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ZL1.4-0.7锅炉产品设计说明书

DZL1.4-0.7锅炉产品设计说明书

DZL1.4-0.7锅炉产品设计说明书
DZL1.4-0.7锅炉产品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锅炉简介

二、设计规范及技术依据

三、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

四、锅炉结构

五、炉烘与燃烧设备设计

六、锅炉辅机及其参数

七、锅炉所配安全附件

八、锅炉水质要求

九、其他

产品设计说明书

一、锅炉简介:

DZL1.4-0.7/95/70-AⅡ锅炉是在老式DZL型锅炉的基础上,经过优化设计的卧式快装单锅筒纵置式三回程水火管锅炉,封头采用椭圆形封头,烟管采用螺纹烟管,烟气经炉膛从锅炉筒后部两侧经翼形烟道进入前部烟箱,后经螺纹烟管进入后烟箱,经除尘器、引风机尽进入烟囱。采用炉篦以小块炉排片为主,中间由滚轮支承,密闭风室与具有调风、放灰相匹配的轻型链条炉排,由上煤机、无级调速箱,实现机械进煤,配有鼓引风机和出渣机,实现机械通风和出渣机械化。

二、设计规范及技术依据:

1、《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3、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4、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5、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6、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GB50211-200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GB/T16508-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9、《层状燃烧及流化床燃烧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0、《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标准方法——烟风阻力计算》,2003.

11、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GB/T18342-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13、JB/T1609-1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14、JB/T1610-1993《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

15、JB/T1611-19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16、JB/T1619-2002《锅壳锅炉本体制造技术条件》

17、JB/T1613-19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18、JB/T1612-1994《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

19、JB/T1615-19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20、GB/T18342-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三、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

1、锅炉参数

锅炉供热量 1.4MW

额定工作压力0.7MPa

出水温度95℃

回水温度70℃

2、设计燃料Ⅱ类烟煤Q net. ar=17694kJ/kg

3、设计数据

设计效率79.66%

燃料消耗量375.46kg/h

辐射受热面积7.4 m2

对流受热面积46.4m2

排烟温度155.4℃

排污率 5%

锅炉本体重量3575kg

炉排耗钢量6118kg

钢结构耗钢量1935kg

总耗电功率20.75KW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1.55

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80%--100%

四、锅炉结构

锅炉结构大体可分为:受热面部分,平台扶梯及炉墙部分,燃烧系统部分。

1,锅炉受热面由本体部分,省煤器等部分组成。

本体部分包括锅筒、翼形烟道、两侧水冷壁、螺纹烟管、下降管等。

锅炉本体在总体结构上采用A型布置的方式,锅筒两侧对称布置有两个分别为¢159的集箱,¢159集箱布置有多个¢51的锅炉排管和¢1400的锅筒相连,¢51的锅炉排管构成水冷壁管和翼形烟道,在此基础上,左、右集箱还布置有¢108的下降管各两个。筒锅直径为φ1400×10。燃料自煤斗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后,烟气经炉膛从锅炉筒后部两侧经翼形烟道进入前部烟箱,后经螺纹烟管进入后烟箱汇合后进入尾部,然后进入除尘器,经引风机抽至烟囱排向大气。

炉膛出口烟温从经济技术角度分析,在1150℃左右,对一般工业锅炉来说为防止结渣,推荐的出口烟温在850-1150℃之间,本炉其出口烟温是920.4℃,是合理的。

锅炉在设计中考虑了5%的连续排污率,具体数值可视运行中分析而定。

2、平台扶梯及炉墙部分

在锅炉的人孔门、以及应操作的阀门处都设置了运行检修平台。方便观察、操作、维修。检修平台允许的最大荷载为250kgf/m2。平台和扶梯边缘都装设高度1.0米的防护栏杆,平台系钢板网平台。

两侧炉墙为轻型炉墙,前墙为轻型炉墙悬挂在前水冷壁上,。炉膛炉墙外护板表面温度小于50℃。

3,燃烧系统包括加煤斗,链带式链条炉排,炉排传动装置。

本锅炉炉排为链带式链条炉排,炉排前后轴之间长度为3.58米,宽度为1.04米,锅炉设计燃煤量为375.46㎏/h。

炉排下面划分为4个独立的风室,根据燃烧情况可各自调节风量的大小,进风方式为单侧进风。炉膛前部设有煤斗及煤闸门,用以调节进入炉排的煤层厚度。炉排速度由炉排传动装置(减速箱)来控制调解,后部炉排上面设有挡渣器,烧透的炉渣排入渣斗。

4、锅炉配由不同大小型号的门类及装有除渣拉门。

五、炉烘与燃烧设备设计:

1、炉烘设计:

炉烘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燃烧和燃尽,并间接地消烟除尘。

采用高而短的前拱和低而长的后拱,燃料能充分燃烧,使煤种适应性广。

2、燃烧设备设计:

燃烧组织的好坏,不光与炉拱有关,而且与合理的配风有密切关系。由于链条炉排在其长度方向上,燃烧状况不同,必须采用分段送风,本炉由四个风室分段送风,并在炉排进口风道装有调风门,以调节风量大小。采用链带式炉排,通风截面比为10%。

六、锅炉辅机及其参数

根据锅炉结构及各种计算结果,锅炉所配辅机及参

七、锅炉所配安全附件

本锅炉设有安全阀、温度计、压力表等安全附件。

八、锅炉水质要求:

锅炉给水应无悬浮物,水质澄清,并符合下例规定:

含氧量≤0.1mg/l;

总硬度≤0.60m mol/l;

锅水碱度PH为9-11;

锅水中磷酸根含量为5.0~50mg/l

九、其他

(1)安装和使用请见本锅炉安装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图样等技术资料。

(2)锅炉的配套件以配套生产厂的技术资料为准。

锅炉设计说明书

480t/h高温超高压锅炉设计说明书 2008 年 4 月

目录 1.前言 2.主要设计参数及煤质资料 3.锅炉总体简介及各部组件介绍 3.1锅筒及内部装置 3.2水冷系统 3.3过热器系统 3.4再热器 3.5省煤器 3.6空气预热器 3.7燃烧器 3.8钢架 3.9平台和扶梯 3.10炉墙及炉顶密封 3.11锅炉汽温调节 3.12再热器保护 4.安装和运行技术要点

1.前言 本锅炉是为燃用烟煤设计的,与150MW抽汽汽轮机组匹配。 2.主要设计参数和煤质资料 2.1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流量D1480t/h 过热蒸汽压力P113.7MPa(表压) 过热蒸汽温度t1540℃ 再热蒸汽流量D2423 t/h 再热蒸汽压力P2(进/出) 4.20/3.98Mpa(表压)再热蒸汽温度t2(进/出)375/540℃ 给水温度tgs 248℃ 排烟温度Q py144℃ 预热器进口风温t rk20℃ 预热器出口风温tr 323℃ 锅炉计算效率η91.7%

3.锅炉总体介绍 锅炉为超高压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筒炉,平衡通风,冂型露天布置,四角切园燃烧。固态排渣方式,全钢双排柱构架,锅筒布置在锅炉上前方,距前水冷壁中心距2770mm,锅筒标高为45450mm。 炉膛正方形(宽9.98m,深9.98m),其宽深度比为1:1,炉膛四周由Φ60×6mm节距为80mm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 炉膛上部布置有6片前屏过热器,紧挨着前屏过热器后布置有16片后屏过热器,在后屏的后面,折焰角上方布置有108排对流过热器。 尾部对流烟井总深为8m,宽度与炉室相同,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即主烟道(后)深5500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前),深2500mm,布置有旁路省煤器,在其下方布置有烟气旁路调节挡板。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上述部件均为悬吊式,自由向下膨胀。 在旁路省煤器和低温再热器下面依次布置了第二级管式预热器,主省煤器和第一级管式预热器,其受热面搁置在后钢架上,在第二级管式预热器上方设置波形胀缩节,以补偿上方悬吊和下方搁置之间的相对膨胀。 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立式布置,布置于炉后。 本锅炉固态排渣设计,能适应水封刮板式捞渣机的连续排渣要求,水封式密封结构,炉墙采用轻型敷管式炉墙。 炉膛部份布置有28只吹灰器,后烟井布置有10只固定式吹灰器。 3.1锅筒及内部装置 锅筒内径Φ1600mm,壁厚为95mm,材料为BHW35,锅筒筒身长度为14240mm,总长

产品详细设计说明书模版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版本所有: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本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5)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6) 3.1程序描述 (6) 3.2功能 (6) 3.3性能 (6) 3.4输入项 (6) 3.5输出项 (6) 3.6算法 (7) 3.7流程逻辑 (7) 3.8接口 (7) 3.9存储分配 (7) 3.10注释设计 (7) 3.11限制条件 (7) 3.12测试计划 (7)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8) 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9)

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有关内容合并入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概要

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聚会用快速布场机器人 作者:王腾丁振宇时贝超(排名不分先后指导老师:朱衍飞 学校:合肥工业大学 2 目录 作品背景 (4 作品特点 (4 作品结构 (5 作品工作原理 (5 1.攀爬系统工作原理 (6 ①爬壁机构工作原理 (6 ②跨墙壁攀爬工作原理 (9 2.悬挂横幅系统工作原理 (9 3.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9 4.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12 5.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 (13

6.电机系统工作原理 (15 7.功能系统工作原理 (15 作品主要创新点 (16 作品市场潜在价值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一,作品背景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聚会作为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已越来越被人们青睐。 聚会,就要有聚会的场合。聚会的场合不同于教学,办公场合那样有固定的场合,它是随着聚会的内容,聚会的人员,聚会的时间,聚会的地点而决定的。而日常生活中所能提供的场所又相对固定,那么可以解决人们与日俱增的聚会次数,多种多样的聚会形式和固定单调的聚会场所之间的矛盾么? 答案是肯定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爬墙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家族中重要的分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基于爬墙机器人工作原理,设计出聚会用快速布场机器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作品特点 1.内置储存卡和音响,用户可将聚会时所需的音乐拷贝至储存卡中,再由机器人沿室内墙壁爬至天花板,用机器人强大的吸力将自己牢牢固定在天花板上,这时机器人就成为了一个高品质的音响,可为用户聚会时提供全环绕,堪比舞厅的音乐环境。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绪论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 1) 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 2)给水温度:t GS=215℃ 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 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 GR= 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 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 7)排渣方式:固态 8)环境温度:20℃ 9)蒸汽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 ↓↓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和锅炉房工艺 课程设计 题目:锅炉房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零一六年七月

摘要 本设计为兰州市某工业园区锅炉房工艺设计。在文中系统详细地解释了该锅炉房设计的原理和设计所依数据,并给出了合理的设备选型依据和主要设备的型号。根据建筑设计节能要求,计算出最大热负荷为39.2t/h。本设计选用台SHF20-2.45/400-H型锅炉。单台锅炉额定容量为20t,工作压力为2.45MPa。 本锅炉房原水硬度和含氧量不符合锅炉给水要求,需要进行软化和除氧处理。根据补给水的流量,本设计选用一台的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选用S0405-0-0热力除氧器各一台。 最后通过计算确定管段的尺寸及水泵和风机型号。 关键词:燃煤蒸汽锅炉;水处理

引言 锅炉对人民的生活生产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居民的冬季供暖,家庭及旅馆,体育馆,健身中心等建筑物内的生活热水,还是工厂内为生产提供动力及热量,都需要锅炉来提供热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锅炉设备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各个部门,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供热设备之一。随着城市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尽管燃油,燃气的锅炉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锅炉燃料还是以煤为主,燃煤锅炉约占80%。它们的热效率普遍较低,而且排放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需要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因此,我们当前面临的是节能和环保两大课题。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对国民的身心健康负责,是当下政府所必需做的。加强新燃烧技术和新炉型的开发投入我国在洁净煤燃烧的研究和开发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根据目前我国燃料的使用程度,煤的使用仍然占大部分,燃油燃气锅炉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其建设的经济条件、设计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不成熟,再者其所用燃料的输送问题很难解决及成本价格太高,故燃煤锅炉仍是将来的主流趋势。燃煤锅炉房初投资小,经济实用性强,做燃煤锅炉房的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 模板

XX项目 设计规格说明书 (仅供内部使用) 重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XX年XX月XX日

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件与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3.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功能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界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类1 的算法与程序逻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法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精心整理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 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_________笔记本电脑散热桌________________; 实训班级:_____________机自0911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姓名:_____刘强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组员姓名:_____刘强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11月19日 目录 第一章背景概述-----------------------------------------------------2 第二章设计方案-----------------------------------------------------3 第三章设计计算-----------------------------------------------------4 第四章设计创新点--------------------------------------------------5 第五章总结-----------------------------------------------------------6 参考文献--------------------------------------------------------------------6 附图: 装配图-----------------------------------------------------------------------7 零件图-----------------------------------------------------------------------7-10 三维图-----------------------------------------------------------------------10-13 第一章背景概述 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中,许多情况不容乐观,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明显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生产要素决定性作用正在削弱;产业能源消耗大、产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对自然资源破坏力大;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等。 从什么角度分析中国电脑桌产业的发展状况?以什么方式评价中国电脑桌产业的发展程度?中国电脑桌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前景是什么?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与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关联度如何……诸如此类,都是电脑桌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已到了岔口;中国电脑桌产业生产企业急需选择发展方向。 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阐述了世界电脑桌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现状与差距,开创性地提出了“新型电脑桌产业”及替代品产业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四个维度即“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环境友好”和“面向未来”准确地界定了“新型电脑桌产业”及替代产品的内涵。根据“新型电脑桌产业”及替代品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指标体系,从全新的角度对中国电脑桌产业发展

燃油蒸汽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华大学 燃油蒸汽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海某造纸厂锅炉及锅炉房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4日

目录 1、设计概况 (2) 2、设计原始资料 (2) 2.1蒸汽负荷及参数 (2) 2.2 燃料资料 (2) 2.3水质资料 (2) 2.4气象资料 (2) 3、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2) 3.1最大热负荷 (2) 3.2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 (2) 4、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3) 4.1给水设备的选择 (3) 4.2水处理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 (4) 5、热力除氧器选型 (7) 6、汽水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8) 6.1锅炉房最大的用水量及自来水总管管径的计算 (8) 6.2与离子交换器相接的各管管径的确定 (8) 6.3给水管管径的确定 (9) 6.4蒸汽母管管径 (9) 7、燃油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的设备选择计算 (9) 7.1计算燃油消耗量,确定燃油系统 (9) 7.2计算理论空气量0V k 和烟气量0 V y (10) 7.3送风机的选择计算 (11) 7.4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11) 7.5风、烟管道断面尺寸设计计算 (12) 7.6热回收方案确定 (13) 7.7烟囱设计计算 (13) 8、锅炉房布置 (15) 9、锅炉房人员的编制 (15) 10、锅炉房主要设备表 (15) 11、参考文献 (16)

一、 设计概况 本设计为一燃油蒸汽锅炉房,为造纸厂生产过程提供饱和蒸汽。生产用气设备要求提供的蒸汽压力最高为0.4MP ,用气量为20t/h;假设造纸厂凝结水回收利用率为20%。 二、 设计原始资料 1、蒸汽负荷及参数: 生产用汽 D=20t/h, P=0.4MPa, 设凝结水回收率=20% 2、燃料资料: 选择200号重油作为锅炉燃料 元素分析成分: ar 83.976%,12.23%,1%,0.568%0.2%,2%,0.026% ar ar ar ar ar ar C H S O N W A ======= 重油收到基低位发热量:,=41868kj/kg net ar Q 密度:3=0.92~1.01/g cm ρ 3、水质资料 总硬度: H=3me/L 永久硬度:FT H =1.0me/L 总碱度:T H =2me/L PH 值: PH=7.5 溶解氧: 6~9mg/L 悬浮物: 0 溶解固形物:400me/L 注:未查到相关资料,采用假设值。 4、气象资料: 大气压强:101520Pa 海拔高度: 4.5 m 土壤冻结深度: 无土壤冻结情况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 三、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1、最大热负荷: 生产过程所需最大热负荷:00=K =22/D D t h 0K ——考虑蒸汽损失及锅炉房汽泵、吹灰、自用蒸汽等因素的系数取1.1。 2、 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 根据用于生产的最大蒸汽负荷22t/h 以及蒸汽压力0.4Mpa ,且采用重油作为燃料,本设计选用WNS8-1.25-Y(Q)型锅炉3台。工作过程中3台锅炉基本上接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12_secret

课程设计 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 班级:电智06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09年6 月 4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 班级:电智06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09年6 月 4日

目录 第一章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 二、配电系统 (1) 三、照明配电概括 (1) 四、动力配电概况 (1) 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1) 一、方案的确定 (1) 二、动力介绍 (1) 三、设备的选择 (2) 第二节锅炉房动力计算书 (3) 第三章照明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 (5) 第二节光源的选择 (5) 第三节照明器的布置 (5) 第四节照明线路 (5) 一、照明线路的一般要求 (5) 二、照明线路的基本形式 (6) 第五节照度计算 (6) 一、照度标准 (6) 二、照明种类 (6) 三、照度确定 (6) 四、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9) 五、照明配电负荷计算表 (9) 六、导线的选择 (9) 七、照明器的安装 (10) 第四章防雷接地工程的设计 第一节防雷设计 (11) 第一节接地设计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题目:某锅炉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第一章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其中,锅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各房间大小如建筑底图),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考虑。 二、配电系统 1、本工程中锅炉房对电力的供应没有特殊的要求,属于三级负荷,所以按三级负荷供电。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中性线做重复接地,并分为N、PE(中性线)即TN-C-S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2、本工程的配电箱设在电控室,采用单母线放射式运行方式。 三、照明配电概括 1、照明设备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照明干线电线垂直和水平敷设时均穿钢管保护。 2、照明设备:A L1为照明配电柜 3、除注明外,开关均为暗装,距地1.4m,未注明高度的插座底边距地0.3m。 四、动力配电概况 1、电力设备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电力干线电缆垂直和水平敷设时暗敷穿钢管保护。 2、电力设备:电力配电柜包括A L1电力总柜;A L2动力配电柜。 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一、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其中,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 二、动力介绍 1、设备功率的确定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

产品规划说明书模板

产品规划说明书20XX年1月2日

目录 变动历史 (1) 1引言 (2) 1.1本文目的 (2) 1.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产品概况 (2) 2.1产品名称 (2) 2.2产品目标 (2) 2.3产品营销模式 (3) 2.4产品收费模式 (3) 2.5产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3) 2.6产品优势和卖点 (3) 2.7产品的中止(Phase-Out)[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有] (3) 3产品发展规划 (4) 3.1产品规划总图 (4) 3.2产品路标规划 (4) 4当前版本产品规划 (4) 4.1实现的目标 (4) 4.2产品系统构成及各自作用 (4) 4.3产品公共管理部分规划 (4) 4.4与公司其他产品关联关系 (5) 4.5产品功能列表 (5)

4.6产品安装、部署和升级方式 (5) 4.7产品性能规划 (5) 4.8其他 (5) 5参考文献 (6)

变动历史 修改者日期变动内容变动原因

1引言 1.1本文目的 本文是产品规划期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之一。通过对本文的评审,将决定本产品的 发展方向和生命周期。 本文的评审对象是:产品委员会 本文的预期读者包括:产品委员会、开发部门、UI部门、测试部门、运营部门、商务部门、市场部门。 1.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序号术语或缩略语说明性定义 1 DRP 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分销资源计划 2 2产品概况 [这里提供该产品整体介绍,进行概括性综述。]

2.1产品名称 [这里确定出既定产品的命名。] 2.2产品目标 [说明产品研发的意图以及最终希望实现的目标。] 2.3产品营销模式 [说明产品运营和销售的模式,是否沿用以往营销模式。] 2.4产品收费模式 [根据产品特点提供建议。] 2.5产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经过市场细分后,得到的产品的市场定义和想要销售的对象群体。] 2.6产品优势和卖点 [要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在哪里,根据产品特点提炼出几条卖点,可以从功能、性能或服务上考虑。] 2.7产品的中止(Phase-Out) [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有] [如果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需求饱和或者已经被其他新技术取代,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提前做出反应应对变化,可以进行终止该产品的工作。终止产品是个非

机械创新设计----智能座椅设计说明书

智能座椅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阮红艳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抚州344000) 作品内容简介 文章首先介绍了重力平衡装置的控制原理,通过在座椅上安装重力平衡装置,对其进行恰当调节,使其不仅具有传统座椅的优点,而且能够及时提醒你上课中的睡觉行为。智能座椅大幅度提高课堂纪律,使“学风”、“教风”从本质上提高。文章中着重介绍了智能座椅的设计构造,主要功能和性能说明以及市场分析等。智能座椅从静态物体实现多功能智能化,不仅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应用人类工程学原理,增列了靠背点高和桌下净空等多项功能尺寸。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椅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教具之一,几乎每天都要与我们亲密接触。同时,椅子也是最重要的日常教具之一,在教具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备受设计师的重视。芬兰著名的现代设计大师伊马理?塔佩瓦拉曾经说过“椅子设计是任何室内设计的开端”。可见,椅子在室内设计中居首要位置。正因为椅子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很多建筑家、设计家为自己设计过椅子,如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莫里斯为自己的新居“红房子”设计了整套家具,其中就包括椅子。不但如此,一些先锋派家具设计师积极从材料和技术方面对现代椅子设计进行探索,寻求新的表现形式、探索新的设计风格和探究新的审美价值。以及更好的符合人们的身体需要,和舒适感的满足。从人们的根本需求出发,做到人机合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各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正确,学习态度功利化, 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基于这种现象的严重性,智能座椅从本质上达到改善学风,达到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氛围的目的。 2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1)座椅重力平衡的调节功能:是由重力自平衡装置机构来完成的:重力平衡装置连接一个定滑轮机构来实现自动提醒功能。通过力的改变,使座椅平衡度改变。这种改变仅仅限于个人,而不影响他人,反应灵敏迅速,能多快好省的让你进入学习状态,可以说是你学习的好帮手。 (2)座椅“趣味拳击”功能:这个装置是由一精致小盒连接定滑轮而成,内设一海绵制拳击手套,靠弹簧来控制。当力改变时,小盒被拉开,拳击手套自动弹出,达到提醒你上课的目的。该装置生动有趣,充分提高上课效率,能够以另一种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 (3)座椅矫正功能:座椅的高度调节根据人体工程学来确定,当重力失去平衡时,及时调整坐姿,达到矫正坐姿的目的。 (4)座椅安全性功能:座椅上的重力自平衡装置和定滑轮的连接装置安全固定,另外他们之间的连接线采用硬制铝丝,使其不易被破坏。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1 2020年4月19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26题 学生姓名:刘泰秀42101020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班级: 421010班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虚拟锅炉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热力计算。 2.根据所提供参考图纸,绘制A0图纸2张,其目的是为掌握典型锅炉的基本机构及工作原理。 3.以《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主要参考书,以《电站锅炉原理》、《锅炉设计手册》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设计计算。 二、题目要求 锅炉规范: 1.锅炉额定蒸发量 670t/h 2.给水温度:222 ℃ 3.过热蒸汽温度:540 ℃、压力(表压)9.8MPa 4.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 5.燃烧方式:四角切线圆燃烧 6.排渣方式:固态 7.环境温度:20 ℃ 8.蒸汽流程:指导书4页 三、锅炉结构简图

四、计算表格 设计煤种名称Car Har Oar Nar Sar Aar Mar Qar 枣庄甘霖井56.90 3.64 2.25 0.88 0.31 28.31 7.71 22362 序 号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计算公式及数据结果 1 理论空气量V0 m3/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 0.0333*Oar 5.9584 2 理论氮容积V0N2 m3/kg 0.8*Nar/100+0.79*V0 4.7142 3 RO2容积VRO2 m3/kg 1.866*Car/100+0.7*Sar/100 1.0639 4 理论干烟气 容积 V0gy m3/kg V0N2+VRO2 5.7781 5 理论水蒸气 容积 V0H2O m3/kg 11.1*Har/100+1.24*Mar/100+1.61*dk *V0 0.5956 6 飞灰含量αfh 查表2-4 0.9

锅炉房工艺与设备设计说明书

前言 本设计为哈尔滨某场锅炉设计。从锅炉房的设计原则出发,即遵守规范、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根据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所给的原始资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仔细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本次锅炉房设计,因用于工厂的生产、生活和采暖,故设计的锅炉形式为蒸汽锅炉,使用燃料为Ⅲ类无烟煤,选用3台SZL4-1.25-WⅢ型锅炉以满足设计计算出的全年热负荷31800.1t/年,该设计严格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本说明书系统地阐述了锅炉房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过程,设有水处理系统,分别对给水进行除氧、软化等工序进行设计计算,在对排污率进行计算时,采用碱和盐两种方法计算,取其最大值10.6%,还设有汽水系统、引送风系统等,同时对所用燃料进行校核计算,根据该燃料的具体成分,设计相应的燃烧、排污、出渣设备。在设计计算之后的设备选择中,秉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在参考资料中也是选用的与计算匹配,与实际符合的设备,不留有一点浪费。 本设计说明书共分为六大章节,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使每一章的数据资料能系统、明了的展现给读者。 目录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 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6) 三.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13) 四.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17) 五.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 (23) 六.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26) 参考文献 (27) 小结 (28)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1.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 是选择锅炉房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 t/h 式中 Q 1,Q 2,Q 3,Q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提供; Q 5——锅炉房除氧用热,t/h ; K 1, K 2, K 3, K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K 0——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K 0为1.15。 其中 Q 1为3.52 t/h Q 2不考虑 Q 3为7.3 t/h Q 4为0.5 t/h K 1为1.0 K 3为0.8 K 4为0.5 代入计算 采暖季: ()05.115.05.03.78.052.3115.1max =?+?+?=Q t/h 非采暖季: 00.75.05.03.78.015.1max =?+?=)(Q t/h (2)平均热负荷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pj i Q 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i w n pj n pj i Q t t t t Q --= t/h 式中 Q i ——采暖或通风最大热负荷,t/h ; t n ——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t w ——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t pj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其中 Q i 为3.52 t/h t n 为18℃ t w 为-24.1℃ t pj 为-9.9℃ 代入计算

产品需求说明书模板_v1.2(PRD)

XXX 产品需求说明书 上海市XXXXX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修订记录:

目录 一、简介 (4) 1、目的 (4) 2、范围 (4) 二、用户角色描述 (4) 三、产品概述 (4) 1、目标 (4) 2、总体流程 (4) 3、功能摘要 (4) 四、产品特性 (5) 1、第一部分功能模块1 (5) 1.1 产品概述 (5) 1.2 产品结构(功能摘要) (5) 1.3 状态说明 (5) 1.4 特性说明 (6) 1.4.1 特性1:功能点1 (6) 1.4.2 特性2:功能点2 (8) 2、第二部分功能模块2 (8) 2.1 产品概述 (8) 2.2 产品结构(功能摘要) (8) 2.3 状态说明 (9) 2.4 特性说明 (9) 2.4.1 特性1:功能点1 (9) 2.4.2 特性2:功能点2 (9) 五、其它产品需求 (10) 1、性能需求 (10) 2、监控需求 (10) 3、兼容性需求 (10) 六、风险分析 (10) 七、相关文档 (10) 八、附件 (10)

一、简介 [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目的 [阐明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目的,如: 本文档为“陌生视界v1.0.0”的产品需求文档,主要作为确认需求以及系统分析设计的依据。] 2、范围 [简要说明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范围、它的相关产品,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 二、用户角色描述 三、产品概述 [此节高度概括产品的功能与介绍] 1、目标 [描述产品的目标] 2、总体流程 [描述产品的总体流程图] 3、功能摘要 [简要描述产品的功能点和每个功能点的优先级,参考格式如下]

机械创新说明书

Hefei University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学制:四年 组长:耿晨光(1306032046) 组员:王凯(1306032001)何曙(1306032003) 洪广孝(1306032005)倪奇(1306032044)指导老师:徐厚昌 2015年11月9日

包装机商品载运推送 机械装置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文在高速发展的物流业背景下介绍了商品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的必要性,根据实际要求,将载运推送机械装置的运动功能进行了分解,然后为各运动设计了相应的机构部件,最后对各部件进行组合整体设计,提出了一种各构件的参数选择分配方案。 关键字:包装机载运推送机械装置设计 引言:现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厂家商品载运输送多靠人工完成,不够快捷,而且不能保证投递员和商品的安全,不利于实现文明装卸、文明分发、投递各类快件,实现商品的快速运送与包装成为必要。商品载运推送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助力装置可以在商品生产流水线上减轻工人疲劳强度,且能保障商品运送安全性可靠性。基于此我们为包装机设计了一个包装机载运推送装置,它推送物品到达指定包装工作台,该装置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移动物品,能全自动化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主要设计思路来自于对传统工艺分解,然后按照相应功能的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对比,选定,以及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凸轮的往复运动,齿轮的传动运动,以及减速器的定值调速比设定,设计这一装置旨在为个商品生产包装厂家提供一种载运传送商品辅助装置,减轻人工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一、设计要求 商品载运推送机构能够实现商品载运推送(进给过程),推到指定位置后能准确返回到初始位置(回程复位过程),再将下一件商品载运推送周而复始不间断自动推送。它由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辅助控制部分组成。 具体要求如图1所示,将待包装的工件1先由输送带送到推包机构的推头2的前方,然后由该推头将工件由a处推至b处(包装工作台),再进行包装。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推头2快速返回初始位置(推头2结束返回即b到a前,下一个工件已送到推头2的前方)且能立即开始推送工作。假设每5-6s包装一个工件,且给定:L=100mm,S=25mm,H=30mm.行程速比系数K(反应急回运动的急回程度)在1.2-1.5范围内选取。 。 图1 二、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2.1运动功能分析与执行部分设计 1.为了让推头2快速准确返回载运推送初始位置,可以让推头2按图示的abcde线路运动,实现“平推—水平退回—降位退回—上升复位”的运动。在推头回程时间应尽可能与包装间隔时间吻合缩短空回程的时间以提高工

机械创新设计说明书

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训 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_________笔记本电脑散热桌________________; 实训班级:_____________机自0911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姓名:_____刘强_________学号__0901433104_______; 组员姓名:_____刘强_________学号__0901433104_______;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11月19日 目录 第一章背景概述-----------------------------------------------------2第二章设计方案-----------------------------------------------------3第三章设计计算-----------------------------------------------------4第四章设计创新点--------------------------------------------------5第五章总结-----------------------------------------------------------6

参考文献--------------------------------------------------------------------6 附图: 装配图-----------------------------------------------------------------------7 零件图-----------------------------------------------------------------------7-10 三维图-----------------------------------------------------------------------10-13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绪论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 1) 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 215℃ 2) 给水温度:t GS= =540℃ 3)过热蒸汽温度:t GR 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 GR= 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 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 7)排渣方式:固态

产品设计说明书 模板

百度文库 项目编号: 工程编号: 版本号: 保密级别:打磨焊缝及周围热影响区 球罐焊缝(表面是 末)吸附罐 壁 移动小 车 摄像 照明设 备 固定小 车 接触罐 壁 打磨焊 缝 打磨热 影响区 能量转 换 xyz向 移动打 磨头 机密绝密产品设计说明书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工程编号: 设计: 编写: 校核: 审核: 0001年1月1日

XXX产品设计说明书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XXX产品设计说明书 1.背景及意义 根据我国有关规程规定,根据基础情况,每隔2-6年需对大型球罐或圆柱形储罐检测一次,每隔2年需对使用5年以上的管线进行检测(通常,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挖开数处检查)。各项检测之前,都必须进行罐体的清洗打磨。目前国内传统的清洗和打磨方法主要利用人工手持打磨设备进行打磨,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安全性差等问题。 随着我国大型石油储罐的大量建设,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人工作业已不符合环境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淘汰人工作业是历史的必然。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检测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罐壁打磨作业成为迫切任务。本项目开发的能携带自动化打磨装备的爬壁机器人,可以大大降低大型容器打磨作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把检测人员从危险作业环境中解脱出来。因此,大型容器壁面打磨机器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经济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设计需求分析 需求表汇总 表XXX产品设计需求表 基本需求 名称内容小车最大尺寸 焊缝打磨宽度 越障高度 自重和承载 能量要求 功能需求 名称内容 吸附功能 机器人在罐壁工作时,应可靠地吸附在球罐内、外表面,且吸附力 不能过大。 移动转向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