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10.26 MB
- 文档页数:6
篇一:实验报告范文心理学实验报告2009-09-14 11:09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10:34摘要本次实验通过测定男女两名被试对不同长度识记数字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sternberg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
结果发现,两名被试的反应时并没有随着记忆项目长度的增加而随着增加,也就是说,本次实验没有验证实验假设,本次实验是不成功的。
关键词:系列扫描短时记忆加因素法1 前言1900年ge.muller和a.pilzecker提出两类记忆,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已经确认存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般认为,短时记忆是指对信息保持几秒钟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在20 世纪,sternberg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
这种实验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因此,重要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辨别认知加工的顺序,并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
加因素法假定,当两个实验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应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是恒定的。
这样称两个因素的影响效应是相加的。
加因素法的基本手段是探索有相加效应的因素,以区分不同的加工阶段。
使用加因素法分析心理过程的一个典型实验是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任务”。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实验一: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 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1)耳孔法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2)剪趾法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3)染色法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1)剪尾采血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
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
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
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当需中等量的血液,而又需避免动物死亡时采用此法。
实验报告单格式实验报告单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 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 m3;ρ——粉体的真密度,g/c 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气温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气温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气温观测仪器,如温度计和百叶箱。
4. 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计2. 最高温度计3. 最低温度计4. 自计温度计5. 百叶箱6. 记录本7. 笔五、实验原理气温是大气温度的简称,是指大气中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强度。
气温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部分,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温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大气中空气的温度,从而得到气温数据。
六、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温度计、百叶箱等。
- 了解气温观测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观测阶段:- 将温度计放入百叶箱内,确保其稳定。
- 按照规定的观测时间(如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
- 记录每次观测的温度值。
3. 数据处理:- 计算每次观测的温度平均值。
-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4. 分析讨论:- 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 结合气象知识,讨论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七、实验结果1. 气温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 | 温度(℃) || -------- | -------- || 02:00 | 5 || 08:00 | 8 || 14:00 | 18 || 20:00 | 12 |2. 气温变化曲线图:(此处应附上气温变化曲线图)八、分析与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早晨2时左右。
2. 从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
3. 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如高温天气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低温天气则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供暖需求增加等。
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实验步骤】(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才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虽然经过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继续上升;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及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2.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50ml),温度计,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时,每0。
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沸腾过程中,酒精灯仍在继续加热,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20594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一: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名称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姓名徐梦浙学号专业生物系统工程指导老师王建平/叶尊忠一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热电偶特性曲线;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所需仪器四、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注意事项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九、本实验仪采用的电偶为K 型热电偶和J型热电偶。
十、实验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发现的塞贝克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另一端温度为T0,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见图50-1(a),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实验名称:银镜反应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银镜反应的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 掌握银镜反应的基本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银镜反应的现象,验证醛类化合物的还原性。
实验原理:银镜反应是利用醛类化合物与银氨溶液([Ag(NH3)2]OH)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R-CHO + 2[Ag(NH3)2]^+ + 3OH^- \rightarrow R-COO^- + 2Ag↓ + 4NH3 + 2H2O \]实验用品:-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玻璃棒- 硝酸银溶液(AgNO3)- 氨水(NH3·H2O)- 乙醛(CH3CHO)- 1mol/L氢氧化钠溶液(NaOH)- 蒸馏水- 酒精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1ml 2%硝酸银溶液。
2. 加入2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直至沉淀完全溶解。
3. 加入几滴氨水,振荡至溶液澄清。
4. 加入2-3滴乙醛溶液,轻轻振荡。
5. 将试管放入50-60℃的水浴中加热5-10分钟。
6.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后,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果分析:银镜反应的出现证明了乙醛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
实验中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温度的控制是为了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氨水的加入量,过量会导致银镜反应不彻底。
2. 加热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实验总结:银镜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银镜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掌握了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乙醛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银镜反应的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院专业学号姓名同组实验者2012 年月日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说明: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本篇三:武汉大学实验报告格式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年月日12345篇四:南昌大学实验报告格式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一、实验项目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基本原理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八、参考资料篇五:成都理工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格式及相关要求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二〇年月二〇年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篇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
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实验步骤](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
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
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
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
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
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
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1、液体试剂的取用(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
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
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2)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要用洁净的镊子夹取。
装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平放,把颗粒放进试管口内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使颗粒缓慢地滑到试管底部。
(三)物质的称量托盘天平常用精确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0.1g。
实验报告
操作人:时间:年月日
一、实验名称:聚四氟乙烯复合类产品原料水分含量测定
二、实验目的:测定混合后原料中含水量大小
三、实验器材:卤素水分测定仪、托盘、药勺、镊子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器材及采取样本待用,并对仪器用具清洁。
2、按卤素水分测定仪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测定,并准确记录结果。
3、完成测定实验后,及时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样品。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样品一:40%铜粉配方聚四氟乙烯复合粉料10g
样品二:5%碳配方聚四氟乙烯复合粉料10g
样品三:15%碳纤配方聚四氟乙烯复合粉料10g
样品四:15%玻纤、5%二硫化钼配方聚四氟乙烯复合粉料10g
(表格数量不够可另加)六、实验结论
每种样品连续进行两次水分测定,数据如上。
水分含量达到0.12%,标准水分含量为小于0.04%。
样品水分含量超过标准水分含量,达到3倍以上。
且经过一次烘干测定后仍有部分水分剩余。
实验一、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观察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2.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分析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和骨骼肌、心肌一样,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有些也具有自律性。
相比之下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慢,伸展性大,具有紧张性收缩,对化学物质、温度变化及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性。
小肠离体后,置于适宜的溶液中,观察其收缩活动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观察分析上述生理特性.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家兔2、器械、药品:电热恒温水浴锅、浴槽、张力换能器(量程为25g以下)、bl-410生物记录系统、l型通气管、道氏袋、注射器、培养皿、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台氏液、0.01%去甲肾上腺素、0。
01%乙酰胆碱、1mol/l naoh溶液、lmol/l hcl溶液、2%cacl2溶液。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标本制备流程:①击昏家兔:用木槌猛击兔头枕部,使其昏迷。
②剖开腹腔快速取出肠管: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快速取长20~30cm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置于供氧台氏液中轻轻漂洗,把肠内容物基本洗净.③制作离体肠标本: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2—3cm,两端各系一条线,保存于供氧的38℃左右的台氏液中2、仪器安装与调试实验安装(如图):恒温水浴锅控制加热,恒温工作点定在38℃。
将充满氧气的道氏袋与通气钩相连接,将肠段一端系在通气管钩上,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控制通气量,使氧气从通气管前端呈单个而不是成串逸出。
仪器调试:bl-410系统的使用,选择“实验项目"中的“消化实验”选中“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相关参数设置的参考值:时间常数t→d c,高频滤波f→30hz,显速→4。
00s/div,增益→100g。
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条上的“开始”按钮,调节参数至波形幅度、密度适当,待收缩曲线稳定后,单击记录按钮。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实验报告结果怎么写(共10篇篇一:实验报告范本研究生实验报告(范本)实验课程:实验名称:实验地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范本)实验时间:年月日一、实验目的熟悉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基于聚苯胺敏感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材料制作、材料表征、探测单元制作与测试、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该实验获得气体传感器从设计到性能测试完整的实验流程,锻炼同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内容1、理解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2、进行传感器结构设计3、进行敏感材料的合成与测试4、开展气体传感器制作5、器件性能测试与分析讨论三、实验原理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大门类,是气体检测系统的核心,通常安装在探测头内。
从本质上讲,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
根据气敏特性来分类,主要分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光学式气体传感器、石英谐振式气体传感器、表面声波气体传感器等(来自:WWw. : 实验报告结果怎么写(共10篇 )。
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一般是利用吸附气体与高分子半导体之间产生电子授受的关系,通过检测相互作用导致的物性变化从而得知检测气体分子存在的信息,大体上可以分为:(l)气体分子的吸附引起聚合物材料表面电导率变化(2)p型或n型有机半导体间结特性变化(3)气体分子反应热引起导电率变化(4)聚合物表面气体分子吸、脱附引起光学特性变化(5)伴随气体吸附脱附引起微小量变化对于电阻型气体传感器,其基本的机理都是气体分子吸附于膜表面并扩散进体内,从而引起膜电导的增加,电导变化量反应了气体的浓度情况。
四、实验器材电子天平BS2245: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KSV5000自组装超薄膜设备:芬兰KSV设备公司Keithley2700数据采集系统:美国Keithley公司KW-4A 型匀胶机:Chemat Technologies Inc.85-2 型恒温磁力热搅拌机:上海司乐仪器公司优普超纯水制造系统: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动态配气装置北京汇博隆仪器S-450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UV1700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BSF-GX-2型分流式标准湿度发生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耐思达新技术发展公司五、实验步骤1、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工作原理认识(见三、实验原理)2、器件结构设计电阻型气体探测器基于敏感薄膜电阻变化来进行气体浓度测定,因此电阻是探测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
报告编号:LX-FS-A29189 实验报告【三篇】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实验报告【三篇】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篇一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20710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1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篇2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
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
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
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
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
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码型变换AMI与HDB3 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进制单极性码变换为AMI/HDB3 码的编码规则;
2.熟悉AMI码与HDB3 码的基本特征;
3.熟悉HDB3 码的编译码器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仪器
1.JH5001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三、实验基本原理
AMI 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
这是一种将消息代码0(空号)和1(传号)按如下规则进行编码的码:代码的0 仍变换为传输码的0,而把代码中的1 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的+1、–1、+1、–1…
HDB3码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它的编码原理是这样的:先把消息代码变换成AMI 码,然后去检查AMI 码的连0串情况,当没有4个以上连0串时,则这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当出现4个以上连0串时,将连0的个数控制至多3个。
实验电路说明;
在通信原理综合试验箱
中,采用了CD22103 专用芯片
(UD01)实现AMI/HDB3 的
编译码实验,在该电路模块中,
没有采用复杂的线圈耦合的方
法来实现HDB3 码字的转换,
而是采用运算放大器(UD02)
完成对AMI/HDB3 输出进行
电平变换。
变换输出为双极性
码或单极性码。
由于图1 AMI/HDB3码型变换电路原理图
AMI/HDB3 为归零码,含有丰富的时钟分量,因此输出数据直接送到位同步提取锁相环(PLL)提取接收时钟。
其AMI/HDB3 编译码系统组成电原理图见图1。
电路的工作原理:
输入的码流进入UD01 的1脚,在2 脚时钟信号的推动下输入UD01 的编码单元,HDB3 与AMI 由跳线开关KD03 选择。
编码之后的结果在UD01 的14(TPD03)、15(TPD04)脚输出。
输出信号在电路上直接返回到UD01 的11、13 脚,由UD01 内部译码单元进行译码。
通常译码之后TPD07 与TPD01的波形应一致,但由于当前的输出HDB3 码字可能与前4 个码字有关,因而HDB3 的编译码时延较
大。
运算放大器UD02A 构
成一个差分放大器,用来将
线路输出的HDB3 码变换
为双极性码输出(TPD05)。
运算放大器UD02B 构成
一个相加器,用来将线路输
出的HDB3码变换为单极
性码输出(TPD08)。
A
MI/HDB3 编译码系统组成框图见图2;图2 AMI/HDB3 编译码模块组成框图
该模块内各测试点的安排如下:
1.TPD01:编码输入数据(256Kbps)2.TPD02:256KHz 编码输入时钟(256KHz)3.TPD03:HDB3 输出+ 4.TPD04:HDB3 输出–
5.TPD05:HDB3 输出(双极性码)6.TPD06:译码输入时钟(256KHz)
7.TPD07:译码输出数据(256Kbps)8.TPD08:HDB3 输出(单极性码)
四、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
1.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与频谱测量
(A)波形
基带信号的传输速率=256K
M7=1110010 M15=111100010011010
(B)频谱图:
2.AMI与HDB3码编码规则验证与单/双极性码的频谱测量(A)编码信号波形双极性
(B)编码信号波形单极性
(C)编码信号单/双极性码频谱图
3. 编码信号中同步时钟分量定性观测
4.AMI 与HDB3 译码信号与时延观测
5.AMI与HDB3译码器定位信号恢复观测
六:实验报告与思考题
(1)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主要测量点波形;
2.根据测量结果,分析AMI码和HDB3码收时钟提取的方法
3.总结HDB3码的信号特征;
(2)实验思考题
根据实验观察和纪录回答:
1.不归零码和归零码的特点是什么?
2.具有长连 0 码格式的数据在 AMI 编译码系统中传输会带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3.为什么在实际传输系统中使用HDB3 码?用其他方法行吗(如扰码)?
七.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实验了解了HDB3和AMI的编码规则,通过各测试点的波形测试和观察,熟悉了两种编码的优缺点,以及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之间的对比差异,对这两种编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签字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