内容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念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1、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分为两大类:(1)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2)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例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等等。
2、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复杂的运动技术建立在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运动生物力学用数学、力学等对运动动作加以定量描述。
运动生物力学从力学角度和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以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各专项技术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动作技术原理,以及最佳运动技术。
人体机械运动表现为两种形式:(1)人体自身发生的形变,即人体各环节之间相对的位移运动。
(2)相对于其周围环境而发生的位移运动。
牛顿定律适用条件:刚体运动,而生物体会发生明显的形变。
因此在人体运动中具体应用时要进行适当变通,研究活体时须注意各种力对生物体所做的功。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1、研究运动员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2、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确立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3、结合运动员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等特点研究适合个人的最佳动作技术方案和进行运动技术诊断。
4、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的力学依据5、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运动器械应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1、运动生物力学概论:概念、任务内容、发展史。
2、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以力学理论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因此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转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等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
3、骨、肌肉及人体基本活动的生物力学。
如:骨、骨械杆原理、肌肉结构的力学模型,肌肉收缩的力学特性和功能关系;人体各环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力学原理等。
4、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和处理。
5、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如:投掷、跳远、跑步、球类、游泳等动作的力学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913003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力学》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能应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学和训练中的具体问题,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任务】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为今后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做好准备。
2.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正确分析简单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
3.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使教学和训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生物力学概论、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骨、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及处理、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该学科为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原则、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课程。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运动生物力学》,赵焕彬, 李建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参考书:[1]《运动生物力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概念和历史沿革,提出了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定义和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特性。
【复习思考题】1.简述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2.简述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树立的哲学观点。
3.如何理解“生命要力学化,力学要生命化”的观点。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Ⅰ前言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及力学性质,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探讨人体机械运动的规律,研究合理的运动动作技术,分析各种因素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运动损伤的原因、机理,为制订合理的治疗及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讲授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加深对各项运动技术的理解,掌握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及康复治疗过程中对动作技术的分析。
为运动技术分析、身体训练、预防运动创伤、理解运动技术原理及提高体育运动项目技术教学的理论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确定医疗方案、选择康复手段、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知识保障。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8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3.5:1。
四教材:《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陆爱云,1版,2010年。
Ⅱ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任务、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趋势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
(二)熟悉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
(三)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人体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基础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动作结构的基本形式,人体运动的复杂性,人体简化模型与惯性参数。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动作结构概念、动作系统的分类、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并能运用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进行动作分析(二)掌握单运动链、多运动链、开放运动链、闭合运动链、人体惯性参数的概念,理解人体运动的复杂性,能运用相关原理进行简单的人体重心测量。
运动⽣物⼒学教学⼤纲XX 学院教学⼤纲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专接本课程名称:运动⽣物⼒学任课教师:XXX2014年8⽉20⽇⾄2015年1⽉5⽇XX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物⼒学》教学⼤纲课程名称:运动⽣物⼒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学分:2适⽤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理学⼀、课程的性质、⽬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运动⽣物⼒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案》的要求所开设的⼀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数理概念与⼒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应⽤,它的任务是为⼀切体育活动提供⼒学基础。
2.课程⽬的:运动⽣物⼒学是应⽤⼒学原理和⽅法研究⽣物体的外在机械运动的⽣物⼒学分⽀。
狭义的运动⽣物⼒学研究体育运动中⼈体的运动规律。
运动⽣物⼒学的任务是研究⼈体或⼀般⽣物体,在外界⼒和内部受控的肌⼒作⽤下的机械运动规律。
本课程使学⽣掌握运动⽣物⼒学基本知识,掌握运⽤⼒学知识分析体育动作的⽅法,从⽽规范动作形式,提⾼运动成绩。
3.课程任务:使学⽣了解运动⽣物⼒学的学科地位,提⾼学习兴趣。
使学⽣掌握运动⽣物⼒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掌握体育动作的⼒学分析⽅法,提⾼学⽣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利⽤运动⽣物⼒学知识指导⽇常训练和教学。
⼆、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理论部分绪论1.教学内容⼀、运动⽣物⼒学的基本概念⼆、运动⽣物⼒学的课程内容三、运动⽣物⼒学的学习要求2.教学要求要求学⽣了解运动⽣物⼒学学科发展,了解运动⽣物⼒学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重点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势。
第⼀章运动⽣物⼒学学科概述1.教学内容第⼀节运动⽣物⼒学学科演变⼀、运动⽣物⼒学学科的萌芽时期⼆、运动⽣物⼒学学科的形成时期三、运动⽣物⼒学学科的发展时期第⼆节运动⽣物⼒学学科特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法的综合性三、测量技术的先进性四、研究内容的实践性第三节运动⽣物⼒学学科任务第四节运动⽣物⼒学学科展望⼀、基础研究⼆、应⽤研究三、⽅法与技术研究2.教学要求要求学⽣了解运动⽣物⼒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沿⾰;明确运动⽣物⼒学学科特性;了解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重点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向;把握学科概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运动生物力学》是我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科基础教育层面的必修课程,它既是某些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体育实践的应用科学。
制定本大纲的指导思想是“后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其依据是我系新修订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并充分考虑了我系学生的实际。
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将介绍关于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这些原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分析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知道技术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ports technology and apply these principles to solve technical problems in spor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analyz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sports, kno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目的是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因此设计课程时考虑学生的实际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化了理论学习,注重体育实践中技术问题的解决。
- 2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运动解剖学是先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技术问题,会对各种运动项目进行技术分析,从而指导运动训练。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要求1.课前熟悉理论知识。
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进度计划表一、课程概述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力和运动效果的学科。
它结合了生物学、力学和运动学的知识,旨在解析人体如何通过机械原理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并优化训练方法。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运动生物力学知识,使其具备分析和解决运动过程中生物力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运动过程中力的应用及其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能够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和优化运动表现。
学会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知识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具备使用实验和模拟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概念(周次14)第一周课程导入与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概念介绍运动生物力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重要性。
探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类型、力学基础知识等。
学习人体的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第二周人体结构与运动生物力学基础讲解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分析肌肉和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力学特性。
介绍关节的运动学和运动力学基础。
第三周运动中的力与运动学分析研究运动中的主要力类型,包括重力、惯性力和摩擦力等。
掌握运动学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探讨力学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第四周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基础介绍常用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技术和设备。
实践如何进行力学测量与数据采集。
分析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第二部分运动表现与优化(周次58)第五周运动表现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不同运动项目的生物力学特点。
分析运动技术对表现的影响。
学习如何通过生物力学优化运动技术。
第六周运动训练中的生物力学应用探讨运动训练中的生物力学应用,如力量训练、灵敏性训练等。
学习如何设计和调整训练方案以提高运动表现。
实践生物力学分析在训练中的应用。
第七周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了解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力学原因。
探讨如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
第八周生物力学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运动康复中的生物力学应用。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高能损伤明显增多,各种灾害和事故都会造成严重运动系统的损伤,同时社会分工细化,劳动方式单一化,疲劳损伤也相应增加,同时大量伏案工作者、学生都成为腰、颈痛的高发人群,加上残疾人我国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给社会增加负担,另外在体育训练、健身锻炼中不合理的训练手段也会造成运动损伤,为生物力学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泛的空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大医院纷纷筹建康复科,许多高校也开展了康复专业,根据该专业特点,把运动生物力学、医用生物力学、骨伤科生物力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康复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综合成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本课程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4学时,计划教学周数为18周,总课时数为72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3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构建起全新的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知识体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动作分析、确定医疗方案、选择康复手段、制定运动处方是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知识保障。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知晓生物力学是力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在生物力学中的地位及其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了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的学科形成和课程创立的过程,及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了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在运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了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在运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人体运动常用力学参数和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和转动力学主要参数和定理,能够从生物力学角度应用相关的力学参数和原理来研究、分析人体日常生活运动、竞技运动、健身锻炼和康复练习中的这些动作的规律性,分析动作、总结规律,更好指导运动实践。
运动生物力学教案(1)授课内容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念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1、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分为两大类:(1)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2)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例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等等。
2、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复杂的运动技术建立在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运动生物力学用数学、力学等对运动动作加以定量描述。
运动生物力学从力学角度和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以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各专项技术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的动作技术原理,以及最佳运动技术。
人体机械运动表现为两种形式:(1)人体自身发生的形变,即人体各环节之间相对的位移运动。
(2)相对于其周围环境而发生的位移运动。
牛顿定律适用条件:刚体运动,而生物体会发生明显的形变。
因此在人体运动中具体应用时要进行适当变通,研究活体时须注意各种力对生物体所做的功。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1、研究运动员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生物力学特征2、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确立动作技术原理,建立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3、结合运动员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等特点研究适合个人的最佳动作技术方案和进行运动技术诊断。
4、探索预防运动创伤和康复手段的力学依据5、设计和改进运动器械,运动器械应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1、运动生物力学概论:概念、任务内容、发展史。
2、人体运动实用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以力学理论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因此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转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等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
3、骨、肌肉及人体基本活动的生物力学。
如:骨、骨械杆原理、肌肉结构的力学模型,肌肉收缩的力学特性和功能关系;人体各环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力学原理等。
4、人体运动数据采集和处理。
5、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如:投掷、跳远、跑步、球类、游泳等动作的力学分析。
第一章运动生物力学概论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体育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体育科学本身也产生了一些新学科,运动生物力学就是其中之一。
生物力学是研究活体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生物体与力学有关的所有问题。
在生物力学体系中,由于研究的领域和具体对象不同,生物力学又分为研究生物体力学结构及其运动机能一般规律的普通生物力学,或称理论生物力学;有研究人体某种活动机能的局部生物力学,或称应用生物力学,如人类工程生物力学、劳动生物力学、整形生物力学、康复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运动生物力学(sport Biomechanics)把体育运动中各项动作技术的研究课题,赋予生物学和力学的观点及方法,使复杂的体育动作技术奠基于最基本的生物学和力学的规律之上,并以数学、力学、生物学及运动技术原理的形式加以定量描述。
教练员、运动员可依据所测定的生物力学参数来建立运动技术教学和训练的模式,不断完善动作技术。
运动生物力学要具体回答人体完成各项运动动作时是怎么样运动和为什么会运动的原因,同时也要研究影响人体运动的外界条件(如体育场地质量及各种训练和比赛的器材设备等)与运动技术的关系。
根据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的特点,结合对运动场地、器材的改进,研究最合理、最有效的运动技术,以求达到最好的运动成绩。
动作技术原理与最佳运动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动作技术原理是指完成某项动作技术的基本规律,它适用于任何人,不考虑运动员的性别、体型、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素质等的个体差异,是具有共性特点的一般规律。
而最佳动作技术是考虑了个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心理素质和训练水平来应用一般技术原理,以达到最理想的运动成绩,即它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特征的运动技术。
因此,最佳动作技术是因人而异的,对某运动员能获得最佳成绩的技术,对另一名运动员来说就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各个运动员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和技术特点。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运动生物力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体育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总结,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熟悉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测量手段,使学生能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人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能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与手段测量、评价人体运动的力学功能。
为运动选材,避免运动伤害,增强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质量等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简单动作技术的力学原理,掌握一定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本大纲所提出的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②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32学时的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学生责任感及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组织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完整阶段教学,先基础理论,后应用分析教学,课程需要学生具备
一定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基础力学等专业基础,通过课程教师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高等学校教材《运动生物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课堂理论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力学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分解教学视频。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课内教学2学时,课外阅读2学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应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提交单元理论作业,在教学中有疑问可以在具体答疑时间咨询,期末进行专项理论内容的闭卷考试。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课程结束前1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