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10
有限元二阶单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微分方程的近似解。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需要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结构的力学行为,了解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情况。
有限元方法通过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小单元,再在每个小单元上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最终将整个结构的力学行为近似为每个小单元的力学行为,从而得到结构整体的响应。
本文将重点介绍有限元二阶单元,即在有限元计算中常用的一种单元类型。
通过对二阶单元的概念、优势以及应用前景的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该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有限元方法和二阶单元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详细讨论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介绍二阶单元的概念及其优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二阶单元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旨在全面展示有限元二阶单元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有限元二阶单元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有限元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二阶单元的概念和特性,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求解中,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同时,借助二阶单元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模拟复杂结构的力学行为,为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因此,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有限元二阶单元,为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2.正文2.1 有限元方法简介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技术,用于在给定几何和物理条件下解决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
它可以将连续的实体分解为有限数量的子域,每个子域称为有限元,然后通过对有限元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得到整个实体的近似解。
有限元方法可以应用于结构力学、热传导、流体力学等不同领域的问题求解。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问题转化为离散的线性代数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些方程组得到问题的近似解。
这种离散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地简化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可以方便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二级结构和回文结构
一、二级结构
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局部折叠方式,也就是蛋白质的各个肽段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几种形式。
这些结构形式在蛋白质分子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α-螺旋是蛋白质中最常见的二级结构,它由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每个残基的侧链伸向外侧,螺旋的轴向是右手螺旋,螺距为0.54nm。
β-折叠也是常见的二级结构,它是由多个平行的肽段组成,每个肽段的侧链交替向内和向外伸展。
β-转角是蛋白质分子中常见的折叠方式,它是由四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角形结构。
无规卷曲是指没有确定规律的折叠方式,它通常出现在蛋白质的表面区域。
二、回文结构
回文结构是指一种特殊的序列排列方式,它的序列前后对称或左右对称。
在生物学中,回文结构主要出现在DNA和RNA分子中,特别是基因序列和miRNA等非编码RNA中。
回文结构可以影响DNA和RNA 的稳定性、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表达等。
回文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回文和重复回文等类型。
简单回文是指由相同或相似的序列组成的对称排列,如“ATGC”和“GCAT”等。
重复回文是指由多个重复的单元组成的对称排列,如“NNNNNN”等。
研究发现,某些类型的回文结构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例如某些miRNA 的靶基因位点包含回文结构,这些位点可以与miRNA结合并降低相应
基因的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二级结构和回文结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rna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RNA二级结构是指RNA分子在生物体内折叠成的二维或三维空间结构,由于RNA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其能够形成的特定二级结构,因此RNA的二级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碱基互补配对:RNA的二级结构是由碱基互补配对所形成的。
RNA分子中的腺嘌呤(A)和尿嘧啶(U)以及胸腺嘧啶(T)和腺嘌呤(A)之间可以形成互补配对,胞嘧啶(C)和鸟嘌呤(G)之间也可以形成互补配对。
这些配对通过氢键相连,使得RNA分子可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2.碱基堆叠:二级结构中的碱基通常呈现出堆叠的结构,这种堆叠结构有助于RNA分子的稳定性。
碱基堆叠通过范德华力和π-π堆积力相互作用来维持。
3.非配对区:RNA二级结构中通常存在一些未配对的碱基,这些未配对的碱基形成了所谓的非配对区。
非配对区的长度和位置对RNA的二级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4.节点和环:RNA分子中会形成一些节点和环状结构。
节点是由非配对碱基和配对碱基之间形成的,而环状结构则是由碱基序列的一部分自己折叠形成。
这些节点和环对于RNA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5.目标配对:RNA分子中的一些区域会与其他区域形成配对。
这种目标配对有助于RNA分子的形成特定结构,同时也可以帮助RNA参与到一些生物过程中。
6.二级结构的动态性:RNA的二级结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即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结构上的变化。
这种动态性使得RNA分子能够通过二级结构的改变来完成其多样的功能。
7.共价修饰对二级结构的影响:RNA分子上的共价修饰,如甲基化、磷酸化等,对RNA的二级结构也有影响。
共价修饰可以改变RNA分子的结构,从而影响其功能。
8.环境影响二级结构的稳定性:RNA的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温度、盐浓度、pH值等。
不同的条件下,RNA的二级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功能。
总体而言,RNA的二级结构具有以上基本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RNA的生物功能和调控。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地构造单元 建造类型 生物特征 构造演化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一阶单元和二阶单元剖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在计算机图形学和有限元分析领域,一阶单元剖分和二阶单元剖分是常用的技术手段。
这两种剖分方法在模型建立和数值计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阶单元剖分是指将一个几何形状的区域划分为更小的单元。
在这种单元剖分中,每个单元被称为一阶单元,具有相对简单的几何形状,例如线段、三角形和四边形。
一阶单元剖分的优势在于确保了计算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适用于一些简化模型和较粗糙的分析。
它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角网格剖分和有限元分析中的网格生成。
二阶单元剖分是在一阶单元剖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单元。
在这种单元剖分中,每个单元通常由一阶单元的节点和边构成,并添加了额外的内部节点或边。
这样的剖分方法使得单元更加灵活,能够更精确地描述几何形状和物理特性。
二阶单元剖分在更细致的模型建立和更精确的计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曲面剖分和有限元分析中的高阶元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阶单元剖分和二阶单元剖分的定义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讨论一阶单元剖分的定义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将探讨二阶单元剖分的定义以及其在复杂几何形状和高精度计算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两种剖分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一阶单元剖分和二阶单元剖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从而为计算机图形学和有限元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并给出具体的案例和应用示例,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写作: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一阶单元和二阶单元剖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概述。
首先,介绍剖分方法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然后,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最后,给出引言部分的展望。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一阶单元剖分和二阶单元剖分的定义和应用。
构造单元的划分
一级构造单元为地壳性质发生重大质变的较大区域,即由活动区(地槽)转化为稳定区(准地台)。
二级构造单元,是在准地台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型隆起、拗陷和再生地槽,以及伴随准地台形成的同时局部继承下来的残余地槽。
三级构造单元为二级构造单元内部的次级隆起、拗陷,其间沉积建造、岩浆活动与构造变形等特征有明显差别。
四级构造单元是根据三级单元在构造变动或后期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更次级隆起、拗陷及不同的构造形态进行划分。
2B结构形态1. 什么是2B结构形态?2B结构形态是指由两类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材料的晶体结构形式。
其中,结构单元B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离子或各种原子和离子组成,形成一种有序排列的结构单元。
而另一类结构单元A则是一种晶体结构。
2B结构形态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调控材料的电子、光学、力学等性能。
2. 2B结构形态的分类根据结构单元B的组成和排列方式,2B结构形态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2.1 堆垛结构形态堆垛结构形态中,结构单元B在结构单元A的间隙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堆叠排列。
堆垛结构形态常见的例子包括层状化合物和层状双氧化物。
层状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离子交换性能,广泛用于电池、电容器等领域。
层状双氧化物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常用于环境净化和能源转换。
2.2 间隙结构形态间隙结构形态中,结构单元B填充在结构单元A的间隙中,形成一种有序的间隙排列结构。
间隙结构形态常见的例子包括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和介孔材料。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径大小,被广泛用于气体储存、分离和催化等领域。
介孔材料则具有大的孔径和高的孔隙度,常用于吸附剂和载体材料。
2.3 堆积结构形态堆积结构形态中,结构单元B按照一定的规则堆积在结构单元A的基础上,形成有序的堆积结构。
堆积结构形态常见的例子包括纳米颗粒和超晶格。
纳米颗粒具有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和光学材料。
超晶格则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孔隙结构的材料,可以用于光子晶体和声子晶体等领域。
3. 2B结构形态的合成方法合成2B结构形态的材料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A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方法:3.1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反应合成材料的方法。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组成,可以控制合成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水热法广泛用于合成层状化合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2B结构形态材料。
3.2 模板法模板法是一种利用模板的空间限域效应来合成材料的方法。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董连慧1李卫东2张良臣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管理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疆已有的地质资料,将新疆大地构造单元以三条缝合带为界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四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进一步又划分为8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5个三级构造单元。
较为合理的解释新疆地质构造的演化,将复杂的造山活动遗迹进行了有序的时空配置,能够为新疆的地层区划及成矿区带的划分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板块对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单元的划分及述语,也各不相同。
大地构造学派很多,曾用槽台观点、地质力学观点、板块观点编制过新疆大地构造图,如今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正在用造山系观点进行编图。
不同大地构造学派流行时总有人拥护,也总有人反对,拥护说明有一定道理,反对说明存在一定问题。
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有争论才能前进。
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在实践中修正、补充和完善,必定反映出科学在发展,认识在前进。
作者认为板块构造学说道理深厚,能够全面地表达地壳现今呈现出的各级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至今的基本特征。
故以本文表达作者对新疆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的认识,若经修正、完善、不断深化,将能合理地反映新疆大地构造特征。
一、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标准和各级构造单元名词述语Ⅰ级构造单元—板块由陆块和陆缘活动带组成,它与相邻板块有大洋盆地相隔,洋盆消失及两个板块碰合后,形成一条规模巨大的板块缝合带。
可根据古地磁、古生物区系、古地理环境和地壳演化的明显差异等进行划分。
Ⅱ级构造单元—陆块、陆缘活动带、微板块在一个统一的板块内,按其活动性,可分出相对稳定的陆块(陆壳)、陆缘活动带(过渡壳及洋壳残片),以及由板块边缘裂离出来的古老块体,在其后发展中自成体系的微型板块。
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论文提要含油气单元盆地内部是不均一的,为了勘探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划分盆地内部的构二级构造单元位于亚一级构造单元内部,正相单元称二级构造带,负向单元称洼陷。
洼陷基底埋藏深,盖层发育全,生油岩厚度大,是油气生成的基本单位。
准确的说,盆地的二级构造带是位于一定区域构造部位上,由同一种构造运动形成的若干个形态相似的三级构造组成的正向构造。
二级构造带不仅控制着三级构造的形态、规模、分布、发展史和力学机制,而且还控制着岩性剖面及生、储、盖组合。
因此二级构造带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圈闭条件,从而形成一群有共同性的油气藏。
二级构造带的种类甚多,如逆牵引构造带、潜山构造带、断鼻构造带、断阶带、背斜带、斜坡带、地层尖灭带、超覆带、盐丘、焦块、披覆、嵌入带等等。
正文一、逆牵引构造带:在断层的两盘因断块相对位移而出现的拖拽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变动。
拖拽构造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出现,它与油藏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的是垂直方向,分为正牵引与逆牵引两种。
断块顺着正断层的破裂面向下滑动,因摩擦力作用,可能形成向上拖拽的正牵引。
正断层的下盘相对上升,而岩层是向下拖拽,可形成半背斜。
这种拖拽构造无论在正断层和逆断层之中均能出现,但以逆断层的牵引更为显著。
它与逆断层伴生的拖拽构造,是塑性形变过渡到破裂的典型。
在构造地质学中,研究断层的性质时,经常将这种构造现象用来当作确定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的重要证据。
逆牵引是较大的同生正断层伴生的一种构造。
它发生在产状平缓的岩层之中,在正断层的下降盘出现。
岩层发生逆牵引的拖拽现象恰巧与正牵引相反,逆牵引可以形成幅度相当大的背斜构造。
由于这种背斜是正断层的同生构造,断层的落差可达数百米至千米,断层的上盘滑落时,断块伴有沿水平轴旋转的运动状态,这种旋转的结果,导致背斜的形成。
而且背斜的轴部亦成弧形滚动,所以国外又称为滚动背斜。
从成因上来说,这种成排分布的滚动背斜是正断层发生逆牵引形成的构造带,故又称之为逆牵引构造带。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潘桂棠’肖庆辉2 陆松年3 邓晋福4 冯益民5 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7 郝国杰3 冯艳芳“(l.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61 0 8 2 ; 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 0 37 ; 3.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30 01 70 ;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 08 3; 5.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陕西西安71 0 54 ;6.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水刃74 ; 7.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南京21 0 16 )提要: 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整体论述中国构造分区, 都以不同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的不同认识论和方法论, 有不同的方案。
以黄极清先生等多旋回构造观、王鸿祯先生等历史大地构造观和李春显先生等板块构造观的“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 是集中国地质构造之大成, 在全国起指导作用, 影响既广泛且深远。
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是当前板块构造细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
它既是板块构造研究的理论问题, 也是区域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评价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文的大地构造分区图的编制是以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浆活动、变质变形等地质记录为基础, 承接融合中国“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理念, 在板块构造一地球动力学理论指导下, 以成矿规律和矿产能源预测的需求为基点, 以不同规模相对稳定的古老陆块区和不同时期的造山系大地构造相环境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 以特定区域主构造事件形成的优势大地构造相的时空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为划分构造单元的基本原则, 划分出中国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由陆块区和造山系组成为9 个一级构造单元, 以及相应的56 个二级构造单元。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 较准确地划分尚需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扭词: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陆块区; 造山系; 多岛弧盆系中圈分类号: Ps4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00 一36 57 (2 0 0 9 )0 1 一0 0 0 1 一2 8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之一, 可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 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文章标题:探索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的深度与广度一、引言在有限元分析中,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模拟复杂结构的受力情况。
本文将深入探讨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对工程实践的意义,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分析。
二、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的定义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是指一种具有高阶精度的有限元单元,它具有更好的逼真性和稳定性。
在有限元分析中,它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尤其是在复杂载荷或边界条件下。
该单元类型的特点是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精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三、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的特点1. 高阶精度: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相比于普通的四面体单元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2. 稳定性好:由于其更多的自由度和高阶精度,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在受力情况复杂或者边界条件变化较大时,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数值稳定性。
3. 逼真性强:该单元类型对结构的表现更为真实,能够更准确地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为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4. 应用广泛: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分析需求。
四、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
在汽车工程中,它可以准确地模拟车身在不同载荷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对车身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评估;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可以模拟飞机在高速飞行和复杂气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对机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五、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对工程实践的意义1. 提高分析准确性:dyna二阶四面体单元类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为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2. 优化结构设计:通过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根据实际受力情况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材料和成本的浪费。
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描述篇一: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描述:平原二级阶地是指在平原地区的地表下地质构造层次中,由若干个二级地质阶地组成的一种地质地貌类型。
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特征:平原二级阶地主要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沉积岩为主,占主导地位。
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等自然介质在平原地区沉积形成的,其岩性以砂岩、页岩、灰岩等为主。
而火山岩则是在平原地区由地下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性以灰岩、火山岩等为主。
2. 地质构造:平原二级阶地位于平原地区的西部,是平原地区向下发展的地质构造层次之一。
其地质构造特征是,在平原二级阶地的下方存在着一系列新生代的地质构造活动,如喜马拉雅山脉的构造运动和青藏高原的形成等。
这些构造活动形成了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如阶地的起伏、地表形态等。
3. 地质变化: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变化较为缓慢,其地质构造特征和岩性相对稳定。
然而,由于平原地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貌和地质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平原地区的河流流量和湖泊水位变化会影响沉积岩的分布和岩性特征,人类活动如开采、矿山等也会影响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特征。
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岩性相对稳定,但其地貌和地质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因此,对平原二级阶地进行勘探、评价和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地质特征和变化规律。
篇二:平原二级阶地是指在平原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和地形作用而形成的二级地质阶地,通常由一系列相互交错的地质阶地组成,包括阶地、丘陵和山地等。
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构造:平原二级阶地是由于平原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作用而形成的。
一般来说,平原二级阶地的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平原地质构造和盆地地质构造两种类型。
平原地质构造是指平原地区地壳发生的上下对流和扭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质阶地。
盆地地质构造则是指平原地区地壳发生的水平运动,形成了一些沉积盆地和矿床盆地等。
高分子二级结构高分子是由成百上千个单元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链。
其中,高分子的二级结构是指基本的分子链中出现的空间结构,如卷曲、折叠等形态。
高分子的二级结构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显著影响。
高分子的二级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1. α-螺旋结构:α-螺旋是由大量氢键交错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度。
典型的α-螺旋结构包括蛋白质中的α-螺旋,如发丝蛋白和角蛋白等。
此外,在天然和合成高分子中也普遍存在α-螺旋结构。
2. β-折叠结构:β-折叠结构由两条或多条多肽链互相平行或对称排列而形成。
与α-螺旋相比,β-折叠结构中的氢键更多,因此更加稳定。
β-折叠结构是许多蛋白质的重要组成结构,如蛋白质中的β-甲基和β-转角。
3. 挀结构:柔性链分子在空间中呈现出的一种像线一样的结构,通常在蛋白质和天然高分子中出现。
挀结构是一种松弛的结构,通常伴随着高分子获得更大的可塑性。
4. 随意卷曲结构:随意卷曲结构是指高分子链在空间中呈现出的不规则形态。
这种结构通常是一些极为灵活的高分子链所形成的。
随意卷曲结构经常出现在无定型聚合物中,例如橡胶和丙烯酸酯动态交联物。
以上四种高分子的二级结构均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高分子研究和应用中,对二级结构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总之,高分子是由成百上千个单元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链,而高分子的二级结构则是指基本的分子链中出现的空间结构,如卷曲、折叠等形态。
在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中,它们的二级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高分子的二级结构深入了解和掌握,对于高分子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造单元划分及构造分区
《构造单元划分及构造分区》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地质学家们研究地质过程的基础。
构造单元划分是按照地质构造的特征将地球表面的地质结构划分为一个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特的地质特征,如岩性、地层结构、构造活动等。
构造分区是把构造单元划分的结果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构造分区,以便更好地研究地质构造的发育史和演化规律。
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分区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过程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质构造的发育史和演化规律。
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分区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发现地质构造的发育趋势,发现构造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构造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此外,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分区也有助于地质学家发现地质构造的发育史和演化规律,为地质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分区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过程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质构造的发育史和演化规律,为地质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级结构类型
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的局部结构,通常由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规则的空间排列方式和较为稳定的空间结构。
常见的二级结构类型包括α-螺旋、β-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
α-螺旋是指蛋白质中一种常见的二级结构类型,由多个氨基酸组成一个螺旋状结构,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向外延伸。
α-螺旋通常具有13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一个螺旋周期,其中氨基酸残基相对于螺旋轴有一个3.6的角度。
α-螺旋的稳定性主要受到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的影响。
β-折叠是指一种由多个β-片段组成的二级结构类型,通常呈现出折叠的形态。
每个β-片段包含多个氨基酸残基,其侧链向外延伸。
β-片段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网状结构,将蛋白质折叠成规则的形态。
β-折叠的稳定性主要受到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的影响。
转角是指连接α-螺旋和β-折叠的一种较短的结构,通常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转角是蛋白质中重要的结构元素,具有连接不同二级结构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稳定蛋白质的整体结构。
无规卷曲是指蛋白质中没有明确的二级结构类型,由氨基酸残基随机排列而成。
无规卷曲是蛋白质中重要的结构元素之一,常见于蛋白质的附属结构中,具有连
接不同二级结构和调节蛋白质功能的作用。
催化二级结构单元
催化二级结构单元是指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结构
稳定性和活性的微观结构单元。
催化二级结构单元通常由数个原子或分子组成,并且在催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催化二级结构单元的形成与催化剂表面的晶体结构、孔道结构、活性位点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会重新排列形成不同的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可以提供活性位点,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二级结构单元的形成不仅与催化剂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催化二级结构单元在多种催化反应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金属簇、活性位点、氧化还原中心等。
这些结构单元可以提供吸附位点、活性位点、电子传递通道等功能,从而促进催化反应的发生。
总之,催化二级结构单元是指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活性的微观结构单元,其形成与催化剂表面的晶体结构、孔道结构、活性位点等因素密切相关,对催化反应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论文提要含油气单元盆地内部是不均一的,为了勘探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划分盆地内部的构二级构造单元位于亚一级构造单元内部,正相单元称二级构造带,负向单元称洼陷。
洼陷基底埋藏深,盖层发育全,生油岩厚度大,是油气生成的基本单位。
准确的说,盆地的二级构造带是位于一定区域构造部位上,由同一种构造运动形成的若干个形态相似的三级构造组成的正向构造。
二级构造带不仅控制着三级构造的形态、规模、分布、发展史和力学机制,而且还控制着岩性剖面及生、储、盖组合。
因此二级构造带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圈闭条件,从而形成一群有共同性的油气藏。
二级构造带的种类甚多,如逆牵引构造带、潜山构造带、断鼻构造带、断阶带、背斜带、斜坡带、地层尖灭带、超覆带、盐丘、焦块、披覆、嵌入带等等。
正文一、逆牵引构造带:在断层的两盘因断块相对位移而出现的拖拽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变动。
拖拽构造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出现,它与油藏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的是垂直方向,分为正牵引与逆牵引两种。
断块顺着正断层的破裂面向下滑动,因摩擦力作用,可能形成向上拖拽的正牵引。
正断层的下盘相对上升,而岩层是向下拖拽,可形成半背斜。
这种拖拽构造无论在正断层和逆断层之中均能出现,但以逆断层的牵引更为显著。
它与逆断层伴生的拖拽构造,是塑性形变过渡到破裂的典型。
在构造地质学中,研究断层的性质时,经常将这种构造现象用来当作确定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的重要证据。
逆牵引是较大的同生正断层伴生的一种构造。
它发生在产状平缓的岩层之中,在正断层的下降盘出现。
岩层发生逆牵引的拖拽现象恰巧与正牵引相反,逆牵引可以形成幅度相当大的背斜构造。
由于这种背斜是正断层的同生构造,断层的落差可达数百米至千米,断层的上盘滑落时,断块伴有沿水平轴旋转的运动状态,这种旋转的结果,导致背斜的形成。
而且背斜的轴部亦成弧形滚动,所以国外又称为滚动背斜。
从成因上来说,这种成排分布的滚动背斜是正断层发生逆牵引形成的构造带,故又称之为逆牵引构造带。
单个的逆牵引背斜常为短轴背斜,也有穹隆构造。
一般背斜的长轴平行主断层,两翼不对称,近断层的一翼陡,远断层的一翼缓。
陡翼比缓翼的倾角大1.5-3倍。
单个逆牵引背斜的闭合面积一般为几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背斜构造很平缓,闭合度一般为数十至三百余米,如图4-4、图4-5所示。
(图4-4)大卢家馆陶组第二段底构造图(图4-5)大卢家构造剖面图因此,总的看来,逆牵引背斜的规模是比较小的。
但是,这种构造可以大量出现,而且又往往富集石油,所以,它的储量的总和是非常惊人的。
所有与滚动背斜伴生的断裂面在剖面图上是一个曲面。
断裂面的形态总的趋势是,上部倾角较陡,下部较缓。
另一方面,滚动背斜顶部亦成弧形线位移,即自上而下,背斜的顶部逐渐向缓翼移动,如图4-6所示。
(图4-6)逆牵引背斜剖面图(据冯石等,1981)顶部移动的距离与断层面的曲率和滚动背斜的幅度成正比。
有人作了一个统计,发现逆牵引背斜的高点与断裂面之间的距离经常保持一个常数。
例如济阳坳陷,逆牵引背斜的顶部,断裂面大约在0.5-1km之间。
从分布规律来看,逆牵引构造带在断陷盆地内的断裂带附近分布较多,其次分布在断裂带附近。
在不对称坳陷中,它集中地分布在坳陷的陡翼。
逆牵引构造带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断层条件,断层条件所反映的实质是力学因素,也是主导因素。
具体说,由区域性的引张应力场决定了断层的性质即断层都是属于同生断层。
断层面的倾角必须是上部较陡,下部较缓,形成一个曲面,断层的上盘沿着这个弯曲的破裂面向下滑动,必然分解为二阻分力一阻分力表现为垂向位移;另一组表现为水平引张。
水平引张的结果是使两盘发生分离。
于是在断层的发育过程中,在理论上应该在上、下盘之间产生一个裂缝。
实际上,这个裂缝是潜在的,因为在它未出现之前,重力作用已使岩层不断弯曲而弥补这个潜在空间;另一方面使岩层变为背斜褶曲。
②岩性条件,在一条较长的断裂带内,如果这条断裂带穿过各种类型的岩性剖面,只有遇到以泥岩占优势的剖面时才发育着逆牵引构造。
通常见到的逆牵引背斜往往是以砂岩组成核部,以泥岩组成翼部。
因为泥岩在剖面中占优势,不难设想,在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下,压实作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③产状条件,在岩层倾角接近水平时,断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塌落,最易形成逆牵引构造,否则就不易形成。
逆牵引构造带之所以能有利于石油富集,其原因有四:①有利部位②有“三-致”的富集关系③良好的储集层④保存条件好。
二、古潜山构造带:古潜山由别剥蚀面所分割的两部分组成。
剥蚀面以下是老岩层组成古潜山的核部构造。
剥蚀面以上是新岩层组成的古潜山的披盖构造。
古潜山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综合的产物。
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都可以形成古潜山的核部构造,而且都可以形成油藏。
古潜山中无论是碳酸盐岩、砂岩和火山碎屑岩,均能找到高产的油井。
不过其中最有利的还是碳酸盐岩组成的核部,许多特大古潜山油田和日产千吨以上的油井,往往分布在这类岩层中。
所有的古潜山都经历了两个发展过程。
前一过程是地壳上升而遭受剥蚀,后一过程是地壳沉降并被埋藏。
下第三系潜山构造根据核部山体的构造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下列几种:1.断块山:侵蚀面以下的基岩受后期断裂运动的作用,沿断裂面上升而形成的古潜山,根据控制古潜山形成的断层组合形态,又可进一步分为三类:①单断式古潜山,有单斜岩层与反向正断层组合而成,如任丘构造,如图4-8所示:(图4-8)a—任丘古潜山构造图;b—剖面图②断阶式古潜山,由单斜岩层与一组斜抬式的正断层组合而成,如南孟潜山,如图4-9所示:(图4-9)a—南孟潜山构造图;b—剖面图③地垒式古潜山,由一组倾向相反的正断层,中央断块上升组成潜山的核部,如石臼潜山,如图4-10所示。
(图4-10)上图为石臼坨山构造图;下图为剖面图2.褶皱山:老第三纪地层盖在老地层形成的褶皱构造之上,如高阳、馆陶背斜构造等褶皱型的古潜山构造带,如图4-11所示:(图4-11)a—港西潜山构造图b—剖面图3.残山:老第三纪地层披盖在老地层侵蚀面形成的凸起地形之上,如八里庄、义和庄残丘型的古潜山构造带,如图4-12所示(图4-12)上图为八里庄潜山构造图;下图为剖面图根据构造运动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古潜山的成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潜山主要是受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
第二阶段,被埋藏之后又为构造运动所改造。
第三阶段属于古潜山的稳定阶段,大都在新第三纪以后。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构造运动比较稳定,一般表现为古潜山被埋藏的深度加大。
三、超覆不整合构造带:超覆不整合发育在湖海的边缘,受地理因素的控制,故亦称之为“地理不整合”。
海侵造成的不整合则称之为“海侵不整合”。
这是一种局部地区的地壳运动不均衡的产物,即沉积盆地相对下降,使水体扩大它的范围,海陆面积发生变化,海岸线推向陆地的结果。
超覆不整合反映的沉积特征因岸线向大陆迁移,结果在以前沉积浅水相的地方,变为沉积较深的水相,在柱状剖面上反映为细粒沉积物堆积在较粗的沉积物上,即说明离大陆远的相带迭置在离大陆较近的相带之上。
连续超覆的结果在剖面上则造成一套海侵式的沉积特征。
即自下而上,粗粒沉积物为细粒沉积和化学沉积物所代替。
超覆不整合是一种典型的过渡型的接触关系,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央和隆起地区过渡,追溯同一层,便可发现岩层的接触关系是有规律地变化的,在垂直盆地的岸线向陆地追溯,常可看见地层向上超覆,以至覆盖在更老的地层和盆地的基底之上,形成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同一层追溯到盆地的中央,则逐渐过渡为整合接触。
超覆不整合构造带对油气的生、储、盖组合,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都有明显的影响,是油藏高产富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①油气运移的通道②形成良好的储集层③形成多种圈闭条件④代表油气运移的高潮⑤确定盆地边缘的重要标志。
四、岩层尖灭构造带:岩层厚度变化的极端结果,可以使厚度等于零,厚度变化为零或岩层消失时,称为岩层尖灭。
岩层尖灭构造带就是岩层尖灭线分布的地方。
岩层尖灭分为原生尖灭和次生尖灭两种。
原生尖灭是岩层分布的局限性所引起的真尖灭;或者是由岩相变化所引起某种岩性层的消失。
次生尖灭大多数与褶皱、断层的形成有关。
岩层向盆地中央延伸时,受沉积分异作用的影响,将改变它的成分和结构,如果由一种岩层完全过渡到另外一种岩层,这种现象称为岩性尖灭。
例如济阳坳陷中老第三系沙河街组第三段的上部一个东西的横剖面,通过水安镇至东营地区的八口钻井,可以清晰的看到岩性和厚度在横向上的变化情况。
单层尖灭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夹层单向尖灭,砂层合并加厚②夹层相互尖灭,砂层厚度错动变化③砂层向一侧尖灭④砂层相互尖灭⑤砂层向一侧呈锯齿状尖灭五、滑脱型断层——褶皱带:断层运动的结果,形成了断裂带。
断裂带的特征主要是决定于两盘的岩性,影响岩性的物理化学因素、应变速度、以及断层带附近的孔隙压力。
如果断裂带通过页岩或蒸发岩,当这套岩石之上承受较大的围压,而且又有很高的空隙压力时,则将出现断层的滑脱现象,那就是断层将沿着某一套柔质岩层作低角度和长距离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滑脱型断层——褶皱带。
简而言之,我们将沿着滑脱带发生顺层滑动的断层,及由此引起上覆岩层形成褶皱的构造组合,称为滑脱型断层——褶皱带。
六、断裂阶梯状构造带:由两条以上的主断层切割基底与盖层,使基底呈阶梯状节节下降,由浅而深,盖层呈挠曲向断层过渡,这就构成了盆地中的断阶带。
在不同的盆地中,断阶带可长达数十至百余千米,宽达数千米至数十千米,控制数百平方千米的面积。
断阶带大多分布在凹陷的陡坡,并在土气与凹陷相连的地带集中分布。
但也有发育在缓坡向中央凹陷的过渡带上的。
凹陷的两侧所发育的断阶带,其结构是有所区别的。
在陡翼一侧发育的断阶带,下面有时复合着古潜山构造带,而缓翼一侧大多数仅仅是一简单的断裂构造带。
以辽河盆地的冷东断阶带为例,早第三纪已形成台安——大洼主断裂,断距达千米以上。
在它的另一侧,发育着冷东断层,下第三系沙一段沉积时,其断距有800m,断阶带即为上述两个断层所夹持。
在断阶带的下部由基底到沙河街组,均为断层所切,到了东营组由下而上盖层过渡为挠曲。
在断层的东西两盘,仅东营组的厚度就相差3倍以上,说明断阶带直到东营期仍在发育,经东营期末完成,挠曲的幅度达800m。
七、单斜构造带: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坳陷的缓坡,盖层的构造形态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常以断裂鼻状构造带的形式出现。
斜坡的基底可能是区域性的同斜构造,岩层一致向盆地中央倾斜,倾斜的角度随着地史的演化由新至老逐渐加大。
另一方面,斜坡的基底沿着区域构造线的走向可能呈波状起伏,而且向盆地中央倾没,复合成一系列的鼻状构造。
基底的上述结构可以被盖层继承。
在鼻状构造抬起的一端,如果被主断层所截,则组合成断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