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4.07 M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发性室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
多形室速
扑动与颤动
当自发性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速的范围时
形成扑动或颤动
按异位起搏点部位 房性:房扑(AF)、房颤(Af) 室性:室扑(VF)、室颤(Vf)(极危重)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
仅次于早搏的常见心律失常 定义:由于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 (350~600次/分)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颤 房颤时心室搏动也快而不规则 心室率100~160次/分,称为快速室率房颤 心室率<100次/min,称为缓率性房颤
阵发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tachycardia)
定义: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是由三个或三 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期前收缩形成 (发作时心率常达160~220次/分)
按异位起搏点部位 房性 交界性
室上性(希氏束分支以上)
室性(希氏束分支以下) 病因 1、室上速:常见于无器质性;也可见于风心、冠心、甲亢、洋地黄中毒等 大多数由折返机制引起 。 2、室速:多见于器质性,最常见为冠心急性心梗,也见于心肌病、心肌炎 风心、洋地黄中毒、电介质紊乱、QT间期延长综合征、奎 尼丁或胺碘酮中毒等;心脏手术、导管等亦可出现。
7.QT间期 其受心率快慢影响较大,一般心率越快,QT间期 越短,反之则越长。在正常心率情况下,QT间期 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其他心率下的QT间期 可查阅心电图专著。 8.U波 (1)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 (2)振幅:一般低于同导联的T波。
心电图的分析
*正常窦性心律*
3.QRS波群 (1)时间 QRS波时间:0.06~0.10s;

一般在V1 、V5 导联上测量。正常成人R峰时 间在V1导联≤0.03s;在V5导联≤0.05s。
(2)波形和振幅

1)波形:

①肢体导联
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的主波一
般向上;aVR导联QRS波群的主波向上;aVL与aVF导 联主波可向上,也可向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室速
临床症状轻重视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不同而异 •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30S,能自行终止),通常无症状; •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30S,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 常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重要脏器血供减少症状:低血压、少尿、晕厥、心绞痛、休克、猝死 听诊HR:140~220bpm,心律稍不规则 S1强度可不一致(属高危性)
窦性心律失常
当心律仍由窦房结所发出的冲动所控制,但频率过快、 过慢或不规则称之。如窦速、窦缓、窦不齐、窦性停搏
窦速 sinus tachycardia
ECG特性: 1、窦性P波 2、P波速率>100次/分 (P-P间隔<0.6S) 3、通常逐渐开始与终止
P-P=0.48s HR=60/0.48=125bpm
7. 设置监护仪各参数
1.整理用物,将导联线顺势盘绕,妥善固定 操作后处理 2.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
3.观察、洗手、记录
心电监护仪的连接
光洁 的导 联线 接头
润湿 丰富 的导 电糊
心电电极的位置与连接
LA(左臂)黑色 RA(右臂) 白色
V(胸部)棕色
RL(右腿)绿色
LL(左腿)红色
推荐的电极的位置
对角安放呼吸电极以便获得 最佳呼吸波(胸式与腹式)
心电监护仪的连接
适合病人类型的血 氧探头
心电监护仪的连接
动脉符号对 准动脉血管
松紧程度以仅能够伸 进一个指头为准
心电图识别
正常心电图
四个波: P波 QRS波 T波 U波 两个间期: P-R间期 Q-T间期 两个段: S-T段 P-R段
P
QRS
T U
P-R
ST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1.P波 (1)方向:在Ⅰ、Ⅱ、aVF、V4 ~V6 导联 方向向上;在aVR导联向下倒置;其余导 联可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2)振幅: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3)时间:≤0.11s。 2.P-R间期: 正常范围为0.12~0.20s(小儿可稍缩短, 老年人可略延长)。
窦缓 sinus bradycardia
ECG特性:
1、窦性P波 2、P波速率<60次/分 (P-P间隔>1.0S)
P-P=1.04s HR=60/1.04=58bpm
窦性停搏 sinus pause (sinus arrest)
定义:窦房结在一个不同长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 导致心房及心室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暂停或中断的现象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 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 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疾病和药物 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单独出现,也可 同时出现,表现形式较为复杂。
心律失常的分类
起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速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被动性 主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ECG特点:(三)房室交界性早搏:起搏点在房室交界组织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同窦性(但有差异传导时可宽大) 2、逆行P波(aVR直立、Ⅰ、Ⅱ、aVF倒置),可出现于QRS 波前、后或埋于其中,且P′-R间期<0.12S或R-P′间期<0.20S 3、有完全代偿间期 (即早搏前后的R-R间期等于2倍窦性R-R间期)
按发生原理
异位心律失常
预激综合征
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
按心率快慢
快速型 缓慢性
早搏、扑动、颤动、心动过速等 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sinus rhythm) 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
1、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窦性P波) 2、P-R间期0.12~0.20S 3、P波频率60~100次/分 4、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PP间期相差<0.12~0.16S

②胸导联
V1 、V2 导联多呈rS型,V3 、V4 导联多呈
RS型,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

2)振幅:①R波
V1 导联的R波≤1.0mV;V5
导联的R波≤2.5mV;aVR导联的R波≤0.5mV; Ⅰ导联的R波≤1.5mV;aVL导联的R波≤1.2mV; aVF导联的R波≤2.0mV。②S波 判断,多与R波综合考虑。 Sv1+Rv5≤4.0mV(男性) 或≤3.5mV(女性)
二、三联律:早搏有时呈规律的出现,如每隔一个或二个正常心搏后出现 一个早搏(或每隔一个后出现二个早搏),且周而复始连续发生,即称之。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ECG特点:(一)房性早搏:异位起搏点在心房 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别; 2、P ′—R间期≥0.12S; 3、P′波后的QRS波多正常; 4、P′后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即P′波前后的P-P间期之和<2个窦性PP间期)
电源开关 POWER
充电灯 CHARGE
操作菜单栏
监护仪的结构(背面)
扬声器 排风口
网络接口
保险丝
等电位接口
模拟输出接口
电源接口
监护仪的结构(左侧面)
ECG接口
TEMP接口
NIBP接口
SpO2接口
内置电池
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1. 接通电源
四准备
操作步骤
2. 将各导联线与监护仪相应接口连接
3.打开电源开关 4. 安放电极片 5. 缠绕血压计袖带 6.安放血氧饱和度探头
V4、V5平行
连接十八导联

右胸导联
V3R:右侧V3相对的位置 V4R:右侧V4相对的位置 V5R:右侧V5相对的位置
如何连接十八导联

重点.位置
后壁导联
V7:左腋后线第五肋间,与V6平行
V8:左肩胛线第五肋间,与V6、V7
平行 V9:脊柱左边旁开一指,第五肋间 与V7、V8平行
心电图机的操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症状取决于发作时的心率及持续时间 ∮大多有心悸、胸闷、乏力、心绞痛等症状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20-40岁)多见 ∮突发突止,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不等 ∮听诊心率快而规则,心尖部S1强度一致,心率150~250次/分
心电图特点
∮ 心率150~250次/分,心律规则 ∮ 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与QRS波群保持恒定关系 常埋藏于QRS波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往往不易辩认 ∮ 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伴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阻滞可增宽) ∮ 起止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 ∮ 暂时性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一般不单独
③Q 波 : 振 幅 ≤ 1/4 同 导 联 R 波 ; Q 波 时 间 ≤0.04s,正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 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即为异常Q波。
QRS波形态特点
①左室导联(Ⅰ、Ⅱ、V5、V6)主波向上, R/S>1。如:qRs型、Rs型、R型、qR型。
④在胸导联上可出现R/S逐渐增大的趋势, R/S<1 → R/S>1,
P′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ECG特点:(二)室性早搏:异位起搏点在心室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限≥0.12秒 2、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 3、ST段、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4、大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频发室性早搏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
心律失常病人的 护理
心电图机的连接操作
肢体导联
右上肢(红) 右下肢(黑)
R L
左上肢(黄)
左下肢(绿)
R
L
胸前导联
V1:红色-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黄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绿色-位于V2与V4连线中点 V4:棕色-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黑色-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与V4
平行 V6:紫色-左腋中线第五肋间,与

接通电源,功能选择静态心电图检查
横轴定标时间:走纸速度25mm/s
纵轴定标电压:10mm/mv 心电图自动描记 依次描记各导联心电图:一般是3-5个心室波 若存在心律不齐,适当延长V1或ǁ导联的描记时间


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时间
心电监护仪的连接操作
监护仪的结构(正面)
信息区 参数区 波形区
rS型→RS型→Rs型。
4.J点 QRS波群的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的交点 称为J点。 5.ST段 (1)ST段向下偏移(即压低):在任何导联 压低均≤0.1mV。 (2)ST段向上偏移(即抬高):在V1~V2导 联≤0.3mV;V3导联≤0.5mV;在V4~V5导联和 肢体导联≤0.1mV。 6.T波 (1)方向: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 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可向上、向下或双向。 (2)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导联线连接错误
导联线连接正确
心率的检测
心 率 100 次/min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判断电轴
心律失常的认识
概述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心律失常的概念 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的诊断

心脏传导系统Fra Baidu bibliotek组成
由负责正常冲动形成和传导的特殊心肌细 胞所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组成。
ECG特征: 1、很长一段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 均不出现 2、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3、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 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
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传导阻滞
病因 持续性房颤:绝大多数为器质性,以风心二狭最常见 其次冠心、心肌病、高心、肺心、甲亢、预激等 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激、手术后、运动、急性酒精中毒 部分由器质性心血管病引起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
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原有心脏病的轻重 心室率不快者可无任何症状 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 >150次/分心室率重者可心衰、心绞痛、晕厥等 听诊: ‫ ﻼ‬心律绝对不规则 ‫ ﻼ‬S1强弱不等 ‫ ﻼ‬心率>脉率,脉搏短绌 危害性 诱发心衰(是左心衰最常见诱因之一) 导致附壁血栓形成,脱落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 重要器官血供不足
窦性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房性 室性(最常见) 交界性
premature beats
偶发:偶然发作
频发:>5次/分
定义: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所 致。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部 位
形 态 频 率
多源性——多个异位起搏点,同导联上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 单源性——单个异位起搏点,同导联上出现形态相同的室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