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知识】从项目管理角度看软件配置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22.41 KB
- 文档页数:4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配置管理过去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没有重视配置管理,导致软件一经发布就无人使用。
软件本身质量和性能不佳是存储信息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开发过程中缺少配置管理的话,很难开发出合格的软件。
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对所有软件配置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异常使用,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行性。
通过管理和控制软件产品的各个组件,协调软件开发项目中不同角色的活动,软件配置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软件开发团队避免上述问题。
软件开发;软件配置;管理引言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及相关内容变更的规范合理的管理。
在软件配置管理环节中,配置管理紧扣于全部软件配置管理环节,给出了一整套管理和操作基本原则。
在全部软件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为软件产品开发给出工作空间管理、迸发开发支持、授权控制和变更管理,是保障软件质量、环节改善和软件项目管理的前提。
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产品开发必不可少的项目管理工具。
1 配置管理的意义开发人员利用SCM的最终目的是保障软件产品数据完整性和能够更好地管理产品开发。
配置管理是全部软件生命周期的关键构成部分。
由于用户需求的提升和开发系统的更新换代。
优良的配置管理能够在软件研发环节中给出坚强有力的软件项目管理支持,涉及到研发部门的各个方面。
软件产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软件产品。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并保障合理的软件产品监控和控制,配置管理不光必须对开发和打包的软件开展管理,还必须对开发环节中动态和不断变化的软件产品展开管理。
故此,软件配置管理环节与配置管理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软件管理中起到着关键作用。
如对配置管理环节中开发的软件的控制,能够帮助研发主管更清晰地掌握研发部门的工作效率、任务量和问题、软件质量、软件产品开发进度和最终完成日期。
研发人员退休后,新成员将顺利交付。
根本原因就在于配置管理环节中分工明确,工作流程规范,让研发主管面对人员流动困境,降低人员流动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如此一来,执行配置管理有利于促进全部开发团队的成熟和进步。
2023年BIM工程师之BIM工程师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整个工程项目建设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是( )。
A.设计阶段B.施工阶段C.运维阶段D.使用阶段【答案】 A2、施工进度将空间信息与()整合在一个可数的4D模型中,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施工过程。
A.设计信息B.位置信息C.模型信息D.时间信息【答案】 D3、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信息应包含几何信息和()。
A.非几何信息B.属性信息C.空间信息D.时间信息【答案】 A4、()是以BIM技术为手段的施工阶段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管理。
A.预制加工管理B.场地管理C.成本管理D.绿色施工管理【答案】 D5、在线样式中不能实现的设置是()。
A.线型B.线宽C.线颜色D.线比例【答案】 D6、()指的是建筑物从计划建设到使用过程终止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策划、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审批、验收、运营、维护、拆除等环节。
A.建设周期B.建设过程C.使用寿命D.全生命周期【答案】 D7、风管连接时采用“T形三通”还是“接头”,根本上是由哪个参数确定的?()A.风管类型名B.机械设置中的“转换”C.布管系统配置中的“首选连接类型”D.以上均可【答案】 C8、在BIM辅助招投标中,投标方根据BIM模型快速获取正确的(),与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比较,可以制定更好的投标策略。
A.工程量信息B.材料单价信息C.构件材料信息D.施工工艺信息【答案】 A9、建模LOD100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管道类型、管径和主管标高B.阀门不表示C.仪表不表示D.卫生器具有简单的体量【答案】 D10、()是以BIM技术为手段的施工阶段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管理。
A.预制加工管理B.场地管理C.成本管理D.绿色施工管理【答案】 D11、BIM模型的关联性构建和自动化统计特性,对维护运营管理信息的()和数据统计的便捷化作出了贡献。
A.全面性B.一致性C.深度D.精度【答案】 B12、系统族基本墙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的功能参数不包含哪项?()A.内部B.外部C.基础墙D.分隔墙【答案】 D13、下列选项中处于BIM工程师职业发展的中级阶段的是()。
软件项目管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临沂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所有的软件项目都会成功。
()参考答案:错2.所有的软件项目都不会超预期。
()参考答案:错3.所有的软件项目都不会超预算。
()参考答案:错4.软件项目的成功离不开软件项目管理。
()参考答案:对5.学习软件项目管理的知识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的管理团队。
()参考答案:对1.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
()参考答案:对2.野餐活动可以称为是一个项目。
()参考答案:对3.下面哪一个是软件项目的特征:()参考答案:不可见性4.检查点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参考答案:错5.在制定软件项目的目标时,可以利用SMART原则完成。
()参考答案:对1.从管理角度看,立项管理属于决策范畴。
()参考答案:对2.在项目立项时,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论证。
()参考答案:对3.成本-收益分析法可用于软件项目立项时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参考答案:对4.在项目章程中,项目经理可以找到哪些信息()参考答案:项目能用多少钱;项目到底需要做成什么样子;项目能用多少人;项目的目标5.整个团队和出资人都可以查看项目章程。
()参考答案:对1.需求是软件系统特有的概念。
()参考答案:错2.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了解自己运动信息的需求。
()参考答案:对3.国家反诈APP的出现是为了应对手机安全应用的需求。
()参考答案:对4.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术语要保持一致。
()参考答案:对5.需求变更时,要遵循以下几步过程()参考答案:评估影响;设计执行方案;信息传递;总结备案1.软件项目估算中的重点主要是工作量的估算。
()参考答案:对2.常用的软件项目规模估算单位包括:()参考答案:功能点;代码行3.德尔菲方法可以用于代码行的估算。
()参考答案:对4.德尔菲方法可以公开专家姓名。
()参考答案:错5.在早期使用时功能点法比代码行法要准确。
()参考答案:对1.赶工一个任务时,应该关注的是()。
软件项目如何做好配置管理先看项目中真正用到的配置管理的定义:配置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工作产品,为了保持工作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再看项目中,该怎样进行配置管理:既然是管理活动,自然也可以用项目管理中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5大过程组来组织展开。
而在整个的管理过程当中,只要能够达到保证工作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行,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可以灵活调整,不一定要完全按照CMMI中的目标、实践、典型工作产品来做,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软考时培训老师的讲解来做。
配置管理中的启动阶段,其实就是在项目组中明确配置管理员的角色、职责,给配置管理员一个机会,跟项目组中的各位混个脸熟。
配置管理中的规划阶段,其实就是根据组织要求、客户要求、项目特性,制定出保证工作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的方法,制定游戏规则。
配置管理中的执行阶段,其实就是遵循游戏规则来管理工作产品,这阶段的参与者,主要是项目组成员,按照配置管理员在计划中制定的游戏规则,管好自己的工作产品,而配置管理员则要负责总体的管理和善后的工作以及工作产品的发布工作。
配置管理中的监控工作,在时间上来讲,其实是与执行阶段相重合的,在监控过程中,除了要看看项目组成员是否按照游戏过则办事之外,还要注意游戏规则制定的是否合理,能否又快又好的实现配置管理的管理目的。
配置管理的收尾工作,其实与其他任何工作的收尾工作一样,都是总结成败得失,弄明白哪儿做的好哪儿做的不好以及为什么好或者不好,可以怎样改进,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弄清楚了配置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各个阶段要达到的目标,当然还要加上过程中用到的工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上手并把配置管理做好了。
第一章案例一:项目计划编制参考答案【问题1】(6分)小丁在接到任务后开始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编制的计划应包括:(l)项目总计划(包括范围计划、工作范围定义、活动定义、资源需求、资源计划、活动排序、费用估算、进度计划以及费用计划)。
(2)项目辅助计划(质量计划、沟通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风险计划、采购计划等)。
【问题2】(6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48条: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
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例中,A公司将子项工程分包给B,B又将其分包给C,显然违背了招投标法的这一条款。
根据条款中的内容:“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A公司显然要承担责任,同时B公司也负连带责任。
【问题3】(6分)本题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发生的变更,程序员小张擅自修改了已进入基线的程序,作为项目经理的小丁不应该默许他的操作,且修改后的东西没有经过评审。
项目中缺乏变更控制的体系,需要建立变更控制流程,确保项目中所做的变更保持一致,并将产品的状态、对其所做的变更,以及这些变更对成本和时间表的影响通知给有关的项目干系人,以便于资源的协调。
同时,项目团队所有成员要清楚变更程序的步骤和要求。
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配置管理体系。
(2)建立变更请求流程。
(3)组建变更控制委员会。
【问题4】(7分)(1)从项目管理9大知识点出发简单阐述本项目。
(2)从本项目管理较弱的部分进行重点的阐述,如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招投标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变更的控制。
配置管理及进度计划的变更将导致质量和成本的变化,描述进度、质量、成本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与配置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项目管理和配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目标是确保软件项目能够按时交付、高质量地完成,并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能够对软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分别介绍软件项目管理和配置管理,并探讨它们的价值和最佳实践。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活动。
它旨在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和管理团队,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并满足用户需求和质量标准。
软件项目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任务分解、里程碑设置、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等。
通过合理的计划,可以提前预测项目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项目组织:建立项目团队并确定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有效的项目组织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并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有序进行。
3. 项目实施:根据项目计划执行各项任务,并监督项目进展情况。
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资源,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并满足用户需求。
4. 项目控制:通过设置项目指标和监控机制,对项目进行及时监控和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软件项目管理的价值在于提高项目交付的可信度和成功率。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减少项目风险、提高开发效率,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配置项进行标识、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软件配置项包括软件代码、文档、测试用例等。
通过配置管理,可以确保软件在不同版本和环境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配置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配置标识:对软件配置项进行唯一标识,便于追踪和管理。
通过标识,可以快速找到需要修改或回退的配置项,提高开发和维护的效率。
2. 变更控制:对软件配置项的变更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建立变更控制机制,可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避免无效或冲突的代码变更,减少对其他模块的影响。
3. 配置追踪:跟踪软件配置项的变更历史和关联关系。
从项目管理角度看软件配置管理
项目的目地是为了创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因此,产品本身的生产工艺必然会成为项目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
无论在哪一种软件工程方法中,软件配置管理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内容,特别是对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部门来说,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同时支持服务产品和软件产品,同时负责开发与运行,其管理复杂度很高,要想理顺各项工作的内部关系、理清各项工作之间的配合关系,都离不开配置管理这个基本手段,它是许多管理工作的“落地”部分。
其实,配置管理并不是一个时髦的概念,在许多传统行业(例如制造业)中早已有之,软件行业只是在软件工程方法中继续延用了这一概念,它是一流软件开发企业所必备的基础设施。
在项目管理中,配置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在PMI的PMBOK中对于配置管理系统是这样描述的:
由此可见,配置管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项目中只要是需要进行管理的任何特性,都可以纳入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不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问题,是一个系统。
项目范围管理需要配置管理来落实
在项目范围管理中,需要识别和控制项目的交付成果,要描述交付物应有的各种特性。
这些交付物及其特性,就是配置管理中的配置项。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WBS只需要分解到可管理(Manageable)的程度,而配置管理则要求分解到终可操作的程度,管理的粒度更为精细。
因此,良好的配置管理机制,是项目范围管理得到终落实的保证。
在许多软件开发项目中,项目范围管理涉及三个方面:业务需求、技术结构、投产服务。
编写哪些程序模块,实现哪些功能,部署到哪些地点,这其实
都是项目范围管理所要关注的内容,在配置管理中对应了产品的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以及服务的属性,都可以通过配置管理来识别、记录和跟踪。
只有做好软件配置管理,才能真正把项目的范围管理做实。
业务需求决定了软件产品的功能特性,对软件产品的配置管理,首先就是对业务需求的管理。
在业务需求中,要求软件产品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特性,包括界面风格、操作方式、处理流程、业务规则、数据逻辑等,也都是软件产品的配置项,这种对业务需求的分解、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业务需求中的配置项的管理过程。
当项目中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其实就是对这些配置项的变更管理。
因此,在软件工程过程中,配置管理是需求管理的基本手段,通过科学、严谨的配置管理方法,对业务需求进行识别、分解、跟踪、控制,直接决定了对业务需求的管理能力。
许多公司目前在需求管理方面还处于粗放型的管理,虽然基本能够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但对于软件工程过程来说,管理粒度还比较粗,而且缺乏明确的配置项的定义,缺少有效的跟踪控制手段,还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技术结构是软件产品的物理属性,软件产品的配置管理,也是对软件内部技术结构的管理。
从技术方案到软件产品、再到产品内部结构,这也是项目范围不断分解、细化的过程。
为了实现业务需求、满足产品外部特征的要求,软件产品应如何设计其内部结构,划分内部模块、定义模块接口、确定有多少个程序等等,产品分解到后,每一个程序都作为一个单独的配置项进行管理,在开发过程中对于程序的修改都纳入配置管理,跟踪程序变化过程。
这种对软件产品从技术角度的不断分解和定义,就是基于技术结构的配置项管理,是与软件结构设计相对应的,配置项的划分是否合理,使用起来是否灵活、方便,哪些可以成为公共组件(Component),其实反映的都是软件设计的思想。
在有的软件企业中,配置管理不只是程序员的操作工具,它已经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
重要手段,是由公司的总工牵头负责的。
因此,配置管理是软件工程过程中技术管理的基本手段,起到对技术结构进行分解、识别、跟踪和控制的作用。
投产服务与软件产品的部署有关,是对项目服务特性的要求。
运营企业中可能同时有多个应用系统,相互之间往往具有很高的耦合度,一项新业务的推出,往往需要多个软件产品配合修改和同步投产。
因此,从业务角度来说,一个新的业务产品的实现,需要多个软件模块(产品)的支持,不同投产单位中这些软件模块(产品)的版本配合关系不同。
那么对于运行中心来说,需要面临同时满足业务产品和软件产品的双重要求,既要保证业务产品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又要保证软件产品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因此,对于投产管理来说,也有同样的配置管理的要求,是必须在企业级来考虑的。
配置管理中的版本管理和变更管理
配置管理中要记录、控制、报告各种属性(配置项)的变化状态,这就是配置管理中的版本管理和变更管理,有变更才有不同的版本,版本又成为变更控制的主要对象,这两者是紧密关联的。
首先要澄清一下版本的概念。
在配置管理中,每个配置项的每个状态都可以称为一个版本,配置项的演变过程就可以体现为一棵版本树。
而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版本,实际是指软件产品的版本,不是具体配置项的版本。
一个软件产品版本是由众多配置项组成的,每个配置项多只能选取它的一个版本组成一个特定的产品版本。
因此,在我们平时谈到“版本”时,需要明确是配置项的版本还是软件产品的版本,否则容易在沟通中带来混淆。
既然版本管理是配置管理中的一项内容,那么对于在软件产品版本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就需要放在配置管理这个大背景中,基于配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来考虑,才能逐步理清。
项目中的变更管理是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工作,从概念上来说,变更管理也属于配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无论是功能需求的变更、技术需求的变更还是服务需求的变更,也都可以将变更要求与配置项建立对应关系,演变成为配置项的变更,配置项在变更前后形成不同的版本,这样就使得变更管理能够有的放矢。
如果不能将变更要求落实到具体的配置项上,项目中许多的变更控制就难以具体落实。
具体来说,在每一项开发任务中,都需要首先设定开发基线,确定各个配置项的开发初始版本,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基于开发基线的版本,开发出所需的目标版本。
当发生需求变更时,通过对变更的评估,确定变更的影响范围,对被影响的配置项的版本进行修改,根据变更的性质使配置项的版本树继续延伸或产生新的分支,形成新的目标版本,而对于不受变更影响的配置项则不应发生变动。
同时,应能够将变更所产生的对版本的影响进行记录和跟踪,必要时还可以回退到以前的版本,例如当开发需求或需求变更被取消时,就需要有能力将版本回退到开发基线版本。
在曾经出现过的季度升级包拆包和重新组包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将部分配置项的版本回退到开发基线,将对应不同需求的不同分支重新组合归并,形成新的升级包版本。
配置审计是配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有时被分为物理审计和功能审计,通过物理审计按照配置管理计划来验证所要求的各配置项的完整性,通过功能审计来检查各配置项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用户的要求。
配置审计是配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